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睡覺前都有一個空閒時間段,這個時候是養生的絕佳時刻,睡眠對於人們的長壽至關重要,好和睡眠可以讓人精神百倍,神清氣爽,睡覺前有"5搓",特別適合40歲以上中老年有睡眠障礙人群,堅持每天搓一搓,睡眠香噴噴,一覺睡到太陽曬屁股。
一搓手
一搓手,手上有個很多個穴位,手心有個勞宮穴,對於失眠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每天晚上用手搓一搓,雙手合十,將兩手勞宮穴相對,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還可以去心火,或者兩手相對搓熱後,雙手交替按摩,每次1-2分鐘,有很好的安神催眠的作用。另外勞宮穴對準雙眼,還有緩解眼部疲勞的功效。
二搓腳
二搓腳,腳底有個湧泉穴,中醫裡有個失眠叫做心腎不交,就是心火無法潛藏腎水,引起虛火上擾,造成失眠。用雙手搓熱,用勞宮穴對準腳底的湧泉穴,可以起到心腎相交的作用,常搓湧泉穴可以使任、督二脈協調,髓生腦健,心神內守,陰陽平衡,寐寤有序,堅持下去,對失眠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
三搓腿
三搓腿,搓腿主要搓小腿,小腿上有兩個穴位對於失眠的治療有很大幫助,一個是足三裡,一個是三有交,經常搓一搓,不僅有助於身體皮膚的血液循環,還可以疏通經絡,讓人身體增加抵抗力。
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腎炎、膀脹炎、失眠等。
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位於足內踝高點上3寸(自己的手橫放,約4根手指橫放的寬度),當脛骨內側後緣處。此穴乃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故能通調肝脾腎之經氣,達到健脾、益腎、養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統攝於脾,受藏於肝,內養於腎,心氣下交,則神志安寧。
四搓腰
四搓腰,腰是人體最重要的一部位,它藏著人體的根本,中醫認為腎是水髒,但不能受涼,就像水低了零度結冰,但也不能太熱,太熱就蒸發掉了,最適合溫煦,用手搓腰可以起到溫煦腎腰的作用,另外在後背腰的位置有很多的穴位,如腎俞穴等,經常搓一搓可以使身體經絡更加通暢。
腎俞穴
腎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經屬:足太陽膀胱經。經常搓一搓,可以緩解腰疼,還對於慢性疲勞症候群、失眠、頸椎病、支氣管哮喘等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功效。
五搓頭
五搓頭,搓頭主要搓頭部的風池穴,風池穴位於脖子後枕骨下兩側凹陷處,距離頭部中心線兩指寬的距離。風池穴能疏散少陽風熱、清頭目、利官竅,主治耳聾、氣閉、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出血、鼻炎、失眠等。另外風池穴還可以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改善頸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頭痛等。
在「五搓」的同時,保持深呼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