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妍】「我們絕不會讓前人在遺恨中流下的汗水和淚水白費,絕不會讓戰禍重演。」在二戰結束75周年之際,當地時間13日,日本京都府與謝町舉辦和平祈願祭典,約40名日本國會議員、地方官員及關西各地中日友好協會成員前往位於京都北部的礦山遺址,祭拜曾於二戰末期在該礦山從事無人道勞動而死的12名中國勞工。活動上,京都與謝町日中友好協會理事長江原英樹手捧鮮花,帶頭髮誓不忘悲劇,不讓戰禍重演。
據日本《京都新聞》16日報導,二戰期間,近4萬名中國勞工被強擄至日本各地,被迫在惡劣環境中從事苦役,遭受慘無人道的虐待。據日本外務省1946年統計,共有6830名中國勞工客死他鄉。報導稱,其中,有200名中國勞工曾被帶至京都府北部的與謝町大江山鎳礦,在此被迫從事繁重的勞動。其中12人因從事無人道勞動而死亡。
據報導,當地時間13日,京都府與謝町在該鎳礦遺址處舉辦和平祈願祭典,以祭拜這12名中國勞工。當天,約40名日本國會議員、地方官員及關西各地中日友好協會成員參加祭典儀式。
《京都新聞》稱,在礦山遺址附近豎立的中日悠久和平友好之碑前,參加祭典的人員分別為死去的12名中國勞工敬獻紹興酒,並輪流獻上花束。他們發誓不忘悲劇,不讓前人流過的汗水和淚水白費。
儀式上,與謝町中日友好協會理事長江原英樹帶頭髮誓道:「我們絕不會讓前人在遺恨中流下的汗水和淚水白費,絕不會讓戰禍重演。」
報導稱,此次祭典儀式由京都府日本中國友好協會主辦,今年已是第36屆。儘管目前日本仍處於疫情期間,但該協會堅持按慣例舉行祭拜活動。
另據《京都民報》7月8日報導,在這200名曾被帶至與謝町大江山鎳礦強迫勞動的中國勞工中,尚有部分人在世。其中6人已經將經營該礦山的日本冶金工業告上法庭,並達成了庭外和解,日本冶金工業將賠付每人350萬日元(約合22.5萬元人民幣)。除這6人之外,其他的原勞工也正在中國準備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