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正義感稀缺,人人都有危險!
作者 堅守良知
非洲大草原的許多紀錄片,呈現了那個遼闊世界中各種野生動物的自由,但同時,也表現出殘暴與血腥,所以,有的畫面我至今難以忘卻。
其中,有兩個畫面最能觸動靈魂。
第一個畫面,當一群飢餓而兇惡的獅子咬傷一頭強壯的角馬,而受傷角馬身後,站著一群暫時不願離開的角馬,此時,獅子們有些膽怯了。而就在這時,一頭角馬過去,用角向受傷的角馬頂過去,導致角馬再次受傷。最終的結果,大家不用猜想也應知道。
作為同類,角馬過著群體性生活,一起吃草,一起遷徙,為的是相互關懷,相互保護。可是,上述一幕,卻顯示出角馬本性的劣勢。它們在非洲大草原的動物種群中,數量最多,體型龐大,體重超群,還擁有堅硬而銳利的角可作為防衛利器,可震懾並刺穿敵人的腹部,本可成為大草原的統治者,卻因膽小懦弱,自私自利,幾乎每天都有同類被兇猛的獅子、獵豹、鱷魚、野狗殘殺而吞吃。
其實,正因為角馬的怯懦,個個都明哲保身,喪失臨危相救的正義感,數量懸殊極大的肉食動物才膽敢公然地攻擊角馬群中的某個個體。所以,角馬群中的任何成員,每天都在危機四伏中掙扎,每個角馬都有被肉食動物殘殺的危險。
更可怕的是,在同類被攻擊受傷,另一頭角馬居然不但不拯救,反而落井下石,幫助敵人殺死同類。如果說喪失正義感純屬膽怯自保的表現,而刺傷被敵人攻擊的同類,則是更加卑鄙的背叛,更加無恥的同類相殘。
第二個畫面,在河邊,有一頭角馬的右後蹄被一隻鱷魚死死咬住,鱷魚一直想將角馬拖下水,而角馬拼命掙扎,竭盡全力向岸上移動。最後,角馬體力不支,被鱷魚拖到河邊,身體被水淹沒部分。此時,如果鱷魚再使勁,將其拖進深水中,角馬將被活活淹死,或者被鱷魚在深水中咬住脖子,那麼,角馬將被殘殺吞吃。而這個關鍵時刻,兩頭河馬出現了,並慢慢靠近戰鬥場面,糾結片刻,其中一頭河馬首先衝向鱷魚,另一頭河馬緊隨其後,隨即,被控制的角馬衝上了岸。顯然,被河馬攻擊的鱷魚放棄了對角馬的殺戮,識趣地逃走了。
如果沒有河馬的出手相助,那頭角馬被殘殺的概率極高,可能就在隨後的幾分鐘後,這頭角馬便將喪生。自己的同類見角馬被鱷魚控制,沒有出手拯救,倒是角馬見義勇為。這種轉機看似欣喜,卻非常悲涼。另類的正義感難能可貴,卻因利益等因素,而用於非同類的機率很小。所以,奢望另類的拯救,那是愚昧無知而無望的。
同理,大街上,如果有人在搶劫、毆打他人,路人們都害怕傷到自身,於是,正義感瞬間蕩然無存,這樣,侵害者便有恃無恐,更加兇殘地施暴。最終的結果是,財物被掠奪,受害者倒下了,或傷或死,都有可能。
當然,正義感並不僅僅涉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侵害,對天下蒼生的悲憫,同情並幫扶貧弱者、病患者、傷痛者、受難者,也是具有正義感的行為表現。
當我們目睹某個同胞因疾病、事故而導致身體或心理受損,會油然而生與其相似的感覺,那就是感同身受。有了這種感受,我們就會產生幫扶對方的衝動,就會根據自己的能力而為。
自從有了社會之後,合作便開始了。儘管我們可能不是同一個單位,並非同一個行業,或相互獨立勞動,沒有任何利害關係,可是,我們每個人構成的群體,卻有著讓我們連鎖反應的因素,牽一髮動全身。
我們都是同類,我們都有思想情感,我們都受到自然法則、社會規則、倫理道德的制約與影響,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如果某個環節走向畸形或癌變,就會對所有人產生連帶反應。可能有人不相信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會質問我:別人的事情,與我何幹?
如果某個人在大街上被害,卻無人見義勇為,那麼,當你遭此不幸,會不會有人見義勇為?
假設某個人遭受不公,或沒錢治病,或生存艱難,所有人都冷漠麻木,都袖手旁觀,人人都如同行屍走肉。這樣的社會風氣,能讓好人一直保持善良?能讓壞人改過自新?
當然,即使社會風氣糟透了,總還是有屬於稀缺的那一類。
我一直堅信,儘管正義感已成稀缺物,但是,總還是存在保持著正義感的少數人。因為這類人即使貧困,即使卑微,但脊梁始終挺直,骨氣和血性還在,良心和良知尚存。總之,正義感從未離開這些稀缺人的靈魂。
當然,這些稀缺人,可能不會獲得好人好報的結果。比如,儘管他們會憂患蒼生,並會譴責強大的邪惡,總想為蒼生說話,維護社會正義,但烏合之眾因喪失最基本的辨識真假、善惡、美醜能力,或受到某種利益驅動,卻對正義者棍棒相加,潑去汙水,反正是,不識好歹地對付自己的貴人,瘋狂撕咬剛正不阿的正義之士。
儘管如此,這些稀缺人還是會堅守。因為,這是他們的本性,他們總是嚮往沒有疾病、戰爭、糾紛、互毆的環境,渴望一個每個人都互愛互助、和平共處,真正的天下一家,與你同在。
殊不知,當一個龐大的環境處於病態中,而大家卻認為正常為異類,而不正常的卻欣然接受。久而久之,這個病體終將會因疾病爆發而崩潰,於是,災難無法避免,而所有人都難以倖免。這,才是正義感喪失的最大惡果。所以,正義感的喪失,每個人都有危險。
對此,可有良藥拯救?
羅爾斯認為,有了社會合作,便會有正義問題,所以,他一直吶喊,呼喚構建理想的公平合作體系,應保持合理而穩定的正義原則,最終建成「良序的社會」。而這一願景,羅爾斯認為,必須具備正義感這個要素。
正義感從何而來?其實,就在自己心中,只是,你是捨棄,還是堅守,全在你自己掌控。只要你保持正直,始終悲憫苦難和遭受不公的同胞,遵守社會規則,互不侵犯,友愛互助,鄙視非正義,並能仗義執言,你就保持著正義感。
可是,有多少人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