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免疫系統如何保衛人類健康?

2020-12-14 殘疾人的副業生活

我想很少有人會認真去讀一本關於免疫系統的書,但是我在讀完了這本書之後,我會覺得,哇,好慶幸,能夠對自己的免疫系統有這樣深入的了解。這真的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我們在人類很早以前,所有人看待病症的時候,都會認為有可能是神降下來的災殃,後來提出說,有四種不同的體液決定著我們身體的疾病。當然中醫也有很多自己的說法。

現在我們大量的普通人,都可以隨口講出這樣的詞語,比如說,細菌、病菌、病毒、毒素、自由基、白細胞、抗原、抗體、細胞因子、化學因子、多變結合重組、調節性T細胞、巨噬細胞、NK(自然殺傷細胞)細胞等等。就是人們越來越深入了解到我們身體裡邊的各個細節以後,我們發現我們的身體出現疾病,其實是因為免疫系統在和外部的細菌和病毒作戰。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所以,今天我們能夠深入地了解我們的免疫系統,我們才知道在疫情期間,或者今後我們普通的生活當中,怎麼樣去保護我們的免疫系統,進而保護我們自身的健康。所以,這本書非常有意思。

那首先我們需要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讓你給你自己的人體,設計一套免疫系統,你會怎麼設計?就是假設你能夠調動各種各樣的資源,你擁有非常高的科技能力,你給自己設計一套什麼樣的免疫系統,它是好的,是可以使用的。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體逐步演化出一道防線,也就是免疫系統,它會幫助人體抵禦病原體的入侵。在今天為你解讀的這本書中,作者將帶領我們漫遊人體免疫系統,了解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工作機制。

一,免疫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免疫系統一共有三道防線,分別是物理屏障、先天免疫系統,以及適應性免疫系統。

先來說說第一道防線,物理屏障。

絕大多數病原體都無法突破由皮膚、黏膜,以及各種分泌物組成的物理屏障。首先,皮膚就是一道由多層細胞組成的物理屏障。它把病原體擋在人體之外。 其次,人體的呼吸道、胃腸道、尿道等器官的黏膜,也可以有效地抵擋病原體的入侵。

第二道防線是人體的先天免疫系統。

先天免疫系統像是一套預設好的程序,它可以區分人體自身細胞與外來物質。一旦識別出病原體,就會發出危險信號,用預設的程序消滅入侵者。

先天免疫系統的主力軍是免疫細胞。免疫細胞表面的補體蛋白分子,會快速精準的識別病原體並與之結合,確認感染位置,同時發送信號給另外兩個小夥伴,也就是吞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召集它們一起來殲滅病原體。

適應性免疫系統是人體的第三道防線。

適應性免疫系統只針對特定病原體,這類病原體叫做抗原。有一種專門的抗原呈遞細胞,會把抗原送回系統進行分析。你可以把適應性免疫系統想像為一隻部隊,它們要抵禦病原體大軍入侵,抗原呈遞細胞是前線的小兵,它抓回來一個俘虜審查,這個俘虜就是抗原。當部隊從俘虜這裡了解了情報,就能排兵布陣,對病原體大軍進行精準打擊。

二,如果免疫系統出現差錯,將會引發哪些病症。

第一類病症是免疫缺陷疾病。

當免疫功能出現缺陷,某個環節缺失或者不正常工作了,人體就會出現免疫缺陷疾病。病因可能是由於基因突變,也可能由環境因素引起。一旦患有免疫缺陷疾病,人體對外界病原體的抵抗能力將急劇下降,會導致反覆感染或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愛滋病,愛滋病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由HIV病毒引起,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免疫缺陷疾病。HIV病毒能夠攻擊人體內的T細胞並大量破壞T細胞,使人體免疫功能喪失,從而引發其他的感染。

第二類病症是炎症。

炎症反應是正常免疫反應的一部分,免疫系統根據病原體的危險程度作出反應,威脅越大,免疫反應越強。隨著免疫過程的結束,炎症反應會自然消退。然而,炎症是把雙刃劍,在有些情況下,炎症有著潛在的危害。在大腦等特殊部位或器官發生的炎症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比如,大腦炎症會壓迫中樞神經系統;如果聲帶出現炎症,可能阻塞喉部導致窒息;嚴重的心肌炎會影響到心臟的功能,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抗炎症藥物來抑制炎症反應。

第三類病症,是戰鬥力爆表的免疫系統引發的過敏症。

過敏症是由於人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的識別產生了偏差,因此對無害物質以及人體組織發起攻擊,在身體內大動幹戈一場,結果就引發了一系列過敏症狀。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是能分清敵我的。現在有些小朋友特別容易過敏,往往是因為生活的環境過於乾淨,或者濫用抗生素,破壞了身體裡正常的菌群比例,讓免疫系統「過度敏感」。

第四類病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它是指免疫系統失控,攻擊人體組織。理論上,免疫系統可以對任何東西發起攻擊,因此它就有可能攻擊身體內的正常分子和細胞。當然,人體內也有一種機制,避免免疫系統攻擊自身,但是它一旦出錯,人體就會患上自身免疫病。如果免疫系統攻擊的是胰腺中分泌胰島素的細胞,人體就會患上I型糖尿病;如果是其他的細胞,人體就可能患上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狼瘡、自身免疫型肝炎、重症肌無力症,等等。

三、人類如何利用免疫系統來應對疾病?

隨著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等學科的發展,人類對於免疫系統的認知越來越深刻,更夠更好地利用免疫學來幹預和治療疾病。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運用領域是接種疫苗,刺激人體產生抗體,預防疾病。

在前面講適應性免疫系統部分,我們了解到,適應性免疫系統遇到病原體會作出適當的反應,並且留下記憶細胞。當病原體再次入侵的時候,免疫系統就可以更快速高效的應對。疫苗就是利用這種機制,將改造後的病原體注入體內,利用免疫系統的記憶效應,預防病原體入侵。

疫苗有許多類型,最常見、最好用的兩種類型是活的弱化病毒和滅活的病毒,它們的毒性不至於引發疾病,但可以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讓它們產生免疫並留下記憶細胞。當人體遇到同種病毒入侵時,免疫系統便可快速響應,擊退病毒。

第二個運用領域是體外製備抗體。

還記得適應性免疫系統中的B細胞嗎?B細胞被抗原激活後,將會分泌大量針對某種抗原的抗體。抗體分子是高度專一的,只跟特定的抗原結合。抗體是個好東西,我們能在實驗室中製備出抗體嗎?可以。所謂體外製備抗體,就是利用基因技術,人工合成抗體成分,而不是由人體的免疫系統直接產生。

第三個運用領域是癌症治療中的免疫療法。

這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或者實驗室製備的免疫成分來對抗癌細胞,將癌細胞當作入侵病原體消滅掉。

目前,免疫療法的臨床應用主要有三種:

第一,強化人體已有的免疫功能。免疫系統在發揮作用時是比較收斂的,因為人體有相應的抑制功能。如果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活力不夠強,科學家可以定向對一些免疫功能「鬆綁」,解除一些抑制功能,讓免疫系統在與癌細胞的抗爭中全力以赴。患者可以通過服用免疫增強劑來強化免疫系統。

第二,過繼性細胞療法,是指從患者體內取出有抗癌能力的T細胞,在體外進行增殖,複製出數百萬克隆T細胞,然後再注射回患者體內。

第三,CAR-T療法。首先把患者的免疫細胞抽出體外,然後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把能夠識別癌細胞的瞄準器,也就是一個特殊的基因加入免疫細胞裡,增強它們識別、攻擊癌細胞的能力,讓這個免疫細胞變成一個專門殺滅癌細胞的特種部隊。再將這種細胞培養變多,輸回患者體內。

那最後,對於我們來講,我們能夠做些什麼?這個作者講說,一定要多接觸大自然。就是我們現在生活在單元房裡邊,生活在小區裡邊,生活在城市中間,我們周圍的菌群和病毒太單一。太單一以後,導致我們身體內的免疫系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過度亢奮,有時候免疫力提升不足。

所以,我們需要到大自然裡邊去走一走,到森林裡邊、到農田裡邊。這時候我們的身體才能夠變得更加的健康和平衡。千萬不要試圖生活在一個每天用酒精擦拭過的世界裡邊。那樣的話我們的免疫系統會變得更加脆弱。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情和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心理對於我們的免疫系統的影響是很大的。

那為什麼很多人被宣布得了癌症以後——他之前沒查出來的時候,每天的日子過得好好的,你看他這個樣子再活個幾年總是沒問題的,因為沒有任何症狀,但是一旦被查出來是癌症,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垮掉,甚至走掉,為什麼呢?就是心裡崩,你心態只要一崩,你的免疫系統開始大幅地下降。沒勁了,這個人就投降了。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深入地了解我們的免疫系統,做出正確的選擇,讓我們的身體能夠變得更加健康。

相關焦點

  • 【漫畫科普】我們的免疫系統
    小煥以漫畫的形式為大家講解一下我們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讓我們看看免疫系統是如何工作的?如何與病毒和細菌作鬥爭的? 10000年前,我們的祖先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避免自己成為大型動物的腹中餐。
  • 當我們在談論免疫系統的時候,我們應該知道些什麼?
    我們的免疫系統究竟是從哪裡來的?什麼是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什麼是抗體?抗體又是怎麼工作的呢……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們眼花繚亂。對人類來說,疾病一直都是一個難解之謎。疾病到底是什麼?疾病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有些人會得病,而另一些人卻不會?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種不同的疾病?最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治癒疾病?
  • 學姐來了|生命健康的守衛者——免疫系統
    導語:千百年來,人類無時無刻不在與疾病進行著激烈的鬥爭,免疫系統作為抵禦外來侵害,維持人體生理平衡的有力屏障,對生命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人類對免疫學的追求並沒有止步於此。歷史上,人類長期受各種傳染病的困擾,其中的烈性傳染病,如黃熱病、鼠疫、霍亂、天花及流感等,以傳播迅速和高病死率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千百年來,可怕的瘟疫迫使人類與之做不倦的鬥爭,對免疫學以及免疫系統的探索也從未停止。
  • 蝙蝠為對抗新冠病毒提供線索:人類也要學會調節免疫系統?
    Gorbunova說:「我們對蝙蝠的壽命和抗病能力感興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我們沒有時間坐下來好好想想。隔離給了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時間,我們意識到蝙蝠對傳染病的抵抗力和它們的壽命之間可能有很強的聯繫。我們還意識到蝙蝠可以為人類治療疾病的方法提供線索。」
  • 聚焦世界強化免疫日 京東健康「名醫直播+免費問診」助力大眾免疫...
    雖然世界強化免疫日是為了消滅脊髓灰質炎而設立的節日,但在脊灰病毒已經完全可控的今天,這一節日存在的更多意義,是提醒人們加強對免疫的重視。免疫力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它是人體免疫系統進行自我保護,維護體內環境穩定的能力,就像人體的自衛軍,能自動識別和消滅外來入侵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保衛我們的身體健康。
  • 看直播、問醫生、購好物 京東健康推出「強化免疫日」一站式服務
    免疫力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它是人體免疫系統進行自我保護,維護體內環境穩定的能力,就像人體的自衛軍,能自動識別和消滅外來入侵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保衛我們的身體健康。通常來說,健全的免疫系統具備三大功能:一是防禦功能:人體免疫系統抵抗或防止病原體及其毒性產物侵犯,使人免患感染性疾病;二是自穩功能:免疫系統能及時地把人體衰老和死亡的細胞識別出來,並把它從體內清除出去,
  • 打敗新冠病毒最有用的「藥」,是你的免疫系統
    免疫力,即人類通過免疫系統抵抗疾病的能力,人體抵禦外來物(如病毒/細菌/真菌)的入侵、維持體內環境穩定,全靠這套大型防禦系統。從目前的病例情況和研發進度來看,新冠肺炎尚未有特效藥,因此我們想清除已進入體內的病毒,只能依靠自身免疫系統。
  • 紐康然|沒有「免疫護城河」的寶寶,如何抵禦千軍萬馬的細菌?
    讓孩子多暴露在有微生物的環境中,接觸一些細菌,不僅不會生病,還可能預防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不乾不淨不生病」。 但是,讓從小在「無菌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突然大面積接觸細菌,對媽媽們來說還是非常冒險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尤其在嬰幼童階段,一次嚴重的感冒、發燒,可能讓孩子智力停發育15天。
  • 免疫細胞與健康的八大關係,值得一看!
    可以說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性的穩定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由此可見,維持機體免疫系統的穩態對於機體的健康是十分關鍵的,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適時回輸免疫細胞可以改善自身的免疫力,對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療和預後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 Cell:構建出人類免疫細胞圖譜,可確定遺傳變異對基因表達的影響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LJI)的研究人員分享了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對於破譯這種自然遺傳變異如何影響免疫系統保護我們健康的能力至關重要。為了確定遺傳變異對免疫系統的影響,Vijayanand及其同事們產生了15種類型免疫細胞的基因活性譜,其中這15種類型的免疫細胞發表著在91名健康供者中每個人的血液中發現的最為豐富的細胞類型。他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遺傳變異對免疫系統中基因活性的深遠影響。
  • 免疫細胞如何穿越緻密組織,開展免疫救援?
    免疫細胞如何穿越緻密組織,開展免疫救援?正是因為免疫系統24小時晝夜不停地工作,我們的健康才能有效保護。當有外物(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入侵時,免疫系統立即可以調配不同功能的免疫細胞,來對付入侵外物。當人體出現異常細胞(如癌變細胞),免疫系統則可以起到監視的作用,能夠及時發現並清除體內的異常細胞。
  • 為了胎兒安全,母親的免疫系統在懷孕期間被改變
    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炎症和耐受中心主任、醫學博士Sing Sing Way說:"我們不知道在細胞和分子水平上是什麼因素導致了流產或早產,主要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懷孕是如何正常工作的。" Way和他的同事是科學家、醫生中的一部分,他們正在尋找這些對健康和科學有巨大影響的基本問題的答案。
  • 「開心果的營養與人體免疫系統」活動順利舉辦
    1月15日,美國開心果於一月中旬開展了美國開心果線上營養活動,讓更多的人群了解到美國開心果對人體有免疫系統的好處。目前人類面臨的健康風險包括環境風險(空氣汙染和氣候變化)、傳染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等等。而多吃開心果不僅使人快樂,還能帶你走上健康之路。
  • 病毒與免疫系統之間的戰爭,緣何引出C5a?
    而其他健康人群的黏膜(嘴唇、眼皮、鼻腔、口腔)接觸到這些空氣傳播的病毒時,感染就有可能發生,這也是為什麼戴口罩如此重要的原因。 我們對免疫系統的認知,來自平日常見的免疫反應,比如發燒。
  • 一場免疫器官指揮免疫細胞作戰的戰爭
    最近被我們頻頻提起的就是「免疫力」這個單詞,免疫力是人體抵禦外來入侵的一種能力。 構成免疫力的生力軍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衝鋒殺敵的就是免疫細胞。
  • 幼芃益生菌—抵禦便秘拉稀,腸道免疫系統建康守護小衛士!
    幼芃益生菌是如何進入腸道後,是如何幫助腸道抵禦便秘拉稀,維護腸道免疫系統健康的呢?我們的身體有一個強大而複雜的免疫系統,其中包括了許多的細胞以及暴官,幫助我們抵禦外來的細菌、病毒等入侵者。一旦免疫系統發生混亂,它還會掉轉檢頭,攻擊自身健康的細胞和器官,導敗自身性免疫疾病。免疫力低下免疫力超常也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結果,如引發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疾病等。
  • 15000字深度長文,詳解人類癌症與免疫治療發展史
    我們血緣關係最近的親屬——黑猩猩,在基因上與我們人類的相似度達到了96%。人類和獼猴共有93%的DNA。貓的基因與我們人類有著90%的相似性。 當涉及到蛋白編碼基因時,老鼠與我們有著85%的相似度,但是在非編碼基因上,只有大約50%的相似度。國家人類基因研究所把這種相似性歸咎於大約8千萬年前的共同祖先。
  • 腸道菌群調節人類免疫細胞動力學
    腸道菌群調節人類免疫細胞動力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03:01 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Joao B.
  • 一種新的女性抑鬱徵兆,以及,精神分裂可能與免疫系統有關
    一個簡單的測試,看看自己的心臟功能「健忘」也可能說明大腦在有效率地工作一天一個牛油果,腸道微生物更開心更年期性功能障礙,可能是抑鬱徵兆精神分裂症,可能與免疫系統差有關大數據發現了人類最常見的16種表情看完記得去留言區與我們嘮嘮
  • BB出生一周內,免疫系統這樣被激活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波士頓兒童醫院精確疫苗項目的研究人員得到了人類免疫項目聯合會(HIPC)/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資助,研究了生命第一周內免疫系統不同組成部分的激活時間。生命第一周,免疫系統發生變化「我們的研究揭示了在生命最初7天內,免疫系統在兩個獨立隊列中的發育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