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仰望星空:科幻文學的無窮可能性——「致青春·中國青少年成長書系」科幻文學卷新書發布會及沙龍座談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行。
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張忠亮,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簡定雄,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局長田洪明,知識出版社總編輯李默耘,深圳市文聯創研部副主任謝鍶,深圳市作家協會駐會秘書長趙婧,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郭其俊,深圳市書城中心城總經理戴慧蘭,資深媒體人、深圳讀書月十大好書評委姚崢華,科幻文學作家、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洋,青年學者、兒童文學作家、復旦大學博士袁博,深圳市紅嶺教育集團高中部部長郭樹英,深圳市福田區翰林實驗學校校長聶俊青,深圳市福田區實驗教育集團副校長李志萍,科幻小說作者代表王藝博、李楚涵、李文漢、趙月琪、章程等出席活動,解讀本書系的科學與人文精神,探討科幻小說閱讀和寫作秘籍,及青少年科技(科幻)教育途徑和方法。該活動由深圳學生文聯秘書長、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學研究員謝晨主持。
「致青春·中國青少年成長書系」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和知識出版社策劃的一套具有獨特視角的書系,收入的作品全部為「新人新作」,旨在挖掘和培育文壇新生力量。此次推出的「科幻文學卷」共6冊,其中5冊為深圳少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果核》《星際流浪客》《回到月球表面》《反S聯盟》和短篇小說集《宇宙密碼》,還有1冊是長篇小說《渺小》,這系列書為國內首次出版中小學生原創科幻文學書系,得到有關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認為,這套書有關於超能力、科學技術、宇宙文明的各種構想,我很難想像這竟然是青少年作者的作品。但事實擺在眼前,作品就在面前。讓我們跟著這些少年進入他們描繪的廣袤星宇,去做一次探悉未知的神奇遊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包明德認為,作品閃爍著少年純美的光芒和對無垠世界的夢幻,寄寓時空與因果之聯想。他們的天宇是浩遠的。
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吳巖認為,這是一系列當代青少年創作的科幻故事,題材涉及時間、意識轉移、外星開發等。故事很有看點。孩子們理解的私利與大義,恩怨與公理跟我們有所不同,但故事的主角們在人性善與惡的糾結中做出選擇,給能給人許多啟示。
發布會上,張忠亮代表深圳市文聯、深圳市作家協會、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對小作家們表示了祝賀。他表示,深圳市首次集中的、成規模的第一套科幻文學卷的新書發布會,是深圳校園寫作成果的一次重要展示。這得益於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和知識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得益於福田區委區政府、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持續發力,還得益於深圳這座城市從事於寫作的學校、老師、家長等各個鏈條多元地對孩子們的寫作、綜合知識的提升、科學知識的培養給予的大力支持。
該系列科幻作品中,大部分作者都來自福田,這與福田區教育局在學生閱讀與寫作培養、對青少年學習和創作科幻文學的重視是分不開的。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局長田洪明表示,孩子們能夠通過這些科幻作品來代表40年來我們的青少年學生在閱讀寫作上的創新,來展現無論是人文素養還是科技素養方面提升的幅度,有利於喚醒社會更多的人士來關注青少年的成長,讓我們福田,我們深圳真正形成一個讓青少年學生內在的潛能都能夠得到張揚、能夠發散、能夠不斷延展的好的環境和氛圍。
在發布會上,圍繞「致青春·中國青少年成長書系」科幻文學卷的文本價值及其對科幻小說閱讀寫作的借鑑意義,姚崢華 、劉洋、袁博三人進行了對話。
姚崢華認為,這套書系呈現了科幻文學現在進入了黃金的創作期,比如中國的科幻發展突飛猛進,給它提供了沃土。
劉洋說道,這幾本科幻作品的完成度很高,這些小作者們對傳統科幻題材的熟悉程度超出我的預料。在他們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時間旅行、異族戰爭、月球探索等多個在科幻小說中常見的題材,《回到月球表面》在文字水平上是這幾本書裡最成熟的,技術細節的描寫簡練而生動,月球救援的過程一波三折,細緻合理,讓我想起了克拉克的《月海沉船》。這套書的出版,對我是一個鞭策和警示。現在的中小學生都已經能寫出這麼好的科幻小說了,我自己就要更加努力了,否則很快就要讓這些「後浪」們拍在沙灘上了。
知識出版社總編輯李默耘分享了本套書立足於深圳市自由、包容的文化生態背景,時代變化在年輕的作者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所展示的想像力,可以達到與科幻文學一流作品比肩的高度。
作為「致青春·中國青少年成長書系」出版推動者之一,謝晨總結道,科幻意味著什麼?我欣賞今天這個新書發布會的主題仰望星空:科幻文學的無窮可能性。
發布會的最後舉行了現場籤售。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軒慧 通訊員:劉倫斌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軒慧 通訊員:劉倫斌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