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了不起#
縱觀宇宙,像太陽這樣會發光的恆星比地球上默默無聞的沙子還多。太陽其實只不過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員——步入中年、生活平淡、性情平和、有點無聊。
恆星確實擔得起一個「恆」字,太陽在大約50億年前就是現在這個樣子,預計接下來50億年也還是這個樣子。歷經」中年「時期的太陽會耗盡體內所有的氫,然後步入「老年」,開始燃燒氦,它的體型會在幾億年間迅速「發福」,膨脹成一顆紅巨星,吞噬身邊的一切,可能也包括地球。最終,太陽會變成一顆衰老的、黯淡的白矮星,陷入一種更加永恆和穩定的狀態。
太陽的履歷表中規中矩,然而宇宙中有一些恆星並不安分守己,它們自誕生之日起就註定不凡。
體積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
盾牌座UY位於銀河系中心附近,直徑是太陽的1700倍。它是一顆超巨星,也就是超級的紅巨星。
質量最大的恆星:RMC 136a1
RMC 136a1是宇宙中已知恆星中質量最大的,儘管它的直徑只有太陽的30倍,但是質量達到了太陽的300倍。RMC 136a1不僅是質量最大的恆星,也是最明亮的恆星。
最小的恆星:EBLM J0555-57Ab
恆星的體型越大,燃燒消耗的物質越多,衰老得越快。相比之下,一些體型嬌小的恆星新陳代謝比較慢,壽命比較長。
恆星的體型不能無限制地小,太小的恆星無法長期穩定地燃燒,這樣的天體「發育不良」,被稱為褐矮星。褐矮星既不算恆星,也不是行星,身份很尷尬。
一顆恆星最小是多大呢?2017年,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最小的恆星EBLM J0555-57Ab,它的質量是木星的85倍,半徑只比土星略微大一點。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常見的恆星體型普遍比較小,它們的質量通常小於太陽的四分之一。這些恆星雖然沒有太陽大,但是身邊的類地行星卻一點都不比太陽少。比如有一顆TRAPPIST-1,它跟EBLM J0555-57Ab差不多大,身邊竟然有7顆類地行星。很多科學家都特別留意在小型恆星周邊搜尋類地行星。
溫度最高的恆星:WR 102
恆星燃燒得越快,它走完一生就越快。WR 102是一顆特別熾熱、明亮的恆星,它表面的溫度大約是太陽的35倍。WR 102每年損失的體重是太陽每年損失體重的好多億倍,以這種速度發展下去,WR 102可能會在200萬年之內徹底消失。
最快的恆星:S5-HVS1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速度是11萬公裡/小時,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的速度是79萬公裡/小時。銀河系有一顆恆星S5-HVS1,它的速度是所有已知恆星中最快的,它正在以630萬公裡/小時的速度飛速遠離銀河系中心,這個速度達到了光速的千分之六。
S5-HVS1為什麼能達到如此驚人的速度呢?天文學家推測,S5-HVS1曾經屬於一個雙恆星系統,在大約500萬年以前,這個雙恆星系統跟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有過一次親密接觸,其中一個恆星被黑洞吞噬了,另一個也就是S5-HVS1,在爆炸時被彈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