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文藝中的家國情懷

2020-12-11 騰訊網

在新冠疫情來臨時,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抗疫鬥爭,創作了一大批振奮民心、增強信心、撫慰人心的優秀文藝作品,發揮了文藝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形勢下,回顧這場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史詩般的抗疫鬥爭,研究浩如煙海、星漢燦爛的抗疫文藝作品,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家國情懷」是中國人素有的思想情感,更是推動中華民族傳承賡續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抗擊疫情中,「家國情懷」始終貫穿著文藝創作的各方面全過程,發揮著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凝聚起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家國敘事呈現三種創作邏輯。

第一, 從「家」出發的微小敘事。家,是烙印在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記。無論歷史怎樣演變、時代如何前進,「家」作為飲食起居的場所、親情血緣的寄託,始終是維繫中國人的情感紐帶,是每一位中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信仰,是中華民族代代延續的文化根基。新冠肺炎疫情暴髮帶來的災難,是通過每一個家庭的衝擊、變故和遭遇體現出來的。此次抗疫主題文藝作品創作中,很多優秀的作品都以「家」為切入點,抒發創作者對家鄉和家人的牽掛與愛戀。「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對疫情,醫務工作者白衣為甲、逆行出徵、以捨生忘死地精神迎接未知的威脅和挑戰,心中卻埋藏著對家的擔憂、不舍和眷戀。由評彈作家周亞君創作、上海評彈團演員黃海華表演的《兒子的微信》深情訴說了一位上海醫生啟程前對父母的囑咐。「雙親啊莫為孩兒多牽掛,放寬懷不擔心,一定要認真保護自家身」,從戴口罩、勤洗手到少走動、發微信,件件瑣碎小事凝聚著疫情期間每個人對家人的關心。譚旋、段思思創作的歌曲《武漢伢》同樣生活化、世俗化,開頭結尾的童聲和中間武漢方言的融入,竹床、宵夜、蒲扇等日常瑣碎的符號,展現出昔日家鄉閒適安逸的生活狀態,從而自然引出「這是我的家,我們守護她」的真情流露,表達了對武漢深沉而熱烈的愛。這些從家出發的微小敘事,是人們面對災難時情感的自然流露和應激反應,能夠迅速引發國人的共情共鳴,從而迅速傳播開來,激勵萬千人民鼓起與疫情鬥爭的勇氣,同時也提供災難時期必要的心靈慰藉。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武漢伢》MV

第二,以「國」為核的宏大敘事。愛國主義始終是中華民族文藝創作的永恆主題,在中國文藝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心懷天下、謳歌祖國的經典篇章不勝枚舉。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團結帶領全黨全國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全體國人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愛國主義成為文藝創作的集中主題。藝術家將自己的家國情懷傾注在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戲劇、曲藝等作品中,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成為文藝創作的主要題材,作品的意象、境界和精神進一步擴展與提升。比如疫情期間,中國文聯、中國攝影家協會組織全國60多位攝影師組成赴湖北抗疫攝影隊,穿梭於武漢各大醫院,為42000餘名全國各地援鄂醫療隊員義務拍攝肖像,定格「最美逆行者」,形成珍貴的共和國戰「疫」影像檔案,讓他們寫滿堅定、自信甚至略帶疲憊和勞累的面孔,成為萬眾一心、馳援抗疫的英雄們的最好寫照,用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的攝影作品致敬時代英雄、傳遞人間大愛。再比如,雷佳演唱的歌曲《解放軍來了》,把人民軍隊群體的可靠、可親、可敬與普通百姓個體內心的期盼、信賴、敬仰融為一體,以小切口展現大視野、高境界,成為抗疫主題音樂觸動人心的佳作。以「國」為核的宏大敘事,是文藝工作者忠於內心的自覺選擇,為營造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社會氛圍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解放軍來了》MV

第三,家國同構、家國一體的融合敘事。《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中國人的精神基因裡,國家與家庭、社會與個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把國家與家庭、社會與個人統一起來,正確處理好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根本利益與切身利益的關係,是中國人應該自覺堅守的生命哲學。這既是中國人與西方人重大的文化背景差異,也是抗疫結果大相逕庭的根本原因之一。抗疫文藝創作中,許多文藝工作者把宏大敘事中的國家命運和微小敘事中的個體命運有機結合,表現小家與大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命相依共赴國難的主題。武漢人藝話劇《逆行》選擇武漢呼吸內科主任劉宇先及其老師江凌雲、快遞小哥陳漢生三個家庭的故事,從一個側面聚焦和展示武漢人民在這場慘烈悲壯的抗疫鬥爭中面臨的困難和抉擇,付出的努力和犧牲,真實再現疫情之下人們緊張、害怕、惶恐的情緒和向死而生的大無畏精神,將家庭瑣事、個人悲歡與國家命運交織在一起,刻畫了中國人民在民族大義面前捨生忘死、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的英雄主義精神。電視劇《在一起》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人物、故事為基礎,還原了小人物在大環境下展現出的平凡和偉大,是疫情期間各個行業、各個群體的中國人的精神群像,集中展現了面對突發疫情、中國人家國一體的精神理念。家國同構、家國一體的融合敘事,反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追求,把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統一起來,不僅為抗疫鬥爭提供強大精神支撐,也為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作出了文藝的貢獻。

從「家」出發的微小敘事,到以「國」為核的宏大敘事,再到家國同構、家國一體的融合敘事,是整個抗疫文藝創作家國敘事的總體風貌,這既是文藝工作者在抗疫鬥爭實踐中的自覺選擇,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華美學精神的一脈相承,這種敘事方式背後的創作觀念,具有鮮明的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中國特色。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創作核心觀念的當代表述就是以人民為中心。抗疫文藝家國融合敘事的成功充分說明,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個人的藝術追求、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緊緊結合在一起,才能創作出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優秀作品。這就是這次抗疫文藝創作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相關焦點

  • 航天人35首抗疫歌曲抒寫家國情懷
    航天人35首抗疫歌曲抒寫家國情懷「北方的雪絨花呀綻放了希望,南方的甘蔗林喲吐露甘甜,多情的報春燕啊銜來了吉祥,生命的守護神送來了春天
  • 抗疫時期如何培養孩子們的家國情懷
    在這場艱巨的戰役中,我們的孩子們雖然年齡小,但也是抗「疫」的一員,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同時也在戰「疫」中得到了許多收穫。全民抗疫,孩子們積極參與衛生安全教育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講的最多的就是自我防護。感受國家的力量,構建家國情懷感受國家的力量。在這次抗疫中,我們都看到了國家強大的力量。在極短的時間內,國家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實施有效的抗疫舉措,全民在家隔離,十天建成雷神山醫院,一省包一市……我們的國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相信這些孩子們都通過時政新聞和父母、老師的講述進行了了解。
  •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解碼中國抗疫故事之家國情懷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場艱苦卓絕的人民戰爭,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現出不畏犧牲、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顧全大局的家國情懷,迸發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磅礴偉力,淬鍊成抗疫鬥爭中最厚重、最亮麗的精神底色。這是一種捨生忘死、逆流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
  • 星辰文藝丨朱雪華:人被放大了的家國情懷——淺談《絕密工程》
    主題同樣是家國情懷,而這部電影展現出更濃烈的人的色彩,在弘揚家國情懷時不忘關照人本身。影片從人物塑造和觀眾體驗等方面注視和關懷「人」。主旋律得以與時代價值有了更為深入的融合。  立體人物的塑造  周作人曾在《新青年》發表了一篇《人的文學》。他說道:「我們現在應該提倡的新文學,簡單說一句,是『人的文學』。」
  • 《歌頌家國情懷 致敬戰「疫」英雄——連環畫作品展》在國家圖書館...
    主辦方供圖 為致敬所有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勇士們,12月3日至17日,《歌頌家國情懷 致敬戰「疫」英雄——連環畫作品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展覽
  • 近200件文藝精品記錄抗疫感人瞬間
    昨日,「挺起民族脊梁·寶安藝術家在行動」抗疫主題文藝精品匯報展在寶安區文聯文藝之家開幕,展出的作品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寶安區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擔當與真摯情懷。 本次展覽共展出寶安區文藝家創作的以抗疫為主題的書法、美術、攝影等各門類近200件文藝作品,用生動直觀的藝術語言再現了寶安人民眾志成城、同舟共濟,抗擊疫情的感人瞬間,謳歌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是經過層層篩選,評出了極具代表性與藝術價值的優秀作品。
  • 童聲抗疫歌曲《陽光在回答》:國是最好的國,家是最好的家
    童聲抗疫歌曲《陽光在回答》:國是最好的國,家是最好的家金羊網  作者:  2020-05-08 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轉變為常態化工作
  • 「忠孝傳家——傳統人物畫中的家族信仰與家國情懷」專題展揭幕
    12月12日,「忠孝傳家——傳統人物畫中的家族信仰與家國情懷此次展出的60餘明清時期人物畫作品,豐富立體地展現了傳統家族的生活場景以及情懷信仰。 對於觀眾,展覽是一次追溯先代歷史、瞻仰先賢文明的精神充電,喚醒人們對家風建設的關注。該展覽由長沙大觀文化、1978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逸點藝術機構承辦。
  • 張院士批評極少數知識分子,家國情懷何在?方方要抗疫英雄謝罪?
    5月12日,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江夏方艙醫院總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伯禮教授,通過網絡直播為天津市大中小學主講了一堂以「眾志成城、科學防治,在抗疫鬥爭中彰顯民族自信心」為題的抗疫思政課。
  • 【津玉良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談家國情懷
    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但悲不見九州同」的陸遊,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抗美援朝,一直以來強烈的家國情懷綿延傳承。
  • 從經典詩句中體悟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其基本內涵包括家國同構、共同體意識和仁愛之情;其實現路徑強調個人修身、重視親情、心懷天下;既與行孝盡忠、民族精神、愛國主義、鄉土觀念、天下為公等傳統文化有重要聯繫,又是對這些傳統文化的超越。
  • 寫作訓練: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
    一位大學畢業後就到貴州貧困縣工作的扶貧幹部在《在觸摸鄉村中收穫一份家國情懷》的文章中這樣寫道:這幾年,從機關到農村,與村民做朋友、打交道,為村裡大事小事出謀劃策,我也明顯感覺身上慢慢多出一些「泥土味道」:自覺從村民立場思考問題;用老百姓的思維方式,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困難面前,學會忍耐堅持,我多了些從容淡定
  • 話劇《今夜星辰》首次公演 再現一代科學巨匠的家國情懷
    演出現場,作為「民族脊梁」的科學家們的犧牲奉獻精神和愛國情懷,以及科學伉儷的精神之戀動人心弦,許多場景催人淚下。 話劇《今夜星辰》以「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及妻子李佩為原型,講述了兩人深厚的家國情懷、科技創新和奉獻精神,以及兩個偉大的靈魂相濡以沫的真摯愛情故事。該劇自2018年起籌備創作,2020年7月16日在合肥建組,被列為2020年安徽省重點文藝項目。
  • 家國情懷手抄報怎麼畫
    先給主題塗紅色,太陽塗黃色和紅色,紅旗邊框塗紅色,房子塗藍色和粉色,向日葵塗黃色,家國情懷手抄報就完成了。家國情懷手抄報教程1、首先在手抄報的頂部寫上主題,並在右下角畫上一個房子,房子下面畫上柵欄。2、接著在手抄報的右上角畫上太陽,並在主題下方畫上一面旗幟,利用旗幟做邊框,底部畫上向日葵花朵。
  • 國慶逢中秋,體悟深沉家國情懷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裡,公曆10月1日與農曆八月十五浪漫邂逅,國慶節與中秋節同時到來,舉國歡騰和闔家團圓在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裡氤氳出更深沉的家國情懷。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與國從來都是一體,不可分割。
  • 60幅傳統人物畫帶你感受家族信仰與家國情懷
    「忠孝傳家——傳統人物畫中的家族信仰與家國情懷」專題展日前在廣州增城1978藝術博物館揭開帷幕。此次展出60餘明清時期人物畫作品,豐富立體地展現了傳統家族的生活場景以及情懷信仰。對於觀眾,展覽是一次追溯先代歷史、瞻仰先賢文明的精神充電,喚醒人們對家風建設的關注。
  • 家國情懷:課本中的遼寧
    本報記者 張 瑜 從咿呀學語到慢慢長大,我們捧過不計其數的課本,也讀過課本中不勝枚舉的故事。那麼在課本中,遼寧的故事是怎樣被呈現的?它們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在開幕式現場,三位老師為讀者朋友帶來的迷你網課,不僅帶我們再一次走進積澱深厚的遼寧和建設發展中的遼寧,也讓無私奉獻、拼搏奮鬥的家國情懷深植心中。
  • 一個派出所所長戰「疫」中的家國情懷
    庚子年初這場來勢兇猛的疫情,見證了這些逆行者的勇敢與擔當,作為疫情防控工作極其重要的力量,公安民警在直面危險的的抗疫前端不顧個人安危,保民平安,護民周全。庫倫旗公安局布和同志就是其中的表率,這位一米八大個、一身正氣的派出所所長,在這防疫阻擊戰打響的第一時間,帶領白音花派出所全體民輔警進入戰鬥狀態,來不及和家人團聚,從大年三十開始,堅守至今。
  • 再現一代科學巨匠的家國情懷!話劇《今夜星辰》昨晚在合肥公演
    據了解,該劇以郭永懷、李佩夫婦生平事跡為原型,講述了兩人深厚的家國情懷。郭永懷烈士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創始人之一,是中國力學科學的奠基人和空氣動力研究的開拓者,也是唯一一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今天是你和李佩踏上祖國土地的頭一天,我們拼命地歡迎你!」
  • 鋼子榮獲中國慈善榜「最具家國情懷慈善領袖」稱號
    本文轉自【新浪公益】;2020年6月16日,第十七屆(2020)中國慈善榜在北京發布(線上),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副會長、善行團公益基金創始人鋼子榮獲「最具家國情懷慈善領袖」稱號,這也是本屆中國慈善榜唯一獲得該榮譽的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