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媽媽超有愛 畫漫畫8年記錄孩子成長

2021-01-20 中國網

  焦洋畫的漫畫

懷孕難產的疼痛;早產的孩子住保溫箱;孩子第一次叫媽媽;孩子第一次去幼兒園的分離……各種珍貴而有紀念意義的場面,都被媽媽用漫畫配著文字記錄下來。

這是2017年元旦,8歲男孩派派收到的一份特殊的禮物。送禮物的是他的媽媽、33歲的太原全職媽媽焦洋。她說,雖然自己的畫技並不好,但這是她和兒子的一種另類溝通方式,她希望能用漫畫做橋梁,走進孩子內心深處。

這位有心的媽媽是如何用漫畫來記錄孩子的成長?用漫畫溝通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效果呢?8日,記者見到了焦洋。

1每張漫畫都承載著非凡的意義

「你第一次開口叫媽媽,那一瞬間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好值得,我的人生因為你而更加圓滿。」「偶然間發現你長出了第一顆牙齒,那種激動的感覺現在還記憶猶新呢!」「漸漸地你長大了,開始學著自己走路!其實,媽媽好矛盾,一方面希望你多依賴我久一點,另一方面又希望你可以快快健康長大。」

……

溫暖的懷抱、柔情的眼神、寬厚的臂膀……沒有學過畫畫的焦洋,把一幅幅漫畫還畫得挺像樣子。焦洋說,自己畫了很多很多漫畫,但從沒數過畫了有多少,作為禮物送給孩子的,僅是其中一部分,「雖然就是一張薄薄的紙,甚至都不是專業的畫畫用紙,但這是我們一家的回憶。這是最珍貴、最讓人心裡溫暖的東西。」記者看到焦洋拿出來的漫畫,雖然不是那麼精美,但是張張情真意切,句句溫暖人心。「你是媽媽的小暖男,看到媽媽難過就給一個擁抱。」「看著你開心地有了好朋友,媽媽打心底裡為你高興。」焦洋驕傲地和記者說,家裡有兩個暖男,一個是老公,一個就是特別懂事的兒子,漫畫裡面記錄著兒子讓自己感動的每個時刻,比如在自己生病的時候,兒子送來熱水和水果,「每次翻開看,都會幸福地笑出來。」

焦洋說自己堅持了8年的時間畫漫畫,雖然不是定期畫,但是每一個重要時刻都沒有放過。

2最讓她揪心的一幅漫畫

漫畫中,媽媽抱著襁褓裡的嬰兒傷心地哭泣著,這是焦洋畫的漫畫中的一幅,是最揪心的一幅漫畫。旁邊配著焦洋用中性筆工工整整寫的大片文字。「因為情況危急,媽媽早產一個月,你出生就要和媽媽分開,你被送去另一個醫院……媽媽每天祈禱,盼著你快快出院,終於在半個月後把你從醫院抱回來,那是媽媽第一次抱你,看著你個小人兒從此與我息息相關。仿佛那一瞬間明白了責任是什麼,謝謝你寶貝,讓我邁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焦洋今年33歲,在8年前,她生下兒子派派。孩子的出生並不順利,早產了一個月,因為缺氧,醫生甚至都建議家人放棄這條小生命。可是焦洋堅決不放棄,只要有一絲希望就得拼盡全力。「只聽到一聲哭泣後就被醫生抱走,放進保溫箱,我都沒看到他的模樣,讓我放棄,絕對不會同意的。」焦洋說,因為孩子一出生的狀況非常糟糕,她只好獨自出院,留下還在保溫箱裡的孩子。

坐月子是不能看各種電子產品的,所以聽廣播成了她唯一可以做的事情。聽到廣播裡有點歌節目的時候,她馬上讓家人打電話給電臺,點了一首周華健的《親親我的寶貝》。這是一首老歌,之前她就聽過很多遍,但是那天,她更有感觸,在崩潰的邊緣被這首歌拉了回來。「我想親親自己的寶貝,想抱抱他,歌詞句句戳進我的心坎,邊聽邊哭,聽完那一首歌后,感覺釋放了很多,覺得孩子肯定能順順利利出來。」

好消息是焦洋在半個月後收到的,醫院通知,孩子沒問題了,可以出院了。沒有坐完月子的她說什麼都要一起去接孩子,烈日炎炎的她裹上羽絨服。「即使落下什麼病也值得,孩子第一次出來感受世界我一定要在場。」焦洋第一次抱著自己的孩子又流下了眼淚,又高興又激動,也為剛出生的孩子就受這麼大的罪而心疼。

這些與其他產婦不同的境遇,讓她有了靈感去畫漫畫。之前,焦洋就買過一本教育孩子的書籍,上面畫著很多媽媽細心耐心地教育孩子的漫畫。「我覺得這樣很好啊,小孩子肯定喜歡看漫畫,以這樣的形式也能走進他內心,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橋梁,也是記錄生活的好點子。」就這樣,焦洋畫下了她的第一幅漫畫,小小的孩子在保溫箱內的場景。

3觸動孩子最深的《道歉信》

8歲的派派今年上小學三年級。有幾天,連續有家長向焦洋告狀,說自己的孩子被派派打了。焦洋和愛人終於忍不住了,孩子的爸爸第一次打了孩子,焦洋也跟著嚴厲地批評。

派派那一天是哭著睡著的,看著孩子被打腫的小手,焦洋心疼地撫摸著,也默默流下心疼和後悔的眼淚。她擔心內向的兒子從此會和父母有了隔閡,不願意吐露心聲。她就用漫畫的形式表達出來當父母的想法,這幅漫畫起名為《道歉信》。在第二天中午拿到了派派面前,派派是被媽媽抱著看完這幅漫畫的,轉過身已成了小淚人。

「爸爸昨天第一次打你的小手,第一次衝你發那麼大的脾氣。爸爸媽媽嚴厲地一起批評你,你一定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你了。不是的,爸爸媽媽正因為好愛你才不希望看到你有小毛病不改正。媽媽一晚上沒有睡好,摸著你被打腫的小手,不停地掉眼淚。爸爸也後悔那麼狠打你小手,我們是最愛你的爸媽,日後會更耐心地陪伴著你長大。」一幅漫畫中其樂融融的一家三口在文字旁邊。「我知道我的錯誤了,以後再也不那樣了。」孩子誠懇地向媽媽說著。原本一上午都緊繃著臉的派派又回歸從前,天真爛漫地笑著說著。

4派派心中最珍貴的禮物

「畫出來好像就是和一個人訴說出來一樣,特別減壓。而且也能讓孩子自己有個回憶。畫得多了,我都不用照著書畫了,越來越熟練,可以想像著畫出和自己更像的人物模樣了。老公都說我畫畫有進步。」焦洋畫的內容很多,從孩子的出生,到各種人生第一次,以及一次道歉、一個鼓勵。焦洋畫了不知有多少幅,她說自己的孩子有些內向,有時候不太會直接說出來自己的想法,但他很喜歡漫畫這樣的形式。

今年元旦,焦洋把這些年畫的漫畫,作為禮物送給派派。那一天,派派在屋子裡看了好久。從屋裡出來後,他抱著媽媽說,他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竟然是這麼辛苦地來到這個世界,也知道了媽媽為自己付出了這麼多。幾天來,派派晚上睡覺都要將漫畫放在枕頭邊,他說他特別喜歡這個禮物,「這是珍貴的禮物,比玩具好得多。」

5和孩子溝通需要家長慢慢琢磨

用漫畫的形式和孩子交流,這樣的效果好嗎?適合每個孩子嗎?省城新建路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說,適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每個孩子的性格和表達方式不一樣,有些孩子外向,有些孩子比較內向,有些孩子善於溝通表達想法,有些孩子得家長老師主動問才會說。

「孩子不會裝,基本能很容易看出來他高興還是不高興,情緒不對的話,作為家長就需要去關心他、在乎他,詢問他今天發生什麼事情了。千萬不要讓孩子壓抑著,情緒積累起來,家長再想去了解就比較困難了。」老師說,孩子的情緒直接關係到他的注意力和學習情況。有時候學習比較穩定的同學突然不對勁,考試成績差得很多,老師都會去和他談心,做開導。

和孩子的溝通需要家長慢慢琢磨,是直面說話教育,還是以文字的形式,或者是側面提醒,要看孩子的反應。「別看孩子小,也是很講究面子的,家長們千萬不要在大庭廣眾批評他們,不留餘地,他們心裡會留下傷疤的。」老師說,在青春期叛逆的時候,家長更要加強注意,可能要改變之前的溝通方式,因為他們在特殊時期,心理和身體都會發生變化,重在兩個字「琢磨」。

延伸採訪

對孩子點滴的記錄重在堅持

現在,很多媽媽懷孕後,都有畫漫畫、寫日記、拍攝視頻照片、記下孩子語錄的想法或者做法,有說到做到的付出實際行動的,也有只是想法一閃而過,沒有開始就結束的,能堅持做下去的寥寥無幾。

記者採訪了20位市民,他們有從來不記錄的,基本是男性。也有比較多的女性表示,如果覺得特別有趣或者值得紀念的東西會記錄下來。有在微信微博上記錄的、有拿紙筆寫下來的,也有美術特長畫出來的,還有平時喜歡攝影,用專業照相機拍攝洗出照片做成照片牆的。一位沒有做任何記錄的家長對記者說:「有時想想還挺後悔的,又不費勁,怎麼不知道多保存一些珍貴的記憶,哪怕一段話也好。現在都不記得孩子多會兒第一次說話、翻身、跑步了,看著別的家長那麼細心地記錄,真心覺得自己很粗糙。」

很多家長做的一些記錄,也都是曇花一現,採訪中只有一位6歲孩子的媽媽堅持了下來。

她每周都會發一篇關於孩子語錄的微信朋友圈,這條信息有時候是一段對話、兩段對話或者多段對話。「她說的有意思的話多了就多發,少了就少發。基本一周發一次,把有意思的對話分享給朋友們,也是對孩子的一個記錄。翻看以前的內容,覺得挺有意思。」靳女士說道。記者翻看了她的朋友圈,從3年前,也就是孩子3歲的時候就她開始記錄了。「語錄:媽媽,溫柔怎麼組詞?溫柔的媽媽怎麼樣?你又不溫柔,老是罵我,換一個……」「語錄:媽媽覺得你是最棒的小孩,雖然有一些缺點,但是優點也很多,比如努力什麼的。那媽媽,你說我到底有幾個優點?很多呀,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媽媽,最近天上就沒有星星……」

每次靳女士一發,大家都要留言點讚,說孩子太有意思啦。時間到了,還沒發出來語錄的話,就會有人催著讓趕緊發了。她的朋友說,雖然話不是很多,但是都特經典,能博得一笑。

相關焦點

  • 暖心媽媽手繪記錄孩子成長
    暖心媽媽手繪記錄孩子成長 她說:「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和理解」 陳曉丹 滿滿有了新帽子    ●2020年年初,市民孫鑫開始手繪漫畫記錄孩子的成長趣事     ●這種記錄方式讓孫鑫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了更深感悟    發朋友圈、拍兒童寫真照……很多媽媽喜歡用簡單快捷的方式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而我市市民孫鑫卻另闢蹊徑,通過手繪漫畫來記錄孩子的成長瞬間。    1月16日23時許,等孩子入睡後,孫鑫有了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
  • 80後媽媽用漫畫記錄寶寶成長
    有人選擇用膠片記錄美麗的瞬間,有人喜歡用文字傾注動人的故事,駱楊則選擇用手中的畫筆,用她所擅長的方式,並配上紹興方言,記錄生活中的點滴——1984年出生的駱楊是一名插畫愛好者,現在市區一家信息技術公司做網頁美工
  • 這位日本主婦用照片記錄孩子的成長,網友:看後被治癒了
    這位日本主婦用照片記錄孩子的成長,網友:看後被治癒了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時間的力量總是不可抗力的。但是,我們雖然不能夠留住時間,卻可以留住記憶,用照片定格美好的瞬間,留作美好的回憶。在日本媽媽們的觀念裡面,萬丈高樓始於基礎,孩子們價值觀形成的起點,就是一個家裡面所展現出來的家風,這種家庭風氣,就是一個人和一家人成長的「地基」。所以,從這位主婦的日常曬圖中,不難看出,她用照片記錄孩子的成長,也在點點滴滴中培養孩子的價值觀,生活觀。
  • 小事趣事樂事糗事皆入畫 成長手帳 媽媽的愛
    阿6媽本名陳雨薇,90後,從事日語翻譯工作,毫無美術基礎的她從孕期開始堅持記錄兒子阿6的成長,如今阿6已經快滿3歲。兩個在武漢定居的外鄉小年輕獨自在醫院照看孩子、新手媽媽抱兒子抱出腱鞘炎、一家三口第一次遊輪旅行……生活中圍繞孩子的小事、趣事、樂事、糗事,都被她畫進了手帳。
  • 被記者事業耽誤了的「漫畫家」!這位溫州爸爸,將孩子的故事都畫成...
    溫州網6月21日訊(記者 溫婉)最近,一個名為「弗臀動寶寶Piccolo」的微信公眾號悄悄走紅,裡面記錄的,是一個有心的父親用漫畫形式,見證孩子成長中的點點滴滴……  這位作者,孩子的父親,名叫戴瑋(也就是故事裡的
  • 這一張照片平平無奇,媽媽隨便加了幾筆,孩子秒變蝙蝠俠、貞子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孩子出生之後,媽媽都開心的不得了,給孩子準備了各種各樣的小衣服,小服飾,希望給孩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千篇一律的曬娃沒意思,要做就做獨一無二,她決定用自己的畫功,給孩子增加一些「亮點」,還可以記錄孩子的成長。她並沒有發出孩子的「原圖」,而是用手機或電腦,在繪圖軟體上,給孩子的照片進行一些小修飾。
  • 六一特輯|每個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媽媽不知道——獻給孩子和媽媽的...
    蔡志忠大約20 年前,中國臺灣漫畫協會理事長唐建風到工作室找我,他說:「有位杭州小女生拜託我,請你送她一本籤名書。」記得我選了一本臺灣版的《漫畫心經》籤名,還在扉頁畫了一幅觀音。2009 年我入駐杭州,有個機緣認識了這位杭州女讀者──就是許嘉,聽她說因為從小喜歡我的諸子百家思想系列漫畫,自己也因此喜歡畫漫畫!
  • 愛是個動詞,和孩子一起,有愛有記,讓成長看得見!
    文/梟帆都說有記錄才有發生,2020年,我們的flag倒了多少個?還剩下幾個?2021年,我們還要「常立志」麼?不,換個小方法,我們也妥妥的可以「立長志」從2013年開始算,大俠的工作日誌一晃寫有8本了:)這個女人家有倆娃,還有一大金毛,就在全球停擺的2020年,她除了是個畫畫/書法/寫作/個人成長老師,在線班級動輒好幾個,同學們數百人,她還做到日更5分鐘視頻100天,每天鍛鍊腹肌
  • 萌娃因寶媽手繪漫畫形象走紅,看到孩子真人照後:親媽濾鏡
    或許在每一位媽媽心中,自己家的孩子永遠都是最可愛的,不管是在拍照中,還是現實裡,這一點都不例外。前不久,一位寶媽運用自己的手繪才能,把兒子畫成了可愛的漫畫,在網際網路上一炮走紅,不過網友們看到寶寶真人時,卻調侃他是「照騙寶寶」。
  • 漫畫集《葵花寶點》:為兩個如風般成長的孩子,保留記憶
    出生於1984年的許嘉從小喜歡畫漫畫,十餘年裡,已經積累整整9本手稿600多組漫畫。因為自己兩個孩子小名「點點」和「葵葵」,她的漫畫被命名為「葵花寶點」。在兒童節來臨之際,許嘉的漫畫集《葵花寶點》系列近日正式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和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聯合出版。
  • 為了哄孩子吃飯,這位媽媽把早餐做成了漫畫,網友:果然又是別人家的...
    為了哄孩子吃飯,這位媽媽把早餐做成了漫畫,網友:果然又是別人家的媽媽 做過媽媽的人都知道 小孩子挑食、不愛吃飯 真的是個很頭疼的問題 為了讓寶寶乖乖吃飯 智慧又耐心的媽媽們 生生把自己變成了藝術家
  • 看了這位媽媽給孩子的曬照,網友:驚豔了整個「童年」
    看了這位媽媽給孩子的曬照,網友:驚豔了整個「童年」!總所周知,童年只有一次,每個人在孩提時代所獲得的快樂,能夠成為一生的能量,滋潤長大後的世界。如圖所示,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看了這位媽媽給孩子的曬照,網友紛紛直呼:驚豔了整個「童年」!
  • 萌娃因寶媽手繪漫畫形象走紅,看到真人後:親媽濾鏡
    寶媽把孩子畫成漫畫形象,網友對比真人後:親媽濾鏡這天,寶媽帶兒子去荷塘邊玩耍,給孩子拍了很多憨態可掬的照片。寶媽是一名畫手,看著孩子這麼多可愛的照片,她萌生了給娃手繪漫畫形象的想法。說幹就幹,這位寶媽挑選了幾張照片,開始畫起來。
  • 寧波媽媽手繪兒子點滴 打算堅持18年
    同時,開幕的公益畫展《禮物》,引發了小編的深思。我們都想著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最好的?寧波的這位媽媽,決定用十八年的時間告訴你,什麼才是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我一直在思考,該怎麼表達對孩子的愛。留下記錄他成長的照片和視頻?這個太簡單。留下錢財?對他未必是件好事。想了許久,我覺得我要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記錄下他的成長。」
  • 電影《鬼媽媽》豆瓣8.2:大人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而最讓卡洛琳高興的是,這個世界裡的媽媽對自己和善可親、百依百順。後來,卡洛琳發現了這位「鬼媽媽」準備給自己換上紐扣眼睛,還綁架了卡洛琳真正的父母,她還試圖縫上卡洛琳的眼睛,把她永遠地留在這個世界中。其創作領域橫跨幻想小說、科幻小說、恐怖小說、兒童小說、漫畫以及歌詞。他的作品部部暢銷。獲紐伯瑞兒童文學獎等獎項。代表作品有《美國眾神》、《北歐眾神》、《墳場之書》、《好兆頭》、《星塵》等。
  • 教育新觀察|愛畫冰淇淋的孩子被媽媽訓斥
    「現在的孩子幸福但並不快樂」成了課堂上的一個沉重話題。許多家長不約而同地留言:當我們祝福孩子們六一兒童節快樂時,有沒有問過孩子真的「快樂」嗎?課堂上的第一個案例就引起了家長們的共鳴。一名小升初孩子,每天早上6時起床,洗漱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一套英語試卷,然後才能吃早飯;7時出門去學校;每天下午放學後都要去課外輔導班,晚飯只能隨便對付一下,通常要到晚上8時才回到家,緊接著又有一堆試卷等著要做,不弄到晚上10時多是不可能睡覺的。對於這麼辛苦的孩子,有家長卻直言:「這個案例並不典型,因為這是司空見慣的事。」
  • 7歲孩子畫畫感覺很亂怎麼辦?這位外國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
    文 | 維尼媽媽沐瀅有一個家長問:孩子7歲,想像力豐富,但是畫畫出來感覺很亂,該怎麼辦呢?首先,兒童在成長中,不同年齡會經歷不同的繪畫階段。孩子的繪畫越來越「寫實」,空間深度和顏色繪畫能力不斷增強,這個時候也可以開始學習素描了。5、假現實主義期:11-13歲。注重描畫細節,美術的刻板性增強,不少孩子開始畫漫畫。6、決定期(青少年期):孩子 的繪畫表現得複雜和細緻。
  • 小學生畫「媽媽的睡姿」火了,第一幅就笑出聲,網友:靈魂畫師
    這位小學生畫的媽媽,看點就更多了!孩子給睡覺的媽媽畫了枕頭,卻沒有被子,看媽媽像是穿著睡裙的樣子,大概是夏天吧!最吸引人注意的是,這孩子給媽媽畫了好幾隻手!兜媽剛開始有點疑惑,難道媽媽在孩子心裡是千手觀音的樣子嗎?
  • 火花思維用記錄成長的方式留住愛和時間 讓孩子的進步看得見
    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孩子的成長更不是一蹴而就,想要培養一個熱愛學習、關心生活、與人隨和、樂觀開朗的孩子,需要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火花思維專注全面提升兒童思維能力和專注力,匯集教育行業一線團隊十年積累打造高品質小班直播教學,用記錄成長的方式留住愛與時間,與家長一起見證孩子的進步與成長,培養更優秀的孩子!
  • 日本「創意媽媽」,帶6歲兒子P圖大玩「穿越」,置身宮崎駿漫畫
    無論大事小事,就喜歡分享到網上,特別是愛攝影的父母,曬娃更有一套,將孩子的照片拍的十分精美! 媽媽也憑藉著逼真的P圖技術和創意,在網絡上走紅,小火了一把! 身為父母,都希望記錄下孩子開心美好、充滿童真的時刻。 雖然不是每一個媽媽都是大藝術家,可以像日本媽媽一樣,可以拍出如此有創意的照片,但是沒有關係,因為拍照的重點在於記錄,在於保存孩子成長的每時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