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常言道「幸福的人總是一樣的幸福,而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這話上升到國家層面亦是同樣受用。一百年前,中國面對一個個西方列強的侵擾,只能發出如魯迅《自題小像》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的聲音,一百年後的今天,早已沒有任何國家敢和我國直言交兵。但曾經著名的大英帝國卻正好與我國相反。
自17世紀到20世紀,英國這家「世界工廠」以它偏居世界一隅,以及憑藉工業革命發展起來的軍事實力,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重燃戰火:亞洲殖民香港、印度,歐洲正面對抗西班牙,北美洲殖民今天的美國東海岸,南美洲趕走葡萄牙人發展種植園,在北非抓捕買賣黑人、掀起臭名昭著的「黑奴三角貿易」。那時的英國,人們都叫它「日不落帝國」。
▲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油畫)
但短短幾百年以後,隨著美國獨立、歐洲其他國家自身制度革命完成,世界上崛起的後起之秀越來越多,英國逐步走下神壇,被別的國家趕超。發展到今天,其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都可能保不住,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甚至面臨著解體的危機,國家一分為三,慘澹不已。
02
1945年10月24日,在美、中、英、法、蘇五國以及大多數其他籤字國批准《聯合國憲章》之後,聯合國正式成立。自此,但凡世界上出現幹擾世界和平的事件,聯合國都有權幹涉,以此維護世界各國和平發展。而提起倡議的五個大國:中、英、法、蘇、美則成為了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
▲聯合國總部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五大常任理事國當時肯定都是遠超世界其他國家的大國。70年滄海桑田,幾代人過去了,這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依然發生沒有變化,足可見其地位穩固。但據世界銀行的預測,未來10年間,將有一個常任理事國地位不保,國家將一分為三、徹底沒落,這個國家就是上文提到的英國。
▲英國倫敦夜景
二戰結束後,作為盟軍主力之一的英國,在戰後作為勝利者固然享受了極大的榮譽,但另一方面,因為這場波及世界的戰爭,英國名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日不落」之名徹底埋葬在了歷史長河之中。雖然英國的工業依舊發達,但在今天,全球紛紛在科技領域進擊的時代裡,這點優勢早已不值一提。因此,如今的英國,已經很難有一家叫得出名字、並領先全球的工業企業了。
▲二戰戰場劇照
03
從政治角度來看,從一個全球領先的超級強國變成今天美利堅的小跟班,英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現在,英國更是自絕於歐洲,退出了歐盟。眾所周知,一個國家最強大的時候,無非是世界在它面前,俯首低眉;一個國家最衰弱的時候,無非是從自身內部,開始分裂解體。
▲支持脫歐公投的英國民眾
據近些年來的報導稱,英國內部的蘇格蘭、北愛爾蘭已經明確表達了要退出英國的想法和欲望。主張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已經佔據了蘇格蘭整個政界的上層,基本上牢牢把控了整個蘇格蘭。在此情況下,蘇格蘭獨立只是時間問題。
而在北愛爾蘭,現在也是民意洶洶。因為從他們的角度來說,留在歐盟獲得的利益要遠遠超過退出歐盟,但如今英國強行脫歐,北愛爾蘭人的利益遭到了嚴重損害,於是北愛爾蘭人紛紛要求獨立,並宣稱要回歸祖國愛爾蘭的懷抱。
▲歐盟總部大廈
因此,世界銀行,還有英國的很多權威機構,都預測英國未來10年之內或將一分為三,面臨解體危機。到時候,只剩下了英格蘭和威爾斯的英國,就成了世界上繼蘇聯和南斯拉夫之後,第三個解體的國家。
▲哭泣的南斯拉夫人舊照
說起來,當年蘇聯和南斯拉夫解體之時,英國人在一旁作壁上觀,看得津津有味。可惜,風水輪流轉,如今蘇聯和南斯拉當年的悲劇或將會在英國上演。更慘的是,英國如果解體,其實力將嚴重衰退,根本不可能像現在的俄羅斯一樣依舊維持著世界強國的位置。由此昔日的歐洲大國也將退出世界大國行列,至於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能不能保住也就很難說了。
結語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英國成了一個世界三流國家,被徹底打回原形之後,它們面臨的會是什麼?往前幾百年,英國在巔峰時期,曾把世界踐踏了個遍,那當等其衰弱之後,是否會面臨「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的局面呢?
參考資料:
《自題小像》《過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