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演員馬丁:生活需要我這樣的「斜槓青年」

2020-12-22 鮮猛娛樂

最近,CCTV8正在宣傳一部即將開播的正能量電視劇《小鎮警事》。劇中飾演女一號魏凌的,是鮮猛娛樂的老朋友——馬丁

上一次和馬丁暢聊還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熱播之際,馬丁在其中飾演了盛家二姨太林小娘身邊的心腹周雪娘。因為將壞角演得淋漓盡致,馬丁的人氣也一路暴漲,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

《知否》之後,馬丁又將在《小鎮警事》中以魏凌的身份和觀眾們見面了。從古裝劇跳躍到輕喜劇,今天馬丁又一次做客鮮猛娛樂,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

「《小鎮警事》讓我重溫喜劇的快感」

再次相見,馬丁依舊是陽光明媚,極具親和力的笑容一直掛在臉上。

她的新劇《小鎮警事》是呂小品導演的一部輕喜劇,聚焦基層警務人員的工作和生活,講述了東北小鎮上警民一家親的故事。由張國強、馬丁、李博聯袂主演,李琦、於月仙等深受觀眾喜愛的喜劇演員也加盟其中,實力派演員聚集,即將在CCTV8黃金強檔播出。

對於這次的新角色,馬丁說,這是一個飾演起來幸福感滿滿的角色。因為劇中這一帶的居民都像家人一樣,自己劇中的父親也是一位老民警,於是魏凌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在辦案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多人的照顧和幫助。並且這個角色和馬丁本人的性格非常相像,她飾演起來也是得心應手。

有意思的是,作為一個東北姑娘,說起拍攝中遇到的最大挑戰,馬丁居然告訴我們是東北話!她解釋到:「最難拿捏的其實是到底用幾成的東北話去呈現角色。我是播音主持出身,在上海生活了20年,東北口音幾乎被磨平了,而且用方言表演確實比較少,對我是稍微有點困難的。」

雖然說的是警察故事,但《小鎮警事》並不像以往同題材的劇那麼符號化。這個故事更多的講述了民警們脫下警服後的日常生活,也因為更生活化,才能產生更多東北式幽默的劇情。

談起演喜劇,馬丁表示《小鎮警事》並不是她初次接觸喜劇

「2010年,我在讀研究生一年級的時候,開始真正進入到專業的喜劇舞臺。排演的第一部話劇叫做《小姐貴姓》,在上海話劇中心的小劇場。我很喜歡話劇表演,尤其是喜劇,非常享受在舞臺上呈現喜劇的過程,看到很多包袱抖響了,內心也會滿滿的榮譽感。」

十年間,馬丁出演了《小姐貴姓》、《瘋狂電視臺2》、《撲來個男的》、《千萬別衝動》等多部精彩的話劇,大大小小一百多場演出。雖然她依舊把自己定義成一個話劇舞臺上的喜劇新人,但這些年積攢下來的演出心得,讓她在喜劇的把控上非常有激情,也非常喜歡現場的即興發揮。

「話劇的現場舞臺給了我很多表演的空間,《小鎮警事》就是在影視舞臺的表現當中再次重溫喜劇給我帶來的快感。」

爭做演員中最會編劇的導演

跳出各種角色後,生活中的馬丁其實是個「斜槓青年」。

去年8月27日,馬丁作為導演的院線電影《畢業的我們》上映了,從此她也多了一個導演的身份。

「做導演的感受其實和做演員非常不同,演員一定要做好自己身上的事,不能給團隊掉鏈子,要沉下心來研究自己的人物,做的工作都是為角色服務的。導演更像一個大家長,要綜合劇組所有人的意見,還要有自己的主意。」

轉換身份後,馬丁也有了更多的不同於演員身份的思考。經常有團隊成員會問她:「導演,這是不是你想要的?」於是她無時無刻不在思考自己對這部電影最直接的認識,不斷反問自己究竟想要呈現一個怎樣的《畢業的我們》給大家。

其實這部院線電影不僅是馬丁的導演的處女作,也是她作為編劇的第二部作品。雖然平時就喜歡寫作,但畢竟不是科班出身,馬丁也會懷疑自己的作品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好在周圍的朋友一直都在給她鼓勵,最重要的是,憑著《畢業的我們》馬丁在去年獲得了「亞洲電影人最佳新人導演」的榮譽。

演員、導演、編劇,馬丁不斷在影視劇領域突破著自己的身份。不過她表示,目前還是更希望自己偏重在演員上多一些,希望給大家塑造更多難忘的角色形象。

想要成為「斜槓青年」,僅僅三個身份標籤顯然是不夠。

今年5月,馬丁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處女作繪本——《一輩子都在等你》,成功解鎖兒童作家身份。(ps:閱讀文末福利,有機會獲得繪本~)

「2009年我就已經寫下了這樣一個故事。我在一次坐高鐵的途中,看到窗外有一片很漂亮的麥田,其中孤零零立著一所很漂亮的小房子,這就讓我覺得它一定是在守護什麼。於是我就從小房子的主人作為切口,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希望能夠喚起大家對承諾、對家的一些概念的認識。它不僅是一個兒童繪本,也是給大朋友看的。」

2020年過半,因為特殊的原因大家仿佛都按下了暫停鍵。突然停下來的生活,也給了馬丁更多自我的空間去思考,去進步。

「這期間我練習書法,練瑜伽運動健身,寫作看書,看電影等等,也在整理自己的家庭,做一些減法,讓生活化繁為簡。」下半年即將開啟,馬丁對未來還是充滿了期待,希望能夠接到更好的作品,以演員的身份繼續為電視劇、電影行業發光發熱

當生活按下暫停鍵,馬丁依舊本本分分的做好每一件事,一直向著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努力。「每一個人的人生階段都需要這樣一個暫停鍵,等一切恢復的時候會開啟更好的人生。」

Q:之前在《知否》中您的演技被很多人認可,從周雪娘到魏凌,角色風格轉變較大,您更喜歡在哪類角色上有所突破?

A:《知否》殺青不到一個月,我就接到了《小鎮警事》女一號的角色。這兩個角色轉換風格確實比較大,但我適應能力還是比較強的。第一,我本來就是東北女孩,而且整個團隊關係都很和諧,像一個大家庭,沒有給我很緊張的感覺。其次,在人物塑造上,可以說周雪娘的角色是塑造,而魏凌這個角色更貼近我本身性格,只需要用生活流的方式加以雕琢呈現就好。

Q:《知否》中演壞角演到被網友罵,那時的心裡狀態是怎樣的?

A:其實現在很多網友都是很理智的,對待角色和演員能分得開。我是很希望大家在演戲上跟我有所互動,而且現在大家更願意把反面角色記到心裡。我在《知否》這部戲上收穫很多,收穫了大家的認可,收穫了的大家的印象,這也是很多演員都期待得到的。

Q:您認為自己是「斜槓青年」嗎?今後還會去嘗試更多新的領域嗎?

A:我一直認為自己是「斜槓青年」,「複合型」這樣的詞我也覺得比較合適我。我最喜歡的導演是枝裕和曾說自己是一個「雜食動物」,我覺得我也是,對很多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我覺得當你走入一個新的標籤,才會對這個領域產生全新的認識,這是沒參與到其中完全不會獲得的。我目前的狀況不會排斥任何一種可能性,當然我更希望自己在最年輕的時候留下一些影視作品,給自己以後去欣賞回味。

Q:這次的疫情,有沒有給你帶來一些思考?

A:上半年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更好的評估,也更關注自己的健康,我覺得這是有的時候沒有在意的事情,我相信有一個好的身體可以更好的為自己的事業去奮鬥去加油。也呼籲大家多多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我也要做一個年輕的養生girl~

相關焦點

  •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斜槓青年具體是什麼意思?
    斜槓青年,指的是這樣一個人群:他們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作家。
  • 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了解一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了解一下 什麼是斜槓青年?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斜槓青年, 可是究竟什麼是斜槓青年呢?
  • 「國民女友」子望完美演繹斜槓青年的生活態度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如今的年輕人已經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我們往往稱呼這類人為「斜槓青年」。有一位網絡紅人更是「斜槓青年」中的佼佼者,沒錯,她就是被網友們稱為「國民女友」的子望。除了被人們常知的自媒體博主這一身份以外,子望同時也是一名演員和作家,並且在不同領域都小有建樹。
  • 萬字整理:左手自由職業,右手斜槓青年
    所以其實我發現在這個領域裡,不管是專業的還是斜槓的,我們參加的項目和培訓一個都不少,我們只是投入的精力稍微少一點。 第二個誤解是:好多人說斜槓青年是職場賦閒一族,他們是富二代創業,是有錢又有閒的一幫人,所以有能力和精力去開展自己的斜槓身份。 後來我在研究中發現不是這樣的,很多普通的工薪家庭出來的年輕人,同樣在斜槓著。為什麼?
  • 從青年時代打好基礎,為了成為斜槓中年而努力
    畢竟要寫斜槓青年,我還是先百度了一下:斜槓青年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Marci Albonher 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選擇擁有多重職業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例如:記者/演員/攝影師,斜槓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 文藝青年、斜槓青年、佛系青年……你最適合哪個稱呼?
    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 這個概念最近受到追捧,與之對應的英文表達是「Slash」,這個詞本意是「斜槓」,表示有一個人有多重身份 這一說法最早出現於2007年,由《紐約時報》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提出:「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開始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 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不同職業,這種現象稱為斜槓現象(The Slash Effect)。
  • 網絡流行語科普 斜杠人生、斜槓是什麼意思?
    網絡流行語科普 斜杠人生、斜槓是什麼意思?時間:2020-11-18 20:04   來源:網絡流行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斜杠人生、斜槓是什麼意思? 斜杠人生,指的是一種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種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的生活方式。
  • 華訊投資:斜槓青年人生沒有退費環節,認真對待未來的自己
    努力想要證明自己不會被社會退費,不會被自己退費,面臨生活再苦再累都會堅持。身兼數職,擁有多種標籤,每個標籤下面都有一個特殊技能。據了解,大部分認為的斜槓青年其實是從國外傳過來的,是一個人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有很多身份,比如說:"我是林安,我是一個自由撰稿人,然後斜槓自媒體人,斜槓視頻博主,斜槓播客主播,不同的身份之間沒有直接的關係,所以要用斜槓把他們給區分開來
  • 高考在即·話未來,紅人裝激發「斜槓青年」釋放更多潛能
    然而步入大學,這個象牙塔的最後一站,有人把握機會,努力學習,在學業上鑽研,未曾鬆懈;有人突然被鬆綁,面對豐富多彩、自由自在的生活喪失了自制力;還有人不停折騰,頗有一股「世界很大任你造」的勁頭……多樣生活 結果從來不會說謊。
  • 那些攜手頤蓮一起奔跑的斜槓青年們
    從「斜槓青年」近些年來的大行其道就可窺見一二。網絡上提及的「斜槓青年」,指那些幹過各種不同工作,有許多亮麗頭銜的人。他們不僅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還是健身教練、紋身師、漫畫家、rapper 等職業,他們多才多藝,涉獵廣泛。   當斜槓青年邂逅頤蓮,將會上演怎樣一出職場變形記?
  • 「加這道斜槓,是我對人生的鄭重選擇」
    「加這道斜槓,是我對人生的鄭重選擇」 ——透析「斜槓青年」現象白天,西裝革履,言談儒雅;下班後,背心短褲,熱情奔放;閒暇時,化身寫手,在自己的專欄更新文字。這是公司職員/健身教練/自由撰稿人成宇的日常。眼下,成宇這樣的年輕人有一個很「潮」的標籤——「斜槓青年」。
  • 文章頻道 - 專訪GIF插畫師「約翰強尼」,一位治癒系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創造可愛動圖,治癒你的世界。©約翰強尼「終於不用改稿了」是多少廣告人、創意人的心聲吶,而這幅隔著屏幕都能讓人感受到「過稿的快樂」的作品,是由GIF插畫師「約翰強尼」創作的。他的作品十分適合無限循環地盯著看,慢慢地整個人就會被它治癒了。
  • 對話「斜槓青年」|H.M.FUNK說唱團隊 Pupten
    對話「斜槓青年」|H.M.FUNK說唱團隊 Pupten 斜槓青年,追求多樣化、無邊界的人生。
  • 十八般武藝我都要?來看斜槓青年玩轉 Office 三件套
    而在這樣的現狀中,湧現了一批年輕人,他們不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而是擁抱變化,不斷學習掌握新的技能,選擇了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他們在自我介紹中往往使用斜槓來區分自己不同的職業和身份,因此被稱作——斜槓青年。
  • 全球戰疫:雪梨「斜槓青年」捐口罩助社區抗疫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雪梨「斜槓青年」捐口罩助社區抗疫  中新社雪梨4月18日電 題:全球戰疫:雪梨「斜槓青年」捐口罩助社區抗疫  中新社記者 陶社蘭  幾天前的一個下午,在雪梨Wentworth Point,一位戴著口罩和手套的華人向路人免費發放口罩。
  • 姚城斜槓青年帶你領略雙彩虹,每一張都能當壁紙~
    by /明生活網友「蘿蔔沒有絲」   by /明生活網友「山僧不解數甲子」   by /明生活網友「我愛吃雞腿」 >  by /明生活網友「白鶴橋」   匆匆忙忙習慣了   偶爾抬起頭,看看天空   也許你也能忘卻很多憂愁   愛上這座城市的此刻呢   都說見彩虹遇好運   希望大家的2020都順順利利   ~   看了這些照片,小編不禁想要感嘆一句,咱大餘姚果然臥虎藏龍,都是隱藏的攝影師!
  • 給自己多幾個標籤,多加一條斜槓
    最理想的生活,是不曾辜負自己。斜槓青年是一個熱門名詞,第一次聽到是在去年,看來我已經脫離社會或者趕不上潮流有一段時間了。像他這樣的具備兩項專業的技能就是標準的斜槓青年:牙醫 / 戀愛先生。個人認為斜槓青年的潛在詞應該是不放棄學習的機會,給自己提供第三種選擇。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貌似很多人在自己的主業之外,都會有一兩份副業兼職,人人都必須要使自己具備全面發展的能力,當今社會會淘汰有學歷的人,但不會淘汰有學習能力的人,只是我們大多數時候都在感嘆沒有時間,殊不知時間就在自己發呆、玩手機、購物…的間隙偷偷溜走了,聽過這樣一句話「時間就像海綿,擠擠就有了。」
  • 你所愛的 就是你的生活——斜槓青年與他的咖啡杯
    因為在咖啡品質之外,這裡的咖啡師總能為顧客帶來「斜槓」體驗——他們在簡約白的咖啡杯上「畫」出自己的生活,把個性和熱愛融入在每一杯咖啡裡,他們說,先成為自己,然後才能成為一名好咖啡師。咖啡杯上的潮流藝術 是新新少年的生活態度王明浩是一名擁有10萬粉絲的時尚生活博主,從小學畫的經歷讓他對流行元素十分敏感,因此他做的美食探店和城市街拍內容總能把古城南京呈現得格外「潮」。2018年8月,這個剛剛踏出大學校門的新新少年遇上初創品牌C&J,靈感突發,他決定當一名咖啡師。
  • 華山論劍|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斜槓青年選擇馬自達CX-4?
    「斜槓」(「/」),是最早由美國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在《一個人/多重職業》一書中提出的概念,用以指代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而在國內,「斜槓」已經成為年輕群體的一種流行風尚與生活態度,甚至是一種標榜自我的身份標識。在不同角色和職業間無縫切換的背後,藏著的是斜槓青年對條框與束縛的不屑,是對自我與選擇的忠誠。
  • 在線等,請回答 | 斜槓青年用英語怎麼說?
    當保守、狹隘的單一職業領域再不能適應這個多元化社會的各類需求,Slash(斜槓)一詞,就應運而生了。這個概念最早由作家 Marci Alboher 在其《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 Success》一書中提出。什麼是S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