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目的性不要太強;做事,目的性一定要強

2020-12-04 蘇寧一頻道

今天是我們從零死磕第67天

今天的分享,也還是從最近的感悟入手

以前大學的時候見過一些朋友

他們有一個共同點

和你打交道

你感覺他們目的性很強

伴隨著一個動作——經常打斷別人說話

所以那個時候我就覺得吧

做人目的性太強了 不好

但是步入社會以後

漸漸發現

很多事情都是要見結果的

比如說營銷

或者說電商運營

你說的天花亂墜

實際出不了幾單

那有什麼用呢

所以我迷惑了

那到底目的性強一點好,

還是弱一點好?

其實這不單單是一個問題

深究下去更可能是兩種信仰和兩種選擇

目的性強的人往往都能聚精會神

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說了這個月要幹到30W業績,

就一定要幹到30W

哪怕是晚上不睡覺

也要想方設法達到自己的目標

如果達不到,自己內心就會失落恐慌 無助

而目的性沒那麼強的人的做法通常是

未思勝先慮敗

這件事情做不到會怎麼樣

這件事情做不好會怎麼樣

這件事辦砸了自己怎麼辦

所以 這其實是兩種思維方式

有人是前者,有人是後者

在延伸出一些有意思的

例如打卡

目的性強的人往往覺得打卡可以讓自己精進

就像給自己定的目標一樣

他們每天早上給自己定的目標比如說6點起

6點起床 打卡 覺得精力充沛

又完成了一項挑戰

但是也有人不是這樣

有人不適合這種方式

同樣是6點打卡

有人卻覺得一天精神狀況都好差

於是他們覺得打卡不適合自己

自己適合自然醒

那麼目標呢,也自然是隨緣

比如大概是個30W的目標吧

慢慢做

能做幾成是幾成

做的好與不好自己心裡都有個底,

自己會努力就是了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

其實也並不是要在這裡比出一個優劣

哪一個比哪一個更好

這很難說

因為每個人可能適合的方式有所不同

但是我最近的感受是什麼呢

是做人,目的性不要太強

做事,目的性一定要強

舉個例子:剛才的銷售

本來公司給每個人都劃分好了業績目標

結果你思前想後決定去幹了

接著幹不到30W 自己覺得也無所謂

其實,對你影響大不大我不那麼清楚,

但是我知道 對公司的影響肯定是大的

對團隊肯定是有影響的

所以,你要想幹成點什麼,是要事上見的

更現實一點的是:結果上見

就像開頭那樣說

你說的天花亂墜,

自己執行起來全盤不動,無所謂

不就應了那句話

一頓操作猛如虎

定睛一看,原地杵。

所以做事,是要看結果的

就像你身邊的朋友,

今天跟你說 這個項目很好

接著告訴你他準備幹了

幹了幾個月,毫無聲息

你問他 怎麼樣了

他說 哎呀別提了 那個項目·····

根本不行,不幹了

如果再過幾個月你去問,

十有八九得到的答案還是一樣

這樣的人,

我覺得都在事情上沒有這個決心

沒有這個決心那做他幹什麼呢

就為了混個經驗安慰自己嗎?

做,就盯著最好的方向去做

做,就要拿到冠軍的結果

取法乎上,乃得其中

目標都定好,自己都不敢去做,

肯定結果好不到哪裡去

大家是不會看你碰到什麼問題的

大家只知道 XX做CC項目

一個月幹到了第一

牛逼

XX做CC項目 毫無聲音

又做了VV項目 毫無聲音

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了你的失敗

那你想站起來,就難了

因為一旦你想做什麼

社會還沒打擊你呢

你身邊的熟人都在打擊你了

你不行,你不行,你不行。

所以,做事的時候,

我覺得目的性要強

要朝著結果去跑

幹擾源就屏蔽掉

把精力都拿出來挑戰自己的目標

這樣才會拿得到好結果

而做人呢,我覺得目的性不要太強

目的性太強了,就會有點機械

就像機器人不會去觀鳥

不會去養魚,不會去觀日一樣

因為這個對他沒有意義

機器就是為了結果而生的

而我們之前也聊過

高僧沒有香火氣,

儒商沒有銅臭味。

為什麼?

其實也是,

做人的目的性不要太強,

不要做一個項目就看誰都像目標客戶

就像揣著幾百萬感覺誰都像小偷

所以做人 最重要的

還是開心,走心,真

思維厲害不厲害的,去學習就是了

感情濃烈不濃烈的,去表達就是了

溝通厲害不厲害的,去走心就是了

自己依著自己的心去講,去做

別人就算牛逼,

我也是欣賞喜歡他的牛

不產生自卑,

不是因為我弱

所以我才想靠近你

是因為你強 我欣賞你

敬佩你 所以我靠近你

心態正,行為就正

不會卑躬屈膝,

也不會目的性太強

否則你接近一個人

就是為了學什麼東西

目的性非常明確,

別人都是知道的

都能感受到

這種感覺大家應該都有

經歷過類似的事情

所以,我的感觸就是

做事,目的性一定要強,

要拿結果

做人,目的性不要太強,

依著自己內心的情感

去做去表達就好了

這樣很真,這樣很輕鬆,

這樣很快樂

不信,你試試?

好的,今天的分享我分享好了。

很高見在這裡遇見大家

感恩大家給我機會上場

明晚同一時間,我們再聊

相關焦點

  • 與人交往,不要目的性太強
    給他一答案,不要送。尤其是手術期間不要送。送紅包,只會干擾醫生的注意力。與治療好壞沒有一點兒關係。你送了紅包,只是圖了自己心安。卻將不安送給了別人,這不是胡來嘛。目的性太強的交往容易被認定成交易。大地方的人,規則意識都強。有規則效率才會高,這樣就不會因為你一人加塞,堵了一路車。小軒說,那咋辦?該咋辦咋辦。按規矩排隊,按制度交費,按醫囑保養。做一個守規矩的人。能做到這些就夠了。至於臨時送紅包的做法,不建議幹。
  • 在職場中,做人做事不要太絕了,一定要學會給別人多留餘地!
    做人行不可至極處,至極則無路 可走;言不可稱絕對,稱絕對則無理可言。我國古代就有「處 世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的說法。在職場上,千萬不要讓 事情發展到極端,在做事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各種可能性,以 便有足夠的條件和迴旋的餘地,採取主動的應付措施。滋味 好的食物,減三分留給別人吃;路徑窄的路,留一步與人行。 留人寬綽,於己寬綽,與人方便了於己方便。
  • 做人做事不要過於實在……人實在,心萬不可太實
    實在人,做事套路簡單,容易讓人摸清套路,進而針對。實在人,生存值低,戰鬥力弱。古往今來,成業難,守業更難。人實在,應對不了紛繁複雜的事,應對不來表裡不一的人,難成大事。人實在,做事沒有變通,招人算計,中了套路,還蒙在其中感恩戴德。實在人省心,省事,但難有作為。人生在世,都想有所作為。實在不等同於傻,人實在,心可以通九竅。表面一層不變,內心波蕩起伏。別人的套路我懂,只是不屑於接招。
  • 做人別太過,做事別太絕(寫得很真實)
    做人,不能昧良心,沒有誠心,到處行騙,騙到了家人的錢,卻失去了家人的心。做事,不能利益薰心,算計來算計去,給家人挖坑,把自己埋了。在生活中,很多人為了利益,跟親友之間的距離變得很遠,斷了關係,眾叛親離,沒有得到好下場。人不要利益化,感情才是金。要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情感,用心去維護,讓情感之水源遠流長。
  • 做人別太絕,做事別太懶,愛人別太過,錢財別太貪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做人別太絕,做事別太懶,愛人別太過,錢財別太貪。 1、做人別太絕 人與人之間相處,貴在一個和字;人與人之間打交道,貴在一個誠字;人與人之間鬧矛盾,壞在一個絕字。 和可以生財,誠可以取信,而絕,只會激化矛盾,讓彼此難堪。人們常說,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做人,別太絕。
  • 做人別太過,做事別太絕(句句入心)
    做人,對得起天地,對得起良心,做事,對得起朋友,對得起家人,別昧著良心,偷蒙拐騙,別利益薰心,把誰算計。人和人之間,感情是金,心和心之間,越靠越近,做個善良的人,活得踏實,做個老實的人,睡得安穩。人心看不清,人品能看懂,有多少親朋好友,因為利益,遠了距離;有多少夫妻情侶,因為錢財,斷了關係,做人別太過,得饒人處且饒人,做事別太絕,能讓一步是一步。做人不難,在於你怎麼做,好人,終究會被珍惜,壞人,難逃眾人唾棄。善良之人,必有好福,邪惡之人,必遭報應。
  • 做事先做人!牢記這八大做人天規,做事更容易成功,人生越來越順
    一、做人不可鋒芒太露,否則做事會處處受阻 有人說,生活就像踩高蹺,站得越高,危險就越大;相反,站立得越低,你就越安全。因此,做人要低調一些,要善於隱藏自己的鋒芒,這樣才能減少做事的阻礙,也才能更多地抓住成功的機會。而且,做人低調的人,人緣往往更好,能相對容易地處理好複雜的人際關係。
  • 謹記一句話:做事別太滿,做人別太絕
    謹記一句話:做事別太滿,做人別太絕在職場生活中,總會發生一些讓人意想不到,回過頭去想又好像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比如被公司調崗、降薪、離職,這些事情大多是很突然沒有預兆就那麼發生了。1.做事別太滿,做人別太絕有一句俗話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還有一句話叫做「做事別太滿,做人別太絕。」,我們不能否認,一句話能夠長久流傳下來到如今,總是有它的道理和存在的意義的。
  • 做人做事不違天
    做人做事不違天不要隨便賭天意,要努力隨天意,無論你多麼強勢天意你賭不起,順天意才是最好的選擇,何為順天意?天意就是天道,天道又是什麼?天道就是規矩和善意,做事合規為人善良,不強取豪奪,才是立身安家正道。
  • 俗語:「男兒沒性,寸鐵無鋼;女兒沒性,爛如麻糖」,啥意思?
    古人常說一句俗話,叫「男兒沒性,寸鐵無鋼女兒沒性,爛如麻糖。」這句俗語其實就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每個人都要有個人的個性。對於男人來說,若是缺乏個性,優柔寡斷,那就像是一塊不剛硬的鐵一樣,毫無用處。而對於一個女人來說,若是沒有自己的個性,那就像是一塊被嚼爛的麻糖一樣,黏黏糊糊,毫無用處。
  • 做好事要不要帶有目的?
    「施恩」是幫助別人做事,解決人家的困難。人為什麼要幫助別人?因為不忍心看別人受苦,為什麼不忍心?因為心中有愛。目的是什麼?沒有目的,不帶功利心,單純只是樂於助人。這樣的做事風格,沒有把自己的重要性凸顯,沒有把自己的功勞掛在嘴邊,沒有覺得自己厲害,沒有覺得別人不如自己,就算只是一點點的幫助,因為沒有要求回報之心,別人受得不必付出代價,這樣的幫助,最有價值。
  • 再生障礙性貧血常被誤認是白血病,做好科普,了解再生障礙性貧血
    導語:對於貧血這一疾病大家應該很熟悉,但再生障礙性貧血大家不太了解,甚至有人會認為患再生障礙性貧血就是白血病,其實並非如此。再障的病因可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由於後天引起再障所致。(1)藥物因素會造成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藥物主要是氯黴素、解熱鎮痛類藥物和磺胺類的藥物,還有四環素、抗癌藥、苯等。最好不要長期服用這類型的藥物。
  • 保險套廣告被罵不要臉,羞於談起的性,該如何拯救?
    離開時,醫生提醒說:以後一定要戴套,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可話音剛落,女孩媽媽就急了。「哎呀你說這個幹嘛,還要讓她再幹這種丟死人的事情嗎?!」女兒早早經歷人流。媽媽居然還嫌性教育太羞恥。看來張北川說得沒錯,在我們的性文化裡,把生育當做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當然,也有父母反駁:等孩子長大後再教不可以嗎?從小就性啊套啊,豈不是帶壞小朋友?是誰說,你嫌性教育太早,惡魔不會嫌你家孩子太小。
  • 世間有一種大智慧,叫做說話軟,做事硬,做人穩
    人生看似複雜,實際上不外乎兩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人之難,難於從躁動的欲望和情緒中堅持穩定的心態。做事之難,難於從紛亂的矛盾和利益交織中理出頭緒。人嘴兩張皮,舌頭雖柔軟,但是說出的話卻會奔向兩個極端。人手兩面肉,手掌雖有力,做出的事卻可得到不同的結果。
  • 人生有目的太苦,人生無目的太囧,目的原來是個迷宮!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五部》(31)《生活能不要目的嗎?》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當每天嶄新的生活開始,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實現目的過程的繼續。這種不斷奔赴和追逐目的的生活佔據了我們的一生,直到死去,我們仍然在追求各種目的的過程中。何處是終點?哪裡是盡頭?實現目的的生活方式決定了永無終點和沒有盡頭,這種結果是不可思議的,我們的生活是為了什麼?
  • 人之初,性本善是什麼意思,我有不同意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是《三字經》的第一句,關於這句話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風景秀麗的山村,有個叫周處的人,父母在他年少時就去世了,因為平時沒人教導,本來心性善良的周處性情變得十分暴烈,經常欺負村民,時不時就把村民打得頭破血流。
  • 《17.3關於性》咲良的「第一次」約會,點破了性啟蒙的尷尬
    一天,男友在吻完咲良後說:「後天,要不要到我家裡來?家裡沒人......」這時的咲良遲疑了,她懂男友的意思,可是她又不懂該如何做?咲良的教育還是保守而傳統的,就連電視上出現動物交配的行為,媽媽都要快速換臺,「性」這個問題在咲良心裡是滿滿的問號。咲良糾結了一個晚上,無奈之下把自己的閨蜜約了出來。
  • 做事有始有終的三個星座,天蠍座行動力特別強,金牛座自我要求高
    比起做事有始有終,我相信更多數人都是做事三分鐘熱度,常常堅持不過一個星期就更換目標,或是做其他事情去了,真正能夠堅持數十年如一日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畢竟人是需要點新鮮感的,失去新鮮之後什麼都變得枯燥乏味了。
  • 為什麼性是神聖的?
    經過25年的密宗實踐,性和精神的本質統一在我看來是如此的明顯,以至於我幾乎忘記了世界上其他人不一定會這樣看它。蘇菲老師哈茲拉特·伊納亞特·汗說過,「愛是精神的象徵」,在我的心目中,這其中總是包含著色情的愛。當一個朋友邀請我和我的教友在他的教堂裡做一個關於神聖性的演講時,我意識到我必須找到一種方式來解釋我自己,這對那些不知情的人來說是有意義的。我是這麼說的。
  • 做人要方,做事需圓;能忍是聰,會讓是明
    但是不管怎麼樣,永遠不要丟失自己,在這個紛雜的社會中,保持著自己的本性,在社會中能學會聰明地做事。不過,社會這個「大魚塘」什麼樣的都有,其中最讓人討厭的莫過於。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表面對你好,背後捅刀子,經常在領導面前煽風點火,等你被領導批評時,他還要在表面裝作安慰你、討好你,最主要的一條是他看不得別人比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