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國畫院年展:有江山多嬌、革命聖地,也有文脈傳承

2020-12-21 澎湃新聞

成立60年的上海中國畫院的畫師中名家眾多,風格多樣。2020年12月18日,在上海程十髮美術館開館一周年之際,「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020上海中國畫院年展」開幕,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獻禮,呈現上海中國畫院的60位畫師的60件精品。澎湃新聞獲悉,此次年展作品分為中國夢、盛世風華、江山多嬌、崢嶸歲月、革命聖地、筆歌墨舞、文脈傳承等七個方面。

「百花齊放」,畫師新近作品的集中展示

2020年是上海中國畫院成立60周年,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上海中國畫院年展是上海中國畫院在每年歲末舉行的一次大型的畫師新近作品的集中展示。澎湃新聞在現場看到,其中既有林曦明的《江南水鄉》,盧輔聖的《非山亦水》,也有一些畫師為建黨百年紀念專門創作的畫作。

林曦明《江南水鄉》

盧輔聖《非山亦水》

蕭海春《西柏坡》蕭海春的《西柏坡》是對曾經是黨中央所在地西柏坡的描繪。1948年,毛澤東主席與黨中央就在這個小山村裡運籌帷幄,為解放新中國而決勝於千裡之外,取得了著名的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的勝利,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西柏坡》以青綠為主調,渲染了一種勃勃生氣和雍和的意趣。

洪健的《上海·紅色起源地》(組畫)1921年在上海召開了中共一大會議,中國共產黨宣布成立。但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的籌備及成立初期在上海也開展過很多活動,留下了很多紅色的革命活動舊址。洪健的《上海·紅色起源地(組畫)》採取局部的構圖方式,畫下了一大會址、二大會址、四大舊址,還有《新青年》雜誌舊址等。作品以共同的石庫門元素來呈現中國共產黨從籌備到成立再到四大召開的一個完整的過程。

何曦《1964.10.16.15:00》1964年10月16日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時間。何曦作品《1964.10.16.15:00》描繪的就是這一事件。有別於吳湖帆那幅著名的原子彈爆炸的特寫,何曦的原子彈只佔畫面很小一部分。

陳家泠《貴美靜安》此外,展廳中,觀眾可以看到藝術家陳家泠的作品《貴美靜安》以筆墨描繪著當下的高樓大廈;張雷平的作品《荒山披綠裝》以清雅的筆調,繪就這滋養我們生長的綿延起伏、豐腴厚實的山脈土地;馬小娟的作品《陽光正好》則描繪了百姓工作之餘的休閒生活。

張雷平《荒山披綠裝》

馬小娟《陽光正好》上海中國畫院院長陳翔在現場表示,「陳家泠的作品是試圖解決中國畫如何畫現代建築的問題,而蕭海春的作品也是大體量,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建黨100周年的主題,並不是說要盯著主題來畫一些英雄人物或事件,而是應該通過各種方式,發揮自己的特長,將真實的情感流露出來,以百花齊放的方式反映我黨的文藝方針。」同時,此次,部分上海中國畫院中青年藝術家沙龍成員和歷屆高研班學員也參加了年展,展示了畫壇的新力量。據悉,這也是第一次對這些青年藝術家作品的展出,以此反映了上海中國畫院希望進一步向社會開放的姿態,以及團結熱愛書畫的人。

程十髮美術館開館一周年

2019年12月18日,程十髮美術館正式開館與觀眾見面。作為上海中國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程十髮美術館在一年內推出高質量學術展覽計10場,活動三十餘場,接待觀眾近三萬人次。

程十髮美術館對此,陳翔總結道,「由於疫情,展覽與原計劃有些出入,但總的方向沒變,圍繞程十髮及與程十髮相關的人物、包括海派等,在橫向縱向的聯繫上做文章。同時,我們也對畫院的歷史、學術、藝術成就做了些梳理。從開館展出的程十髮展以及程十髮捐出的古代書畫收藏作品後,我們陸陸續續做了些和程十髮先生相關的人物展覽,如唐雲、賴少其、豐子愷等,從不同角度切入。」

程十髮(左二)與唐雲、謝之光等一起作畫的照片

「我們也策劃了與程十髮先生所供職的上海中國畫院的研究及展覽,如『星光璀璨·不同而和——上海中國畫院藏合作畫展』、 『畫院掇英——院藏女畫師作品展』等,這些也是畫院從開始到現在的積累。同時,我們也有對林風眠先生的個案研究,設立了林風眠的常設展,也是特別受歡迎的展覽。林風眠先生是一個特殊的海派繪畫代表人物,其藝術也反映了海派所特有的學術點,值得去深度挖掘。」

林風眠《柳林》20世紀50年代,上海中國畫院藏在談及未來規劃時,陳翔說,「明年的展覽會偏向這兩個主題:一,用展覽與研究的方式向建黨100周年獻禮;二,明年是程十髮先生的誕辰100周年,我們會對此做一個展覽,對他本人藝術成就加以梳理,另外從他捐贈的歷代名畫中,選取一個獨特角度做文章。」程十髮美術館也將做一些普及傳播的工作,讓更多的觀眾來到美術館。

程十髮 《牧羊小品 》1973年,上海中國畫院藏12月18日至20日,上海中國畫院推出程十髮美術館開館一周年系列活動,除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020上海中國畫院年展」外,還將推出特定導覽和林風眠藝術體驗的搭配組合,幫助觀眾拓展美術館旅程。12月19日下午,由施大畏和孫顒將共同帶來講座《美術創作和文學創作的異同——從中華創世神話項目說起》。

12月20日則是由法國音樂和法國電影講座所串聯起的美術館之夜。當天將與觀眾見面的嘉賓有藝術家孔祥東、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廣播中心首席播音員路平和著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華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聲樂系副教授吳睿睿。在程十髮美術館挑高24米的中央大廳,將有嫋嫋琴音,流轉的歌謠,深情的朗誦。

電影講座部分則是「漫談雷諾瓦」,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湯惟傑,將與上海東方廣播電臺知名主持人葉沙同臺對話,觀眾將同嘉賓一起於電影中致敬雷諾瓦,品味其藝術人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文脈的傳承,走進《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見證著上海文脈的傳承,其歷經了跑馬廳、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和上海美術館,留存了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承載著幾代上海人的記憶。
  • 「江山如此多嬌」紅色交響音樂會奏響
    「江山如此多嬌」紅色交響音樂會奏響許達哲觀看昨日晚上,「江山如此多嬌」紅色交響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精彩上演。整場音樂會演出內容豐富,作品形式多樣,在「江山如此多嬌」(全國篇)、「風景這邊獨好」(江西篇)、「芙蓉國裡盡朝暉」(湖南篇)、「還看今朝」(未來篇)四大篇章中,共上演了13首交響合唱、民歌、音詩畫、二胡協奏曲、湘劇戲歌等作品。
  • 羅晉袁姍姍演繹脫貧攻堅故事,湖南臺開年大劇《江山如此多嬌》定檔...
    1月1日,新時代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宣布定檔,該劇集結了羅晉、袁姍姍兩大人氣演員,將於1月10日作為開年大劇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芒果TV同步上線。據悉,作為湖南廣電扶貧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江山如此多嬌》與前兩部曲《從十八洞出發》、《大地頌歌》交相輝映,奏出了湖南廣電人由「精準扶貧」首倡之地發出的祖國頌歌。
  • 《江山如此多嬌》今晚開播,羅晉為角色每天山路騎行4小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脫貧攻堅三部曲的壓軸之作《江山如此多嬌》將於今晚(1月10日)開播。該劇描繪了2016年至2019年,發生在澧水市庸城縣碗米溪村的一場鄉村巨變。羅晉在接受採訪時說,「從全球視野來看,各國都有各自的超級英雄,在我看來,最牛的還是『中國隊長』——中國扶貧隊長,因為他們要帶領大家脫貧致富啊,這在全世界都是一場偉大的戰役,能不說牛嗎?」《江山如此多嬌》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個故事都能找到真實原型。無論是憑藉「直播帶貨」開闢扶貧新產業鏈的喜妹,還是被「洗刷靈魂」的懶漢麻迷糊,亦或是搖擺在新舊思想中的鄉賢惹阿公......
  • 《江山如此多嬌》愛哭鬼蕭定權回來了!
    今天看了一下羅晉新作品《江山如此多嬌》很勵志很雞湯,朋友們我先幹了這碗你們隨意!這是一個講述兩個研究生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正能量故事。羅晉飾演一個夢想播種太陽的村長,上次看他的劇還是《鶴唳華亭》愛哭鬼蕭定權,劇裡經常被他父皇虐哭。這次又是被老師虐,縣長虐,村民虐。
  • 「文脈•傳承•創新——鄧爾雅、黃般若藝術回顧展」開幕,重溫莞籍文化大家藝術人生
    11月13日下午, 由莞城街道辦事處主辦、莞城圖書館承辦的「 文脈•傳承•創新——鄧爾雅、黃般若藝術回顧展」開幕儀式在人民公園內的東莞博物圖書館舉行。他表示,莞城一直以來大力傳承、保護歷史文脈和歷史文化,讓文物和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莞城記憶。不僅整理出版了《東莞歷史文獻叢書》等地方文獻、策劃了「東莞博物圖書館歷史圖文展」等展覽,還開展了「千角燈傳習所」等非物質遺產保護項目,為東莞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作出了應盡的貢獻。
  • 一周觀展指南|莫奈「日出」接近尾聲,徽宗「鴝鵒」將展金陵
    近期,上海一大波新展推出尤其是區屬文博機構的展覽,如閔行區博物館的「上海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松江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的「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嘉定博物館的錢大昕展,均從在地性出發,回溯上海這座城市的文脈。
  • 朗誦、歌唱和演奏,上海這家美術館的一周歲「跨界」慶生……
    2019年12月18日,籌備數年的程十髮美術館正式開館。2020年12月20日,程十髮美術館舉辦「美術館之夜」,用精彩的作品年展和美妙的音樂,為這座年輕的美術館慶生。「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020上海中國畫院年展」是此次慶祝程十髮美術館成立一周年的特展。在展覽中,可以看到上海中國畫院的畫師們精彩的作品。
  • 江山如此多嬌:濮泉生立下flag,沙鷗無牴觸之意,兩人心意相通
    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中沙鷗和濮泉生可以說是一對歡喜冤家,各有各的不足,但是在一起就能很好的配合,可以說在碗米溪村,他倆無論誰,想單獨做出成績都難,而兩人在一起,就有很好的效果了。不過也可以看到,正是因為沙鷗的人生閱歷比濮泉生豐富,因此她可以彌補濮泉生衝動的不足,濮泉生的衝勁對於扶貧工作是把雙刃劍啊,而沙鷗的存在,則是能夠讓濮泉生做起事來更加穩重,兩人也是相輔相成啊,缺少誰都會有問題。
  • 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以紀錄手法講述扶貧故事
    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將於10日起在湖南衛視播出。該劇講述了年輕村支書與記者攜手譜寫的一段築夢綠水青山的扶貧故事,由羅晉、袁姍姍領銜主演。導演安建6日在京介紹,劇中故事發生在2016年至2019年的湖南省澧水市一個小村莊,主人公濮泉生繼承父親的扶貧事業來此,與到來的記者沙鷗一起,靈活運用精準扶貧政策,帶領村民先後建立桑蠶基地、茶葉合作社等產業,解決了基礎設施、科學種植、留守兒童等各項難題……安建說,劇中反映了攻堅克難的擔當精神、一諾千金的誠信精神、因地制宜的求實精神、自立自強的奮鬥精神、眾志成城的幫扶精神、
  • 這些從未公開的陸小曼丹青與風華,「曼廬墨戲」今起上海展出
    珍藏這批作品半個多世紀的陸小曼親屬對澎湃新聞表示,並不希望陸小曼的形象僅是借寄在徐志摩的光環之下,或者世人只關注徐陸愛情的悽美,」我們更希望陸小曼原有的才華被世人所了解,對她的生平與過往有更公正客觀的評判。」 此外,「畫院掇英——院藏女畫師作品展」近日正在上海程十髮美術館展出,其中也包括陸小曼不少畫作。
  • 一周觀展指南|上海讀江南與庚子藝事,東京展和服與變遷
    海上風標 ——謝之光、林風眠、關良誕辰120周年作品展地點: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展期:2020年6月12日—7月12日2020年是謝之光、林風眠、關良誕辰120周年,展覽共展出上海中國畫院作品近一百件,內容涵蓋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
  • 羅晉新劇《江山如此多嬌》曝片花,打響脫貧攻堅戰!
    由安建執導,羅晉、袁姍姍領銜主演,沈夢辰、張子健主演的脫貧攻堅劇《江山如此多嬌》已於昨日金鷹電視藝術節開幕式發布片花,該劇講述了「扶貧二代」濮泉生與都市女記者沙鷗在澧水市庸城縣碗米溪村參與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揮灑青春熱血,克服重重困難,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
  • 革命聖地延安:民營企業傳承紅色精神「接力棒」
    不曾忘卻,那個特殊的年代,革命聖地延安,「小米加步槍」,支援了革命最需要。又一個特殊的時期,延安發出抗疫倡議書,紅棗、蘋果、羊肉和小米……延安地區的工商組織和民營企業家紛紛行動,再次展現了老區人民的大愛和擔當。據延安市工商聯數據統計,在這次抗擊疫情中,300多家民企累計捐贈物資和現金總額近1300萬元。
  • 散文|張天一:文脈傳承的青春之歌
    再後來,隨著年齡增長,對祠堂坍塌多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探究:祠堂沒有倒在清末民初的動亂,沒有倒在「圍剿」紅軍的戰爭,更沒有倒在饑荒飢餓、那個砸爛一切的特殊年代,而是倒在人們已經基本滿足卻更加拼命追求物質財富的忙碌中。祠堂,已無人問津,年久失修。它雖坍塌於夜晚,卻伴隨著雷電風雨,向蒼天發出怒吼與責問:幾千年中華文脈就這樣斷了?
  • 在上海閱讀建築,這些經典線路你可以漫步!
    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 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建成於1993年,是為了緬懷自1840年以來為解放上海而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而建成的紀念性建築
  • 上海雲間中國畫院2020年創作展今日於醉白池公園開展,為期一個月
    翰墨抒懷 共渡時艱 上海雲間中國畫院2020年創作展 正值庚歲,新冠疫情肆虐,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同心戰疫。在這共克時艱的關鍵時刻,上海雲間中國畫院的全體畫師積極發揮藝術特長,將對國運民生的關注、關心、關切轉化為創作力量,用畫筆描繪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用藝術的筆觸凝聚力量共抗疫情。本次創作展活動有38位書畫家踴躍參加,傾心創作了70多件新作,用自己的藝術作品為祖國祈福,謳歌時代英雄,描繪時代圖譜,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弘揚民族精神。
  • 畫中的黃浦江45公裡濱水岸線,上海久事美術館推出新展
    黃浦江畔的風景既體現了海派歷史文脈的深厚積澱,更是新時代上海城市風貌和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6月19日,展覽 「2020浦江兩岸風景展」在地處外灘的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幕。展覽以84幅繪畫作品展現浦江兩岸的自然生態、歷史文脈、建設成就和城市風貌。
  • 傳承城市文脈 守護城市記憶
    陳俊哲指出,每一處歷史遺蹟都是城市的記憶,做好保護利用對改善民生、傳承文化等意義深遠。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本著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精神,高點定位、科學規劃,不斷賦予歷史文化新的生命力;要堅持保內涵保精髓,發揮政協文史工作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獨特功能,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傳承歷史文脈、守護城市記憶,彰顯渭南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提升百姓的自豪感和精氣神;要更好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積極主動同黨委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