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線漫展上的coser
穿短裙擺出「抬屁股」等姿態讓攝影師拍攝,你如何看待涉事女生在漫展上的姿勢和行為?
除了在輿論批評事件中女生的「不雅」動作外,你如何看女生作為「被偷拍受害者」的角色?
有論者指出行為或動作暴露與否,應要視乎不同場合下的語境,你認同嗎?
上海COMICUP 26(CP26)為中國大規模動漫展之一,每年均會吸引一眾商家參展及二次元愛好者到場Cosplay和參觀。在近日的CP26漫展中,一位身穿JK制服(日本女子高中生制服)的女生為配合攝影師拍照,趴在地上擺出各種姿勢。因為該名女生身穿短裙,期間擺出「撩裙子」、「抬屁股」等姿態,吸引不少人在女生的後方拍攝,也當場引來另一位女子批評不雅。相關影片及圖片被上傳至網上後,引發中國網友熱議,不少人對該女生作出抨擊。
據澎湃新聞報導,該女生後以「有人通過QQ、微信、微博等方式惡意傳播其隱私,故意詆毀其聲譽,且對其本人學習、生活造成影響」為由報案。7月28日,長寧分局仙霞路派出所開始調查事件。
穿著JK制服的女子
JK為日語流行語,意為「女高中生(じょしこうこうせい)」,取自日本假名音 jyoshikoukousei中的J和K,因此JK制服也就是女子高中生校服。在發源地日本,大多數人只將JK制服視作校服,除非是學生本人偶爾穿著,以紀念校園生活或少女偶像團體,藉此保持青春形象。
不過在中國,年輕女孩從cosplay起步、逐漸形成了熱衷「JK制服」的群體,並演變成一種小眾著裝文化。目前,隨著《創造營》系列、《青春有你》等女團選秀節目的大受歡迎,JK制服在中國等地的明星舞臺上和私服中,獲得越來越多的亮相,帶動了「JK制服」的常服化。有文章指,中國特色JK制服風潮代表了當代年輕人獨特的消費觀,包含對美好學生時代的追憶和嚮往、滿足收集愛好者的心理需求,以及對日系萌文化或女團時尚的追求。
因應風潮,中國也產生了JK制服產業鏈。網路上流傳著「三坑少女」的說法,指同時喜歡上漢服、lolita服飾、JK制服三種服飾並且為之花錢的女生;另外也因為花錢太多,同時也有「破產三姐妹」的說法。
漫展上的Coser
不過相比之下,JK制服和一般服裝差不多,工藝也相對簡單。根據第一財經報導,隨著相關風潮興起,淘寶在多年前已專門設置以JK制服為主的類目,並從去年開始出現明顯增長。至2020年,淘寶新開的JK制服店家超過1000家,淘寶也接連推出相關營銷活動,包括JK制服「新勢力周」——邀請明星穿同款制服、針對學生群體舉辦「種草姬」(指穿著各類新產品並拍下照片,以增高粉絲購買慾的女生)比賽。
值得注意的是,包含校服在內的「制服誘惑」情節常常被運用於色情產業中。
據報導,在網傳影片中,該名女生是因其JK制服的穿著,以及被指不雅的動作而成為眾人關注與批判的焦點。當時在展覽現場,更有女性直接呼喊保安。而在網路上,有關動作與拍照尺度的問題也引發了極大的討論,「安全褲」和「漫展偷拍」兩個詞條更先後登上了微博熱搜。
7月26日凌晨,當事女生在微博上發文回應事件,並向大家表達歉意。在聲明中,她表示自己穿了安全褲,且沒有注意到自己身後也有攝影師拍照。她又稱自己並非故意以撩人姿態博眼球博出位,而是在持續站立兩小時後體力不支。該女生後來表示,以後不再會去漫展,也不會穿JK制服去。
不少網友認為,該女生的姿勢並不是普通的「走光」,而是可能有故意炒作的性暗示成分。甚至有網友直言,如果他們身在現場也一定會喊保安,因認為考慮到漫展現場的大量未成年人,認為女生的舉動無疑不妥, 「已穿著安全褲」不是擺出不雅姿勢的理由。
另有網友把重點放到了偷拍者身上,認為「明明她是被偷拍的受害者,為什麼她要承擔所有的罵名?」、「那些攝影師應該拍照拍影片,然後再惡意傳到網上?能不能有點道德底線?」 也有網友認為,該女生動作從背後看過去確實不雅,但攝影師為何不加以提醒,反而大拍特拍?同樣也有網友指責叫保安的女生:「你應該提醒別人走光了,而不是大喊大叫讓所有人知道」。
在這次漫展事件中的討論中,女權議題也是一個關注的側面,「女權/女拳」「男權/男圈」及衍生詞彙不絕於耳。有網友認為「就是打色情擦邊球,扯什么女權,跟女權有半毛錢關係?」,也有網友反擊「哪怕女生已經穿了安全褲,男權想蕩婦羞辱你他就能」。同時也有網友們疾呼,應當對漫展類的現場加強管理,杜絕這樣的現象。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2020年7月5日臺北亞洲動漫展(PF32)上,一名休學女大生在動漫祭戶外Cosplay活動當眾掀裙露點,被警方依涉嫌公然猥褻約談到案;該女生後被當地媒體標籤為「假coser」。女生就讀的大學校方後來指出,女大生已休學1年半,校方將提供心理諮詢,涉法行為則交由司法偵辦。而警方坦言,雖以妨害風化罪偵辦也有所難度,但接獲民眾4則報案,屆時訊後將依法偵辦,函送臺北地檢署,交由檢察官認定。
7月20日,在中國廣州動漫展上,同有一名女Coser主動拉起衣服跟裙子露出內衣供人拍攝。有文章指出該名女生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經在大尺度網站(編按:大尺度泛指超越社會認可標準的內容)上小有名聲,惟受疫情影響收入未如預期,因此在這次的漫展上面大肆宣傳自己。
面對眾人對女生的批評,你認為漫展類現場乃至亞文化的管理要加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