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兒童日。在這個日子裡,小編想轉發一篇海關發布的文章,提醒廣大的父母朋友,多多關注兒童玩具的安全問題。
近日,海關發布《2019年歐盟通報我國玩具產品情況分析及應對措施》,其中公布的數據再次顯示出兒童玩具的安全問題十分嚴重。化學物質超標,危害兒童生殖健康的鄰苯二甲酸鹽再次TOP1被歐盟通報,成最嚴重問題。
雖然這篇文章的受眾是玩具出口企業,涉及的產品也是出口到歐洲的產品,但更值得中國的父母看一看,認真了解下那些正在危害自己孩子的「毒」玩具。
以下是《2019年歐盟通報我國玩具產品情況分析及應對措施》原文:
玩具是兒童成長的最好夥伴,然而,兒童是弱勢群體,容易遭受玩具的傷害。因此,世界各國在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都將玩具列為重點監管產品。歐盟也不例外,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玩具產品開展監管,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近十年來
在歐盟通報的消費品中,玩具佔比約為四分之一。(被通報的產品和企業會被要求撤離市場、召回產品或罰款等,原因多為不符合標準、超標等。)
2019年,歐盟非食品類產品快速預警系統(The Rapid Alert System for Non-Food Products, RAPEX)發布642例玩具通報,佔同期歐盟通報總數2160例的比例為29.72%,與2018年的658例相比,下降2.43%。
2019年,歐盟通報中國(僅限大陸地區,以下相同)玩具559例,與2018年的557例相比,增長0.36%。
2019年,中國被歐盟通報的玩具數量佔同期歐盟通報玩具數量的比例為87.07%,與2018年的84.65%相比,增加2.42個百分點。
由上述數據可知:一方面,2019年中國被通報玩具數量與上一年基本持平,保持相對穩定;另一方面,2019年中國被通報玩具數量佔同期歐盟通報玩具數量的比例與上一年相比略有增加,近八分之七的歐盟通報玩具來自中國。因此,2019年,中國出口歐盟玩具的質量安全形勢依然比較嚴峻。
一、波蘭等25個國家對我國玩具發布通報
由上圖可見,2019年對中國玩具發布通報數量前五位的國家依次為:
波蘭75例,佔中國被通報玩具數的13.42%;匈牙利69例,佔比為12.34%;法國42例,佔比為7.51%;立陶宛38例,佔比為6.80%;捷克37例,佔比為6.62%;上述5個國家通報中國玩具數量之和為261例,佔中國被通報玩具總數的46.69%。
2019年,13個RAPEX成員國通報中國玩具數量同比增加。其中,增加最多的為立陶宛,增加了27例;其次為拉脫維亞,增加了24例;第三為盧森堡和匈牙利,均增加了23例。與此同時,14個RAPEX成員國通報中國玩具數量同比減少。其中,減少最多的為西班牙,減少了67例;其次為捷克,減少了31例;第三為賽普勒斯,減少了18例。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也是西班牙通報中國玩具數量同比減少最多。在經過兩年連續減少,2019年西班牙通報中國數量玩具數量僅7例,位列17位。
二、化學危險位列被通報原因之首
2019年,中國被通報玩具涉及化學危險、窒息、人身傷害等9種危險。2018年和2019年我國被通報玩具涉及的危險統計如圖2所示。
圖2
2018年和2019年我國被通報玩具涉及的危險統計
2019年,中國被通報玩具涉及危險次數為650次,大於被通報玩具數量,其原因為部分被通報玩具涉及2種及以上的危險。
從圖2的數據可知,2019年,在我國被通報玩具涉及的危險中,位列第一的為化學危險,257次,佔危險出現總次數的39.54%;第二為窒息,228次,佔危險出現總次數的35.08%;第三為人身傷害,68次,佔危險出現總次數的10.46%。上述3種危險之和為553次,佔危險出現總次數的85.08%。
2019年,在中國被通報玩具涉及的危險中,有4類次數同比增加,5類減少。其中增加最多的為環境危險,52次。減少最多的為窒息,16次。
在257次涉及化學危險的玩具中:
142次是因為玩具中含有鄰苯二甲酸鹽,可能損害兒童的生殖系統、肝臟。48次是因為玩具中含有過量硼,兒童攝入或接觸過多的硼可能損害生殖系統,從而損害兒童的健康。18次是因為兒童容易獲得玩具中的電池,如果兒童把電池放入嘴裡,電池洩漏,會導致口腔、胃腸的化學灼傷。其餘則是由於玩具中含有鉛、鉻、鎳、鋇、錳、甲醛、多環芳烴、丁香酚、亞硝胺、短鏈氯化石蠟等化學物質,可能引起兒童發育性神經毒性、過敏、致癌,損害兒童身體健康。
在228次涉及窒息危險的玩具中
13次是因為玩具的塑料包裝袋太薄,兒童把它放在嘴巴和鼻子上,可能導致窒息。其餘窒息危險是由於玩具上的小零件或小部件容易從玩具上分離,一旦被兒童放進嘴裡,容易噎住。
在68次涉及人身傷害的玩具中
8次是由於玩具還有小磁鐵,兒童一旦吞下磁鐵和其他金屬物體,它們會相互吸引,導致腸道阻塞或穿孔。10次是由於玩具音量過高,導致永久性或部分聽力損失。其餘是由於玩具安全性和穩定性不足、過於鋒利、動能過高等造成夾傷、摔傷、割傷等傷害。
62次環境危害
除了1次是由於玩具中含有短鏈氯化石蠟(SCCPs)之外,其餘均是由於玩具電子器件含有鉛、鎘。
14次纏繞危險
是由於玩具上的繩帶過長,一旦纏在兒童的脖子上,會形成一個環,可能導致兒童勒死或勒傷。
14次燒傷危險
是由於化妝面具等兒童服裝易燃,以及電動汽車因較高的電流產生過熱,導致兒童燒傷。
4次微生物危險
是由於玩具含有致病菌,如果兒童皮膚受損、免疫力低下,或通過手或眼睛接觸,導致兒童感染。
2次電擊
是由於兒童觸摸帶電部件而引起的。
三、應對建議
基於上文分析,海關提醒相關行業協會和出口企業關注歐盟技貿措施,採取相應措施,降低被歐盟通報的風險。
1、行業協會
及時了解歐盟市場動態,主動收集和評估歐盟技貿措施,加強對出口企業的風險預警,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服務。充分發揮橋梁作用,向海關部門反映出口企業對歐盟技貿措施的意見,協助海關部門,利用WTO機制,積極對歐盟交涉,維護我國出口企業的利益。
2、出口企業
要高度重視技貿措施信息收集、分析工作。出口企業可以通過歐盟官網、海關等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等途徑,動態收集、掌握歐盟技貿措施,並重點分析其中的限量指標、安全指標等數據。從提高質量意識、形成質量文化、加大研發投入、採用先進生產設備和工藝、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吸取通報案例教訓等方面入手,尤其是分析企業在產品開發、工藝設計、原輔材料的採購和檢測、生產、加工、檢驗、包裝、存儲、運輸等全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安全風險,比如塑料原料中的鄰苯二甲酸鹽超標、小零件容易脫落、焊料中的鉛和鎘含量超標、包裝袋的厚度過薄等,並採取相應管理措施,提升產品質量,確保產品符合歐盟要求,儘可能規避被歐盟通報的風險。如果對相關的國外技貿措施有疑問,可以主動和海關部門聯繫,提出自身訴求,積極開展應對。
關注兒童健康、人身安全,生活中要慎之又慎的事情真的很多,為人父母雖然已經很辛苦,但是還是要提醒大家,不要忽視細枝末節,看不到的危害往往傷害更大,甚至不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