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門菜市場外,記者拿著不足一公斤的黃瓜找到攤主,攤主馬上說:那我給你加一根黃瓜 本報記者 李贏 攝
在灞橋市場,記者購買的蘋果顯示1.165千克,一復秤成了0.9千克 本報記者 馬捷文 攝
買菜是常事兒,秤夠不夠,你平時注意了沒有?每周日的灞橋市場集上,田先生都會買菜和水果,可無意中復了一次秤他發現,買水果時竟遇到八兩秤。
菜籃子事關家家戶戶,那在灞橋、新土門、西辛莊等市場的秤準不準?記者帶你走一圈看看。
八兩秤一天多「賺」240元
「賣水果的人用的八兩秤。」田先生說,每周日,他都會去灞橋市場趕集買水果回去。上周日,他買了三斤香蕉,隨意復秤後,發現只有二斤半。
21日下午2時,灞橋市場最東頭,由南向北依次擺著三家水果攤,攤點前人熙熙攘攘。
在最北側的水果攤,女攤主說蘋果6元一斤,那三個蘋果多重?女攤主放到電子秤上,顯示:「重量,1.165千克;單價,12元/公斤;金額,13.9元」。「這麼貴?秤準不?」
「沒問題,我在這經常賣。」女攤主說:「這一天能賣200斤左右,今天逛的人多。」最南側的水果攤,女攤主稱香蕉3元一斤。記者買了一把,電子秤顯示:「重量,1.96千克;單價,6元/公斤;金額,11.8元」。
隨後,蘋果、香蕉被帶到附近一家藥店復秤,結果分別為0.9千克、1.75千克,比復秤前分別「少」了0.2千克、0.21千克。也就是說,兩家水果攤分別用的是八兩秤、九兩秤。
「經常有顧客來我們這復秤,基本都吃虧。」藥店工作人員說。
記者帶著水果回到攤點前,說明復秤結果後,兩攤主在電子秤上按了按鈕,看到顯示為0.9千克、1.75千克,退回了多收的錢。
按照最北側水果攤主的說法,她家用八兩秤,每斤多賺1.2元,若按一天賣200斤蘋果,則會「多賺」240元。
菜販教記者操作電子秤
昨日下午4時,在新土門蔬菜批發市場外,一攤主的黃瓜2元錢一斤,記者花4元買了1公斤。
附近另一攤主說西紅柿3元一斤。「秤準不?」「不瞞你說,我是九兩秤。」攤主答道。記者買了5個西紅柿,電子秤稱重為1.2公斤,一共7.2元。「給7元錢就行。」攤主說道。
記者來到菜市場內公平秤復秤,黃瓜為0.83公斤,西紅柿為1.02公斤,按照實際斤兩黃瓜3.3元、西紅柿6.1元,反推之,兩家都是八兩秤。
對此,黃瓜攤攤主稱:「想多賣點錢。」西紅柿攤主解釋道,在這賣菜的,都懂這行情,「這樣能多掙點」。
那如何用電子秤作假呢?攤主拿過西紅柿,放在電子秤上。「看好了,隨便點。」攤主說罷,開始依次點「單價一」、「單價二」……記者看到,顯示金額也不停變化。「看見沒,就這麼簡單。」在西辛莊一家水果攤前,攤主說菠蘿一斤5元,記者挑了一隻,稱重顯示為2斤。經過復秤,菠蘿只有1.2斤,這家水果攤竟用六兩秤。
業內人員解密
電子秤貓膩
昨日下午,土門菜市場的工作人員介紹,電子秤作弊沒有多複雜。
工作人員說,一般電子秤都有一個密碼,攤販只需要從賣秤者處得知密碼,隨後對電子秤進行「設置」——諸如電子秤上的M1、M2、M3等按鍵,在稱重前,按M1即為九兩半秤,M2即為九兩秤,M3即為八兩半秤,以此類推。「一般都是八兩秤。」
工作人員介紹,還有一種顯示為「單價一」「單價二」「單價三」等,其實就是對應的M1、M2、M3,有些更貪心的攤販,會用六兩秤。
土門市場一名電子秤店主說,在他的店裡,幾乎所有的電子秤都有密碼設置,這樣可隨時修改稱重時的計量標準。「不告訴人家密碼,電子秤不好賣……」
店主拿出一款電子秤,開機後,點了「去皮」鍵,記者將重量為115克的手機放上去稱,一開始,顯示為115克;店主點了「單價二」,手機重量立刻「跳」成127克;再點「單價三」,又變成135克……
教你幾招預防電子秤作弊
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蓮湖分局土門工商所副所長王發全介紹說,日常接到市民反映買菜遇到打折秤的投訴,而取證就很難解決。
王發全提醒說,為了保障自身利益,建議市民去正規菜市場、水果市場購物。土門菜市場工作人員介紹,以下方法可以預防電子秤的作弊行為。
「第一個方法是買菜的時候隨手帶一個自己稱過重的參照物,如一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一般是500克。」工作人員稱,買東西前放上去看看是不是500克,如果不是,秤肯定不準。如果是500克,就不能讓攤販再動電子秤。另外也可以記住手機的重量,在稱水果、蔬菜前,先稱一下手機,看重量是否吻合。
工作人員提醒,還可以帶東西去附近的大型超市、藥店等地方復秤,看是否遇到「打折秤」。
本報記者 曾春
編輯:趙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