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訪華,多所英國學校入駐中國!但我要告訴你:這是個壞消息!

2021-01-08 騰訊網

1922/02/05—風靡世界的美國雜誌《讀者文摘》創刊

今天,遠播第1524次為你推送文章

2018年1月31日-2月2日,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對中國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這也是特雷莎·梅就任首相之後的首次訪華,行程包括武漢——>北京——>上海,在三地梅姨都著重強調了兩國教育合作

英國知名學校入駐中國並非首例。

哈羅、德威、惠靈頓等英國頂級私校早已在中國生根發芽,在中國的精英階層內也是倍受青睞,例如王菲、李湘、王中磊、田亮都將女兒送往德威就讀。

如今這些英國私校在中國發展很快、分校頻開,其教學模式和理念被越來越多的家庭認可,在有經濟實力的前提下,更多的家長願意送孩子就讀這樣的「貴族學校」來接受精英教育。

以下就是部分英國本土學校在中國開設的校區情況:

*想了解這些學校的收費情況和招生政策?添加小助手(ddr_114)直接諮詢

這次梅姨訪華,又有多所英國學校入駐中國,合作辦學,這讓英國的國際學校在內地再次火熱起來。

今天播播老師先帶你來看看,中國內地迎來了哪些英國國際學校?

1

杜倫學校

天津國際教育有限公司和杜倫國際學校有限公司通過亞洲學校合作夥伴關係有限公司,將在中國建立多所杜倫學校,第一所將在今年在天津開學。

*杜倫學校成立於1414年,是英國最古老的學校之一,以高質量的學術教育,出色的音樂、體育和戲劇而聞名全英。

2

威雅公學

必益教育分別與杭州蕭山區城投集團、絲路金控集團、成都謝威置業籤訂合作備忘錄,在未來的幾年內分別在杭州蕭山、珠海橫琴和成都龍泉驛區引進威雅公學

其實威雅公學已經在常州開設了國際學校。並在辦學期間獲得很多家長的好評。

常州威雅公學是一提供英式國際教育的學校,招收3-18周歲中外籍學生,並對6歲以上學生開放寄宿。

這所學校的硬體設備和課程設置十分出彩。比如英式貴族體育項目馬術、擊劍,還有其他國際學校稍有的賽艇、帆船活動。設備設施完全能夠讓學生在校內實現各類課餘活動。

當然,這樣一所英國學校的學費自然不菲。中學生一年的花費大概在19萬人民幣。詳細學費參考下方(如有變動以學校官網為準):

一年學費:

中學部¥137,000;

小學部¥130,000 ;

幼兒園¥100,000其它費用:

中學部住宿約5萬/年,非住宿約3萬/年;

小學部住宿約4萬/年;非住宿約2萬/年;

幼兒園約1萬5千/年。

3

阿德科特學校&米德爾頓公學

電光科技及旗下雅力教育集團投資英國百年名校阿德科特學校(Adcote School)及米德爾頓公學(Myddelton College),在雅力教育國內多年的國際化辦學經驗基礎上引進英國先進教育理念,在未來幾年雅力計劃與這兩所英國學校共同在中國多個城市建立十多所國際化雙語學校,二十多所國際化幼兒園及百所國際化早幼教機構。

* 阿德科特學校( Adcote School) 始建於1907年,是英國頂尖的私立貴族寄宿制高中,曾多次排入英國私立學校前十,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卓越的成就,其中半數以上的學生取得A level A-A*的成績,高於英國平均水平2 倍以上。

* 米德爾頓公學(Myddelton College)始建於1859年,是一所著名的私立寄宿學校,坐落於13世紀著名的登比城堡腳下,為紀念英國16世紀北威爾斯最著名、最有影響力的家族米德爾頓家族而命名。

這所享譽英國的百年名校其實在2017年9月1日已經正式落戶上海佘山了。

上海阿德科特學校2018年春季班招收30人,秋季班招收80人。(2018年2月春季班學生將赴英國學習,9月在上海阿德科特校區入讀,繼續完成學業)

入學語言能力參考:

1) 8年級入讀:雅思4.5或同等英語水平

2) 9年級入讀:雅思5.0或同等英語水平

收費標準:

8年級及以上春季班學費:100,000 元人民幣

2018年春季班赴英學習的學生須繳納60,000元人民幣(含住宿費、住宿生膳食費、考試費、雜費、活動費)

秋季班學費:150,000元人民幣,其它費用3萬左右

4

英國聖比斯公學

合一教育與英國聖比斯公學(St. Bees School)籤訂投資合作協議,把中英融合教育在英國校區及未來的中國和東南亞聖比思校區進行實踐。

* 聖比斯公學位於倫敦西北部海邊小鎮,毗鄰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湖區,擁有432年的英式教育傳統,曾位列英國全國學校排名榜前40名。

該校是一座全寄宿私立公學,含初中部和高中部。數百年來,聖比斯公學培養了無數英國政治、經濟、體育、文化等等各界精英。

5

英國萊爵公學

國開金融子公司新城鎮教育參與管理的開元基金,宣布開元教育基金與英國萊爵公學(Reigate Grammar School) 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展開在大中華地區長期的獨家運營辦學合作,在中國多個核心城市將籌辦多所K12學校及幼兒園

6

英國肯特中學

中國博華資產集團與英國肯特中學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未來5年內在中國建立10-15所雙語幼兒園和中學。

* 肯特中學Kent College建於1885年,是一所歷史悠久的男女校。位置處於英國東南部Canterbury近效區的地方,鄰近有繁華的大城市倫敦。學校的人數甚多,有接近473人,學生年齡由11至18歲,有不少海外生,其中有大概5%是香港學生,而國內和臺灣的學生則約佔2%。

7

墨爾文學院

成都市新津縣政府和貝隆教育籤署合作協議,在新津建立成都墨爾文學校新校區,招收幼兒園和高中學生,計劃2019開學。

此前,墨爾文學院與貝隆教育集團合作,分別於2013年、2015,2017年在青島、成都, 香港三地開設分校。

* 英國墨爾文學院創建於1865年,位於英國伍斯特郡,佔地1500英畝,培養了五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兩位首相。

越來越多的英國本土學校入駐中國,讓中國教育環境更加多元化,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對於未來出國留學、申請大英國協國家大學的學生來說,能夠在國內適應英式教學模式以及社交禮儀、生活習俗等。

不僅如此,很多英國學校的學制為「2+1」,即在中國分校就讀2年,最後1年在英國本土學校完成最後學業、申請大學。其權威性、可信度、申請名校的成功率都會大大增加。

因此很多家長覺得:這麼多優秀的英國學校入駐中國,能夠讓孩子在家門口接受正宗的英式教育。多好啊!

但播播卻認為,這可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

1、申請大學時中國學生之間的競爭難度增加

英國學校入駐中國,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能在國內就讀英國體制的中學,未來申請大學多以大英國協國家的大學為主。

留學的熱度不褪+初高中就讀英國體制學校,使得申請英國大學的中國學生基數會隨之增加

那麼在申請英國大學時,中國學生之間的競爭會增加。

2、在中國辦好教育是一項挑戰,頂尖英國私校並未考慮入駐中國

隨著梅姨此行教育大單的籤署,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已經有25所英國K12學校在華開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覆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青島、杭州等多個地區。而但雖然頻傳政策利好,並且海外分校會帶來巨大收益,但是一些英國學校,特別是一些著名學校對開設海外分校一直很慎重,比如威斯敏斯特公學、伊頓公學、聖保羅女校都非常明確地表態,不考慮在海外設立分校。

這些學校給出的原因較為一致認為「教育是基於一個地區文化、歷史、法律,乃至風俗等各種背景的綜合產物,分校是否能夠保持母校的精神和名譽,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

正如這些學校所料想的一樣,開設學校是一回事,辦好學校是另外一回事,英國私校來華挑戰重重,很多在華開設的英國學校只是品牌的出借,學校對這些在華分校並沒有實質的控制權,英國學校無法對在華分校進行有效的教育質量監管,而這些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也是十分艱巨的事項。

次外政府監管也是這些學校面臨的一大挑戰,對於主要面向中國學生的學校來說,中國教委規定中國主權課程必須開全開足,怎樣面對教委對教材、教學內容的審核與要求也是國外學校面對的重要問題,怎樣保證孩子學的國際課程不走樣?此外中外教學方法與理念上的差異也是學校要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當英國部分頂尖私校都對海外教學保留態度,唯恐辦學不利。

這些湧進中國的英國學校,真的能為中國孩子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嗎?被英國本土實踐過的教育經驗能否在中國同樣得到驗證呢?這些都要打上一個問號!

3、「名校」增多更考驗擇校眼力

很多家庭在為孩子擇校時是沒有明確目標和需求的。從眾、看排行、搜畢業生情況是常態。

很多學校在本土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不俗的辦學成果,但是合作辦學能否在中國落地良好,並為中國孩子提供適合自己的教育,可真的說不定。畢竟,中英兩國的孩子,無論在成長環境還是知識基礎都存在明顯的差異。

只因為入駐中國的是一所英國名校,而盲目選擇,可能導致眾多不良後果。所以在選擇這類學校時,要考察或諮詢學校老師一下5點:

學校是否與本土學校共用優勢資源?

學校在教學研究、課程開發上是否有針對中國學生的調整和改革?

學校的師資如何,師資團隊是否穩定,教師隊伍是如何選拔構建的?

學校的教學理念與家庭教育理念是否一致?

學校的校區、校址是否穩定,能夠保證長期辦學?

如果學校老師對以上 5點問題閃爍其詞,那麼僅憑「英國名校」的頭銜就能稱得上是一所適合孩子的好學校嗎?顯然不能!

所以深挖學校的辦學、管理細節,才能看出這所學校是否有底氣和實力成為一所落地於中國、適合中國孩子發展的好學校。所以在選擇學校時,也更考驗中國家長!

Tips如果你想了解英國方向國際學校的收費情況、招生政策、報名要求,可填寫諮詢表單,備註你的問題,24小時工作日內會有遠播學業規劃師聯繫你,根據你的擇校要求和孩子情況評定這所學校是否適合你的孩子,你的孩子能否順利通過入學考試。

(長按識別,提交你的問題)

|部分素材來源:新學說、家有國際娃

遠播大型國際學校擇校教育展將在3月陸續開啟,展會現場匯聚全國百所優質國際學校,並邀請知名教育大咖現場解讀國際教育新趨勢,學生家長和招生老師可以面對面交流,一次解決所有擇校難題。

3月11日上海站、3月17日北京站、3月17日深圳站、3月18日寧波站、3月24日杭州站……正在預約中,長按識別下列二維碼,備註日期即可免費預約!

(長按識別,立刻報名)

相關焦點

  • 多所英國學校與中國籤約,合作內容詳細披露
    自1月31日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開始訪華行程以來,中英教育頻頻爆出大動作。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英式學校業務總監(中國區)溫蕾表示,近兩日計有8所學校傳出好消息。溫蕾提到,2月1日,中國博華資產集團與英國肯特中學在中英政府高層的見證下北京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作為國內領先的投資與資產管理公司和英國百年名校肯特中學,雙方計劃未來5年內在中國建立10-15所高品質的中英國際化雙語幼兒園和國際中學,並共同研發全新的早教課程管理體系,服務社區,服務社會。
  • 梅姨遠去:不斷衰落的英國
    梅姨終於宣布將於2019年6月7日卸任。兩年多的任職時間,使梅姨成為1900年以來在任時間最短的英國首相。梅姨的首相之位,死於喋喋不休的脫歐。我曾在朋友圈調侃說:「如果當天新聞頭條是在講英國脫歐,那就表明當天國際局勢平靜,沒什麼大事。」
  • 「被梅姨拐賣15年後,我回家了」:請告訴孩子,這世上真有魔鬼!
    0101.被梅姨拐賣15年後,孩子回家了在經歷了這多天的壞消息,終於有好消息傳來了!各位家長在小心的同時,也要告誡自己的孩子這世上真有魔鬼,甚至有的魔鬼正盯著你家孩子,千萬不能放鬆警惕。60多歲時,著名人販子的陳蓮香開始拐賣兒童。兩年內,她賣掉了46個孩子,殺死了兩個。陳蓮香被捕後,警方問她:為什麼要賣孩子?她平靜地回答:「做這個,來拿錢!」警察問她:「你不知道這是違法的嗎?」
  • 梅姨辭職前夕輕鬆過周末 音樂節上再次跳起舞蹈
    觀眾拍下梅姨在音樂節上跳舞的畫面(圖源:推特)海外網7月15日電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將於7月24日正式卸任首相一職。近日,有媒體拍到梅姨在音樂節上和眾人一起跳舞的畫面,畫面中的梅姨看上去心情十分不錯,還不時揮手和熟人打招呼。據英國《獨立報》報導,雖然即將卸任,但梅姨的周末依舊忙碌。不過和之前焦頭爛額忙「脫歐」相比,這個周末梅姨過得更輕鬆。13日早些時候,在和丈夫一同觀看完在溫布爾頓舉行的溫網女單決賽之後,當天晚上梅姨又前往梅登黑德選區附近參加在當地舉辦的音樂節。
  • 「梅姨」們:不就拐走個小孩嗎?沒了他們可以再生啊!
    這幾天相信很多人都被這條消息刷屏了:被「梅姨」拐賣15年的那個孩子,找到了!很多人看著這個新聞,可能心中還有很多疑問:「梅姨」是誰?警方對梅姨的第一次模擬畫像在接下來的審理過程中,警方發現,經梅姨之手拐賣的兒童總共有9個,申軍良的兒子申聰是9個孩子之一。而申軍良自從知道孩子在紫金縣後,就開始了地毯式搜尋。每個學校、每個街道,他都去跑過。
  • 偷偷的告訴你:英國這7所學校開的新專業,申請難度方面有打折
    一般,每個學校如果新開一個專業,那就意味著這個專業剛剛進入試運營狀態。這一年的申請一般都會比較好申請,門檻比較低,因為沒有往屆學生的bg參考。基本到學校要求的分數線,先申的學校往往會提前錄。不會存在那麼多的惡意競爭。所以我們今天來整理下,英國今年都有哪些學校開設了新專業。
  • 「梅姨」上任,政壇頻刮「女性旋風」......
    你看,好不容易穿一次,她都要拎上她摯愛的豹紋包。2014年11月,BBC廣播4臺著名的「荒島唱片」節目邀請了德蕾莎·梅伊做客。節目每期節目會請一位名人,想像他們流落荒島,選出自己中意的曲子。通過討論他們的選擇,來展現他們的生活。
  • 馬格爾尼訪華:只因英國不願三拜九叩,釀成清朝與世界脫軌的悲劇
    其實早在清朝的乾隆時期,英國就對中國進行了友好的往來,但是中國的統治者妄自尊大,沉浸在康乾盛世的美夢中,不肯醒來。因此錯過了最佳的良機,從而與世界脫軌,這就是馬戛爾尼訪華。公元1787年,英國政府就曾任命卡斯卡特為外交大使,不遠萬裡來到中國。但是這隻船隊還沒有來到中國,外交大使就在途中病死了。相比來說,這次的行程還是比較順利。馬爾嘎尼來到中國之後,並非沒有外國人來到中國,其目的與訪華的目的是不同的。
  • "梅姨案"中被拐15年的申聰找到了!其父:希望接回孩子 嚴懲人販子
    申軍良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孩子被找回的消息,警方早在第一時間已經對他進行告知,目前,他已到達廣州,「警方還沒組織認親,希望能夠儘快見到孩子。」申軍良說,15年來,他一直沒有停止尋找被拐兒子的蹤跡,「終於等到這一天了。接下來,就是希望孩子儘快回歸家庭,給他找一個好學校,盡父親的責任。」
  • 看好你的孩子我們要找的不止是「梅姨」還有參與罪惡鏈條中「梅姨...
    這件事一直在警醒著家長們:看好孩子01人販子的惡,你無法想像申軍良原本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申軍良得知消息後,激動到無法自已。他渾身顫抖地問:那我的孩子被找到了嗎?沒有等到一個確切的答覆,但卻是他離希望最近的時刻。
  • 客觀分析拐賣兒童的「梅姨」是否存在,你認為她存在嗎?
    消息發布後,各大媒體爭相報導。那麼,「梅姨」到底是否存在呢?我梳理了「梅姨」案的來龍去脈。並且分析了存在與否各自的理由。你看了之後覺得「梅姨」存在嗎?但是,申軍良回應這幅彩色畫像是請他人用電腦合成而來,放在了網上,希望有助於破案。「梅姨」三個版本畫像都在網絡引起廣發關注。廣而告之情況下,「梅姨」被大家所熟悉。02人間「惡魔」——「梅姨」確有其人嗎?下面我們從證據角度分析。證據一:張維平的供述。
  • 「梅姨」案進展!15年前在增城被拐賣的男孩找到了!父親發聲
    親生父母等家人來到廣州透露孩子正在讀初三這名被尋回的少年申某,名叫申聰,記者曾多次採訪其父申軍良,見證其漫漫尋子路。申軍良告訴記者,目前其與同妻子等家人來到廣州。他希望隨著申聰被找到,人販子梅姨也能儘快被找到,其他六個丟失孩子的家庭也能儘快找到孩子。
  • 「梅姨」畫像作者:梅姨落網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在此通報發布前,申聰的親生父親申軍良就通過民警知道了兒子已經找到的消息。得知孩子已經長到1米7左右,申軍良還提前給孩子買好了全套新衣服,從內衣、襪子到鞋子。3月6日,他和妻子、弟弟開車前往廣州,在路上,他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此前幫申聰和「梅姨」畫模擬畫像的「神筆警探」林宇輝。7日凌晨,申軍良抵達廣州,在警方的安排下入住酒店,目前還在等待警方安排與申聰相認。
  • 令人聞風喪膽的梅姨或許根本不存在
    他的聲音一掃過往的沉鬱,輕快中難掩興奮,我預感到,好消息可能要來了。果然,他接著就說,申聰匹配上了,我兒子找到了!事實上,早在春節前的1月16日,濟南當地的派出所詢問過他兒子丟失的情況,他問警官,申聰是不是找到了,對方嗯了一聲。
  • 被人販子梅姨拐賣15年的申聰找到了!申軍良:希望早日抓到梅姨
    自從我記事起,申軍良的父母從未睡覺到天亮過,都是別人剛起床時,他家已經吃完早餐了。七十多歲的父母。辛勞了大半輩子,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他們在竭盡全力支撐著家庭,用盡所有來幫助申軍良尋找兒子。從兒子被搶走那一天,他就開始尋找被拐賣的兒子,在長達15年的時間裡從未間斷過。人販子梅姨團夥至少拐賣了9個孩子,這也就意味著,有9個家庭被毀掉。
  • 神秘人販子「梅姨」案最新進展
    好消息傳來!「梅姨」案被拐15年的男孩申聰 找到了!3月5日晚上21時50分,「梅姨」案被拐兒童申聰的父親申軍良在電話裡激動地告訴記者,說話聲音有些疲憊和沙啞。此時,申軍良和他的妻子、弟弟一家人正開車從濟南,飛馳奔來廣州。濟南與廣州,相距1800多公裡。在車上,申軍良反覆計算著抵達增城時間。
  •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找到了!父親:為他準備了全套新衣服,想...
    以下為全文↓↓↓想了很久卻不知道要怎麼開頭,也不知道用什麼樣的詞彙才能形容我現在的心情。今天是想跟大家宣布一件喜事,我的兒子申聰找到了!很抱歉今天才把這個消息告訴大家。我聽到這些消息心裡真的又開心又難過,難過是因為聽到他過得並不好,但又欣慰至少申聰身體健康。兒子,爸爸欠你15年的父愛,請讓爸爸用餘生的時間來好好補償你。我終於可以見到申聰了,我日夜思念的孩子,不知道你現在有多高,有多重,是否已經有了小大人的樣子。
  • 印度文豪泰戈爾訪華 徐志摩林徽因等名流迎接 魯迅迴避是嫉妒嗎?
    而魯迅正相反,在家裡是老大,老大往往要肩負養家的重任,在這一點上,魯迅自然吃了虧。而位居老末的泰戈爾自然頗受父母的鐘愛和哥哥姐姐的照顧。在這個印度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和諧交融的書香門第中,泰戈爾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泰戈爾小時候儘管進過4所學校,但他生性自由,厭惡刻板的學校生活,所以沒有完成學校的正規學習課程。
  • 金融時報:中國人推崇「英國品牌」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導 英國媒體稱,雖說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和倫敦市長鮑裡斯·詹森在訪華時力推房地產或基礎設施項目,不過真正讓中國人浮想聯翩的是英國的教育。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當盧敏軍提到中國的牛津國際公學時,中國各地的沿海城市向他敞開了大門。
  • 5月4日8大疫情:7個壞消息,1個源頭鐵證
    5月4日全球疫情8大消息:7個壞消息,1個源頭鐵證消息!7個壞消息中,中國帶來3個壞消息:感染來源不明,必須警惕!國外4個壞消息:美國入夏後或更大爆發!俄羅斯大爆發!英國醫護太慘!巴西監獄動亂!中國3個壞消息,必須警惕了1、國家衛健委:截至5月2日,現有確診病例連續11天下降,今天報告12例無症狀感染者為近期最低。近14天,有10個省份報告了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疫情反彈甚至擴散的風險仍然存在,要始終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