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創大賽:培育人才,發展技術新動能

2020-12-22 數字商業時代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同時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各地各高校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在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健全課程體系、強化實踐訓練、加強政策保障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蓬勃發展,各項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經過各方努力,一大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全面發力,展現出勃勃生機。

服創大賽的創意始於2009年,正值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時期,也是服務外包人才緊缺的關鍵時期。為引導和促進大學生關注服務外包,投身服務外包產業,無錫市人民政府提出了舉辦「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應用大賽」的建議,得到教育部和商務部的高度肯定與支持。

自2010年舉辦以來,累服創大賽計共吸引1600多所院校、40餘萬名大學生參賽,為服務外包產業輸送了近15萬名創新人才,湧現出數百個科技含量高、商業模式好、市場潛力大的創新創業項目,在服務外包業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多年來,大賽的辦賽規模逐年攀升,內涵不斷提升,成效日益顯著,得到了政府、企業、高校和學生的廣泛認可,大賽已成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載體、促進高校學生全面發展的平臺和推動校企對接的橋梁。

大賽旨在聚焦信息技術前沿領域,首創企業發包類賽題,同時致力於打造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和高校人才培養交流合作平臺,不斷拓展校企合作、項目孵化、人才對接功能,推動高校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實施創新教育改革,實現產業人才培養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累計為服務外包產業輸送了近15萬名創新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服務外包產業是現代高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技術承載度高、附加值大、增長空間廣,是數字經濟、總部經濟和樞紐經濟發展的有力助推器,已成為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進產業升級的新支撐和新引擎。

2019年無錫GDP總量達到11852.3億元,列全國大中城市第十三位;人均GDP突破18萬元,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二位;全市服務外包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結構不斷優化、集聚效應不斷加強,服務外包企業近2000家,從業人員超26萬人,業務範圍遍及到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0年第11屆服創大賽,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新挑戰,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的辦賽新模式,共吸引了來自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651所全國院校的6417支團隊報名參賽,報名院校和團隊數量均為歷屆最高,競賽成果轉化取得了新突破,這有力推動了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和產業創新發展。

拓展區域賽範圍,提升高校參賽熱情

在上屆成功舉辦西部區域賽的基礎上,本屆大賽增設中部區域賽,由中南大學牽頭承辦,覆蓋湖南、湖北、廣東等九省。依託中部、西部區域賽,提高區域內高校的參賽積極性,本屆大賽中、西部區域賽報名院校334所,同比增長78%;團隊數量3363個,同比增長86%,區域賽成效顯著。

線上+線下同步,探索辦賽新模式

密切跟蹤疫情形勢,做好賽事組織服務,科學調整賽程安排,做到停課不停賽。一是調整答辯方式。為應對疫情,本屆大賽決賽首次採用「學生線上答辯+評委線下評審」的網絡答辯方式;二是開展線上賽事服務。組織捷普電子、八維通、今目標、科創信息、華雲等命題企業開展網絡視頻答疑5場,累計在線觀看人數5.3萬人,充分提升師生參賽熱情;三是打響大賽知名度。利用大賽平臺為大賽命題企業和參賽高校提供線上宣傳和招聘服務。發布「服創大賽企業行」、「命題企業抗疫風採」、「命題企業雲招聘」、「參賽高校抗疫風採」等系列報導64篇,宣傳大賽成果、弘揚企業抗疫事跡,幫助企業招攬人才。

深化競賽成果,促進產教融合發展

一是編印《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案例選編》,展現歷屆大賽優秀作品,更好地指導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工作,為學生創業提供借鑑。二是舉辦校企合作交流會,邀請高校專家、大賽命題企業和無錫本地企業代表,探討在人才聯合培養、科研項目合作、校企協同實驗室等方面的合作模式,搭建校企雙方互融互通的交流平臺;三是舉行創新創業雲講堂活動,邀請創業大咖和創業先鋒進行線上主題分享,組織優秀創業項目進行線上路演,分享創新創業成功經驗、解答學生在創新創業道路上的疑惑,激勵廣大學生積極投身創新創業大潮。

 

相關焦點

  •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意見》(內政辦發〔2018〕51號)精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實體經濟優化升級,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實現新舊動能有效接續轉換,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 東方雨虹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為人才發展注入新動能
    來源:新浪證券「人才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近日,浙江、廣西、武漢、成都等省市地區相繼吹響了引育頂尖人才的號角,在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及計劃,尤其是在人才培育方面,對於高技術人才的重視值得企業學習借鑑。
  • 廈門翔安: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特色載體 培育大健康產業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廈門翔安: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特色載體 培育大健康產業發展新動能)
  • 一園一品|濟南創服中心:「大院大所」雲集,打造智創動力源
    當前,在創服中心服務的濟南高新區章錦片區裡,落地了許多大院大所及眾創空間,吸引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在此創新創業。科研院所云集聚力招才引智9月15日,在山東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後稱「山東先進院」)的展廳裡,一把特殊的太陽傘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
  • 技術進步重塑工業發展新動能
    然而,依靠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大規模投入的傳統動能模式正變得難以為繼,重塑工業發展新動能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鑑於我國技能偏向性技術進步發展相對緩慢與擁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的發展現實,以及技能偏向性技術變遷所伴隨的人力資本投入和技能溢價上漲特徵,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涉及的個體激勵和企業激勵問題有望得以解決。
  • 聊城:全力推進「四新經濟」快速發展 不斷培育壯大新經濟新動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程洽洽 聊城報導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聊城市發改委了解到,聊城高度重視「四新經濟」發展,接下來將從加快推進動能轉換、加快實施創新驅動工程、引導更新企業家觀念,激發創新熱情、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全力推進「四新經濟」快速發展,不斷培育壯大新經濟新動能,譜寫聊城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 菏澤市成武縣:聚焦高精尖 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2日訊 近年來,菏澤市成武縣積極招引高精尖項目入駐,不斷調結構、優布局,破除舊動能、培育新動能,一大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術型企業成功引進、順利落地,為成武縣產業發展集聚了「量」的基礎,強化了「質」的支撐,有力帶動了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 加強裝配式技術人才培育 推進建築工業化全面發展
    全面推動裝配式建築,使建造水平和建築品質明顯提高,同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以新型建築工業化帶動建築業全面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建造」品牌。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文件精神,積極響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築人才培育,進一步提高建設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理論與技能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決定開展裝配式工程師(裝配、設計、生產)專業技能人才培訓,標誌著我國裝配式建築工程師專業技能等級考試制度的建立
  • 東臺如何培育高技能人才?
    東臺高技能人才培育釋放發展新動能高技能人才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東臺緊緊圍繞全市新型產業加快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紮實推進技能人才培養、職業能力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等工作,多形式、多渠道為高技能人才的成長鋪路架橋,給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近三年來,共培養和鑑定初、中、高級技能人才15000多人,培訓城鄉勞動者6萬多人次,囊括車工、焊工、裝配鉗工、工具鉗工、汽車維修工、維修電工、砌築、育嬰員、養老護理員等10多個工種。
  • ...培育新生動能 2020「SCIP+」綠色化學化工創新創業大賽上海落幕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唐奇雲 通訊員潘聰聰)全國28個省市、6個海外國家、110所高校、140家企業、387支隊伍參賽,比首屆大賽增加50%;大賽賽事與創新需求相結合,邀請中外知名企業設立27項指定命題,參賽提交作品實現全覆蓋……昨天(12日),2020「SCIP+」綠色化學化工創新創業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上海化學工業區舉辦
  • 山東省政協建言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獻策341條
    孫宏瑗 攝  中新網濟南12月15日電 (孫宏瑗)「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關係山東發展大局,關係山東經濟鳳凰涅槃、由大到強。政協以此破題,建言資政能建到點子上,言到當言之處。」山東省政協秘書長劉永巨15日在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 助推高質量發展 第五屆清華校友三創大賽集成電路全球總決賽在佛山...
    9月8-9日,第五屆清華校友三創大賽集成電路全球總決賽在佛山南海舉行,清華大學專家教授、優秀項目代表、投融資機構代表和佛山企業代表相聚佛山,聚焦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這是清華校友三創大賽決賽首次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本次大賽通過座談會、項目決賽、主題演講、圓桌對話、對接交流等多種形式促進大賽項目成果轉化落地,助推佛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為推動佛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讓技能人才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次大賽共設86個比賽項目,包括63個世賽項目和23個國賽精選項目。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舉辦全國性的職業技能大賽必將對促進技能人才培養、弘揚工匠精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的導向作用。當前,面對疫情肆虐橫行和全球經濟增長的巨大壓力,讓技能人才為經濟發展賦能顯得尤為重要。
  • 自貿新聞 | 鏈通產才融合賦能創新引擎——新動能(煙臺)產業技術...
    促成這段產才締結良緣的背後,是新動能(煙臺)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專業化創新集成科技服務,通過「四不像」體制機制創新,打通從科技到產業「最後一公裡」,實現產業需求與人才技術的精準對接,為煙臺開發區新舊動能轉換持續提供創新動力支撐,凝聚創新活力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
  • 激活新引擎 釋放新活力 培育新動能
    2017年以來,蘭州新區GDP增速連續三年位居19個國家級新區第一,成為甘肅省經濟增長新引擎、改革創新新典範、高質量發展新樣板。今年前三季度,新區 GDP增長15.4%,繼續領跑國家級新區。其中,國有經濟貢獻超過六成。
  • 合肥經開區海恆集團:聚力戰新產業培育 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合肥經開區以創新型試點城市和轉型升級發展建設為契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緊圍繞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完善政策、平臺、人才、金融、環境等資源要素配置,初步形成創新引領產業
  • 潘紅虹:上海積極培育消費發展新動能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商業積極引進和發展各類新興業態,商業對外開放度和市場化程度走在全國前列。近年來,上海加快建設國際貿易中心,打響「上海購物」品牌,推進國際消費城市建設,上海商業發展的繁榮度和創新度繼續領先全國。  多年來,消費市場的繁榮為上海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引發熱議 「以賽促學」推動人才培養
    12月10月—13日,主題為「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以下簡稱「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舉辦。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全國技術能手」,創造了多項賽事記錄,打造了一場展示比拼職業技能、弘揚踐行工匠精神的勞動者盛會,受到全社會的熱烈關注。全國技能大賽助力推動高素質人才打造當下,國內外環境面臨巨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面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 神鳥快評丨創造城市新場景 培育成都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020成都新經濟新產品新場景首場發布會,100個新產品和新場景悉數亮相,供場景給機會9條政策措施重磅上線。強化應用推廣、釋放發展機會,這次發布會展現出成都場景營城、機會營城、新經濟營城的良好城市生態,為成都新經濟發展按下了快進鍵。
  • 清華校友三創大賽集成電路全球總決賽在佛山舉行
    9月8日、9日,第五屆清華校友三創大賽集成電路全球總決賽在南海舉行,清華大學專家教授、優秀項目代表、投融資機構代表和佛山企業代表相聚佛山,聚焦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這是清華校友三創大賽決賽首次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大賽通過座談會、項目決賽、主題演講、圓桌對話、對接交流等多種形式促進參賽項目成果轉化落地,助推佛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助力佛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