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級的快樂是理解的快樂。」——李奧納多·達文西
達文西的這一見解相當精闢,深諳學習和理解的區別。他把儘可能理解和應用多種研究領域作為他的人生目標。
人類是探索者。我們追求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要、願望和渴望。在此過程中,我們進化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並繼續加速進步。
我們中的一些人正在深入探究,以更好地理解事物或掌握自己的技能,他們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事實上他們正創造著現代世界。
1452年達文西出生在託斯卡納的達文西村,他是位多產的發明家,弟子眾多,致力於解決眾多生活領域中的問題,其思想跨越藝術、科學、工程和人文等多個學科。
他博學多才,在各種不同學科領域都表現出色。他成為最偉大的博學者之一有個原因:除了基本的閱讀、寫作和算術之外,他從未接受過正規教育。他是在家接受的閱讀、寫作、拉丁文、幾何和數學方面的教育。達文西的天才秘密,是任何人都可以學習的。
訓練你的大腦對一切刨根問底
從很小的時候起,驅動達文西的是他無窮無盡的好奇心,而非天賦。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可以追溯到這個習慣。
他只想獲得知識。Zat Rana解釋說:「他想像,提問,學習,以一種非同尋常的方式做著非常普通的事情。雖然其作品或許不可複製,但其方法卻不然,這表明我們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培養類似的好奇心。」
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在其《李奧納多·達文西傳》一書中寫道,達文西「對追求知識的興趣比發表它更大」。
艾薩克森寫道:「他渴望積累知識,這既是為了知識本身,也是為了個人的快樂,而不是寄希望於讓自己成為享有盛名的學者,或成為歷史進程的一部分。」
博學者並非為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們只是想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一切東西。愛因斯坦曾說過,他沒有什麼特殊的天分,只是好奇心特別強。他說:
不要考慮你為什麼要問問題,不要停止提問。別擔心你回答不了的問題,也不要試圖解釋你不知道的問題。好奇心自有它的道理……
好奇心不是某種必須「傳授」的東西。相反,它是一種品性,一種技能,一旦你學會尊重自己的好奇心,你就能掌握它。為了更好地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你應當學會提出漂亮的問題,繼而提出更好的問題。問正確的問題和給出正確的答案一樣需要技巧。不要做什麼假設,只需對一切刨根究底。
李奧納多·達文西幾乎了解所有的研究領域。比爾·蓋茨指出,他對一切都進行了細緻入微的研究,從水的流動和煙霧的升起,到你微笑時所使用的肌肉。
一個天生充滿好奇心的人會對各種各樣的事物產生興趣,並尋找有助於解決日常問題的聯繫。好奇心使大腦為學習和獲得技能做好準備。
學會尋找和理解事物的內在聯繫
更好地解決問題意味著主動尋求創意和創新產品的模式,找到聯繫不同概念的相似點而非不同點。
達文西「萬物皆有聯繫」的觀念和言論影響了其大部分作品。他並未對研究對象做太多區分,因為他認為它們彼此相互關聯。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漫步鄉間,尋找我不明白的事情的答案。為什麼貝殼會與通常在海裡發現的珊瑚、植物和海藻的痕跡一起出現在山頂。為什麼雷聲比引起它的東西持續時間長,為什麼剛一打雷閃電就立刻肉眼可見,而雷聲要過段時間才能傳到。石頭扔進水裡如何在周圍激起層層水波,以及為什麼鳥能在空中飛翔。在我一輩子裡,這些問題和其他奇怪現象都吸引著我的思考。
整個世界有很多事物、話題和課題值得你去探索,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深入挖掘吧。在看似不重要的事情之間建立聯繫,或許是你能掌握的最重要的思維技能之一。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像福爾摩斯一樣思考》(Mastermind: How to Think Like Sherlock Holmes)一書作者瑪麗亞·科尼科娃Maria Konnikova說,把看似不相關的事物聯繫起來的思維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大腦。她說:
在看似不相關的事物之間找到聯繫的思維方式,能夠觸及其龐大的思想和印象網絡,發現哪怕是微弱的聯繫並加以放大,從而認識到更廣泛的意義,如果這種意義存在。頓悟似乎不知從何而來,但實際上,它來自某個非常具體的地方:來自你的閣樓,來自你忙著做其他事情時所經歷的過程。
你的探索本能應當演化成發現更具內在聯繫的事物的本能,以全新、改進的方式解決問題。
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史蒂夫·賈伯斯對字體的好奇心,這促使他參加了一門看似無用的排版課並培養了他對設計的敏感性。後來,這種敏感性成為蘋果電腦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蘋果在市場上的核心優勢。」購物推薦網站Wanelo CEO Deena Varshavskaya這樣寫道。
許多博學者,包括艾薩克·牛頓和勒奈·笛卡爾,在其職業生涯中始終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心,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周圍的世界。他們不只是滿足於發現更好的問題,他們尋求答案。
要想成為當代的博學者,就要迫使自己去了解那些在你的領域之外有待理解的其它一切知識。多接觸能吸引你注意力的行業。向天地宇宙敞開心扉,它將為你創造無限的可能性。
達文西說:「學習永遠不會使頭腦疲憊。
通過推動自己進入不同的學科,你將有機會真正定義你是誰,你可能實現什麼成就,並且掙脫別人認為你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束縛。
人類創造力的秘密之一,是聯繫、團結或匹配不同的領域、觀點和人的獨特能力。
李奧納多·達文西非常擅長觀察、記錄並將他認為合適的事物置於背景中。對他來說,科學和藝術是一回事——當它們創造性地交叉在一起時,它們能相互配合,協同合作。達文西的作品為藝術家、科學家和哲學家等鋪平了道路。
麥可·J·蓋爾布(Michael J. Gelb)在其《如何像李奧納多·達文西那樣思考:成為天才的七個步驟》(How to Think Like Leonardo da Vinci: Seven Steps to Genius Every Day)一書中解釋了達文西的生活和職業原則:
達文西七大原則:「好奇心」(Curiosità)——對生活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和對持續學習的不懈追求。「演示」(Dimostrazione)——承諾通過經驗、毅力和願意從錯誤中學習來測試知識。「感知」(Sensazione)——感覺功能尤其是視覺的不斷完善,作為使經驗更有活力的手段。「暈塗法」(Sfumato,是達文西將顏料調和成如煙霧繚繞的方法,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繪畫技法之一)——願意接受模糊、自相矛盾和不確定性。「藝術/科學」( Arte/Scienza)——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的平衡發展,培養「全腦思維」。「形體「(Corporalità)——培養優雅、靈巧、健美和儀態。「聯繫」(Connessione)——認識到並能理解所有事物和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繫,培養系統性思維。
總而言之,如果你保持開放的心態,培養人類對求知慾的自然需求,努力在不同學科之間建立更好的聯繫,你就能像李奧納多·達文西那樣學習和思考。
訓練你的大腦對一切刨根問底,大膽嘗試,總是質疑「標準答案」。你學習、探索和質疑「標準答案」的內驅力,應該和你生存的內驅力處於同等地位。
來源: Medium,作者:Thomas Oppong
譯者:Sail2008
喜歡我們的話,記得加星標或置頂哦。
聲明:著作權所有,轉載需授權,嚴禁抄襲,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Come on,給你的靈魂充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