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異常惡劣的天氣可能對一戰和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死亡人數產生了重大影響,暴雨和氣溫驟降導致了更多人喪生。
通過對從瑞士-義大利阿爾卑斯山提取的冰芯進行詳細的分析,科學家們得以近距離地觀察歐洲在1914年至1919年的氣候模式,並且第一次將其與戰爭和西班牙流感大流行聯繫起來。
異常潮溼和寒冷的環境可能會導致更多的人在戰場上失去生命,同時也會干擾鳥類的遷徙行為,這可能會讓鳥類和人類之間的距離更加接近。
哈佛大學的氣候科學家亞歷山大·莫爾(Alexander More)說:「大氣環流發生了變化,在六年的時間裡,整個歐洲都出現了更多的降雨和更冷的天氣。在這種特殊情況下,這是百年一遇的反常現象。」
「我不是說這是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原因』,但它肯定是一種增強因素,使得已經是爆炸性的局勢進一步惡化。」
當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壕裡的惡劣情況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人們已經很好地描述過戰壕中的雨水和泥漿。這項新研究的目的就是將這些條件與百年一遇的環境模式聯繫起來。
冰芯中殘留的海鹽痕跡顯示,在1915年、1916年和1918年的冬季,大西洋空氣和相關降雨有異常流動,而這與歐洲戰場上的死亡率峰值相吻合。
據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總共有近1000萬軍事人員死亡。持續潮溼的環境會加劇戰壕足部和凍傷等問題,而戰場上造成的泥沼則意味著受傷士兵的康復和救援變得更加困難,溺水、曝曬和肺炎也奪去了更多的生命。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考古學家克里斯多福·拉夫魯克(Christopher Loveluck)說:「我們發現,從1917年中期到1918年中期,從第三次伊普爾戰役到第一波西班牙流感之間,越來越多的潮溼和寒冷環境與死亡率增加之間的聯繫尤其明顯。」
除了讓士兵的生活條件變得更糟之外,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反常的氣候可能在為甲型H1N1流感菌株創造完美環境、引發第二波西班牙流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二波西班牙流感在戰爭結束時爆發)。
這部分研究推測性的部分佔更多,但是該研究指出,惡劣的天氣是野鴨(H1N1病毒的主要宿主)留在西歐而不是正常遷移到俄羅斯的一個原因,這使得它們更加接近已經在惡劣衛生條件下掙扎的軍人和平民。
研究人員認為,水越多,病毒傳播的速度就越快,因為水會與鳥糞混合在一起,而且可能是一種毒性更強的流感病毒的傳播,才導致歐洲264萬人死亡。今天,世界再次面臨大流行病和氣候異常,我們可能從中吸取重要教訓。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https://www.sciencealert.com/a-once-in-a-century-climate-anomaly-may-have-made-wwi-and-the-1918-flu-deadlier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