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針對一些經常在家做饅頭或者包子的朋友可能多多少少會遇到和面不夠好,要麼發硬,要麼就是發酸了,要麼就是酵母放的也夠,但是麵團始終發不起來的情況。這些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總歸是覺得不夠完美,而且吃起來也會感覺味道差很多。所以對於這些問題,咱們今天就來好好地聊一聊在和面這裡面的小學問,大知識吧。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做饅頭還是包子或者其他的麵食類的,「發麵」這一關是尤為的重要,很多朋友都覺得掌握不了發麵這項技能,要說不會做吧,也能做得出來,就是總會出現大小問題。
其實只是你沒掌握住對的方法。今天來教大家最簡單的發麵技巧,以及如何解決麵團發酸的問題,蒸出的饅頭/包子既好吃又綿軟有彈性。食材準備:麵粉500克、酵母粉5克、白糖3克、水(常溫水25-30度)260克。和面步驟:1、準備好所有材料,麵粉沒有什麼講究,家裡平常用的麵粉就可以的。2、準備好之後,我們先將酵母和白糖倒入溫水中,攪拌酵母完全融化掉,記住是完全融化掉,不能有顆粒的哈。3、然後開始準備往麵粉中倒入剛才攪拌好的酵母水,記住倒的時候要一邊倒一邊攪拌的,一直攪拌到沒有乾粉的狀態。4、然後我們將麵團不停地揉搓(也叫揣面)光滑,多揉一會沒壞處。
然後蓋上蓋子放在溫暖處醒發即可(室溫在25度最佳),太低了或者太高了,對於發麵都不好。5、發麵的時間控制在1小時就可以,等麵團醒發至兩倍大左右就差不多了。6、這個時候醒發好的麵團是呈蜂窩狀的,然後我們把發好的麵團取出來繼續揉搓,目的是將麵團中的空氣排出來。8、揉搓好了之後,我們就可以切成劑子或者其他的形狀了,這個時候就可以做饅頭或者包子啦。那我們如果和的麵團發酸了怎麼辦呢?別急,咱們繼續往下看。如果麵團發酸了,我們這時候可以利用非常神奇的小蘇打來解決問題。具體往下看吧。以300克的麵粉為例,我們需要用到1克的小蘇打。
大家和面的時候可以以此類推。放小蘇打的時間在發酵後的麵團中加入1g小蘇打,然後在揉面排氣的時候可以使麵團和小蘇打充分的融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解決麵團發酸的問題了,揉好面後再做你喜歡的饅頭樣式,再次醒20分鐘。還有饅頭不粘籠布的竅門(二次上鍋醒發的時候鍋裡的水為溫水,出來的饅頭一點也不會粘底的)最後咱們來說幾個小的知識點吧:1.做饅頭或者包子的時候,加雞蛋的作用是什麼?其實現在很多人和面的時候都會加雞蛋放進去,原因是可以使麵團更加的鬆軟有彈性,因為雞蛋裡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以是麵團更加的有彈性和韌性。這樣可以讓做出來的饅頭或者包子吃起來口感更好加的鬆軟。
但是要記住和面加雞蛋千萬不能用熱水,用常溫水(25-30度的水),不然溫度過高的話就會改變雞蛋裡蛋白質的效果了。2.小蘇打為什麼可以改變發酸的麵團?對於化學比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當小蘇打遇到酸性的物質後會發生化學中和反應,所以當發酸的麵團遇到小蘇打之後就會中和的反應,最後發酸的麵團也就不酸了。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小蘇打的中和反應可以快速的進行發麵,溫度的不同也是決定發麵的速度的,一般我們在家發麵用溫水融化小蘇打,然後倒進麵團裡就可以了。3.為什麼放了足夠多的酵母麵團還是沒有發起來呢?其實這是因為在把酵母水倒進麵粉攪拌的時候,沒有攪拌均勻,促使酵母沒有辦法進行氧氣的接觸,導致酵母的發酵能力受阻了,解決的辦法就是酵母水倒進麵粉攪拌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地攪拌均勻,然後和面的時候也是要揉搓均勻。
更多關於發麵的小技巧,大家可以先關注我,後期會陸續的為大家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