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本是和平象徵,卻在抗戰時淪為日軍幫兇,打仗時一旦遇到必殺!
1950 年 11 月的華沙召開了一場世界和平大會,當時著名畫家畢卡索在現場畫了一幅銜著橄欖枝的飛鴿畫像。智利的著名詩人聶魯達覺得這幅畫意境非凡,並給它取名" 和平鴿 ",從那之後,鴿子被正式當作和平的象徵。
鴿子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動物,在世界各地都有人飼養,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信鴿。據說鴿子和人類相處已經有上千的歷史,考古學家發現的最早一幅鴿子圖像,是來自於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伊拉克)。
其實在很早之前,古埃及人就學會了如何通過鴿子傳遞一些重要的消息。直到公元12世紀,他們的很多信息傳遞都是靠著信鴿完成的,這種傳遞信息的方式在當時看來還是非常先進的。其實在中國的古代也一直有著用信鴿傳遞消息的情況,只不過用的不多而已。反觀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大力發展軍事事業,幫鴿子當作傳遞消息的重要途徑,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飼養。為此準備建立軍鴿舍,專本用來訓練這些飼養的鴿子。和傳統的鴿子相比,這些經過訓練之後的軍鴿,無論是外形還是飛行速度都要比普通的鴿強的多。他們將這些原本代表著和平的動物,變成他們犯下滔天罪行的「幫兇」。
據說日軍在南京犯下慘絕人寰的惡行後,還在這裡建立了當時最大的最大的軍鴿養殖基地,專門用來訓練這些軍鴿,等到這些鴿子訓練好後再送到各個軍隊中去。我軍開始和日軍戰鬥時,就因為不知道這些事情吃過不少的虧,而這些都是用鮮血換來的教訓。
直到後來意識到這些軍鴿的重要性後,專門成立了一支滅鴿隊。他們朱啊喲的人物就是負責消滅空中的鴿子,反之我軍的行動被日軍其他地區的部隊察覺。戰場上打伏擊的時候,最怕的就是敵人的增援部隊來得比自己預想的快,這樣很容易導致一場好好的殲滅戰變成一場突圍戰。所以掌握好戰場上的信息是相當重要的,這也是為何不能放跑一隻軍鴿的重要原因。因為一旦逃走一隻軍鴿,後面跟來的可能就是成千上萬的日軍。因此造成了戰場上打仗時,一旦遇到這些軍鴿必殺之,之後要做的才是進攻前面陣地的敵人。雖說經常有野生的鴿子被當作軍鴿打下來,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為了大家的安全只能選擇犧牲這些無辜的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