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2021-01-12 河北新聞網
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又近清明。在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怎樣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更有意義?該怎樣為清明節注入時代內涵?

    河北日報記者 仝靜海 實習生 康瑞珍

    新的祭掃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雖然離清明節還有幾天時間,但白玫瑰、梔子花、百合、菊花等可用於清明祭祀的鮮花已被預定一空。」3月28日,在石家莊市長安公園花店經營鮮花生意多年的店主王女士告訴筆者,近兩年來,清明節已逐漸發展成為繼春節、情人節、母親節後鮮花暢銷的又一個節日,「用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了」。「祭祀少燒一刀紙,會讓省會的天更藍。」省英烈紀念園工作人員李寧告訴筆者,近年來,該園一直在努力把低碳環保理念滲入到祭奠活動中,倡導市民摒棄傳統祭奠方式。「我們今年早早訂了2000盆瓜葉菊、3000枝黃菊花,希望入園祭奠者用鮮花祭祀等方式替代燒紙,還專門訂製了一批紙鶴、心語訴說卡等,祭奠者可以把想說的話寫在卡片上,寄託對親人的哀思。」李寧說。

    據了解,為過一個文明、安全、有序的清明節,我省不少地方制定了相關措施。位於邯鄲市內的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嚴格禁止在墓區內焚香、點燭、燒紙錢、燃放鞭炮等帶明火的祭祀行為,嚴禁攜帶塑料花等不易降解的祭祀品進入墓區;廊坊市嚴禁在墓區周邊公共場所兜售經營祭祀用品,對阻礙清明禁火禁塑工作、妨礙執行公務的人員,將依法給予治安處罰等。「獻一束花,敬一杯酒,鞠一個躬,植一棵樹……」輕輕點擊滑鼠,就可在網上完成對先人的紀念。「網上祭奠」這一新興的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網民接受,一些學校和社區還利用多媒體活動室組織開展「網上祭祀」活動,引導人們通過這一方式表達緬懷先人之情。邯鄲市建議青少年在網上寫一篇祭文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這樣既節省時間、資金,還避開了集中祭祀的交通擁堵、保障學生安全。今年,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也專門開通了網上祭奠平臺(http://www.hbjqlsly.com),方便人們祭奠先烈,藉助網絡平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文明清明、文化清明還需大力推動

    雖然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等低碳環保的祭祀方式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在城市中的實際施行者依然有限,在農村等偏遠地區更是難以展開。

    「清明前後,在一些十字路口,時常有市民趁著天黑給逝去的親人燒紙錢,留下一堆紙灰,很難打掃。若是有風的日子,更是四處飄散,破壞環境衛生,給我們的工作增添了麻煩。但人家緬懷親人,我們也不好硬阻攔……」石家莊市環衛工人張阿姨無奈地說。

    省委黨校哲學社會學教研部副教授王俊傑指出,清明掃墓祭祖、追思先人,源自中國傳統的孝文化,也是清明節強大的生命力和民間根基所在。但當前,一些人的祭奠行為已經走向異化。城市街頭燒紙菸霧燻人,農村墓地燒「寶馬」、「別墅」更是浪費,這就使頗有文化內涵的節日變得淺薄、低俗。他說,清明祭奠先人,關鍵在「心」,至於採取什麼樣的形式,應該與時俱進。這樣清明節才更有意義。

    筆者從省文明辦了解到,每逢清明,我省各地都會發布《文明祭祀倡議書》,大力倡導綠色祭掃,弘揚文明祭祀新風尚,希望廣大城鄉居民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其中。

    「我們倡議在清明節期間廣泛開展『關愛老人』志願服務活動,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提倡長輩在世時多盡孝道,而喪葬祭祀時則應一切從儉,做到追思先人儉樸為本,逐漸改變燒紙錢祭祀先人的傳統做法。」省會文明辦主任閆國文認為,傳統的祭祀觀念難以一刀切,文明祭祀觀念的深入人心仍需時日。精神文明系統、媒體應該繼續大力倡導,並要充分發揮農村、社區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的力量。

    據了解,為倡導文明祭祀、抵制封建迷信活動,石家莊市青園小區、金馬社區等向各樓長及轄區居民發放《文明祭祀倡議書》;青龍滿族自治縣出動宣傳車進行多方宣傳,勸導百姓改變以往燒紙寄哀思的傳統做法,用植樹、種花、種草等方式來祭祀先人;唐山市大力推行骨灰海葬、樹葬、壁葬等新葬式,以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王俊傑認為,尊重傳統、充分展現清明文化的意義,從社會層面上說,需要強有力的引導。這不僅需要倡導鮮花祭奠、居家祭奠、植樹祭奠等社會新風,還要借清明深入挖掘清明文化的內涵。從個人層面來說,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每一個在清明節去祭祀已故親人的掃墓者,不但要通過奉上一束鮮花、植一棵樹寄哀思,緬懷親人親情,還要教育後代繼承優良家風,傳承優秀文化。

本文連結:

http://hebei.hebnews.cn/2013-03/30/content_3179886.htm [複製]
【責任編輯:郭凱】

相關焦點

  • 今日清明,鮮花寄哀思
    隨後,現場人員兩兩一組,分區域向墓園內8600個墓位各敬奉一束鮮花,並深深鞠躬,代市民寄託哀思。,一束鮮花寄託哀思。/珠江商報記者林安迪 在西海抗日烈士陵園,有教師、退伍軍人及普通市民自發把鮮花送到陵園管理處,由在此值守的志願者代獻花。管理處主任梁卓華介紹,當天共有50多人送來花籃、鮮花20多束,表達對革命先烈敬仰之情。自3月25日網上祭拜平臺上線以來,截止4月4日18時,超21.6萬人次通過陵園網上祭拜平臺告慰抗日革命烈士。
  • 又到清明:遠程祭掃,不變的是哀思
    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多地紛紛開通「雲祭掃」等遠程祭掃平臺,鼓勵公眾通過遠程祭掃、緬懷逝者,寄託對親人的哀思。業內專家認為,祭掃重在心意,貴在文明,隨著時代發展,遠程祭掃等新方式多元化,共同形成文明祭掃新風尚。
  • 庚子年清明,我們該如何祭奠?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又到了祭奠親人的日子。百善孝為先,祭奠祖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庚子年清明,我們拿什麼祭奠?如何祭奠?林業局發來信息告知大眾說天氣晴朗,嚴禁野外用火;衛健委和疾控中心發信息說預防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取消清明祭拜活動!
  • 文明祭祀 是最好的緬懷
    清明節是我國人民寄託哀思、緬懷先輩、祭奠英烈的傳統節日。2020年清明節即將來臨,疫情猶在,安全至上。祭掃在心不在形,別樣清明一樣情,生者的平安健康是對逝者的最好告慰。倡導文明祭祀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時代風尚所趨。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們工會人做起,從家庭做起,為奪取疫情防控全面勝利貢獻力量。文明祭祀,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的具體體現。
  • 讓哀思更有寄託,讓懷念更有意義 文明祭掃,「風」起清明
    又是一年清明至。每逢此時,人們都會通過祭掃緬懷親人,寄託哀思。眼下疫情尚未結束,為防止聚集引起疫情蔓延,江蘇多地發出通告,倡導文明有序、錯時錯峰預約祭掃,引導群眾通過居家追思、網絡祭掃等新方式踐行文明新風尚。當下,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文明祭掃的踐行者、生態殯葬的先行者,推動清明更「清明」。
  • 移風易俗過清明 低碳環保祭故人
    移風易俗過清明 低碳環保祭故人 ——致廣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 發布時間:2019-03-22 18:12:38 來源: 延安市民政局
  • 一束鮮花祭故人: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村民文明祭祀寄哀思
    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村民領取鮮花現象。文明祭祀標語。紅網時刻張家界4月1日訊(通訊員 卓少民)「清明節用鮮花祭奠先人, 這是頭一次,不過感覺很好,既環保又安全」。4月1日,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村民劉樹林在村部免費領取祭祀鮮花後,對三王村開展的「一束鮮花祭故人」活動大加讚賞,並承諾將綠色祭祀新風尚進行到底。為貫徹落實《張家界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樹立文明祭祀新風,有效防範森林火災的發生,慈利縣廣福橋鎮駐村工作組積極聯繫相關部門在三王村投放一千多束鮮花讓該村村民免費領取,以此響應「告別陋習·文明祭祀」倡議。
  • 【文明清明·網寄哀思】追憶碧蘭
    【文明清明·網寄哀思】追憶碧蘭 2020-04-02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賞花寄哀思 成都雙水碾街道文明祭祀護沙河
    8月31日,成都市成華區雙水碾街道開展「秋賞彼岸花」暨中元節文明祭祀主題活動,並發起了以中元節為主題的護河志願服務活動。環保秋賞彼岸花 寄緬懷之情「看看彼岸花,領條紅絲帶吧,不燒紙了!」8月31日,雙水碾街道升仙湖社區舉辦了「秋賞彼岸花」暨中元節文明祭祀主題活動,以此讓居民度過一個文明、環保、安全的中元節,樹立文明祭祀新風。活動現場,每位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臉頰和手背都畫有彼岸花的圖樣。在中元節來臨之際,以彼岸花之形寄託對先人的緬懷之情。轄區居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往年燒紙的傳統是少不了的,無論在成都還是在外地的兒女都會回來參加。
  • 雲端祭掃、鮮花寄思...這個清明,我們這樣緬懷先人和英烈...
    每逢清明寄哀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清明期間,我市暫停了現場祭掃活動,市民紛紛選擇通過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綠色文明祭祀方式緬懷先人和英烈,寄託對先人的哀思,向英雄表達崇敬與懷念之情。
  • 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
    【來源:中國新聞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中新社成都4月1日電 (賀劭清 單鵬)將黃白色的菊花插在墓碑旁的灌木叢,白色塑料盤放滿糖果、蜜桔……清明節前,成都市民蘇子豪按照在網上提前預約好的時間,帶著侄兒來到成都市磨盤山公墓祭奠逝世的親人。
  • 2018年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話語有哪些?清明節祭奠父母長輩寄語
    清明節來臨,又是一年一度緬懷逝去親人的日子,清明時節雨紛紛就好像老天都知道是一個不好的日子,很多人已經踏上了回家的路,那麼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的話語有哪些呢?1、祭拜亡靈淚兩行,蒼天有情雨也茫。敬叩祖先灑濁酒,清風拂面情亦綿。煙雲花綻滿山崗,猶如仙境故人享。子孫不忘根之源,年年焚香燒紙錢。願清明文化永傳揚!
  • 惠州老人微信群賦詩祭先烈 綠色作別祭奠方式悄然改變
    發動親友網上祭拜  東時記者也隨機採訪了部分市民,網上祭拜已被越來越的人接受,認為這樣文明又環保。還有部分受訪者認為,清明節到親人墓碑前掃掃墓、燒燒香,點幾張紙錢,那是約定俗成的規矩,祖祖輩輩都是這麼做的,如果不這樣,總覺得對不住已故親人。
  • 桐城:文明祭祀漸成風,「寓意」花束成首選
    清明時節寄哀思,花香嫋嫋故人知。隨著文明祭祀理念漸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用鮮花代替紙錢、鞭炮祭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鮮花市場也因此火爆起來。4月3日,筆者走訪城區多家花店發現:每家花店的醒目位置都擺放著白菊花、杜鵑花……,櫃檯上擺滿包好的花束,除了白菊花和黃菊花的組合,還搭配一兩支非洲菊。像這樣的「寓意」花束,價格隨花束大小而定,10元、20元、30元、50元不等,市民也便於選擇。在城區一家花店,前來買花的一位市民告訴筆者:「我們買鮮花去做清明。
  • 孝道在於心而不拘於形式 網上思念堂引領綠色祭奠新風尚
    首先,網絡祭祀平臺不受時間和距離限制,只要擁有一部手機或者是一臺電腦,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通過網絡祭祀平臺來寄託自己對已故親人的哀思。其次,網絡祭祀更加環保。傳統祭祀大都會焚燒紙錢,這樣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同時還會造成空氣汙染。
  • 雲端寄哀思 福建「清明雲上祭」上線運行
    清明節掃墓祭奠祖先、緬懷親人是一項傳統習俗。今年清明節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期,為了減少清明期間祭掃活動引發的人員聚集性感染風險,3月31日福建省民政廳依託閩政通APP開設了「清明雲上祭」專題,為用戶提供線上祭掃服務,讓祭奠和緬懷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廣大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表達對祖先、親人的哀思之情。
  • 清明時節緬懷親人的詩句集錦 對親人寄託哀思寄語詩句句子
    清明時節緬懷親人的詩句集錦 對親人寄託哀思寄語詩句句子時間:2020-04-06 09: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時節緬懷親人的詩句集錦 對親人寄託哀思寄語詩句句子 2020年清明節到了,你一定有很多話想對逝去的親人說的吧,下面小編整理了清明時節緬懷親人的詩句
  • 2020清明節祭奠親人的說說短句 祈禱天堂的親人們幸福快樂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清明節祭奠親人的說說短句 祈禱天堂的親人們幸福快樂 1.遠在天堂的親人們,你們在那邊還好吧?我很想念你們,願你們在那邊一切安好天堂會很溫暖。。。 2.細雨紛紛,路斷魂。思念,懷念,卻是永遠的想念!外公,婆婆,爺爺,希望你們在那邊好好的!兒孫兒敬上!
  • 做好自身防護,是生者對逝者的最好告慰 我市推出清明免費鮮花代祭...
    江門日報訊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朱磊磊) 鮮花祭故人,春雨寄哀思,又逢一年祭祀時。與往年不同,今年清明節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江門市日前發布通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市清明現場祭掃按下了「暫停鍵」。為滿足廣大群眾清明節祭祀祖先的願望,代獻花、寄心語、掛絲帶等,成為我市許多墓園今年的「標配」。
  • 清明節緬懷思念親人的寄語 微信懷念已故親人祭祀句子
    2019年的清明節到了,對於已故的親人總有一些話想要表達,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清明節緬懷思念親人的寄語,微信懷念已故親人祭祀句子。  清明節緬懷思念親人的寄語 微信懷念已故親人祭祀句子  1、又是一年清明至,在這特別的節日裡,腦海裡盤旋的字眼,儘是些傷感,別離和後會無期,說也悽涼,讀也孤單,細雨砸傷了眼,思念觸疼了心,任冷風悽雨將自己澆透,從上到下透著寒涼,由內而外訴著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