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71
兩同心-相思
文/蓮花書院
霜老空林,葉零誰曉。
掛疏柳、一點斜陽,過院晚、歸鴉競噪。
恨難禁,蕭索西風,無情衰草。
別怨門荒徑悄。露啼煙嫋。
蘸南浦、桂影婆娑,闌幹畔、伊人微渺。
記娥妝,白去紅飛,相思多少。
兩同心(依韻)
文/楊雲
昨夜風悽,落紅多少。
欺病柳、眉葉蕭疏,恁無力,挽留離棹。
已經年,雁字無憑,斜陽漸老。
檻外秋寒料峭。煙雨飄渺。
望水渚,霜浸蒹葭,亂枯藕,漫侵浮藻。
也凋零、夢裡春聲,杯中殘醥。
兩同心(依韻)
文/劉湘
岸觜衝風,透衣寒峭。
亂鴉飛,數點沈昏,殘陽墜、一枚甚小。
但蕭然,木落霜橋,煙波看渺。
似此南荒詩老。羈心愁抱。
城廓暗、略有塵蒙,街聲隔,絕無人到。
料沙洲,揀盡枯枝,徒留鴻爪。
兩同心,詞牌名,又有別名「仙源拾翠」。雙調六十八或七十二字,有仄、平韻及三聲叶韻三體,其中仄韻者創自柳永,平韻者創自晏幾道,三聲叶韻者創自杜安世。代表作有北宋晏幾道《兩同心·楚鄉春晚》、北宋柳永《兩同心·佇立東風》、宋代楊無咎《兩同心·秋水明眸》等。
正體:雙調,六十八字。前段七句三仄韻,後段七句四仄韻。以北宋柳永《兩同心·佇立東風》為代表。若楊詞之前段起句用韻,及前後段第五句押韻,皆變格也。按柳詞別首後段第一、二句「飲散玉爐香嫋。洞房悄悄」,上「悄」字仄聲。第三句「錦帳裡、低語偏濃」,「錦」字仄聲。第四句「銀燭下、細看俱好」,「燭」字仄聲。又楊無咎詞前後段第四句「饒濟濟、入時打扮」、「唯綴得、秋波一盼」,「打」字、「一」字俱仄聲,「秋」字平聲。兩結「小從容,不似前回,匆匆得見」、「告從今,休要教人,千呼萬喚」,「得」字、「萬」字俱仄聲,「休」字、「千」字俱平聲。又一首前段第三句「見玉人、且喜且悲」,「人」字平聲,兩「且」字俱仄聲。後段第一、二句「覺來滿船清悄,愁恨多少」,「來」字、「愁」字俱平聲,「恨」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所採楊詞二首,惟前後段第五句平仄全異,故不參校。
《三人行》72
燭影搖紅-思量
文/蓮花書院
雪葉紅凋,霜林翠減深深院。
寒鴉棲樹幾黃昏,竹影遮窗暗。
惹起閒愁緒亂。更那聽、鳩鳴鷓喚。
恁般清冷,燈火闌珊,月明休看。
頻寄音書,江南塞北元非遠。
夢魂相見說歸期,只畏寒宵短。
曲水無觴無伴。怕思量、幾回空盼。
半開還掩,一片悽涼,情絲易剪。
燭影搖紅(依韻)
文/楊雲
凍雨泠泠,釅寒漸次凌芳巘。
霜延石徑漫雲根,幾處歸鴉晚。
望斷天涯舟輦。又渾是、霧淹霓卷。
一枝清冽,滿地憂傷,憑誰憐眄。
竹影搖窗,惶然疑是離人返。
抵門偷把鬢鬟梳,暗裡同心綰。
何奈風錐孤幔。忍閉眸、落紅不看。
不詢驛使,不卜歸期,不聽啼燕。
燭影搖紅(依韻)
文/劉湘
夕暝城陰,霜天一角山遮斷。
衝寒心事正塗鴉,數點昏蒙遠。
水竹風蒲如剪。敗葉堆、郊蹊模辨。
吹衣弔影,蘚磴苔階,寸愁摩遍。
冷襲吟懷,經年塊壘填胸滿。
魚書雁信杳難期,轉瞬鷗盟換。
總被世情牽絆。料歲計、空勞籌算。
車流緩去,燈色依稀,殢人江晚。
燭影搖紅,詞牌名,又名「玉珥墜金環」「憶故人」「秋色橫空」等。以毛滂詞《燭影搖紅·送會宗》為正體,雙調四十八字,前段四句兩仄韻後段五句三仄韻。另有雙調五十字,前段五句兩仄韻後段五句三仄韻;雙調九十六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的變體。代表作有廖世美《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等。
正體,雙調,四十八字。前段四句,兩仄韻;後段五句,三仄韻。以毛滂《燭影搖紅·送會宗》為代表。周詞前段即此詞體也,故可平可仄即可參之,餘校毛詞別首及賀鑄詞。賀詞前段第三句「離魂十裡念佳期」,「十」字仄聲。後段第二句「但衾枕餘芳剩暖」,「枕」字仄聲,毛詞別首「喚人醒不教夢去」,「不」字仄聲。第三、四、五句「他年尋我,水邊月底,一蓑煙短」,「他」字、「邊」字、「煙」字俱平聲,「月」字、「底」字、「一」字俱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