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所講的是民間失傳絕技第九集,尋掘人參秘法。
這次的原文會比較的簡短,在解析原文之後,我也會和大家一同探討一下關於古代人民採集人參的特殊講究以及民間的其他對於人參的傳說小故事。
先看原文。
各類人參都有特性。《高麗人參贊》說:「三椏五葉,背陽向陰。欲來求我,椴樹相尋。」椴木酷似桐葉,樹大而陰多,故人參生其陰處。
原文道,各種各樣的人參都有著自己個性,之前一本專門寫人參的書籍【高麗人參贊】曾經寫到:三椏也指人參,有五片葉子,喜歡躲避陽光,生長在陰處,想要找到恩深,就到椴樹下尋找。然後作者也揭示了,什麼是椴樹。
椴木和桐樹像,樹大,而且陰出多,故人參生在椴樹的陰處。
直至,原文對於尋找人參妙法到此結束,總體來說就是人參障刀陰處,別想太陽多的地方找就是了。
我也在網上基金搜索,發現,老一輩的人會將上山採人參叫做放山,而且不會單打獨鬥,會組隊上山,有人背器具,有人背著公雞,也有人專門挖人參。
放山的隊伍會在山上拉開距離20米左右一個人的隊伍,橫排,順著山勢走,這是因為人參會結種子,種子很容易在周圍長出人參,所以這也出現了【喊山】這一行為,看到人參的人會喊【棒槌】,附近的隊友會提高警惕。
再者,紅線栓人參也是傳說成精的人參會逃跑,紅繩主要是為了做記號,這邊隊友喊了棒槌,那邊隊友看到繫著的紅繩就知道發現這顆人參的人就在附近,一會就會回來挖掘,因為在那個年代,看見人參不會第一時間挖,回先去看看附近有沒有其他的人參。
至於活公雞,是每天看到第一株人參的時候要殺公雞的,來祭奠山神,也是放山人對於大自然的饋贈的一種感恩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