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2020-12-14 讀否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文化成果,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我們的祖輩積累了許許多多的生活智慧。舉例來說,勞動人民通過對自然規律的長期觀察,創造出了用來指導農業生產的「二十四節氣」。另外,通過一些細微的徵兆,人們還能大致推算出今後一段時間的氣候狀況,這些都體現在了「朝霧晴,晚霧陰」、「旱怕南雲漲,澇怕北雲生」、「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到」等俗語當中。

不過,因為缺乏正確科學技術的指導,古人的俗語有的還算有幾分道理,有的就比較令人疑惑了。舉例來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正月剃頭死舅舅」、「玩火尿炕」等等,都讓人覺得十分不靠譜。在靠譜與不靠譜之間還有一種俗語,那就是有關於風水玄學的,它們稱得上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在令人難以解釋的同時,這些俗語在生活中似乎又常常應驗,如「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就被不少人認為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這句俗語是真是假,有科學依據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想表達個什麼意思。在沒有鐘錶的古代,人們為了表示時間,就把一個晝夜交替,也就是二十四個小時劃分為十二段,每段稱為一個時辰,折合現在的單位就是兩個小時。為了更方便地表示每一段時間,人們又用「地支」代替數字來給時辰命名,這便是影視劇中常說,老人們常用的的子時、午時、丑時等等。

在唐朝以前,一天的開始和今天一樣都是凌晨十二點,也就是說,那時的子時是凌晨十二點到凌晨兩點之間。唐朝以後,子時的概念變成了深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與之對應的,午時就變成了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的代稱。弄清了這個概念,我們就可以對「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進行初步解釋,即女孩害怕是正午時分出生,而男孩害怕是夜半子時降臨人間。

之所以有這樣一個結論,我們還要搬出另一個著名的理論,那就是「陰陽調和」。作為我國上古時期就出現的古老概念,陰陽被認為是萬物的本源和規律,它們既相互對立,又能調和統一,極具樸素辯證思想。在陰陽理論當中,萬物都有其屬性,如太陽代表陽,月亮代表陰、白天代表陽,晚上代表陰、男人代表陽,女人就代表陰。而在一天當中,正午時分是陽氣最重的時候,子夜則陰氣最重,所以容易滋生邪祟。

在此基礎上,人們提出了陰陽衝突的概念,也就是當代表陰的事物和代表陽的事物相接觸時,可能就會導致互相之間的傷害。在影視劇和小說中,我們常能看到用黑狗血驅邪驅鬼的場景,這是因為狗是「至陽之畜」,其血液中蘊含大量陽氣,而鬼怪都是陰氣纏身,所以接觸到陽氣重的東西就會元氣大傷。

因此,人們也認為當象徵陰的女孩出生在了陽氣最盛的正午時,體內的陰氣會和外界的陽氣衝突而導致身體的損傷。同理,陽氣大盛的男嬰如果生在了陰氣瀰漫的子夜,也會遭遇陰氣的侵蝕。總之,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如果生得「不是時候」,都會被認為容易導致體弱多病、精神不振等情況。

其實,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而言,新生兒普遍身體都會非常虛弱,如果出生後沒有得到及時的保護就會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因此,我們能夠看到醫院會準備有保溫箱,防止剛出生的嬰兒體弱導致體溫過低。所以說,從科學角度出發,或許古代的男嬰女嬰都應該害怕在半夜出生,畢竟那時保溫措施比較落後,嬰兒可能容易著涼而生病。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認為出生時間和嬰兒毫無關係,相信人的一切活動都是有科學理論作為依託,而非由出生時間、星座、血型、屬相這些隨機因素來決定。與此相對的,也有很多人認為「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著一定的道理,因為自己身邊就有類似的例子。甚至還有第三種觀點認為,女孩午時出生會更加堅強和陽剛,男孩子子夜降世則會更加文靜內向,而這都是陰陽調和在起作用。

總的來說,陰陽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蘊含了不少珍貴的哲理,如對立統一關係;也潛藏著古人的生活智慧,如重視身體的陰陽平衡,注意寒性、熱性食物的攝入等等。不過,其中也有著許多科學無法解釋的內容,如所謂陰氣、陽氣對人體的影響,風水、五行對運勢的影響等等。對此,我們也只好秉持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態度,尊重每個人相信或懷疑的自由。

相關焦點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很多俗語雖然從科學角度上面來說,是很難解釋清楚,但作為實踐出理論來說,還是應了那種老話:十句俗語九句真。在農村對於生辰時日的說法是很多的,像我們熟知的: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意思是男性初一出生是很好的,而女性在十五的時候則是最佳。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常說的這句老話有科學依據嗎?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在古時,也是頗有講究的。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含著什麼道理呢?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女孩忌諱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忌諱在子夜時降臨。其中的'午時'和'子夜'是我國古代計量時間的單位——時辰。古人將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用十二地支來表示為'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一個時辰就相當於如今的兩個小時。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男女出生有講究?有沒有依據?
    古人為後世之人留下了許多傳統文化。這些文化被越來越來的人傳承和發揚光大。比如說,古人的一些詩歌、俗語等等。說到俗語,我們經常聽到老人說,俗語什麼的,說了一大串意味深長的話。其實這些俗語都是古人傳承下來的精髓。這些精髓涉及到許多的方面。尤其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們所有的也是一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男女出生有講究?有沒有依據?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對孩子出生有何忌諱?
    這些俗語,走進我們的生活裡,但是也有一些具有傳統文化和封建思想,沒有科學依據和生活借鑑意義的俗語,被人們漸漸淡忘,至今已經很少有人使用了。延續古老的民間俗語有一句俗語,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講的大概就是孩子出生的時段的講究和忌諱。但是,這句古老的俗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到底什麼意思?有何科學依據?
    眾所周知,古人為後世之人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化,它們通過各種方式到達後人手裡,例如詩歌、歇後語、俗語。在這之中,俗語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也是最廣泛的語言文化時刻圍繞著我們的生活。相信大家都曾聽過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不知有沒有聽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古人又有什麼依據呢?
  • 老祖宗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有無科學依據?
    對於現代人來講這簡直就是一個笑話,但是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卻深信不疑。事實上只要稍微有一點科學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所謂的算命就是忽悠。 但在古代人的思想中,不僅篤信算命,而且還衍生出了很多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俗語之一。
  • 民間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科學依據嗎?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聽過「俗語」。這些語言大多都是由勞動人民創造,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和願望。隨著時間的流逝,城市中已經很少再流行俗語,但農村地區卻有很多人在使用。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則是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意思。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古人的話有現實依據嗎?
    帝王也需要一套這樣的迷信說法來鞏固自己的江山和地位(例如真龍天子之類的),因此, 這也是地位越高的人,越會相信和維護玄學迷信的原因。那麼民間呢?在封建迷信社會的統治之下,民間百姓其實也是很相信這些的。由此,不少的民間迷信說法也層出不窮。其中就有句話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為何忌諱這兩個時辰?
    在農村中,我們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這些俗語大多是集趣味性,知識性與文化性於一體,含義深刻,不知道你聽過這樣一句話,「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很明顯了。倘若生下的是個女孩子,人們都害怕是在午時,而生下的就是男孩子,則會擔心在子夜。這句話在現在看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孩子的出生可不是我們可以影響的。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依據?
    從小總會聽爸爸媽媽或者祖父母一輩,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時不時蹦出幾句俗語來,比如,男抖窮女抖賤,或者女大三抱金磚之類,這些生活中比較常聽而且還挺有教育意義的俗語,還是真很幾分道理的,畢竟是我們祖祖輩輩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得來的。那麼,在這些俗語中有沒有關於出生時刻的呢?這裡就有一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 古人講:「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引言古人比較相信天命,當時人們對於自然界的了解程度不高,因此認知也有局限性。古人的很多觀點都缺乏科學依據,這些觀點大多與封建迷信有關。比如古人在生男生女這個問題上就有這樣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老祖宗啥意思?現在還有用嗎?
    今天說到的這句俗語在以前被人們奉為圭臬,甚至在老一輩心裡到了不可動搖的地步,這句俗語就是「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說什麼呢?從字面看上去好像古人封建迷信思想的遺留,既然古人把這句話當做金科玉律,想必有一定的道理,咱們接下來一起分析分析。要想徹底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就必須從古代流傳甚廣的陰陽五行說起。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出生時的忌諱,有何講究?
    雖然這句俗語說的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它也包含了人們對孩子的美好祝願,這句俗語後來也演變成初一出生的女孩,或者說是十五出生的男孩,都是比較有福氣的。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俗語自然也不例外,除了這句飽含美好寓意的俗語,還有一些俗語是很忌諱的,比如這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答案跟你想像不太一樣
    比如說:女大三,抱金磚,又比如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等等,諸如此類的民間俗語,我們一下就能明白其中蘊含的深意,明白古人的超群智慧。但也有一些俗語,我們乍一看,就會陷入「雲裡霧裡」,不知道該如何理解,比如說關於生孩子,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諺語,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大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可能都有些不知所以然,不知道古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的同時,也想去探究這句話背後的深意。
  • 老話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什麼意思,看後漲知識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比起古人的俗語,人們更加相信科學。中國文化傳承至今,對我們樹立文化自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我們也應該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對於那些有違自然法制的陋習應該摒棄。對於一些俗語,它們也反映出了思想文化。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生產時間也有忌諱?還要看生產條件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在很多地方都有很多關於「生產」的說法,有些說法屬於「迷信」,但也有些說法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一些老人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是真的嗎?在「八卦易學」中,1、3、5、7、9為陽,0、2、4、6、8為陰,而子時正是極陰的時辰,而古人認為男子屬「陽」,所以才有「男怕子夜臨」的說法。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關於孩子出生時的俗語到底有沒有道理
    我國古代十分講究天時,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也不例外,那時候人們都會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判斷這個人一生的運勢,男女結婚前更是會找人比對生辰八字是否相配。所以在我國民間流傳很多關於孩子出生時的忌諱俗語。等女兒出生後,肖琳時不時聽到婆婆抱怨她當時沒挑個好時辰生,因為女兒是中午生的,婆婆一直念叨:「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肖琳說婆婆這是封建迷信,孩子現在健健康康就已經很好了,以後不要再這樣說了,孩子長大後聽到不好。兩人為此鬧得很不愉快。那麼這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俗語,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生孩子還有這個時辰講究?
    現在很多孕媽媽在生產前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傳聞,這其中就有一句話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意思是說在中午出生的女寶寶和在半夜出生的男寶寶都是沒有「福氣」的。 有很多孕媽媽擔心自己的寶寶會出生在這兩個時間,所以選擇了剖腹產。這在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真的有科學道理嗎?
  • 民間說:「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古人生娃為何有此忌諱?
    而在古代堪輿學說看來,人出身的生辰八字往往會決定一個人之後的命運,尤其對於新生兒來說,古人尤其十分看重他們降生的時機,而民間自古就有「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的諺語,那麼古人生個孩子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忌諱呢?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從「子夜」和「午時」所指的時間說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