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史上最被低估的人:嬴政靠她奪權,呂不韋和嫪毐都是她的棋子

2020-12-06 趙帥鍋

說起秦始皇的母親趙姬,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有關她的各種桃色新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趙姬只是那段歷史中一個無關緊要的人,她對於秦始皇而言,並沒有多大的政治幫助。

但其實呢,在秦始皇的奪權路上,趙姬才是那個最重要的人物,沒有之一!

其實,我們可以簡單的對比,呂不韋本質就相當於明朝的宰相張居正,嫪毐就相當於大太監馮保,秦始皇就相當於萬曆小皇帝,趙姬則相當於李太后。

當然,秦朝的中央集權肯定無法和明朝相比,但就秦國本土而言,也就是關中這片地區,秦國歷代君主經過長達近四百年的努力,其中央集權已經非常集中;就好像,明朝是一家由皇帝100%控股的公司;而秦國則是一家君王控制50%左右的公司。

秦始皇登基之時,情況就和萬曆登基類似,因為他們都是未成年,所以雖然他們是公司的董事長,但卻無法正常行使董事長的職權,所以這個時候就只能由他們的生母來代為行使。

因為秦國和明朝的中央集權都非常集中,所以他們的生母並沒有實力讓她們自己來當這個董事長,而且她們本身治理公司的能力也有限,所以公司的日常運營,就只能交給總經理來負責,呂不韋和張居正就相當於是這個總經理。

當然,雖然董事長的老媽暫時把公司全權委託給總經理來負責,但她顯然也要留個心眼,至少要找個人監督和制約總經理,這個人通常就是財務總監,董事長老媽只要把財務總監抓在手裡,自然就很清楚公司的實際運營情況,而馮保和嫪毐就相當於是這個財務經理。

因為明朝是一家由皇帝100%控股的公司,所以張居正也好,還是馮保也好,都很清楚自己只是個打工仔,皇帝想換掉他們,不過是一紙命令的事情而已,所以他們相對比較安分守己,雖然也會暗中給自己搞點小金庫,但總的來說不會去想著去霸佔這個公司的經營權。

在這種背景下,張居正、馮保和李太后的矛盾要緩和許多,加上張居正又非常尊重馮保和李太后,且他本人的工作也令大家很滿意,同時他又嚴格恪守總經理的職責,所以他們三人大致上相處得還算愉快。

反觀趙姬、呂不韋和嫪毐呢,因為秦國只是一家君王控制50%左右的公司,這樣就意味著呂不韋和嫪毐這些核心員工也都有股份,在這種背景下,他們難免會有些幻想。

基於趙姬的幻想,如果總經理和財務總監都能聽她的話,以她馬首是瞻,然後大家再團結其他的股東,他們就相當於有50%的股份。

此時,趙姬再以董事長母親的身份出席,那她即便不能成為真正的董事長,但至少可以在公司指點江山,畢竟他們和皇帝的股份一樣,而公司的核心人物卻都是趙姬的人,所以公司的實際負責人,顯然就是趙姬了,那趙姬就有機會成為第二個秦宣太后(羋八子)!

基於呂不韋的幻想,如果能夠把制約自己的財務總監幹掉,然後將其換成自己的親信,讓董事長老媽無法再監督公司情況;接下來他在拉攏和團結其他的股東,給他們發紅包讓他們支持自己,那公司的大小諸事,顯然就是他說了算;至於董事長和董事長老媽等人,就等著每年分紅即可!

基於嫪毐的幻想,自己只需要各種糊弄董事長老媽,讓她無法了解公司的實際情況,然後再把呂不韋這個總經理拉下馬,換上聽自己話、或者乾脆由自己來兼任總經理;接下來他在拉攏和團結其他的股東,給他們發紅包讓他們支持自己,那公司的大小諸事,顯然就是他說了算;至於董事長和董事長老媽等人,就等著每年分紅即可!

從某種意義上說,趙姬的幻想其實是最切合實際和最可行的;至於呂不韋和嫪毐的幻想,實現起來都非常困難。

因為,基於趙姬的利益,不可能讓呂不韋和嫪毐一人身兼總監理和財務總監這兩個職務,她會始終保持這兩個職務之間的平衡,這才最符合她的更本利益,畢竟新情人和老情人再香,哪有自己的親兒子香呢?

最初,在秦始皇剛登基時,趙姬、呂不韋和嫪毐三人相處還算比較愉快,趙姬作為董事長老媽,負責查看公司的每年收入情況,並不參與公司的日常運營;嫪毐只是單純的履行一個財務總監的職責,監督好公司的真實財務;呂不韋作為公司總經理,全權負責公司日常運營情況,一時間風光無限。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嫪毐的野心開始顯露出來,當然呂不韋也不是什麼善類,所以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於是剩餘50%的股東很快被分裂成兩大陣營,我們可以理解為呂不韋和嫪毐各自得到25%的股東支持。

從某種意義上說,呂不韋和嫪毐的分裂,就已經註定了他們的失敗,除非他們能在秦始皇親政之前,實現一方徹底幹掉另一方。問題是,基於趙姬的利益,顯然不會讓這個事情發生的。

對於趙姬來說,她的第一目標自然是讓呂不韋和嫪毐和平相處且都以她馬首是瞻,這樣她就可以穩坐釣魚臺;如果這個實現不了,那自然就是讓呂不韋和嫪毐分成兩派相互爭鬥,誰也滅不了誰,這樣就可以保證她兒子上來各個擊破他們。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秦始皇未成年之時,正是因為趙姬的幹涉(當然肯定還有其他股東的乾澀),呂不韋和嫪毐才始終誰也滅不了誰,秦始皇的權力才能夠始終維持!

後來,隨著秦始皇逐漸成年,嫪毐是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因為秦始皇如果親政,總經理也許還會繼續先留著,但財務總監肯定要換成自己的人,而以嫪毐當時的實力,根本無力還擊。

因為類似的原因,嫪毐開始變得越來越瘋狂,甚至那些原本支持他的股東們也都看出來結局,所以大家肯定會紛紛提前投入到嬴政的懷抱,最後嫪毐不肯服輸,於是狂賭一番,結果死得更慘。

等到嫪毐死後,嬴政和呂不韋,就相當於變成75%的股份對戰25%的股份,勝敗不言而喻,所以那些原本支持呂不韋的股東,也肯定會紛紛提前投入到嬴政的懷抱。

對此,呂不韋自然只能認輸。好在呂不韋主動認輸,所以總的來說,下場還是比嫪毐好太多,至少秦始皇並沒有抹殺他的貢獻,更沒有抹黑他!

其實,看到趙姬、嬴政、呂不韋和嫪毐的這些事,在中央集權沒有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小皇帝有個監護人(母親或者兄弟)是一件多麼必要的事情。如果沒有趙姬這位董事長母親存在,那嬴政還能不能成功親徵,顯然是個未知數?

最簡單而言,後來董事長秦始皇死後,因為秦始皇沒有皇后,這也就意味著新的董事長如果是個未成年,他就沒有母親這個監護人來替他監管公司;於是總經理李斯和財務總監趙高趁機實現聯合,一舉把潛在的半個監護人扶蘇幹掉。

接著,他倆又使勁給其他股東們發紅包,也就是把本屬於皇帝分紅拿出來送給其他股東,其他股東自然都願意支持李斯和趙高執掌大秦公司,於是大秦公司就變成他們兩人說了算,皇帝成為一個只能拿分紅的人了,還是打折扣的分紅!

相關焦點

  • 秦國統一前夕,「嫪毐之亂」和「呂不韋專政」誰才是嬴政最後的痛
    在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前夕,在秦國內部出現了兩個幾乎可以改變秦國命運的人物,一個是呂不韋,一個是嫪毐。起初的呂不韋只是一個卑賤的為國商人,在那個宗室權貴的時代,商人的地位微乎其微。嫪毐相比於呂不韋更是落魄,還是依靠呂不韋才成了趙太后的男寵,假扮宦官進宮。
  • 秦國不少太后都有男寵,為何只有嬴政容不下趙姬和嫪毐?
    所以,這樣的人存在是無關緊要的。羋月的兒子,根本不用去棒打鴛鴦。但是,趙姬就不一樣了,趙姬和嫪毐他們兩個人只能說是太過分了。趙姬本來也是可以擁有男寵的,但是,她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和男寵嫪毐生孩子了,而且兩個人還生了兩個孩子。要知道秦國王室的血脈是要很純正的,這是原則的問題,任何人都是不能破壞這個原則性的問題的。
  • 趙姬與呂不韋嫪毐,是女人的兩種狀態,在趙國的她才是最初的她
    《大秦賦》中的趙姬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隨著劇情的發展,趙姬和嫪毐事情敗露,趙太后的淫樂生活馬上將告一段落。在歷史上,趙姬給人的印象實在不佳,大家早已忘記她是那個含辛茹苦拉扯嬴政長大的母親,反而嘲笑她的風流韻事。
  • 嫪毐之死:一個愚蠢又狂妄的人 至死都只是一顆棋子
    ,嫪毐一死,太后趙姬和呂不韋也倒了黴,秦王嬴政終於親政了,仔細想想嫪毐就是一顆被利用的棋子。可嫪毐不僅被封為長信侯,還廣攬門客,甚至與丞相呂不韋爭權,嫪毐要幹什麼?呂不韋為什麼沒有任何的作為?此時的秦國政權基本都握在呂不韋的手中,就算太后趙姬也是監國,可封一個寺人為侯太奇葩了。就算嫪毐是呂不韋送給趙姬的,也不用封一件工具為侯吧,呂不韋到底在幹什麼?在歷史上呂不韋挺奇怪的,似乎一步一步看著嫪毐坐大,也任由太后趙姬胡來。
  • 她與嫪毐,可不止是男女那點事
    身為秦始皇的生母,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人?「淫」是史書上給予帝太后趙姬最直接的評價。《史記·呂不韋列傳》中載「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呂不韋恐覺禍及己,乃私求大陰人嫪毐以為舍人。」但這是古代男人帶著道德眼光作出的評價,未免有些不夠客觀。實際上,《史記》中忽略了帝太后趙姬一個更為明顯的特徵:野心。
  • 呂不韋:嬴政專權的啟蒙老師,一生都在算計,最後被逼無奈自殺
    第一:呂不韋的身世,商人出身最終頂上秦國王孫,輔佐其當上秦王1:史書上記載呂不韋是商人出身,很有錢,善於投資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的投資者就是呂不韋,作為商人他的各方面眼光特別尖銳。史記中有提到呂不韋的身世:」呂不韋者,陽翟大賈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意思就是說呂不韋是河南一帶的人,從小便錦衣玉食。商人出身,靠著敏銳的投資眼光家產一度到了千金。
  • 呂不韋和嫪毐先後私通太后,對此嬴政只想說「毀滅吧!朕累了!」
    到了秦國,呂不韋先找到了華陽太后的姐姐,通過她見到了華陽太后。呂不韋把那些珍寶獻給華陽太后後說:「異人非常尊敬您,日夜哭泣想念太子和夫人。」話鋒一轉又說:「夫人您雖然國色天香,甚得太子寵愛,但您沒有兒子,一旦年老色衰,還能依靠誰?」
  • 嫪毐至死都沒想到,趙姬只是想利用他,完成自己多年的夢想
    從已存的史料來看,嬴政對於這場叛亂早就已經有了察覺,甚至他主動離開鹹陽就是為了引嫪毐出動,嫪毐成了他扳倒自己的母后趙姬和丞相呂不韋的一枚重要棋子,而嫪毐其實從頭到尾都是「工具人」,是各方勢力博弈的一顆棋子。他到死都沒想到 ,一直對他言聽計從的趙姬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選擇了他。
  • 嬴政阻止呂不韋縊殺嫪毐,劇情很可笑?秦律的核心就是程序正義
    最近《大秦賦》上演了頗具爭議的一幕,呂不韋得知嫪毐即將叛亂,並將其抓到了相府,然而即將縊殺嫪毐的時候,嬴政趕到並阻止了呂不韋。這一幕引發了很多的討論,很多人感到十分不解,認為劇情太過搞笑,似乎跟真實的嬴政很不相符。
  • 嫪毐眉頭一皺!醞釀奪權之路?
    嫪毐,在初登場之時,是專門為別人拉馬車之人,且因精通騎馬之術,得以進入軍中供職。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為當時從邯鄲跑來的秦異人和呂不韋拉了馬車,索性和他們二人結緣,在日後嫪毐沒落之際,遂投奔到已經是秦國丞相呂不韋府中。
  • 秦太后的男寵嫪毐,為何敢與太后生子並被封侯,其實他被坑了
    文信侯呂不韋那麼,以秦國太后的地位和權力,能夠給嫪毐封爵嗎?答案是沒有。首先,太后趙姬是個不熱衷於權柄的人,嬴異人臨死之際,將國政交給丞相呂不韋和太后趙姬共同掌管,呂不韋被封為嬴政的仲父。而趙姬對呂不韋極其信任,國政幾乎完全聽從呂不韋的安排,也就是說,當時秦國的重大決策都是呂不韋一人決定的,趙姬對國事毫不關心。倘若她想給嫪毐封爵,這樣的大事,得不到呂不韋的肯定,是辦不成的,而呂不韋本來就看不起嫪毐,一個身份低微的宦官,沒有理由讓他這麼做,就算太后相求,他有大把的理由來拒絕。
  • 被臉譜化的嫪毐,能讓嬴政賜地封侯,只是趙姬幸郎那麼簡單?
    被趙姬發掘和將他的優點充分地發揮其作用。可歷史對他評價都是一面倒,他的努力和失敗,最終成為歷史上一個臉譜化的壞蛋。假如我們回顧歷史,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你會發現他不但曾經被嬴政賜地封侯,更是一度憑藉其能力讓自己的地位和擁戴度,都和相國呂不韋一爭高下。後世人可能並不知道,他不但差點改寫了秦國歷史,被秦王用百金懸賞。
  • 《大秦賦》嫪毐車裂而亡,呂不韋卸下官帽離開大秦,嬴政只手撐天
    《大秦賦》嫪毐車裂而亡,呂不韋卸下官帽離開大秦,嬴政只手撐天。先王逝去呂不韋將趙姬和秦政從趙國接到秦國的那一刻起遍開始了自己的籌劃,他一方面想讓母子倆過上超前軼後的好日子,另一方面也對秦政充滿了信心,希望他能在不久的將來主持朝政,一統六國。
  • 《大秦賦》嫪毐趙姬被發現了嗎?嫪毐的孩子被嬴政摔死!
    經呂不韋謀劃,提前將嬴異人救出了趙國,並一路護送到了秦國。後再經呂不韋的聯絡與安排,讓嬴異人成功成為了華陽夫人的養子,安國君的嫡子,並改名為嬴子楚。幾年後,秦王駕崩,安國君作為太子登基稱王。嬴子楚作為嫡子被冊封為太子,而一直留在趙國被趙國王室監視的趙姬和小嬴政也終於被送回了秦國。安國君稱王三日便病逝了,太子嬴子楚登基成為秦王,三年後他也駕崩了。
  • 歷史上嫪毐有多厲害?秦國太后對其寵幸不已,甘願為其生子
    關於嫪毐歷史上對其之前的事跡記載的很少,以至於嫪毐這個名字都讓人感覺奇怪,人們所關注的更多的還是其和趙姬那些事。二來也是以防不時之需,後來正是這「雞鳴狗盜」之輩幫助了孟嘗君逃離秦國。所以這個身無一技之長的嫪毐就成為了呂不韋的門客,呂不韋成為相邦之後和趙姬之間的關係很微妙,而為了儘快撇清和趙姬的關係,就勢必要有一個人代替呂不韋原來的位置,所以這個時候嫪毐就進宮了。嫪毐究竟有多厲害?
  • 《大秦賦》呂不韋不是奸臣,得知嬴政誅殺嫪毐計劃後,留下了眼淚
    在整個宮廷之中,嬴政偏心是人所共知的事,大家都不知道他到底想什麼,而這種偏心又是另一回事。儘管呂不韋早已懷疑嬴政的真正意圖,但他並沒有拆散嬴政,因為當時嬴政尚無實權在握,大權掌握在自己和趙姬手中。在兩人姦情曝光後,趙姬給予嫪毐權力的舉動,早已從驚愕到失望,這僅僅是個開始。當嬴政得知此事後,急忙趕往趙姬宮中,以確定是否有兒童存在,當時他對此事還有些顧忌,甚至希望是假的,但宮中的確有兩個孩子,而且是趙姬和嫪毐生的。更讓人心寒的是,嫪毐竟選擇舉兵反叛,聰明一世自然知曉嬴政,於是牽著趙姬的手來到宮門為自己擋箭。
  • 大秦賦:嬴政看望呂不韋,兩人相視一笑,笑的含義卻截然不同
    雍城歸來的嬴政,深夜召見呂不韋。在城牆上,呂不韋主動認下嫪毐叛亂,自己應擔之責,交換條件是,卸下相邦職務。這是嬴政最希望看到的局面,由呂不韋懷著內疚的心態,自己主動退出秦國政界。所以,之前,嬴政不準呂不韋斬殺嫪毐,為的就是這一刻。
  • 《大秦賦》不要再嫌嫪毐戲份多了,他才是整部劇中最可憐的人
    《大秦賦》這部電視劇,是由張魯一,段奕宏,朱珠等人主演的,如今評分一路下跌,除了張魯一年齡大,朱珠演技差之外,很多人覺得,嫪毐的戲份太多,畢竟只是一個小跳蚤,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將他置之死地,然而他卻在整部劇中,戲份多到令人髮指。然而很多人卻沒有發現,他才是整部劇中最可憐的人!
  • 同為大秦太后的男寵,魏醜夫和嫪毐,為何一個被殺一個僥倖善終?
    所以一個對人沒有任何威脅的棋子,對於秦國來說也毫無威脅,所以殺不殺他也只是看主人的心思,而恰恰庸芮就是那個能夠改變主人心思的人,魏醜夫能夠和他搭上關係,也說明其平時也沒少打點。而嫪毐之死的原因就是擺不清自己的位置,其實一開始嫪毐只是呂不韋的棋子,是呂不韋用來和趙姬撇清關係的,而嫪毐也圓滿完成了使命。
  • 《大秦賦》:歷史上的嫪毐與趙姬,他們曾讓秦始皇嬴政顏面掃地
    秦始皇嬴政,作為千古一帝,卻曾經因為嫪毐與趙姬而顏面掃地,可以說此二人是嬴政一生中難以啟齒的傷痛。嬴政從小是在趙國長大,他的父親嬴子楚當了三年秦王,就英年早逝了。贏子楚去世前,將嬴政立為了秦王,當時呂不韋為秦國宰相,嬴政的母親趙姬貴為太后,那時候秦國的大權都掌握在太后趙姬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