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被薅羊毛店負責人承認名下有多家無貨源網店,臍橙是代發貨
天貓水果店鋪果小雲旗艦店被「羊毛黨」薅垮事件發生後,店家承認抄襲其他店鋪信息,並抄錯了價格,此後店主又被質疑虛構果農身份,製造悲情故事,「欺騙」消費者。
近日,澎湃新聞查詢企業信息發現,該店鋪在天貓認證公司的股東覃藝名下擁有10家公司,其中2家主營「無貨源店群」(即自家沒有貨源,通過店鋪或產地代發來賺取中間價的模式)。
11月16日,覃藝的合伙人、自稱「果小雲旗艦店」目前負責人的張鋒承認自己和覃藝名下有多家「無貨源店鋪」,其中包含水果店鋪。
張鋒稱,「果小雲旗艦店」出現定價錯誤,導致被「薅羊毛」,也是因為在設置「一鍵代發」軟體時出了錯誤。但張鋒否認果小雲旗艦店為「無貨源店鋪」,稱只是橙子代發,一鍵代發是小布操作的。
張鋒堅稱果小雲旗艦店的實際經營者是其表弟小布,不過事發至今「小布」一直未露面。曾聯絡轉賣果小雲旗艦店的中間人洪斌(化名)告訴澎湃新聞,買店、籤署協議皆為覃藝出面,並未見過張鋒所稱的「店主小布」。
作為一個資深水果電商,洪斌稱,淘寶「無貨源店鋪」水果店鋪不少,銷售產品多為各地果園代發。有的「無貨源店鋪」直接通過軟體一鍵採集複製同類店鋪產品信息並提價發布,獲得訂單後,再通過軟體從被採集店鋪下單,賺取中間差價,被普通淘寶店鋪經營者稱為「吸血蟲」。
「無貨源店」疑雲
因標錯價格為「26元4500斤」臍橙,天貓網店果小雲旗艦店被「羊毛黨」薅垮。之後,該店下架所售臍橙,發布「對不起,我真的累了」一文,迅速引發關注。
自稱店鋪負責人的「小布」當時稱:「果小雲旗艦店就兩位人員,一位是我,負責操作店鋪,一位是叔叔負責摘果子打包發貨,我跟叔叔都是農民出身,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果小雲旗艦店是我跟叔叔倆湊錢開的店,我倆的命根子……」
此事經媒體報導後,得到網友聲援,果小雲旗艦店重新開店後獲得大量訂單。
11月13日,果小雲旗艦店被質疑「抄襲他人網店信息」。當日晚,在承認抄襲並發聲明道歉後,果小雲旗艦店下架所有產品,暫時關停店鋪。但質疑聲並沒有隨之消退,博得網友同情的「小布和叔叔湊錢開店」是否是真的?
澎湃新聞記者查閱企業信息,發現果小雲旗艦店在天貓認證的公司北流市鑫果農業有限公司股東覃藝名下擁有10家公司,其中4家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覃藝合伙人張鋒名下則擁有6家公司,其中的玉林市穿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穿雲電商),張鋒為股東,覃藝任監事。
穿雲電商曾在一同城招聘平臺上發布「招商加盟」信息,公司介紹稱,穿雲電商是一種無貨源店群模式,主要經營淘寶、拼多多平臺,並可幫助客戶實戰落地,一對一服務。
對此,11月16日,張鋒回應澎湃新聞稱,此前他和覃藝確實是做無貨源店群模式,並且兩個人名下有多家淘寶店鋪,其中也有一些為水果店鋪。
他稱,無貨源店群指的是名下沒有貨品,與其他貨源合作,並通過軟體來實現一鍵代發,利用品種的優勢來經營店鋪。「一家店的流量比較低,收入也比較低,所以需要開很多很多淘寶店才能盈利。」
張鋒稱,「果小雲旗艦店」出現定價錯誤,導致被「薅羊毛」,也是因為在設置「一鍵代發」軟體時出了錯誤。
關於一鍵代發軟體,一名淘寶水果賣家李薇(化名)向澎湃新聞介紹稱,進行一鍵代發的軟體不僅能夠實現收款、發貨,還具備複製功能,能夠快速將某家店鋪的產品信息、價格、註冊信息等內容複製並自動上架,實現銷售。
李薇認為,此前「果小雲旗艦店」被指抄襲某家店鋪信息,錯誤的價格也同樣被複製過來,與「無貨源店鋪」的操作十分相似。在一段張鋒和被抄襲店鋪合伙人的通話錄音中,張鋒曾告訴對方:「做店的,我們的貨源也是找你們發的,所以那個時候填了你的電話。」
但張鋒否認「果小雲旗艦店」為「無貨源店鋪「,並稱果小雲旗艦店是由其表弟「小布」和「叔叔」二人管理。「我和覃藝比較有淘寶經驗,只是來幫忙的。」但是,薅羊毛事件發生以來,「小布」及「叔叔」都未曾露面,發言人一直是張鋒。
此前曾聯絡轉賣果小雲旗艦店的中間人洪斌稱,覃藝為該店鋪的主要經營人。「我們都在一個水果電商群裡面,當時我替朋友轉發這個果小雲店轉店信息,覃藝他們就聯繫了我。」
據洪斌說,在籤署轉店協議時,皆為覃藝和趙曉芳出面,並不清楚「小布」其人。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果小雲旗艦店」10月25日剛變更了股東及法定代表人,由原來的練鴻南變更為覃藝和趙曉芳。五天後,「薅羊毛」事件發生。
「果小雲」稱只是橙子代發
洪斌已在玉林市從事水果電商行業多年,手中擁有多家淘寶水果旗艦店。
他介紹稱,廣西本地多產水果,加之擁有兩個陸路進境水果指定口岸,可大量進口國外水果,該地水果銷售產業持續火熱。「淘寶上賣水果的幾乎一半都是我們廣西這邊的,有的地址是四川,是因為代發地四川,實際店主也是廣西的。」
在洪斌售賣的水果中,除了百香果和番石榴來自自家果園外,其他多種水果均來自全國各地代發果園。他認為這已經是一種普遍的商業行為,「在淘寶店鋪裡,多數水果店鋪都是代發,包括那些TOP10的店鋪。」代發也是無貨源店鋪的一種。
「一個果園不可能種十幾種水果,而且不同地區和季節不同,生產的水果也不同,所以有的是自己家水果和代發水果都有,有的是全部產品都是代發果園。」在這個銷售鏈中,洪斌說最重要的就是果農資源和渠道,能夠拿到更低的價格或更高品質的產品,銷量往往也會隨之上漲。但受限於果園的產量和數量,通常合作不太穩定。
因此,有部分無貨源店鋪直接「寄生」在其他同類店鋪之上。
「我們的流程是買店、入駐、採集、加價,之後去被採集店鋪一鍵下單發貨,從而賺取差價。」15日,澎湃新聞記者以客戶身份諮詢了網上一家無貨店運營公司的銷售人員,他介紹稱,「無貨源店鋪」指的是在淘寶批量布局無貨店,或在店鋪上架上千個產品,形成規模優勢,「沒有貨源也能賺錢」。
該銷售說,「無貨源店鋪」產品來自其他全網熱銷的店鋪,他們有軟體能夠實現一鍵複製、下單和發貨,客戶在「無貨點」購買產品後,運營人員再通過軟體去其他店鋪下單。
傳統淘寶店鋪請美工、設計、運營、攝影、客服等人員,還需要進存貨和發貨,「無貨源店鋪」的運營簡單許多,「直接採集優質產品,規避盜圖和侵權風險後直接搬運就行了。」上述銷售人員說。
但水果並不是做「無貨源店鋪」的好類目。該銷售人員稱,一般水果店鋪幾萬塊錢就能買下,但因水果市場價透明,往往不好中間加價,但也有消費者會抱著「價格高質量好」的心理,購買明顯高於市場價的水果。
據該銷售人員稱,「無貨源店鋪」類似於經銷商,是合法的。洪斌在採訪中也認為,「無貨源店鋪」是一種正常的商業行為,可以幫助果農售賣水果。
但在淘寶水果賣家李薇看來,有的無貨源店無異於「吸血蟲」。她稱,2017年,她曾整合自家周邊的果園資源開淘寶旗艦店,並請來攝影師、美工來打造產品介紹頁及視頻,希望通過售賣高品質水果來實現盈利。但在經營的兩年裡,出現多次被盜圖和被抄襲,多為「什麼都賣」的無貨源店鋪,在這些店鋪裡,李薇精心挑選的水果被冠以「進口」的標籤,售價提高約30%。
今年4月,淘寶網曾發布公告稱,發現部分賣家以不正當批量複製他人店鋪的商品,通過購買他人店鋪內商品完成自己店鋪內交易的行為,存在重複鋪貨、類目錯放、售後服務無法保障等多種風險,嚴重幹擾市場正常運營秩序,影響買家購物體驗。淘寶網將對存在上述行為的異常店鋪執行下架全店商品、限制發布商品7天、限制商品發布數量500件的處置。多次違規的,還將限制使用特定管理工具。
澎湃新聞查詢「淘寶規則」發現,2017年3月發布的《濫發信息規則》顯示,濫發信息行為中包括「信息重複」,淘寶將視其情節輕重程度採取下架商品、刪除商品、刪除店鋪等舉措。
淘寶規則舉例,重複鋪貨和重複鋪貨式開店都屬於信息重複違規,重複鋪貨指同一家店售出同款商品兩件以上,而重複鋪貨式開店即指開設兩家以上店鋪且出售同樣商品的。
果小雲旗艦店是否利用「無貨源店群」模式運營?張鋒堅稱「小布的叔叔」家中有果園,只是臍橙來自代發果園,但澎湃新聞記者多次要求提供果園照片,均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