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正市長再次調研蘇州河濱水空間貫通,要求把最好的岸線資源留給市民

2021-01-07 上觀

為實現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年底基本貫通開放,本市正加快打通濱水「斷點」「堵點」。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今天(14日)再次進行專題調研時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按照市委部署要求,精心推進「一江一河」兩岸貫通工程,打造高品質的濱水公共空間,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上午,龔正一行來到蘇州河華東政法大學段,沿濱河一路察看貫通情況。步道旁,既有綠樹成蔭的自然景觀,又有歷經歲月滄桑的老建築。隨後,市領導登上華政橋,登高察看蘇州河兩岸建設情況,並詳細了解長寧段、普陀段濱水空間的整體提升方案和構想。相關區負責人介紹說,蘇州河長寧段11.2公裡已實現全線貫通,並串聯起10個不同功能與主題的公園綠地;普陀段長約21公裡,其中9成岸線已陸續對外開放,還將打造「蘇河之冠」等亮點。

龔正指出,「一江一河」濱水公共空間體現著上海的城市發展理念和建設水平。要建設人民宜居安居的城市,把最好的岸線資源留給市民,下大力氣開放濱水公共空間,讓市民出門就能享受到和諧優美的環境。要因地制宜開展整體保護和開發,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副市長陳群、湯志平參加調研。

相關焦點

  • 宜居宜業,上海再塑蘇州河沿岸濱水空間
    原標題:宜居宜業,上海再塑蘇州河沿岸濱水空間   今年年底,上海蘇州河中心城區的兩岸公共空間有望完成貫通。
  • 濱水空間,讓城市慢下來
    閱讀提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母親河亦是市民共享的「人民之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蘇州河沿線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濱水區,以及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範區,讓城市就此慢下來。一項調研數據顯示,自黃浦江兩岸45公裡公共空間打通以後,年均遊客人次同比增長超過50%的同時,還有不少知名機構加速進駐。   這樣的驚喜,今年在蘇州河沿線越來越密集。據上海市「一江一河」辦相關負責人透露,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已突破92%,「年內基本貫通目標不變」。   蘇州河,雖曾因嚴重汙染明珠蒙塵,但這條母親河始終是上海人魂牽夢縈的所在。
  • 上海蘇州河濱水岸線基本貫通開放 著力打造成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
    這一機遇,便是2018年啟動的蘇州河兩岸42公裡濱水岸線貫通開放。12月28日,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上海市「一江一河」辦常務副主任朱劍豪在「2020年蘇州河兩岸岸線基本貫通新聞通氣會」上表示,除個別區段和點位外,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濱水岸線已基本實現貫通開放,將著力打造成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範區。歷經一個世紀的風雨,蘇州河正被注入新的活力。
  • 蘇州河靜安段濱水空間這樣變身→
    靜安區新聞辦說,隨著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工程的推進,蘇州河岸線靜安段將打通一處斷點、打造兩個樣板段、串聯六大節點,構築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建設後,該段地區交通功能將得到優化,構建宜樂宜遊的慢行空間,為更多市民提供健身休閒的場所。同時,重點打造六個蘇州河水岸節點,演繹「蘇河舞臺」。
  • 走通蘇州河 領略濱水新風情
    商賈雲集,炊煙嫋嫋,蘇州河孕育了市井百態的煙火氣。曾經,髒臭的蘇州河根本無法靠近,數十年水體治理成為「生態一號工程」。水清後,「走通蘇州河」又成了上海市民繼「走通黃浦江」後共同的心願。新的一頁如今已然打開,雅致的濱河帶經過重構,成為漫步新空間,年底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將實現基本貫通開放。
  • 普陀這條21公裡岸線改造後「網紅景點」一籮筐,等你來打卡→
    臨近年末,蘇州河上海中心城區段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將基本貫通開放。濱水空間轉型重生,母親河的溫度觸手可及。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指引下,蘇州河不僅蜿蜒出「山水人城相融」的綠色新畫卷,更牽引、承託起濱水空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
  • ...串聯六大節點,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將是什麼樣?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河道綜合治理,到沿岸地區成片的舊區改造,再到如今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可以望見的未來,蘇州河沿線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濱水區,也是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範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母親河已成為市民共享的「人民之河」。
  • 蘇州河中心城區岸線:42公裡「山水人城相融」新畫卷
    外白渡橋邊上的蘇州河綠道黃浦段臨近年末,蘇州河上海中心城區段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將基本貫通開放。濱水空間轉型重生,母親河的溫度觸手可及。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指引下,蘇州河不僅蜿蜒出「山水人城相融」的綠色新畫卷,更牽引、承託起濱水空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
  • 「火烈鳥」現身蘇州河,中環線下全新沿河體育公園來了
    讓他驚訝的是,原先被施工圍擋包圍的北虹立交近蘇州河一段橋下空間,當天已全部「揭開面紗」,一座粉紅色的籃球公園和同色系的二層觀景平臺展露在眼前。不少在蘇州河健身步道跑步的市民路過此處時也放慢腳步,有的還拿出手機拍攝下籃球公園外可愛的火烈鳥彩繪。
  • 應勇調研時提出這些要求
    岸線既是防汛抗洪的重要防線,又是生活、生態、景觀功能的重要載體,還是城市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對標國際一流,統籌全局,統一規劃,有序推進「兩江四岸」建設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好山、水、路、岸、產、城等空間關係,打造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將更多的沿岸空間留給市民,真正實現還江於民、還岸於民、還景於民
  • 蘇州河健身步道(海煙物流段)建成,現已正式對外開放
    蘇州河健身步道(海煙物流段)已經建成正式對外開放,這也標誌著11.2公裡的蘇州河步道長寧段整體貫通。海煙物流地處長寧的西北方,南鄰北翟路,北靠蘇州河,東鄰北翟路劍河路,西到祁連山南路橋,岸線全長665米。據了解,該地塊釋放出了6米寬的防汛通道公共空間,打造了波紋樣式的親水圍欄、擁有特色工業元素的二級防汛牆,一步一景,展現了富有人文特點的親水岸線。
  • 建世界級濱水名城!武漢兩江四岸規劃出爐
    &nbsp&nbsp&nbsp&nbsp規劃致力打造「兩江四岸」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將更多的沿岸空間留給市民,還江於民、還岸於民,讓城市更宜居宜業宜遊。&nbsp&nbsp&nbsp&nbsp長江兩岸。
  • 東岸濱江公共空間,「貫通」多彩生活
    為連接沿江各大堵點,浦東還在黃浦江東岸建設了12座各具巧思的慢行橋,星羅棋布地點綴著濱江岸線,漫步於橋上,在體驗都市活力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濃濃的藝術氛圍。「岸」與「人」密不可分2015年,浦東率先啟動了黃浦江東岸公共空間貫通開放工作。
  • 鄭建新調研城市綠化工作時要求:給長沙「增花添彩」,讓市民賞心悅目
    給城市「增花添彩」 讓市民賞心悅目鄭建新調研城市綠化工作長沙晚報掌上長沙2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汝兮)今日上午,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鄭建新調研城市綠化工作。他強調,要將長沙建設成更有顏值、更有氣質、更有內涵、更有格調的現代化都市,讓長沙市民在城市綠化建設發展中增添獲得感、幸福感。副市長陳澎、朱東鐵參加。鄭建新一行先後來到圭塘河生態景觀區、洋湖溼地公園,詳細了解生態景觀設計理念、建設情況和綠化管理工作。
  • 上海蘇州河42公裡濱水岸線有哪些好去處?詳細攻略來了
    根據計劃,上海蘇州河兩岸42公裡濱水岸線,將爭取在2020年內實現基本貫通開放。為更好體現沿岸城市歷史文脈與河濱風光,蘇州河兩岸將分為「典雅蘇州河」「華彩蘇州河」「秀美蘇州河」三段進行演繹。屆時,蘇州河兩岸將有哪些好去處?
  • 以水為主線串聯打造城市濱水空間
    以防洪達標為核心,結合河道防洪治汙工程及河道駁岸改造工程對河道進行綠化,在滿足50年一遇的防洪目標上,打造生態自然的河道,完善整個葵湧片區的生態系統,構築河流的防洪、治汙、生態等綜合服務功能體系,解決現狀河道淤積、阻水內澇的問題,實現河道功能性、生態性、親水性。 值得一提的是,葵湧河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完善段項目更是將海綿城市理念貫穿於項目建設的全過程。
  • 這些濱水空間將迎來改造提升
    這裡即將迎來一次改造提升,為周邊居民打造休閒的濱水空間。像這樣的濱水空間改造提升將有不少。記者近日從市發改委獲悉,本市已啟動新一批公共空間改造提升試點,新一批項目中將著重扮靚老白姓身邊一批濱河水岸空間,有4個項目已經納入試點,將通過打造綠道、擴展公共綠地、增加景觀小品等方式,為周邊居民提供水綠交融的濱水休閒空間。
  • 龔正:努力走出超大城市鄉村振興道路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龔正昨天調研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工作並召開現場會,進行再鼓勁、再部署。龔正指出,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加快推進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工作,切實改善農民生活居住條件和鄉村風貌,加快實現郊區農村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超大城市鄉村振興道路。  市委副書記廖國勳參加調研並主持現場會,副市長彭沉雷參加相關活動。
  • 關注| 推進長江大保護,武漢打造世界知名濱水生態綠城
    「一瓢舀起兩江水,半杯清茶三鎮香。」武漢地處古雲夢澤,優於水而不憂於水。水優勢是武漢決勝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武漢打造世界知名濱水生態綠城的執著與努力,引世人矚目。9月9日,《武漢市疫後重振規劃(三年行動規劃)》出爐。
  • 濱水之境 煥彩新生|新湖明珠城2020榮耀歸來,售樓中心盛大綻放
    以藝術之名,濱水之境煥彩新生盛夏初綻,萬物璀璨。國際濱水之境的藝術表達世界級濱水河岸承載著一個都會的精神原鄉,離不開國際藝術的清晰表達。「公共藝術品體現了一個城市的靈魂。」居「武寧創新發展軸」、享「六軌交互」、擁「六大商圈「、攬「一河雙園」、立於」普陀東段文化集聚區「,城市資源、自然資源與歷史人文資源在這裡匯聚成國際濱水宜居區的人間煙火,成為當代高淨值人群的首選,這便是新湖致敬上海、致敬蘇州河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