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媽媽用漫畫記錄寶寶成長

2021-01-20 浙江在線

2017-08-13 09:22 |柯橋日報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沈瀟 通訊員 平晶晶 文攝

有人選擇用膠片記錄美麗的瞬間,有人喜歡用文字傾注動人的故事,駱楊則選擇用手中的畫筆,用她所擅長的方式,並配上紹興方言,記錄生活中的點滴——

1984年出生的駱楊是一名插畫愛好者,現在市區一家信息技術公司做網頁美工。駱楊有一個可愛的兒子,今年3歲,她的很多漫畫靈感都來自於她和兒子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並配上紹興方言。事情雖小,但看後卻令人忍俊不禁,會心一笑。除了寶貝兒子,駱楊的漫畫中還涉獵很多題材,比如兒童故事繪本、越王句踐故事中的人物、為同學好友繪製婚禮漫畫等。

張愛玲說過:最好的材料是你所深知的材料。駱楊從這句話中感悟到,別人的故事總不夠來得深刻,也只有經歷過的才會引起思考。她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寄托在筆尖上,存於畫紙中,用畫畫來記錄生活。

寶貝兒子是畫中主角

近日,記者來到駱楊家,一臺電腦,一個手繪板就是她的創作工具。創作的靈感因為有了兒子而源源不斷,寶貝兒子面大王是她畫中的主角。雖然平時工作較忙,但她還是找機會畫畫創作。每晚兒子熟睡後或是平時由長輩照看時,她就拿起畫筆,懷孕分娩時的疼痛、兒子第一次叫媽媽、第一次蹣跚學步……各種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場面,都被駱楊用漫畫配著紹興方言記錄下來。

記者看到其中有一張漫畫是她兒子面大王和外公的對話,小外孫對外公說:「阿公,打牌好打擱,香菸勿好吃擱。」外公:「嘴部老咄咄。」駱楊說,外公愛抽菸,她和外婆經常說他,小孩子這個年齡正是學話的階段,愛學大人講話,感覺很逗,就記錄了下來。還有一張漫畫是畫兒子大哭時的場景……像這樣記錄兒子成長點滴的漫畫還有不少。駱楊始終認為,畫畫是件快樂的事,可以自由地沉浸在筆尖與畫紙的創作中自得其樂。駱楊以她自己的方式記錄下兒子成長的歷程,希望有一天能出一本配上紹興方言的漫畫冊。

給親友繪製婚禮漫畫

雖然從小喜歡畫畫,畫家的夢想曾在駱楊幼小的心靈中萌芽。然而受父母傳統思想影響,讀大學時她沒有勇氣邁開腳步選擇美術類專業,而是選擇了相近的工業設計專業,從未系統性地學過繪畫的她從小就愛臨摹《聖鬥士星矢》、《灌籃高手》、《名偵探柯南》、《浪客劍心》等動漫,到後來的黑白手繪,再到嘗試著自己設計角色,一筆一畫勾勒的不僅是人物形象,也是夢想、努力和永不言棄。

工作之餘,駱楊也會偶爾畫畫身邊的同事,深得大家喜愛。一天,辦公室的一位小姑娘找她,希望能給她畫一幅卡通版婚紗照,印在婚宴的答謝卡上,後來在婚禮上反響不錯。此後就不斷有同學、朋友結婚來找她畫,駱楊也樂意幫這個忙,用畫筆記錄親朋好友們的幸福瞬間。後來,一些即將結婚的朋友還找到駱楊,讓她製作以自己戀愛故事為內容的動畫,在婚禮上播放,駱楊也嘗試將漫畫用flash製作成動畫,都取得不錯的效果。做這些,駱楊都是無償勞動。

為書籍設計插畫

好的插畫師不僅筆頭好,還要會設計人物角色,駱楊第一次嘗試設計角色是在2011年,駱楊父親的好友推薦她為將要出版的《劍與膽》一書繪製插畫。書中主要講的是越王句踐臥薪嘗膽、東山再起的故事。駱楊設計並畫出了句踐、西施、鄭旦、伍子胥等歷史人物。「我以前一直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繪製的插畫能夠出書,能夠發表。」駱楊說。好的插畫可以大大提升整本書的「顏值」,這是一件頭疼但富有挑戰性的工作。作為駱楊出版的第一本書,最難的並非是畫,而是構思創作的過程。「構思的時間往往會比畫畫的時間更長,根據書中的內容來設定場景、設定人物動態。」駱楊說,插畫更多是需要探索自己的風格。

有了出書的經歷後,不少出版機構都相中了駱楊的能力和作品,向她拋出「橄欖枝」,邀請她繪製插畫,有的是用作書籍的封面,有的則是作為內插圖,出現在文字和頁面之間。



1502587368000

相關焦點

  • 暖心媽媽手繪記錄孩子成長
    暖心媽媽手繪記錄孩子成長 她說:「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和理解」 陳曉丹 滿滿有了新帽子於是,回家後,他們把最大的蘋果送給了奶奶。    ●2020年年初,市民孫鑫開始手繪漫畫記錄孩子的成長趣事     ●這種記錄方式讓孫鑫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了更深感悟    發朋友圈、拍兒童寫真照……很多媽媽喜歡用簡單快捷的方式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而我市市民孫鑫卻另闢蹊徑,通過手繪漫畫來記錄孩子的成長瞬間。
  • 這位媽媽超有愛 畫漫畫8年記錄孩子成長
    焦洋畫的漫畫懷孕難產的疼痛;早產的孩子住保溫箱;孩子第一次叫媽媽;孩子第一次去幼兒園的分離……各種珍貴而有紀念意義的場面,都被媽媽用漫畫配著文字記錄下來。送禮物的是他的媽媽、33歲的太原全職媽媽焦洋。她說,雖然自己的畫技並不好,但這是她和兒子的一種另類溝通方式,她希望能用漫畫做橋梁,走進孩子內心深處。這位有心的媽媽是如何用漫畫來記錄孩子的成長?用漫畫溝通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效果呢?8日,記者見到了焦洋。
  • 照騙寶寶!萌娃因寶媽手繪漫畫形象走紅,看到真人後:親媽濾鏡
    在媽媽眼裡,自家的寶寶永遠都是最可愛的,不管是拍照還是現實中,都不例外。有位寶媽還運用自己繪畫的才華,把兒子畫成了漫畫形象,萌翻了一片網友。不過網友們看到真人後,卻調侃"照騙寶寶"。但看到寶寶的真人照片後,大家忍不住笑了:"照騙寶寶!"果然是親媽濾鏡啊~我們一起來看看漫畫和真人差距在哪。第一張漫畫是肉嘟嘟寶寶手捧著一張荷葉,荷葉裡還有兩顆晶瑩剔透的露珠。寶寶水靈靈的眼睛看向媽媽,仿佛在說:媽媽,給你好看的大荷葉~看得人都萌化了。
  • 六一媽媽對孩子的祝福 2020兒童節媽媽對寶寶的成長寄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六一媽媽對孩子的祝福 2020兒童節媽媽對寶寶的成長寄語 天上最美是明月,人間最美是童年。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提前祝兒童節快樂!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六一媽媽送給孩子的祝福語》,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你落地的瞬間,像華麗的化身。我的笑容無時的蕩漾。
  • 龍牡壯骨顆粒攜手《婆婆和媽媽》,陪伴寶寶健康成長
    《婆婆和媽媽》是一檔主打家庭代際關係的真人秀,節目中除了各家夫妻、婆媳之間的日常相處模式引人關注,對於已經有寶寶的家庭來說,兩代人在育兒過程中也會碰撞出不小的火花。健民龍牡壯骨顆粒作為本節目的行業贊助,接下來將和您一起走進新一期的《婆婆和媽媽》。
  • 這位日本主婦用照片記錄孩子的成長,網友:看後被治癒了
    這位日本主婦用照片記錄孩子的成長,網友:看後被治癒了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時間的力量總是不可抗力的。但是,我們雖然不能夠留住時間,卻可以留住記憶,用照片定格美好的瞬間,留作美好的回憶。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就有這樣的一位日本主婦,她選擇了用照片記錄孩子們的成長,用真實且接地氣的畫風,拍下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圖所示,這樣的畫風,網友們直呼「看後被治癒了」!
  • 母親節,親寶寶發布「閃光媽媽圖鑑」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是她們最喜歡拍照的城市。同時,她們很容易被「種草」。 在親寶寶平臺上的數千萬媽媽中,有忙碌的都市女超人,有勇敢的試管媽媽,有實現逆風翻盤的跨國境混血兒媽媽,也有每天堅持不重複給孩子做輔食的全職媽媽……她們也曾經是手足無措、戰戰兢兢的新手媽媽。
  • 萌娃因寶媽手繪漫畫形象走紅,看到孩子真人照後:親媽濾鏡
    或許在每一位媽媽心中,自己家的孩子永遠都是最可愛的,不管是在拍照中,還是現實裡,這一點都不例外。前不久,一位寶媽運用自己的手繪才能,把兒子畫成了可愛的漫畫,在網際網路上一炮走紅,不過網友們看到寶寶真人時,卻調侃他是「照騙寶寶」。
  • 人間的「啞巴天使」,寶媽用視頻記錄成長,網友:再生一個!
    如果在自己的家裡,有一個這樣的寶寶,對於寶媽來說是非常煎熬的。因為最心愛的矮子,因為絕症的纏繞處於等待死神的狀態,對一個家庭會造成不小的傷害。在網絡上就有一個長得非常可愛的寶寶,今年才四歲,叫做妮妮。這個孩子有先天疾病,從小就沒辦法講話。
  • 『六一媽媽對孩子的祝福』2020兒童節媽媽對寶寶的成長寄語
    關於『六一媽媽對孩子的祝福』2020兒童節媽媽對寶寶的成長寄語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六一媽媽對孩子的祝福』2020兒童節媽媽對寶寶的成長寄語,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2020兒童節,六一兒童節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媽媽會畫畫 寶寶變身卡通漫畫
    媽媽會畫畫 寶寶變身卡通漫畫 媽媽會畫畫 寶寶變身卡通漫畫 更多精彩視頻掃描 關注華龍視聽微信號 媽媽會畫畫 寶寶變身卡通漫畫
  • 在1歲前媽媽用這3種方式,培養出快樂寶寶,健康成長每一天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培養快樂寶寶,媽媽要多用心】其實對於小寶寶來講,不管他多大,他都喜歡在媽媽的懷裡,感受到來自己媽媽的愛和擁抱,在媽媽的愛撫中獲得成長的力量不過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或親歷,那些所有的「後遺症」紛紛湧出:睡眠障礙、自閉、與父母關係不親密、自卑等等……痛定思痛,才明白,對於一個不滿一歲的孩子,用那麼多成人的「心思」做什麼?單純就是他們,哪裡懂得成人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 媽媽用這幾個方法,寶寶長得快又健康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胃很小,只有一個小櫻桃大小,一次大約能容納5毫升的奶量,媽媽寶貴的初乳完全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大約一個星期左右,寶寶的胃已經有一個黃桃這麼大,一次能容納45~60毫升的奶量。當寶寶滿月時,他的胃已經有雞蛋般大小,一次能容納80~150毫升的奶量。
  • 小鯉魚育兒建議:堅持記錄生長發育曲線,守護寶寶健康童年
    80、90後的年輕家長們,是否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蠢萌成長經歷:在小樹上刻下一個橫線,然後每天和小樹比賽長高,直到發現自己「越來越矮」,告訴媽媽的時候,逗得大人們捧腹大笑。
  • 對比短片《鷸》和《包寶寶》:媽媽適時放手,孩子才能獨立成長
    而富有中國特色的《包寶寶》卻是講了一個不願意對孩子放手的媽媽的故事。孤獨的空巢母親喜歡包包子,有一天她的一個包子幻化成了包寶寶。她把包寶寶當做親兒子撫養,細心呵護。長大後的包寶寶想脫離媽媽的掌控,崩潰的媽媽一口吞下了包寶寶,失聲痛哭。還好這只是一場夢,夢境是現實中她和兒子的真實衝突。最終,母子倆重歸於好,一家人圍著飯桌包包子,其樂融融。
  • 捷映|寶寶成長電子相冊,用愛呵護成長,看得見的幸福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這句話在很多父母中都會產生共鳴。對於很多父母來說,除了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還會記錄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能和孩子一起成長,都是特別幸福的事情。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會變成父母眼中的唯一,我們會用心呵護孩子的成長,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給他。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從學發音說話,到學業有成,一本厚厚的相冊,記錄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也意味著父母一天天的老去,唯有那份幸福和愛沒有變化。
  • 還記得恐龍戰隊麼 回憶陪伴80後成長的「龍」
    對於20世紀80年以後出生的人來說,該劇給他們留下了最深刻的童年印象。當年小龍人歷盡千辛萬苦找媽媽的執著精神和寶寶、貝貝、奇奇的團結感動了我們。事情發生在北京的一個四合院裡,這裡住著三個孩子,奇奇還只有四歲半,卻整天想著要找媽媽,貝貝愛調皮、逞強,寶寶上了小學,他老實聽話,是大人們眼中的好孩子。
  • 日本媽媽發了張照片,80後說是劍心,90後說是索隆,00後說是善逸
    最近有位日本媽媽發了張照片,就引起了不少動漫愛好者的討論和共鳴,她分享了自家寶寶根據動漫作品裡的動作擺的姿勢,不同年齡段的動漫愛好者卻想起了各自心中的經典,80後說是劍心,90後說是索隆,00後說是善逸。對於80後們來說,看到這張照片或許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浪客劍心》這部動漫。
  • 成長的陣痛!第一天上幼兒園 寶寶手提尿不溼等媽媽接放學
    雖然無奈但是必須離開,因為這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近日,山西太原的一位寶媽到幼兒園接第一天上學的兒子回家,寶寶轉身看到媽媽,一下子就打開了眼淚開關,指著媽媽表達自己被拋下的憤怒,然後嚎啕大哭,又生氣又委屈。媽媽看到寶寶哭也覺得很心疼。網友:我也看哭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要上幼兒園,要離開父母去感受集體生活。
  • 與媽媽一起守護寶寶成長 Babycare旗下輔食品牌光合星球正式上線
    近日,Babycare旗下紐西蘭輔食品牌——TheBabyPantry光合星球正式上線,在世界各地部署專業團隊,採集更新鮮的源頭食材,為寶寶提供營養豐富、成分安全無添加的輔食、零食等。進入90後新生代父母的消費時代,他們更注重嬰幼兒的精細化餵養,注重產品的品質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