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蘇州河步道長寧段建成後,將串起9個活力公共空間→

2020-12-22 上海發布

長寧區新聞辦說,全線11.2公裡的蘇州河長寧段貫通工程計劃年內全面貫通。屆時,將串聯起包括音樂公園、滑板公園、風鈴綠地、中環蘇州河綠地(規劃)、天原河濱公園、虹橋河濱休閒公園、萬航綠地(規劃)、中山公園、華政公共開放空間(規劃)9個活力公共空間。詳見↓

蘇州河長寧段貫通工程於2017年正式啟動,該工程東起江蘇北路,西至外環線,全長11.2公裡。2019年,東延伸段(江蘇北路橋-雙流路)5.6公裡建成開放。目前,5.6公裡西延伸段(雙流路-外環線)的工程正在加緊施工中,計劃年內全線11.2公裡全面貫通。

音樂公園

音樂公園位於廣順北路592號,南臨縱涇港、臨華路、西臨廣順北路,東、北面臨蘇州河。作為上海首座音樂主題公園,公園內設370㎡音樂舞臺和1.6萬㎡觀演大草坪。

公園規劃靈感來自於白玉蘭花朵造型,園區路線模擬花狀紋路展開,並設有一條400米長的主園路——白玉蘭景觀大道。園林小品融入小提琴、琵琶、阮等九種樂器的設計元素,頗具特色。

滑板公園

臨空滑板公園位於臨空園區內,東鄰蘇州河,北起臨虹路,南至通協河,佔地面積2.4萬平方米。公園裡運動帶和休閒帶交織布置,將各分區進行串聯,打造了一個以滑板為主題的蘇州河濱水空間。

此外,公園內開放式草坪、避雨亭、親水空間及豐富多彩的植物,為市民提供了一種輕鬆、悠閒、動靜皆宜的遊園方式。

風鈴綠地

建成於2012年的風鈴綠地,位於北翟路劍河路,緊鄰蘇州河畔,其中不僅有小廣場、健身器材等,可滿足附近居民的休閒健身需求,步道兩旁茂密的綠植搭配上蘇州河的風景,也為大家提供了一個賞景好去處。

天原河濱公園

天原河濱公園位於水城路735號,內部環境優美,娛樂設施完備。園內蜿蜒穿梭著一條1600米的健身步道,其中遍布著充滿未來感的設施,受到附近居民的歡迎。

虹橋河濱休閒公園

虹橋河濱休閒公園位於長寧路2080號(錦屏路口),公園內有極具特色的親水平臺,透過它可遠眺河面和兩岸景觀,此外,園內的步道旁種有高大的柳樹,吸引不少市民來公園打卡。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原名兆豐公園,位於上海市長寧區長寧路780號(近定西路),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公園以英國式自然造園風格為主,融中國園林藝術之精華,中西合壁,風格獨特,是上海原有景觀風格保持最為完整的老公園。

除了以上幾處現有的公園綠地,長寧區還還將把「光影變幻」作為特色景觀主題進行提升。計劃在相對開闊的空間以景觀燈結合自然和工業元素,打造一處獨特的「星光驛站」,以提升濱河步道的親水性和景觀層次豐富性。

此外,還規劃了中環蘇州河綠地(規劃)、萬航綠地(規劃)、華政公共開放空間(規劃),並對古北路、凱旋路兩座橋涵也正在進行景觀、設施提升,屆時與蘇州河沿岸景點串聯,為市民健身、休憩提供更加舒適的環境。

資料:長寧區新聞辦、長寧區建管委

編輯:阮天霖

相關焦點

  • 王為人調研蘇州河步道貫通工程(長寧段)指出,要注重細節設計增強...
    今天下午,區委書記王為人帶隊調研蘇州河步道貫通工程(長寧段)推進情況。王為人指出,要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著力提高蘇州河步道的建設品質,注重細節設計增強群眾感受度。……王為人帶隊從海煙物流所在沿河段一路步行經過滑板公園、臨空2號公園、臨空1號公園,查看正在施工的和已經基本完工的沿河步道情況。王為人指出,要注重特色,開展水岸聯動,打造具有長寧人文景觀特色的濱河步道;要聚焦實施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加大協調推進力度;要認真做好現場調研,仔細考慮提高群眾感受度的細節問題。
  • 蘇州河健身步道(海煙物流段)建成,現已正式對外開放
    蘇州河健身步道(海煙物流段)已經建成正式對外開放,這也標誌著11.2公裡的蘇州河步道長寧段整體貫通。海煙物流地處長寧的西北方,南鄰北翟路,北靠蘇州河,東鄰北翟路劍河路,西到祁連山南路橋,岸線全長665米。據了解,該地塊釋放出了6米寬的防汛通道公共空間,打造了波紋樣式的親水圍欄、擁有特色工業元素的二級防汛牆,一步一景,展現了富有人文特點的親水岸線。
  • 「探索」蘇州河兩岸將新增12公頃公園綠地,四季皆有景
    市綠化市容局說,12月底,蘇州河中心城區兩岸42公裡將實現基本貫通 ,綠道也將基本建成。蘇州河兩岸將新增公園綠地12公頃,相當於17個標準足球場,新增行道樹約700棵。今後,沿河將演繹春賞花、夏有陰、秋觀葉、冬賞姿的美景。
  • 走通蘇州河 領略濱水新風情
    水清後,「走通蘇州河」又成了上海市民繼「走通黃浦江」後共同的心願。新的一頁如今已然打開,雅致的濱河帶經過重構,成為漫步新空間,年底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將實現基本貫通開放。時近歲末,本報記者多次踏訪蘇州河沿岸,實地見證已經建成開放的濱河段、仍在加緊施工的品質提升段的變化,深感「還河於民」的實施過程之難,不亞於浦江兩岸貫通。
  • 蘇州河中心城區岸線:42公裡「山水人城相融」新畫卷
    外白渡橋邊上的蘇州河綠道黃浦段臨近年末,蘇州河上海中心城區段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將基本貫通開放。濱水空間轉型重生,母親河的溫度觸手可及。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指引下,蘇州河不僅蜿蜒出「山水人城相融」的綠色新畫卷,更牽引、承託起濱水空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
  • 上海蘇州河42公裡濱水岸線有哪些好去處?詳細攻略來了
    根據計劃,上海蘇州河兩岸42公裡濱水岸線,將爭取在2020年內實現基本貫通開放。為更好體現沿岸城市歷史文脈與河濱風光,蘇州河兩岸將分為「典雅蘇州河」「華彩蘇州河」「秀美蘇州河」三段進行演繹。屆時,蘇州河兩岸將有哪些好去處?
  • ...串聯六大節點,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將是什麼樣?
    據靜安區建設管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蘇州河岸線靜安段約長6.3公裡,北岸西起遠景路,東至河南北路,長4.7公裡;南岸西起安遠路,東至成都北路,長1.6公裡。隨著貫通提升工程的推進,這裡將打通一處斷點、打造兩個樣板段、串聯六大節點,構築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具體說,就是實施「1+6+2」工程, 形成「一軸」「兩帶」「六點」的景觀格局。
  • 蘇州河兩岸將新增17個足球場那麼大的綠地,四季皆有景
    沿途的香樟、櫸樹亭亭如蓋銀杏、紅楓「顏值」頗高牆面被花草披上「彩衣」12月底,蘇州河中心城區兩岸42公裡 將實現基本貫通 綿延42公裡的綠道也將基本建成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工程是今年市政府重點工程,兩岸綠道貫通、提升沿線綠地品質也是重點。而蘇州河綠道是上海市3號綠道,中心城段42公裡年內將基本建成。在此期間,沿線改建提升綠地面積約32公頃,新增附屬綠地約0.8公頃,新增行道樹約700棵,平均每公裡新增約17棵。
  • 普陀這條21公裡岸線改造後「網紅景點」一籮筐,等你來打卡→
    臨近年末,蘇州河上海中心城區段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將基本貫通開放。濱水空間轉型重生,母親河的溫度觸手可及。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指引下,蘇州河不僅蜿蜒出「山水人城相融」的綠色新畫卷,更牽引、承託起濱水空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
  • 闢建新路、增加停車位、定製公交線…長寧「十四五」的交通將更加...
    道路出行的便捷不僅體現在地面,有效利用空間進行勾連也為市民通行增加便利。去年9月,虹橋商圈地下四條通道勾連全面建成,不僅連通了包括百盛優客城市廣場、金虹橋商場等9大商業體,還為市民到達遵義路、紫雲路、仙霞路、茅臺路,乘坐婁山關路站的軌交2號線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適的通行路線。同樣,中山公園商圈軌交2號線、來福士廣場之間的地下通道和二層連廊,都給市民休閒出行帶了很多方便。
  • 一條河 一座城!走通蘇州河:有風景、有生活、有歷史、有故事……
    溯流而上,從外白渡橋至外環線,蘇州河途經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嘉定6個區。蜿蜒綿長的河水,在上海腹地流淌出一道溫柔的生命印記,城市空間就這樣沿著河堤兩岸,密密生長。 不過,近代上海依然在蘇州河的兩岸起興。   1848年的法文上海地圖中,將她同時標註了「Woosung」與「Soochow」——原來,上海開埠後,外國商人知道從這條河可以行船至蘇州,便叫她「通往蘇州的小河」。1848年,上海道臺麟桂與英國駐滬領事阿禮國籤定擴大英租界協議時,第一次在正式文本中將吳淞江上海段稱為蘇州河,一直沿用至今。
  • 濱水空間,讓城市慢下來
    據介紹,蘇州河兩岸沿河六個區將打造「一區一亮點」,進一步提升空間品質和服務水平,實現「長藤結瓜」式的空間格局。其中,黃浦區已建成的九子公園段、河口段的「最美加油站」、「新介亭」等景觀節點已經成為新的打卡點,吸引了眾多遊人。虹口區濱河空間改造年內基本完成,上海大廈前的江河景觀平臺已初具形象,未來有望成為「一江一河」最佳攝影景點之一。
  • 「探索」蘇州河長寧段將打造「吳淞江楔形綠地」,亮點有哪些?
    長寧區新聞辦說:根據規劃,吳淞江楔形綠地沿蘇州河從外環至內環,長寧區打造的蘇州河慢行步道便是它的組成部分之一。綠地從臨空園區開始,途經園區的臨空一號公園、滑板公園。臨空一號公園目前還在建設中,預計今年建成開放;滑板公園已經對外開放,是一條沿蘇州河而建的50米綠帶,包含滑板主題元素。詳↓市綠化市容局、市規劃資源局編制的《上海市生態空間專項規劃(2018-2035)》正在公示。
  • 在蘇州河橋下建遊樂園 上海巧用「邊角料」探索橋下空間微更新
    其實,這是上海在橋下空間微更新領域的最新實踐成果,也是對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創新探索。凱旋路橋下空間設計方案名為「糖蘇河」「邊角料」建成健身遊樂園,橋下空間變文藝位於萬航渡路凱旋路的凱旋路橋橫跨蘇州河,近期,橋下的一座健身遊樂園開放了,其主打色為檸檬黃。
  • 河惠莞高速公路河源段今日建成通車
    今日上午9時,河(源)惠(州)(東)莞高速公路河源段(龍川至紫金段)正式建成通車,往返龍川與紫金從此將打破兩縣無高速直達的歷史,紫金、龍川前往江西地區車程至少縮小1小時以上。據悉,今日建成通車的河惠莞高速河源段,是河源市境內繼粵贛高速、大廣高速建成通車之後的又一條出省(江西)通道。至此,河源市境內共有3條往返江西的出省通道。目前,河惠莞高速公路紫(金)惠(州)段正在建設中,2020年年底全面建成通車後,粵港澳大灣區將直接連通河源革命老區、通往贛南原中央蘇區。 隨著鼠年春節的臨近,預計會有部分往返江西的車主選擇行駛河惠莞高速河源段。
  • 「聚焦」一軸、兩帶、六點!蘇州河靜安段濱水空間這樣變身→
    靜安區新聞辦說,隨著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工程的推進,蘇州河岸線靜安段將打通一處斷點、打造兩個樣板段、串聯六大節點,構築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建設後,該段地區交通功能將得到優化,構建宜樂宜遊的慢行空間,為更多市民提供健身休閒的場所。同時,重點打造六個蘇州河水岸節點,演繹「蘇河舞臺」。
  • 朝陽壩河濱水空間項目酒仙橋段和太陽宮段規劃曝光!
    第一期實施「將臺-東壩段」,起點為酒仙橋路,終點至機場第二高速,長度8.2公裡,屬於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內的主要水系部分河道,北臨第四使館區,為第四使館區重要的生態環境資源,計劃2022年完工。壩河濱水空間第二、三期將實施其餘13.5公裡,計劃2025年底前全面建成。
  • 沿蘇州河而行·循聲|沿河建起大型居住區
    澎湃新聞記者 沈健文 攝「三灣一弄」的歷史回溯這次「沿蘇州河而行」漫步主要的途徑地點都是大型居住區。在行程前,我從王唯銘所著的《蘇州河,黎明來敲門》一書中讀到了一些有關「三灣一弄」的歷史背景。蘇州河在流入北新涇後,河道逶迤曲折,在普陀區境內長達14.3公裡的河道中形成了十八個灣,被稱作「普陀十八灣」或「蘇河十八灣」。
  • 龔正市長再次調研蘇州河濱水空間貫通,要求把最好的岸線資源留給市民
    為實現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年底基本貫通開放,本市正加快打通濱水「斷點」「堵點」。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今天(14日)再次進行專題調研時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按照市委部署要求,精心推進「一江一河」兩岸貫通工程,打造高品質的濱水公共空間,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