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3 09:22 |柯橋日報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沈瀟 通訊員 平晶晶 文攝
有人選擇用膠片記錄美麗的瞬間,有人喜歡用文字傾注動人的故事,駱楊則選擇用手中的畫筆,用她所擅長的方式,並配上紹興方言,記錄生活中的點滴——
1984年出生的駱楊是一名插畫愛好者,現在市區一家信息技術公司做網頁美工。駱楊有一個可愛的兒子,今年3歲,她的很多漫畫靈感都來自於她和兒子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並配上紹興方言。事情雖小,但看後卻令人忍俊不禁,會心一笑。除了寶貝兒子,駱楊的漫畫中還涉獵很多題材,比如兒童故事繪本、越王句踐故事中的人物、為同學好友繪製婚禮漫畫等。
張愛玲說過:最好的材料是你所深知的材料。駱楊從這句話中感悟到,別人的故事總不夠來得深刻,也只有經歷過的才會引起思考。她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寄托在筆尖上,存於畫紙中,用畫畫來記錄生活。
寶貝兒子是畫中主角
近日,記者來到駱楊家,一臺電腦,一個手繪板就是她的創作工具。創作的靈感因為有了兒子而源源不斷,寶貝兒子面大王是她畫中的主角。雖然平時工作較忙,但她還是找機會畫畫創作。每晚兒子熟睡後或是平時由長輩照看時,她就拿起畫筆,懷孕分娩時的疼痛、兒子第一次叫媽媽、第一次蹣跚學步……各種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場面,都被駱楊用漫畫配著紹興方言記錄下來。
記者看到其中有一張漫畫是她兒子面大王和外公的對話,小外孫對外公說:「阿公,打牌好打擱,香菸勿好吃擱。」外公:「嘴部老咄咄。」駱楊說,外公愛抽菸,她和外婆經常說他,小孩子這個年齡正是學話的階段,愛學大人講話,感覺很逗,就記錄了下來。還有一張漫畫是畫兒子大哭時的場景……像這樣記錄兒子成長點滴的漫畫還有不少。駱楊始終認為,畫畫是件快樂的事,可以自由地沉浸在筆尖與畫紙的創作中自得其樂。駱楊以她自己的方式記錄下兒子成長的歷程,希望有一天能出一本配上紹興方言的漫畫冊。
給親友繪製婚禮漫畫
雖然從小喜歡畫畫,畫家的夢想曾在駱楊幼小的心靈中萌芽。然而受父母傳統思想影響,讀大學時她沒有勇氣邁開腳步選擇美術類專業,而是選擇了相近的工業設計專業,從未系統性地學過繪畫的她從小就愛臨摹《聖鬥士星矢》、《灌籃高手》、《名偵探柯南》、《浪客劍心》等動漫,到後來的黑白手繪,再到嘗試著自己設計角色,一筆一畫勾勒的不僅是人物形象,也是夢想、努力和永不言棄。
工作之餘,駱楊也會偶爾畫畫身邊的同事,深得大家喜愛。一天,辦公室的一位小姑娘找她,希望能給她畫一幅卡通版婚紗照,印在婚宴的答謝卡上,後來在婚禮上反響不錯。此後就不斷有同學、朋友結婚來找她畫,駱楊也樂意幫這個忙,用畫筆記錄親朋好友們的幸福瞬間。後來,一些即將結婚的朋友還找到駱楊,讓她製作以自己戀愛故事為內容的動畫,在婚禮上播放,駱楊也嘗試將漫畫用flash製作成動畫,都取得不錯的效果。做這些,駱楊都是無償勞動。
為書籍設計插畫
好的插畫師不僅筆頭好,還要會設計人物角色,駱楊第一次嘗試設計角色是在2011年,駱楊父親的好友推薦她為將要出版的《劍與膽》一書繪製插畫。書中主要講的是越王句踐臥薪嘗膽、東山再起的故事。駱楊設計並畫出了句踐、西施、鄭旦、伍子胥等歷史人物。「我以前一直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繪製的插畫能夠出書,能夠發表。」駱楊說。好的插畫可以大大提升整本書的「顏值」,這是一件頭疼但富有挑戰性的工作。作為駱楊出版的第一本書,最難的並非是畫,而是構思創作的過程。「構思的時間往往會比畫畫的時間更長,根據書中的內容來設定場景、設定人物動態。」駱楊說,插畫更多是需要探索自己的風格。
有了出書的經歷後,不少出版機構都相中了駱楊的能力和作品,向她拋出「橄欖枝」,邀請她繪製插畫,有的是用作書籍的封面,有的則是作為內插圖,出現在文字和頁面之間。
150258736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