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沉浸於美色,也因此痛失了天下

2020-12-14 靈犀角與

歷史上不乏有小姨子和姐姐在屋簷下共用一夫的事情,也不足為怪。在南唐就有小周后和大周后這樣兩個姐妹,但最後都非常可惜的是南唐後主李煜,小周后被後來的趙廣義侵佔了,還大罵李煜無能,最後自己卻又隨他一同自殺了。

小周后畫像

小周后獲偏愛,兩女共侍一夫

小周后是當時大司徒周宗的次女,她是遠近聞名的絕代美女。而在古江陵,可能只有除了自己的姐姐以外,沒有第二個人能與她比美了。因為她處在是皇室家庭,姐姐是李煜的妻子。在小周后很小的時候,就會被邀請去宮裡玩,玩後就經常和太后一起居住。加上天性就很乖巧,還特別聰明伶俐,比自己姐姐小15歲左右。在她14左右歲就經常出入皇宮裡,值得一提的是還頗受到太后的喜歡。

小周后和李煜劇照

《南唐書》卷十六:後少以戚裡,間入宮掖,聖尊后深愛之。

正因為小周后這樣在皇宮中一來二往,李煜對這個小姨子慢慢有了愛意,真是無法抵抗住小周后的美貌,深深地被吸引了。李煜非常喜歡寫詩,他的詩很多都是寫小姨子的,然後就對小姨子展開了瘋狂地追求。《菩薩蠻》這首就是寫他們兩個親密在一起快樂的相處時光。這個時候的大周早已經被她的夫君拋到了九霄雲外去了。本來大周后就體弱多病,她因為受不了自己夫君和妹妹的曖昧關係一氣之下結果就去世了由此小周后順理成章的上位了。

趙光義畫像

小周后遭趙光義強暴,卻不敢發聲

在小周后正式成為了李煜的皇后以後,李煜整天就和小周后黏在一起,到處遊山玩水,無心打理朝政,所以國家走向衰敗是必然的。雖然李煜是古代非常少見的才華橫溢的皇帝,但最後他即使救國心迫,自己的國家早已名存實亡,李煜之後成了趙匡胤的階下囚,這時小周后的遭遇難以想像。在趙光義繼位以後,自然看上了小周后,想辦法佔為己有。雖然在表面上對李煜禮貌相待 ,但是趙光義有意騙小周后進宮,然後把小周后霸佔了。這人很變態,還招來了一個畫師,讓畫師畫下自己強暴小周后的場面。小周后知道肯定會傷了李煜的心,而且李煜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之後李煜知道了此事又作了一首詩,寫出無法保護小周后的無奈,憤慨的心情躍然紙上。最後趙光義賜了一杯毒酒給李煜,小周后也陪丈夫自殺了。

趙光義劇照

總結

縱觀歷史,再輝煌的國家,只要沉浸於美色,不務朝政,國家終究走向衰敗。一個國君愛美女是很正常不過了,但是在國家面前,要以國家的大事為重心,孰輕孰重皇帝都要掂量。歷史上太多的國君敗在女人手裡,是有前車之鑑的,早應該引起重視了。

參考文獻:《南唐書》、《史經籍志》、《五國故事》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李煜:人生事與願違,我以赤誠相待
    最初的李煜自己選擇了後者。也對,他只是個天賦文華的風流子,經略天下,既無願也無能。於是,他給自己取號「鍾隱」、「蓮峰居士「,一門心思研究書法繪畫、詩詞文章、音律歌舞,樂得做一個如」漁夫「一樣自在的逍遙王爺: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
  • 李煜不愛江山愛詩詞,最終一曲《虞美人》,七夕節當天生辰變忌日
    公元978年的七月初七,這天既是乞巧節,又是李煜的生日,回憶在江南的時節,群臣祝賀,賜酒賜宴,歌舞昇平,李煜和小周后合奏了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首詞《虞美人》。但是,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登上帝位後的國家也是一個不算完整的國家,李煜主在位十五年中,面對北方強宋,心存忌憚,凡事都必須小心謹慎。無論宋怎樣挾制和壓迫,他都無條件接受,也因此招來國內民眾怒罵。但是後期國破家亡的經歷,讓他的詞風轉變,李煜後期的作品少了很多風花雪月,多了些感嘆王國的悲憤情懷。
  • 望江南兩首——李煜
    追隨者眾星拱月簇擁著年輕風流的國主,那時的李煜,真可謂春風得意,一日看盡南唐花月春風。可是,現實中他的景況又如何呢?入宋後,李煜曾給舊時宮女慶奴寫信,信中稱「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如此沉重的哀傷和悔恨,只怕秦淮河上往來不息的大小船隻都載不動。
  • 李煜一首悲哀的絕命詞,其中「春花秋月何時了」,說透了人生無常
    南唐後主李煜被世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作在詞壇影響深遠,可以說是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的風採。李煜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也是變化無常的一生,從萬人敬仰的一國之君到受盡侮辱的滅國之君,他的一生的經歷造就了他的作品含義深沉、題材寬闊是當之無愧的「千古詞帝」。
  • 李煜悲痛作詞...
    直到974年,宋朝統一天下也近在眼前了,那些邊遠的小政權已逐漸被消滅,而南唐,也處於被包圍的環境中。 但此時的南唐後主李煜,和他的文武百官仍舊醉生夢死,不知國家的現在的狀況岌岌可危。每天就知道沉迷於寫詩作畫,直到北宋軍隊到了自己家的大門口,整個南唐的百姓才恍然醒悟,國就要亡了,不過,太晚了。
  • 李煜——「最恨生在帝王家」最完美的詮釋者!
    在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中,封建社會以兩千餘年的悠久歷史佔據了近乎半數,因此,封建社會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在封建社會變遷的過程中,「帝王之家」又成為一個核心所在,尤為這裡不僅是身份的象徵、權力的中心,更是各方政治勢力角逐的舞臺。
  • 李煜醉酒寫下「絕命詞」,後兩句被廣為傳頌,千百年來無人出其右
    殿內管樂齊鳴、香氣瀰漫,令君王李煜暢心快意、神馳心醉。宴罷踏月而歸,多麼詩意!好景不長,在他還沉浸在詩意生活的時候,南唐被滅,李煜也成為了階下囚。詞作也突破了花間詞專寫「婦人語」的局限,多感懷亡國之痛與去國之思。
  • 趙光義強幸小周后,李煜的下半生痛苦不堪,真相或許是另一番光景
    徐鉉是個讓宋朝大臣非常頭疼的人,當然主要是文臣對他很頭疼,這個人學問極高,同時天下的讀書人,很多大臣在接待他的時候,動不動就被他引經據典懟的很沒面子。不過這次趙匡胤算是給他上了一課,這次他過來,趙匡胤全城弄得都是不識字的大兵陪同,弄得徐鉉不管說多少都是對牛彈琴,最後也就索性不說了。
  • 《虞美人》李煜的失意與逍遙,啟示我們珍惜現在時光,不虛度年華
    02千古詞帝李煜南唐第三任國君,史稱南唐後主。精書法,擅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成就最高。所以有人說:李煜不是個好皇帝,但是個好詩人。他被稱為「千古詞帝」。03一首詞成為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一個亡國之君念念不忘他過去的美好生活,自然會招來殺身之禍。是時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相傳李煜於七月七日生日當晚,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此詞,宋太宗聞知而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這首詞是導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 後主李煜的三個夢
    隴西郡公李煜在房中踱來踱去,煩躁不安。鄭國夫人又被召入宮中,自幾年前太祖登遐,新皇登基後,這日子益發難熬了。跟前幾年的明俊蘊藉相比,今日的腦後的白髮,稀疏得連銀簪都插不上了。李煜不禁苦嘆道:「簡直如阿鼻地獄一樣」。他很明白妻子這一去又會遭受何等的折辱。痛苦、妒忌、後悔,輪番齧咬著他,讓他不得安寧,可又毫無辦法。又過了一個時辰,來來回回不知走了多少趟後,終於和著淚痕入睡了。
  • 最美古詩詞系列:李煜,一個文藝青年的錯位人生!
    李煜,一位從無數次鬼門關成功折回的悠悠才子,卻在最後死於對故鄉的依依思念。一位對地位本無任何興趣的文藝青年,卻鬼使神差地充當了一會亡國之君。他的一生敢愛敢恨,與大周后的愛情、與小周后的幽會,斷然成為了姐妹兩人不可縫合的傷痛,但為中國詞壇留下了無可挑剔、無人望其項背的千古神作。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成就了李煜的盛名,造成了李煜的悲慘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李煜的一些小故事。李煜的大哥是李弘冀的最大特點是氣量小,生性多疑。他被立為太子之後,他總是感覺其他皇子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他總是感覺李煜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便處處針對李煜。即使李煜表現得很平淡,沉醉於詩詞歌賦,但是仍舊不能讓李弘冀放心。這使李煜的生活一度不怎麼好。
  • 「千古詞帝」李煜:絕代才子,薄命帝王,一場華麗的悲劇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李煜出生於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恰是中國傳統的「七夕節」,一個頗賦傳奇色彩的東方式「情人節」。巧的是,李煜在人間度過42個春夏秋冬之後,又在同一天與世長辭。李煜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年幼生活的全部皆是宮廷的繁華和奢靡的享樂,心裡只有男歡女愛的情感。可可他偏偏生的有帝王之相,李煜相貌奇特,長有駢齒,重瞳,這一直被作為聖人的特徵。孔子長有駢齒,項羽,舜,倉頡,晉文公等有重瞳。這都是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而李煜兩個特徵都有。
  • 《三國演義》中的呂布,站遍天下無敵手,最終慘死於美色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戰無不勝的傢伙最後也不免倒在了美色之下。呂布本來不是董卓的義子,但是董卓i想要將呂布收入旗下,於是列印送給路不一致馬,這匹馬不是凡物,而是能夠日行千裡的赤兔馬,也是後來隨著關雲長大殺四方的那批聖獸赤兔。可以說,每當盧布說到,將我的赤兔馬前來的時候,基本上戰局就已經定了,很快就會有一個大獎被呂布斬落馬下的。這就是呂布的威力。
  • 李煜《虞美人》:一個亡國之君的哀鳴
    這是沉迷於聲色犬馬,後來被宋朝滅掉的五代時期南唐後主李煜在亡國後寫的一首詞《虞美人》。 大自然怎麼這樣無情呢!那美麗的春花、皎潔的秋月,難道就沒有了結的時候嗎?現在不知怎的,我一看見春花秋月,就勾起無限的哀愁——不由得想起「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的賞花贊月的往事。可這一切都不復返了,永不復返了。
  • 詞帝李煜:本是帝王,卻被命運捉弄,連愛情都變得卑微
    這個人便是南唐後主、千古詞帝——李煜。李煜(原名李從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個兒子,他生來就是重瞳,這一奇特的樣貌遭到了長兄太子李弘冀猜忌和排擠。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禍端,李煜蝸居家中做起了宅男。那個嫉妒他奇特樣貌的兄長竟然先他一步離開了這個世界,而他那個不靠譜的老爹大手一揮——李煜就成為了南唐下一任君主。從宅男變成帝王,這不是驚喜,這是驚嚇。不管怎麼樣,李煜總得接過自家老子的班,好把這個苟延殘喘的南唐持續下去。帝王的責任很大很大,懵懂的李煜顯然還不知道這責任有多重大,他按部就班的做著應該做的事情。
  • 李煜的傷愁: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說起詞,就肯定繞不過一個人,他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李煜。李煜一生精於詩詞書法,代表作頗多,有「詞帝」之稱。知名度最高的,流傳最廣,就是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南唐亡國後,小周后曾大罵過李煜無能?他的死與趙光義又有何關聯
    小周后是否與趙光義發生這樣的事情其實並沒有可靠實據,不過她擁有國色之姿卻是真的,而且因為她與李煜在一起,還讓親姐姐非常生氣,甚至在病重期間都不願意回頭再看她一眼。 至於小周后與李煜在北宋時,李煜死後,小周后也不願意獨活,因為小周后對李煜的感情非常真摯,這也沒有枉費李煜對小周后一生寵愛。
  • 口語化的單詞李煜通俗易懂,通俗易懂,但千百年來他仍然令人驚嘆
    這位皇帝一生都與兩姐妹痴纏糾纏在一起,他是南唐五代十國-李煜的皇后。在中國的浩瀚歷史中,李煜「千古詞帝」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他早期的詞多描寫帝王繁榮的宮廷生活,語言鮮明,形象生動,感情真摯,風格柔和。在晚年的詞中,他常常傾訴失國之痛,抒發亡國之痛。
  • 李煜:春花秋月已逝去,不堪回首是故國!君有幾多愁?我都懂啊!
    你在位15年時間裡,不懂政事,沉迷於溫柔鄉不問今朝,天下動亂,你雖然不想管,管不了,但是你還是每年都給宋朝進貢大量金錢,希望南唐能夠殘喘一時。因為你雖然昏庸,但是,也知道宋軍戰鬥力的強悍,面對宋朝的步步緊逼,你選擇了示弱,想憑藉此來打動宋朝統治者,卻無異於與虎謀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