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什剎海從前海,過後海

2020-12-10 尋沿途風景

沿什剎海從前海,過後海,來到西海的郭守敬紀念館,憑身份證免費進入。

即"敕建火德真君廟"。

始建於唐朝貞觀六年公元632年。

元順帝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重修。

明代萬曆年間,因宮廷連年發生火災,於是下令擴建火神廟,並賜琉璃碧瓦以壓火。

清代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又重修,門及後閣俱加黃瓦。

1981年中國道教協會籌資修復廟宇,作為道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

原為木橋,元代改為石拱橋,又稱後門橋、地安橋、海子橋,是位於北京地安門外,什剎海附近,坐落於北京城中軸線上的一座橋。

始建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原名萬寧橋。

因橋在地安門之北,地安門為皇城的後門,因此稱為後門橋。

北京最早的高端魯菜酒樓,始建於清道光1820年,曾是昔日詩酒流連之地。

當年的瑞親王、恭親王、慶親王、定國公、安國公、武定侯都是此間常客。

後因老闆另擇他業而關張。

此後,原慶雲樓的骨幹流散他處,逐漸形成了後來京城著名的"八大樓",即東興樓萃華樓、泰豐樓、致美樓、鴻興樓、正陽樓、慶雲樓、新豐樓和春華樓。

成立於清朝道光28年(1848),主營北京烤肉和清真炒菜,有「南宛北季」的美譽。

這裡的「南宛」是當時北京城南的烤肉宛;而「北季」則是位於西城區什剎海銀錠橋畔的烤肉季。

建於明代,什剎前海與後海連接處形似銀元錠寶的石橋,因橋形似元寶,取名「銀錠橋」。

「銀錠觀山」是燕京小八景之一。

1984年,原橋拆除重建。

始建於明代,清道光年間曾改名為心華寺,為沾花寺的下院,又名小龍華寺。

清末為攝政王王載灃的家廟。

現掛「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後海分部」銅牌。

院內仍保存有石馬槽。

初為清康熙朝大學士明珠及其子納蘭成德宅第,後為乾隆帝第十一子成親王永瑆府邸。

光緒十四年賜予醇親王奕譞,清末代皇帝薄儀出生於該府邸。

王府坐北朝南,東部為府邸,現為國家宗教局使用,西部為花園(現為宋慶齡故居)。

府邸東部原有王府馬號,即今日後海北沿43號,建築面積1900餘平米。

醇親王府是現存清代王府中保存比較完整的一處。

宋慶齡自1963年遷居於此,一直工作和生活到1981年逝世。

始建於明代,是後海和西海的分界橋,現存德勝橋單孔,磚砌石拱。

2007年在其東邊建一座新橋。

位於德勝橋西石橋東。

2018年10月1日重新整修已經1年,上次是晚上來的。

這次是沿著南岸向西走。

漂亮的護欄,一隻紅船停靠岸邊。

(下圖)

這個季節已經難得看到荷花,點點滴滴灑在水面中,格外醒目。

(下圖)

楹聯:遊魚吹浪動新荷,輕燕受風迎落絮。

此亭名應出自納蘭性德的「淥水亭」。

淥水亭是清朝納蘭性德住所(今宋慶齡故居內恩波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

納蘭性德有一首詩叫《淥水亭》:"野色湖光兩不分,碧雲萬頃變黃雲。

分明一幅江村畫,著個閒亭掛西曛。

"

2005年4月立。

舊稱法華寺,又稱鎮水觀音庵,始建於明永樂年間,位於什剎海西海西北小島上。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為匯通祠。

匯通祠已於修建地鐵時全部拆除,現已重建,但水關及石螭已無原貌。

相關焦點

  • 北京什剎海,先來看看前海的好風光,明天再來看後海
    在2000年批准的北京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中,什剎海地區面積是最大的。什剎海包括前海、後海和西海(又稱積水潭)三個水域及臨近地區,與「前三海」相呼應,俗稱「後三海」。什剎海也寫作「十剎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稱。清代起就成為遊樂消夏之所,為燕京勝景之一。
  • 北京什剎海,今天來看看後海和西海及郭守敬紀念館
    北京什剎海景區,水域廣闊,前天我們看了什剎海的前海,今天我們來轉轉後海和西海,以及西海西岸的郭守敬紀念館。什剎海的歷史等一系列的文化典故在上一篇文章已經簡單介紹過了,今天就不多囉嗦了,我們主要就來看一看風景。
  • 電視劇《什剎海》熱播,關於什剎海的故事有哪些?看完漲知識了
    該劇以北京什剎海胡同裡莊為天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工作與學習為主線,講述了一家人現代而瑣碎又充滿煙火氣息的生活日常故事。故事雖平常,但在鏡頭轉換間,關於老北京特有的文化氣息和相關風俗禮儀的記述,讓觀眾大呼過癮。可以說,看完《什剎海》,也就近距離感受了老北京。
  • 北京什剎海,初雪後的迷人夜色讓人心動讓人醉,還有酒吧邂逅
    北京什剎海,由後海和它相通的前海、西海,連一起就叫什剎海。在什剎海的南面,也有三個海,分別是南海、中海和北海,又稱前三海。相對於這三海,什剎海也叫後三海。說實話,在我沒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對什麼前三海和後三海,什剎海、後海等也是模稜兩可,不知道他們之間到時是啥子關係。在來北京的十幾年裡,去過北海和後海,其他是否去過,沒有概念,因為不知道它們誰是誰???好亂。。。這次晚上去逛的正確說法是什剎海,什剎海是北京市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
  • 北京什剎海來了解下
    這,就是什剎海「沒有什剎海,就沒有北京城」什剎海位於北京西城區,包括前海、後海和西海三個水域及臨近地區,水域面積達到33.6萬平方米,是北京內城唯一一處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也是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
  • 什剎海與漕運
    什剎海由一水相連的前海、後海和西海(積水潭)三個水域及臨近地區組成,與「前三海」相呼應,俗稱「後三海」。她是京城歷史上著名的休閒攬勝之處,《帝京景物略》曾用「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來讚美什剎海的神韻。同時她也曾經是京杭大運河的終點、重要的漕運碼頭。
  • 什剎海,北京市井與文藝並存的旅遊勝地,值得大家去遊賞!
    而且身邊的朋友知道我要去北京就推薦我去看看什剎海,在網上衝浪了很久,磊哥也明白了朋友為什麼一直讓我去,什剎海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又是北京人生活氣息最濃的地方。好了,廢話不多說了。磊哥背起自己的行囊出發去了!磊哥是坐地鐵到什剎海的,地鐵八號線可以直達什剎海,我一出地鐵口就看到對面的什剎海公園。
  • 大運河(北京段)系列之一~什剎海
    大約在4000多年前,永定河的幹流或幹流的一支從石景山東流,經過今天的積水潭、後海、什剎海,轉而向南,經北海、中海和南海,流向亦莊方向,這就是古高梁河。前海東漢時期,古高梁河水向南擺動,寬闊的古高梁河故道中,形成一條由西山及今紫竹院地區泉水匯聚的為高梁河,並形成了由太平湖、西海、後海、前海組成的積水潭(什剎海)及中海、南海等水面,
  • 北京什剎海,自然風光與歷史文化在此交融,被譽為「北方的水鄉」
    最近最追一部劇,劉佩琦與連奕名主演的《什剎海》,整部劇講述的是生活在北京什剎海胡同裡的莊家一家三代人的瑣碎而充滿煙火氣息的生活故事,劇中的情景給人的感覺非常生動有感情,不由得讓我想起那年去北京旅遊時去過的「什剎海」。
  • 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被稱為老北京最美的地方什剎海公園
    ,歷史上這裡是寺廟林立的地方,素有"九庵一廟"之說,所以這裡也得名為"什剎海"。什剎海地區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四合院,金絲套地區的大小,南、北官方胡同和、等。它曾是是漕運的終點,被稱為"北京古海港",那時沿岸處處是酒樓歌臺、商肆作坊。現仍有以地安門百貨商場為首的一大批各類零售商店和以烤肉季、為代表的數十家新老餐館。俗話說"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又被稱為"後海"的北京什剎海歷來是老北京人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 北京篇:從後海走到南鑼鼓巷,體驗地道的老北京
    後海後海是指前海、後海、西海三塊水面的什剎海。什剎海地區是北京市內唯一一片有水的居民區,也是北京城內元大都時期的古老水域。它與北海一水相連,與景山、故宮遙遙相對。為了區別於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後海被稱作後三海。後海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環。連接前海與後海的銀錠橋,被盛讚為「眼波流轉在京城眉心處」。
  • 《什剎海》主演都有誰?劇情是什麼 付寧:這部劇很溫暖
    以什剎海胡同為背景的家庭生活劇《什剎海》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身兼編劇、導演二職的付寧表示,溫暖是這部京味劇的主基調。「《什剎海》講述的是溫暖的人、溫暖的藝、溫暖的事和溫暖的情。」  《什剎海》以一代名廚莊為天肩負文化傳承使命、打造美食文化品牌為故事軸線,將博大精深的中華餐飲文化,與什剎海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巧妙地融為一體。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有著自己的喜與悲。
  • 大風中的什剎海(二)野鴨子 快艇
    2019年3月底,我騎車路過什剎海,風很大,順便拍了些照片。 後海北岸的柳樹已經鬱鬱蔥蔥了,北京是個缺水的城市,什剎海是特例。
  • 京華物語丨清代王府為何大多位於什剎海?
    而這一顯赫王府,正位於風景秀麗的北京什剎海西南角。除此之外,位於後海北沿的醇親王府是北京規模最大,也是現存清代王府中保護比較完整的王府。在元明清三代中,什剎海都扮演著都城的核心水系地位,對北京城有著重要的意義。清朝建立以後,四個世襲罔替親王府中,有三座建在這裡,除此之外,還有阿拉善王府、濤貝勒府、棍貝子府、兆惠府等。
  • 北京什剎海放生演變成殺生 魚販藉機斂財
    1月13日是農曆臘月初一,什剎海周邊又出現了前來放生的遊客,不少魚販藉機「發財」,令人鬧心。一下午賣出去好幾箱昨天(13日)下午,在後海北沿,兩名中年男子鬼鬼祟祟地靠在岸邊的石欄上,向行人兜售魚鱉。為了放生砸開厚冰層現在,什剎海水面已經結了厚厚的冰層。為了放生,魚販們早早地將冰面砸出一個豁口,岸邊還能看到磚頭大小的冰塊。離岸邊較遠的地方,有一汪更大的水面。魚販說那是另一群遊客放生時砸開的,他們放的魚看起來有300多斤。「這裡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來放生,天冷的時候放生甲魚,開春有放生鯉魚的,不少魚放生之後活不了,沒過多久就漂在水面上。」後海一位居民說。
  • 北京什剎海曾經一馬平川,只因沈萬三的一句話,一腳跺出個聚寶盆
    喜歡旅遊的朋友對北京什剎海一定不會陌生,這裡不僅是北京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更是北京的歷史文化保護區。毗鄰中軸線,周邊坐擁眾多名人故居,是北京不可多得的一處集合了休閒娛樂、北京美食、地域文化以及北京民居風貌的綜合性景區。
  • 簡析文化底蘊深厚的北京什剎海荷花市場
    因屆時什剎海荷花盛開,故名「荷花市場」。從前的什剎海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從現在的什剎海遊泳場大門往西北一直到前海北沿是一條大堤。堤東的水面遍種荷花、菱角、菖蒲等水生植物;堤西(即現在的北京市業餘體校)也是一個小湖,每年都栽植水稻。湖邊海岸芳草如茵,柳絲垂綠,槐蔭匝地。沒有現在的水泥磚護坡,更沒有水泥柱和鐵欄杆。
  • 關曉彤《什剎海》演北京孩子:導演你那詞兒我都不用背
    由付寧編劇並執導,劉佩琦、連奕名、曹翠芬、張齡心、關曉彤、張晞臨、劉敏、龍飛領銜主演,吳磊、牛莉友情出演的家庭生活劇《什剎海》正在央視一套熱播。該劇以北京什剎海胡同為背景,展現了宮廷菜名廚莊為天(劉佩琦 飾)一家人瑣碎而又充滿煙火氣的生活。
  • 鼓樓後海冬日漫遊記
    「北風吹進來的那一天,侯鳥已經飛了很遠」今年北京的冬天是否會有一夜沉靜的飄雪,是否還有一顆漂泊無羈的心,是否會有一支讓人紅了眼眶的哼唱……零食控的囤貨地【吃貨】地址:西城區鼓樓東大街165號 時間: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