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抽盲盒技巧,為年輕人解壓

2020-12-24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品質生活直播周期間,揭秘盲盒玩法,雲上看插畫展,補貼懷舊熱門產品……

多彩活動掀起「全民兒童節」風潮

昨天是「六一」兒童節,恰逢「五五購物節·品質生活直播周」舉辦期間,一場場探店直播、雲上探展和熱門商品補貼,針對的不僅是少年兒童,還有樂於重溫童年時代的成年人。活動期間各種豐富多彩的時尚活動,掀起了一股成年人過兒童節的新潮流。

直播抽盲盒技巧,為年輕人解壓

盲盒,正在成為都市年輕人的「解壓神器」。來自動漫影視作品周邊或設計師精心設計的卡通娃娃,被裝在好看的密封盒子裡,拆開之後才知道裡面裝著哪一款。當人們感到生活壓力時,拆開一個盲盒,瞬間就能感受到一份驚喜,盲盒就這樣成為年輕人互贈的熱門禮物。

品質生活直播周期間,小紅書平臺上的「95後」博主「如故少年」,帶來了一場盲盒直播。他不僅透露了拆盲盒小技巧,還在直播間同步帶貨,出售深受歡迎的聯名款盲盒套裝「林川一木」等12件商品。

「如故少年」來到凱德晶萃廣場地下一層的「樸坊」店鋪。店主面對鏡頭「很拼」,說出了資深玩家才知道的「乾貨知識」——比如搖盲盒,由於每款盲盒設計不同,通過重量、搖晃聲音、搖晃手感等,消費者可以大致判斷裡面是什麼款式,如願抽中的概率大大增加。

直播之後,「如故少年」深有感觸,他覺得,上海是國內的潮流先鋒城市,各種潮流文創類產品湧現。而上海年輕群體一直走在中國潮流前端,他們敢於嘗鮮,也助推了上海街頭新鮮事物不斷翻新。品質生活直播周正提供了一個絕好平臺,可以向消費者傳遞時尚信息。同時,品牌店鋪通過用戶反饋看到大家喜歡什麼,也能夠更好地把握趨勢、找到目標消費者。

雲上推介插畫大展,仿佛回到童年

這幾天,一場《世界插畫大展——國際安徒生獎(終身成就)50周年展》在虹橋南豐城舉辦,共有26位藝術家參展,展出作品300餘幅。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觀眾並不都是孩子,也有很多年輕人。展覽中的展品,描繪的不僅是孩子眼裡的美好世界,還有很多關注不幸家庭以及社會動蕩對孩子的影響等。獲獎藝術家中,有直面兒童負面情緒的莫裡斯·桑達克,畫風詭綺的杜桑·凱利,百無禁忌描繪生活黑暗面的湯米·溫格爾等。

許多年輕人在作品面前久久駐足。一對情侶很喜歡畫面中長期被欺負的大猩猩威利,他通過鍛鍊改變自己、漸漸樹立了自信。「作品很有人文關懷精神,不僅描述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種種經歷,還能給出十分恰當的解決方案。」《海的女兒》是一幅很具辨識度的作品,展覽用這幅作品精心布置的巨幅互動牆,引來很多年輕人打卡留影。

即便沒有到現場買票參觀的觀眾,也可以在直播中領略一番。昨天,美團點評聯合貓眼娛樂進行了一場直播,26歲的主播範嘉偉早早來到現場,和團隊工作人員一起準備,走參觀線、預熱臺詞。作為專業主播,他花了整整3天時間精心準備這場活動,和主辦單位通力合作、精心策劃。主辦方負責人董芳表示,她從直播中得到啟發,在未來3個月的展期中,他們也會通過更多直播和發布「種草筆記」的新方式,向更多人推介這場展覽。

補貼懷舊熱門商品,分享一份心情

品質生活直播周期間,電商平臺拼多多也精心準備,收集了15天消費數據,在「六一」兒童節當天,發布一份兒童節消費報告。

數據顯示,最近的15天裡,購買兒童節禮物相關商品的成年人同比增長317%,其中,有39.1%的成年用戶選購了懷舊零食、懷舊校服等「懷舊專屬」的兒童節禮物,懷舊零食禮盒也因此成為最熱銷商品。此外,給自己購買禮物、並完成獨立支付的「00後」用戶同比增加了137%,所購買商品最熱門的是盲盒和樂高。數據還顯示,搜索「六一」兒童節禮物的核心人群中,25歲至40歲之間的消費者佔到了半數。

對於這樣的現象,拼多多新消費研究院研究員範日召認為,「00後」這一代人,出生於物質需求被極大滿足的時代,對他們而言,兒童節更多代表著精神需求,而不僅僅是「買禮物」。相反,成年人開始用懷舊禮物來排解生活壓力,這變成了兒童節的另一個重要主題。

不少商家抓住「成年人搶過兒童節」的契機,早早上架了針對成年人的「懷舊禮包」,包括了懷舊零食大禮包、懷舊遊戲機、懷舊校服和T恤等。一款包裝上印著「豬飼料」,實際上是懷舊零食集合的創意商品在短時間內銷量增加557%。這些商品大都並非自己食用,而是通過快遞的方式分享給了朋友。

對於這些熱門商品,拼多多在品質生活直播周期間,投入不低於1.5億元的現金及優惠券補貼以及超過3億元的營銷資源,開設線上「品質生活」專場,同時推進線下千店大聯播。據悉,超過3200款全網最受歡迎的商品,正通過「百億補貼」+「品質生活」專項補貼資金的方式,低價送到消費者面前。(記者 欒吟之)

來源: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盲盒為什麼會讓年輕人上癮?
    你買盲盒了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盲盒開始慢慢深入到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在微博熱門話題上,「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閱讀量達到4.6億,有1.3萬討論。從小眾到大眾,有人說,盲盒集中體現了,人類的收藏欲和賭博心不僅不會缺席遲到,還會愈演愈烈。
  • 給你一份驚喜 「盲盒」已成年輕人的新寵
    蕭山日報 日前,有「盲盒第一股」之稱的泡泡瑪特在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因其神秘的未知性、拆封的驚喜性和解壓性等特點,盲盒已成為當下不少年輕人的潮玩「寵兒」。蕭山的盲盒市場情況如何?目前,店裡在售的盲盒包括海綿寶寶、若態的囡茜系列、櫻桃小丸子等70餘個品種,其中最暢銷的是若態的囡茜系列,包括一代今夕何夕、二代林深不知處、三代與子成說和四代夢境下午茶。以今年新推出的與子成說為例,該系列包括小青、許仙、聶小倩、寧採臣等12款娃娃,其中還有一個虞姬的隱藏款,每個售價59元。「這個月賣了27個,今年共賣了167個。」一位文具專區店員表示。
  • 一小時在線售出近萬盒,「解壓毛巾」憑什麼改變傳統紡織?
    但那些對盲盒娃娃趨之若鶩的「Z世代」卻表示:這就是我想要的。  盲盒本質上是一門「驚喜經濟」,關鍵點在於消費者打開盲盒的那一刻,如果沒有買中期望的玩偶,失望情緒誘發再次購買衝動,直到買中。基於這種消費心理,「盲盒經濟」聚集了一批新的消費群體,隨之而來的是盲盒概念的產品層出不窮,其中不乏令人意想不到的生活品,比如毛巾。  「解壓毛巾」也能盲盒?
  • 盲盒:收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近兩年來,盲盒文化逐漸流行,風靡年輕一代,成為不少年輕人娛樂、尋找刺激的方式之一,有著瀟灑的年輕人加入,盲盒文化有著勢不可擋之勢。,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發展到現在,盲盒文化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很多年輕人的錢包被掏空,被掏空錢包的年輕人依舊深深地陷在商家的套路中,無法自拔。盲盒中禮品大多以PVC材質的玩偶手辦為主,這類的商品的市場價大約在19~49元,但是將商品放置到盲盒中,盲盒價格大約在39~99元,價格增幅在一倍以上,大量的盲盒商家爭鋒上線,強佔盲盒市場。
  • 令年輕人為之瘋狂的「盲盒」,到底是在「賭」,還是在娛樂自己?
    ,這些小手辦筆者也很熟悉,都是各種盲盒裡面的,特點就是小巧可愛風格多變,和大型手辦不同的地方在於這種盲盒手辦適合大量收藏且價格對比大手辦來說算低,但有一點很不友好,那就是抽手辦都是看運氣的。而抽盲盒也就等於抽獎,不一定會獲得自己喜歡的那一款小手辦,但一定不會很虧。在我們國內盲盒文化已經十分流行,在小城市可能還不是十分盛行,但是在各大城市,例如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方,盲盒文化就是年輕人的潮流文化之一,年輕人不一定都玩盲盒,但一定會有很多年輕人玩盲盒,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 盲盒興起,年輕人為何買上癮?
    盲盒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買上癮。2日,記者走訪位於市區的一些購物中心內,探尋消費者購買行為及其心理。 在市區華潤萬象城3層泡泡瑪特直營店,店內人頭攢動,不斷有年輕人走進走出。記者注意到,不少顧客買單後還沒離開店鋪,就按捺不住拆開盲盒。 市民陳女士是泡泡瑪特的常客,且是MOLLY IP的「鐵粉」。
  • 玩轉盲盒,95後博主探訪上海文創潮玩品牌店
    「大家好,我是如故少年,大家喜不喜歡玩盲盒呢?今天我就帶大家看看上海街頭的盲盒和文創潮流玩具,正好明天就要兒童節了,」5月31日下午,小紅書博主如故少年出現在上海凱德晶萃地下一層的樸坊店鋪中,帶著「大兒童」們提前一天探店分享盲盒等潮流玩具。
  • 比炒鞋還燒錢的盲盒,如何讓人「中毒」1年花70萬?
    同年 12 月,杜海濤和淘寶直播一姐@薇婭 還在淘寶上直播賣盲盒,更是把泡泡瑪特稱為快樂大本營的官方衍生品。   杜海濤和淘寶直播一姐@薇婭直播賣盲盒   今年,泡泡瑪特還推出綜藝《明日之子》合作款 Molly、天貓節日版 Molly ,以及熱播劇《我只喜歡你》合作推出婚禮款 Molly 等,合作款一經推出,就受到粉絲們的一致好評
  • 盲盒經濟興起!「未知的喜悅」引年輕人追捧(組圖)
    圖為許多年輕人在南寧萬象城泡泡瑪特線下商店挑選盲盒。廣西新聞網記者 羅珊珊 攝記者在萬象城泡泡瑪特門店看到,即使是工作日,店內的顧客也很多,且大多數為年輕人,有的顧客還一次性購買多個盲盒,消費金額達上百元。當天,記者也在泡泡瑪特線下商店和自動販售機分別購買了一個盲盒,但均未抽到心儀的玩偶。
  • 數百萬年輕人迷「盲盒」,I Do推出「愛情盲盒」新玩法
    盲盒的存在就像這樣一盒巧克力,總有人想打開它,總有人對驚喜滿懷期盼。前不久,一家叫泡泡瑪特的公司開啟了赴港IPO之路,一時間,不少人被「盲盒」二字鋪屏。究竟什麼是盲盒,盲盒生意有多好,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迷它……一堆問題也像打開巧克力盒,隨之滾滾而來。
  • 銳學教育:中國盲盒出口增速超400%,買盲盒是出於什麼心理?
    盲盒這個詞具體的源頭、來歷已經沒有地方可以考察到了,但是在日本有被叫做 mini figures的動漫IP周邊與盲盒的具體形態很相像,不過通常也不會被當成盲盒出售。今年雙十一, 泡泡瑪特(POP MART)天貓旗艦店的銷售額達到1.42億元,成為大玩具類目中首家「億元俱樂部」成員。連迪士尼和萬代這些老牌玩具周邊巨頭也難以望其項背。
  • 59元一個的盲盒,是如何掏空年輕人工資的?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在你打開之前你根本不知道裡面裝的是哪一款,全憑運氣,運氣好會抽到人見人愛的那個,運氣更好的甚至會抽到隱藏款。這正是盲盒迷人的地方——不確定的回報,未知的驚喜。市面上最熱最流行的盲盒品牌是泡泡瑪特,這個零售價59元一個的小小盲盒,不知道掏空了多少年輕人的錢包。一如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 抽盲盒為啥能讓我快樂?花1500元摸清其中秘密,阿狸的快樂無窮盡
    你玩過盲盒嗎?有一種說法是盲盒是由日本扭蛋的進化而來的。實際上,它不必追溯到日本,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盲盒抽取所帶來的快樂,就像瘋狂買乾脆麵而只為得到袋中的卡片一樣。這種方式吸引了幾代年輕人入坑。但是如何最大化這種快樂呢?
  • 不僅能追星還可抽鑽石,這些奇趣盲盒刷新三觀!
    說到當代年輕人的潮流生活方式,「抽盲盒」必須佔有一席之地,小小的盲盒就能開出大大的快樂,讓年輕人們趨之若鶩。而商家們為了緊跟盲盒玩家對新鮮感的追求,也不斷開發出很多新奇有趣的盲盒款,讓人大開眼界。 美妝文物蔬菜盲盒…只有想不到沒有抽不到!現在我們就來見識一下這些新奇盲盒。「美妝盲盒」——口紅,化妝刷,潔面乳,香氛不知道怎麼選?
  • 盲盒式魔力:能讓年輕人砸下一個首付?
    周大圓和這個朋友都是單純的盲盒愛好者,從沒想過要靠買賣盲盒來盈利,可是她們也知道,有很多人是炒盲盒的。她倆都加入了一個盲盒粉絲群,可以參加每周一期的抽獎活動,如果自己被抽到,就可以獲得極其寶貴的直接購買隱藏款盲盒的資格。雖然參加了數十期都沒有抽中,但她們都是還堅守在群裡,每一期都參加,希望幸運最終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 「茉莉」有魔力盲盒別「盲」買
    A刺激 「入坑」解壓尋求驚喜感 年輕人為何熱衷於抽盲盒? 「有驚喜感,花幾十塊錢買開心。 」對高中生佳佳來說,無意中刷到的盲盒短視頻讓她 「入了坑」。每到周末,她會跟父母撒嬌,去一家商場泡泡瑪特潮玩店抽一個茉莉 (Molly)帶走。 「最狂熱的時候,一周之內買三次。
  • 「盲盒第一股」出圈背後:多少年輕人的錢包被「掏空」?
    財報顯示,2014年-2015年,泡泡瑪特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03.21萬元、4537.53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77.29萬元、-1598.04萬元。  直到2016年,公司向潮流玩具零售商轉型,開啟了IP+盲盒的運營模式,推出Molly Zodiac星座系列等盲盒產品,公司業績開始好轉,並帶動了盲盒經濟的發展。
  • 盲盒式魔力:能讓年輕人砸下一個首付!
    周大圓和這個朋友都是單純的盲盒愛好者,從沒想過要靠買賣盲盒來盈利,可是她們也知道,有很多人是炒盲盒的。   她倆都加入了一個盲盒粉絲群,可以參加每周一期的抽獎活動,如果自己被抽到,就可以獲得極其寶貴的直接購買隱藏款盲盒的資格。   雖然參加了數十期都沒有抽中,但她們都是還堅守在群裡,每一期都參加,希望幸運最終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 盲盒魅力難擋,許多年輕人忍不住「剁手」!專家:上癮、炒作應該警惕
    不少年輕人忍不住來「剁手」盲盒魅力難擋每次坐地鐵到凱德廣場換乘時,下班回家的島城白領魏女士都忍不住坐電梯來到盲盒售賣機的旁邊,跟著所要求的流程掃碼、付款、抽盒,一系列動作完成後,她從售賣機拿出盒子,最緊張的時刻來了——打開盒子,如果是陌生的手辦
  • 一入盲盒深似海——小小盲盒,盡榨乾了多少人的錢包?
    年輕人是購買主力軍泡泡瑪特的官方數據顯示,年齡方面,18-24歲的佔32%,25到29歲的佔26%,30-34歲的佔20%;性別方面 75% 用戶為女性;職業方面,白領佔33.2%,學生佔25.2%,此外有 90% 的消費者月收入在 8000~20000 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