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攻佔」了實時天氣預報,模擬速度提高十億倍,近乎是即時報導

2020-12-22 木易機械

2020年最「火」的是什麼?沒錯最火的是新冠病毒,無論是剛懂事的小孩,還是頭髮花白的老人,提到新冠病毒都是「頭皮發麻」。我國也餘清明節(4月4日)當天舉行全國「哀悼」的集體性活動。但是新冠病毒不是只帶來了死亡和災難,同樣帶來的還有技術的飛躍,和時代的進步。

有句話說得好,絕地逢生。面對疫情帶來的災難,之前沒有完善的5G也很快地投入到了醫療建設當中;智慧機器人崛地而起,一時間出現在街道、醫院、隔離器區等各大危險的場所;提到智能,就不得不說人工智慧,也就是AI。任何智能化得的產品都離不開AI,就在上一個3.23氣象紀念日,同樣宣布了AI在氣象科技圈內正式啟用,以後將用於天氣預測。

那麼,AI既然「攻佔」了實時天氣預報,到底能夠有什麼科技成果呢?不僅谷歌用了全新的AI模式實現了實時天氣預報,而且經過計算,AI智能仿真器能把模擬器的模擬速度提高十億倍。並且谷歌稱現在的實時天氣預報近乎是即時報導。可見,AI與天氣預報結合之後,速度就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與傳統的天氣模擬預測相比,AI模擬預測就像是天氣預報的一個新紀元。

不僅AI方面有巨大成就,1月29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發布了史上最高清的太陽,面對發展迅速的技術,刺眼的太陽也只能在一次面臨被爆高清照片的命運。這張照片是使用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DKIST)拍到首批高清太陽照片,DKIST同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望遠鏡。顯示了太陽表面沸騰的等離子的湍流,甚至DKIST還能在未來幫助氣象科技圈預測日冕內部的磁場,提高我們對天氣的理解。

最後,中國《風雲氣象衛星國際服務計劃》也成功出爐,計劃建設包含服務提升、產品推廣、數據共享三個大方面共22個建設項目。並結合中國「一帶一路」國情與國際氣象情報站接軌,加強與世界上部分國家氣象組織的合作。

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能更好地與氣象工作想融合,結合5G高新技術,一定能提到天氣預報的準確度和及時性,以便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氣象服務。

相關焦點

  • 谷歌AI模型在即時預報降水的使用
    據外媒報導,幾周前,谷歌人工智慧(AI)使用了一個機器學習模型來改進對乳腺癌的篩查工作。現在,這家公司已經在即時預報降水中使用了卷積神經網絡(CNN)。谷歌 AI 研究人員在一篇名為《Machine Learning for Precipitation Nowcasting from Radar Images》的文章中提到了其在降水短期預測中對 CNN 的利用。
  • 360天氣:國內少有的可預報七日天氣的APP
    雖然不用帶口罩這樣的防毒裝備,但是手機天氣APP還是必須隨身帶的。作為天氣預報手機APP市場的新銳,360天氣打造天氣變化「三部曲」,可以讓我們提前知曉霧霾天到來,隨時隨地準確了解最新天氣狀況。權威:國內少有的可以預報七天時間的手機APP霧霾天不像雨風,說不定來了七天不走,也有可能朝來夕去。與其他天氣預報類APP相比,360天氣提供比其他主流APP多2天的7天預報數據。據了解,360天氣是目前國內除氣象局自己app外,少有的一款可以預報7天時間的手機APP。
  • 天氣預報通
    天氣預報通 生活工具 大小: 21.69MB
  • 2020廣東颱風紅霞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廣州深圳天氣預報
    2020廣東颱風紅霞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廣州深圳天氣預報》》颱風紅霞最新消息:2020年11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預計將於18日登陸越南沿海,受它外圍環流影響,今天(9月17日)開始,廣東沿海風力加大,南部市縣或將有大雨或暴雨現身,廣州等地明後天也將雨勢猛烈。
  • 時間跨度越長,天氣預報越不準的「魔咒」怎麼破?
    填補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之間的「縫隙」「以前對於氣象預報的研究分為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能夠進行天氣預報的時限一般是1—10天,氣候預測的時限則是一兩個月至幾年,10—30天的延伸期領域的天氣預報相對來說涉及不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羅京佳告訴記者。
  • 科技創新助力,填補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之間的「縫隙」
    填補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之間的「縫隙」「以前對於氣象預報的研究分為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能夠進行天氣預報的時限一般是1—10天,氣候預測的時限則是一兩個月至幾年,10—30天的延伸期領域的天氣預報相對來說涉及不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羅京佳告訴記者。天氣預報與氣候預測從字面上看起來差不多,但是研究的方法卻不相同。
  • 實時語音轉錄服務初創公司Otter.ai疫情期間使用量激增五倍
    「Otter.ai不同於Siri和Alexa,針對的是完全不同的市場。」作者:華夫餅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消息,實時語音轉錄服務初創公司Otter.ai已於近期增加新的功能,提供「實時視頻會議記錄」,用戶可直接記錄和查看
  • 11月23日青島天氣/青島天氣預報
    11月23日青島天氣:早上好,今天是11月23日,星期一,農曆十月初九。青島天氣:多雲,溫度 2 ~ 6℃,西北風3-4級,日出時間 06:43,日落時間 16:47,降雨量 0.0mm,溼度 58%RH。
  • 12月18日哈爾濱天氣/哈爾濱天氣預報
    12月18日哈爾濱天氣:早上好,今天是12月18日,星期五,農曆冬月初四。哈爾濱天氣:晴,溫度 -23 ~ -13℃,西風4-5級轉西風3-4級,日出時間 07:10,日落時間 15:51,降雨量 0.0mm,溼度 63%RH。
  • 減少浪費 天氣預報助力日本服裝業
    【新華社微特稿】為幫助服裝行業減少浪費,日本大型綜合商社伊藤忠商事公司與日本氣象協會合作,打算創立一個將天氣情況與服裝需求結合在一起的預報系統。日本廣播協會25日報導,依照構想,預報系統將基於以往天氣數據和服裝銷售數據來預測每種產品的市場需求,以幫助解決庫存積壓問題。
  • 從星系模型到原子模型,人工智慧使模擬速度加快了數十億倍
    對於模擬極其複雜的自然現象,如亞原子粒子之間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大氣霧霾如何影響氣候,即使用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也需要運行很多小時。然而AI仿真器和快速模擬算法為此提供了一條捷徑。研究表明,人工智慧(A I)可以輕鬆地進行精確的仿真,能夠對相關科學領域的仿真模擬加速數十億倍。
  • 時間跨度越長,天氣預報越不準的「魔咒」怎麼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填補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之間的「縫隙」「以前對於氣象預報的研究分為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能夠進行天氣預報的時限一般是1—10天,氣候預測的時限則是一兩個月至幾年,10—30天的延伸期領域的天氣預報相對來說涉及不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羅京佳告訴記者。天氣預報與氣候預測從字面上看起來差不多,但是研究的方法卻不相同。
  • 在TensorFlow 裡模擬宇宙!提升模擬計算速度,成本降低 1000 倍
    看到這兒也大概能猜到,這樣的模擬計算肯定代價不菲,而且通常需要在大規模的超級計算機上離線運行。但是,若是提升模擬計算速度,將其與機器學習組件整合到統一框架內,會有什麼不同呢?這便是新的N體宇宙模擬代碼FlowPM在做的。
  • 蘋果收購的熱門天氣App有多特別?用AI精準預測天氣,還能製作風暴動畫
    智東西4月13日消息,近期,CNN等多家媒體報導了蘋果公司對天氣應用Dark Sky的收購,稱蘋果計劃在7月前把該款App從安卓平臺下架。這是蘋果首次收購第三方天氣應用。粗略統計,僅與iOS13系統兼容的天氣App就有100多個,蘋果自家也有天氣應用。
  • 一周天氣預報下載_一周天氣預報手機版下載_一周天氣預報安卓版...
    查詢天氣早知道,一款精美、簡約的天氣預報查詢手機應用,採用中國氣象網、墨跡天氣等權威機構的數據,和中央天氣預報電視臺的天氣預報播報員提供的信息同步更新,覆蓋全國所有的城市和地區,為您準確預報每一天的天氣情況
  • 感覺重慶的天氣預報更準了?背後有智慧氣象系統的「功勞」
    預報網格化 天氣預報更精細 要報準重慶8.24萬平方公裡的天氣 並不容易 重慶的複雜地形 曾為精準預報帶來不少困難
  • 天氣預報越來越準,離不開他的算法
    讓天氣預報越來越準  點開手機,隨時查看幾天後的天氣,如此便利精準的科技,離不開曾慶存創造的算法。  古人看雲識天。到了20世紀,人們發明氣象儀器測量大氣狀態,繪成「天氣圖」,但還要依賴預報員的經驗,誤差較大。預報能不能準點、再準點?
  • 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是不準的!
    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官宣:天氣預報是不準的!原文如下:第一,首先要明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嗯,不是百分百保準那種。雖然大部分時候還是靠譜的,但是你們能記住的都是不準的時候,所以,就當不準吧,僅供大家參考。第二,不管你們是從什麼平臺獲取天氣預報,一般能看到的都是基於地理信息的城市預報。
  • 為了提高收視率,官方用心良苦,怪不得男人喜歡看韓版天氣預報
    就比如我們以前是守著電視機在看天氣預報,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只需要拿出我們的手機就可以看到其中最新的天氣狀況,當時的天氣預報和新聞廣播,可以說是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但是伴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現在基本沒多少人看了。就算有人看,也大部分都是老人。收視率對電視臺和主持人都有影響。畢竟,這是他們的鐵飯碗。收視率高一點還好,如果低的話,他們很有可能會面臨捲鋪蓋走人的情況。
  • 華風集團:「天氣網眼實景觀測系統」
    創新點  ·融合眾籌,創新國省市縣合作運營新模式  ·顛覆傳統模式,開創「實景天氣預報節目」服務新樣態  ·AI+4K+5G,創建具備反哺機制的智慧社會化觀測矩陣  ·以實時氣象觀測為觸發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