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孫悟空大概算是中國影視翻拍最多的人物,甚至外國影視也曾一次次將其搬銀幕。然而,精品乏善可陳,每隔幾年,甚至十幾年才有一部能觸動人心。12月5日又一部「大聖」題材電影《真假美猴王》在全國院線以及愛奇藝上映。新版美猴王飾演者杜奕衡表示:「我演的是美猴王中的愛馬仕,而六小齡童版則是無價典藏!」
六小齡童曾為杜奕衡頒獎「影帝」,兩代「美猴王」有不解之緣
眾多中外版本《西遊記》影視中,86版美猴王最為經典。之後,《大話西遊》、《大聖歸來》,數年或十數年才有一個美猴王能觸及觀眾心弦,好像一場必須經歷的時間修行。
故而,挑戰出演孫悟空的杜奕衡坦言,壓力不小,「我們拍這部電影是對西遊經典的致敬。拍攝肯定處處都有壓力,很怕拍不好。但藝術就應該不斷追求創新,這樣才有進步。」杜奕衡表示,拍攝中會不自覺地對照六小齡童塑造的齊天大聖,「六小齡童老師的表演是無法被超越的,太經典了,唯有致敬!」其實兩代「美猴王」曾有一段不解之緣。之前在溫哥華國際華語電影節上,正是六小齡童為杜奕衡頒發「最佳男演員獎」。「覺得很有緣分,回國後就有片方找我出演《真假美猴王》。」演美猴王是第一次,杜奕衡生怕演不好,拍攝之前還專門深度研究了六小齡童的表演,「六小齡童老師為了練就孫悟空火眼金睛,盯著火苗看。我也一直練眼神,對表演美猴王的我來說,眼神太重要了。」
「我演的是美猴王中的愛馬仕,六小齡童版是無價典藏!」
「我聽別人說,六小齡童談及出演孫悟空時,曾說過一句話『我不是在演猴子,是在演人』。很多人演美猴王追求更真實地表現猴,而六小齡童老師是將孫悟空當人去詮釋。」電影《真假美猴王》導演對杜奕衡也有相同理念的要求,「不要演猴,要的是人的感覺」,因而影片花大量篇幅突顯孫悟空的人性。
杜奕衡解析說:「當年電影《大話西遊》對於原著表現幾乎是顛覆性的,但卻意外觸動了70後、80後、甚至於90後幾代觀眾。其原因是完全從人的角度詮釋了孫悟空。而我們這版《真假美猴王》即在尊重原著基礎上創作,同時也從人性角度詮釋了孫悟空」。影片《真假美猴王》專門設置一條故事線刻畫愛情,原著中孫悟空是不涉情愛,《真假美猴王》裡孫悟空也沒有相戀的人,但六耳獼猴與妖怪紫藤有一段曲折愛情,非常催淚。紫藤為了拯救妖族,志在奪取唐僧手裡的九環錫杖。孫悟空即要保護師傅,又知道紫藤苦衷,明白紫藤雖為妖族,卻也是出於一片痴心,悲憫其苦。杜奕衡說:「我們生而為人,其實處處都是兩難抉擇,自古大丈夫忠孝兩難;孫悟空作為修行者,忠於職守、還是悲天憫人,也是兩難。他同情紫藤對愛情的執著和為同族的無畏,但也必須忠於斬妖除魔的職責,他內心是很糾結的。同時,孫悟空面對六耳獼猴,上天入地也要自證清白。這些可能都將在電影上映後,成為觸達觀眾人性共鳴的引爆點。我想,《真假美猴王》可能會成為又一部歷經時間修行的西遊典藏版。我希望,我演的是美猴王中的愛馬仕,而六小齡童版則是無價典藏!」
凌晨三點起床,上妝5小時,卸妝3小時,每天都要吊威亞
當然,讓杜奕衡有信心成為「美猴王中愛馬仕」的另一個重磅加碼就是視覺。無論造型,還是武打場面,都藉助現代高科技手段做了極致匠心的設計。很多粉絲已經都被杜奕衡美猴王海報造型深深吸引。為了這個特效妝,杜奕衡在《真假美猴王》拍攝現場吃盡苦頭,每天凌晨3點就要化妝,上妝5小時,特效化妝師要粘面具,再往面具上貼毛髮。打戲出汗不透風,面具和皮膚間裹的都是水,只能在面具上用針扎孔透氣。「這個妝卸掉也需要3個小時,不過作為演員,為了角色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除了特效妝,美猴王的打戲也是影片巨大亮點。對於「洪家班」出身的杜奕衡來說,耍棍棒都是基本功,難度最大是吊威亞拍打戲。這個戲很多景色都是綠布特效,對於演員來說難度很大,尤其是打戲還要在威亞上倒立、懸轉,轉得頭暈目眩。但杜奕衡認為,這些都是新的突破、新的嘗試,再苦再累也會咬牙堅持下來。比較幸運的是拍攝很順利,沒有受傷。」
該片除了杜奕衡、賀剛領銜主演,還有吳孟達、金巧巧等資深演員加盟,想領略美猴王中愛馬仕的魅力,一定要到影院感受這部年度魔幻西遊鉅制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