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統一前夕,「嫪毐之亂」和「呂不韋專政」誰才是嬴政最後的痛

2020-12-22 雲溪筆談

在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前夕,在秦國內部出現了兩個幾乎可以改變秦國命運的人物,一個是呂不韋,一個是嫪毐。起初的呂不韋只是一個卑賤的為國商人,在那個宗室權貴的時代,商人的地位微乎其微。嫪毐相比於呂不韋更是落魄,還是依靠呂不韋才成了趙太后的男寵,假扮宦官進宮。

呂不韋憑藉著自己的商業頭腦和政治才能,扶植秦國質趙公子贏異人成為秦王,最後官拜相國封文信侯。嫪毐則是完全憑藉著趙太后的寵信,身無寸功被封為長信侯。

呂不韋劇照

我們都知道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施行的是「二十等爵」制,即憑軍功受爵。呂不韋的功績暫且不說,嫪毐封侯實在說不過去,可以說是一步登天。為何已經得到天上掉下的餡餅後,嫪毐還會選擇叛亂呢?大多數人認為嫪毐叛亂是被逼迫的,因為自己與太后的事情被秦王發現,如果自己不主動出擊,那麼只能坐以待斃。但是一個寺人出身,全憑太后寵信的人是怎麼有能力發動叛亂呢?

首先我們看看嫪毐叛亂時的身份是長信侯,這時的嫪毐是個有封地的封君。追隨他的人飽含了秦國各階層勢力,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等等,還包括其它質秦的六國公子。秦國發生內亂,這是其它六國最想看到的,所以嫪毐叛亂,其它六國也會暗暗支持。這樣一來,嫪毐不僅有自己的內部勢力,更有其它六國的暗中支持,完全有與秦王一搏的實力。

嫪毐劇照

呂不韋幫助公子贏異人登上王位,輔佐秦莊襄王3年,可以說有著安邦定國之功。隨後又為幼小的嬴政事事躬親,幾乎都是把事情做好了才上報給嬴政。他勸誡嬴政身為秦王不必事事躬親,要他效仿齊桓公那樣,諸事依靠仲父管仲即可。

呂不韋對秦朝算得上忠心耿耿,盡心竭力。可是隨著嬴政的漸漸成長,他的這種輔佐慢慢變成了架空王權。很多時候王命未宣,兵馬已經出動,甚至捷報已經回傳了。功高震主這是呂不韋失敗的第一步,把他推向覆滅的還是嫪毐之亂了。因為說到底,嫪毐是呂不韋舉薦的,就算最後是呂不韋平了嫪毐叛亂,但是加上之前的越權,呂不韋只有兔死狗烹的結局。

嬴政劇照

六王畢,四海一,車同軌,書同文。秦王嬴政奮六世之餘烈,而後一統六國。被稱為千古一帝秦始皇,而且一生功過任憑後人評說。

在一統六國前夕,嬴政在弱冠之年經歷了嫪毐叛亂,和呂不韋專政。對於這兩個事情,嬴政的處理都是殺伐果斷,不留餘地。那麼這兩件事情,哪個才是成為一代帝皇之前,最後的墊腳石呢?

相關焦點

  • 呂不韋之死,表面上因為嫪毐,實際上另有原因,發人深思
    從此,呂不韋在秦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呂不韋以為自己的人生達到了巔峰,然而並沒有,三年後,秦莊襄王去世,他的兒子嬴政即位,拜呂不韋為仲父,並且讓呂不韋監國。嬴政繼位時年僅13歲,秦國的大權,落在了呂不韋和太后趙姬之手。而趙姬又是一介歌女出身,且早年和呂不韋有染,實際上,秦國的軍政大權,皆出自呂不韋之手。
  • 秦國史上最被低估的人:嬴政靠她奪權,呂不韋和嫪毐都是她的棋子
    反觀趙姬、呂不韋和嫪毐呢,因為秦國只是一家君王控制50%左右的公司,這樣就意味著呂不韋和嫪毐這些核心員工也都有股份,在這種背景下,他們難免會有些幻想。基於趙姬的幻想,如果總經理和財務總監都能聽她的話,以她馬首是瞻,然後大家再團結其他的股東,他們就相當於有50%的股份。
  • 被臉譜化的嫪毐,能讓嬴政賜地封侯,只是趙姬幸郎那麼簡單?
    大家不要忽視了一個細節,就是嫪毐當年可能真不知道自己特殊功能點幹啥,經過了呂不韋這個大商人點化後,開悟的嫪毐最終讓趙姬五天沒有下車,甚至歷史對這段記載為趙姬對他是「絕愛之」,而這一切其實本來和嫪毐無關,全部的起因來自於呂不韋,他自己也沒想到,自己成為了呂不韋的一顆棋子,但是這是這一顆棋子,卻反噬呂不韋,最終因嫪毐,呂不韋和他都成為了嬴政的墊腳石。
  • 呂不韋和嫪毐先後私通太后,對此嬴政只想說「毀滅吧!朕累了!」
    首先,呂不韋去找異人商議,異人欣然同意,並承諾:「如果實現了您的計劃,我願意分秦國的土地和您共享。」於是,呂不韋拿出五百金送給異人,作為日常生活和交結賓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買珍奇玩物,自己帶著去秦國遊說。可以說,呂不韋幾乎拿出了全部家產來投資到異人的身上,這也是一次豪賭。
  • 嬴政,趙姬,呂不韋已經夠亂了,《秦時明月》還讓麗姬,荊軻亂下去?!
    嫪毐 呂不韋 趙姬 麗姬 秦始皇 荊軻,你最熟悉誰?荊軻,夠耳熟能詳了。「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大概是每個人小學課本裡面的必背章節。再有更多的,好像便不知道了。荊軻死於公元前227年,這時距離秦國統一六國還有六年的光景。荊軻本衛國人,此去刺秦王乃奉了燕國太子之命,一責成全了知己義氣,二來報滅國之仇。其實,當天下已經到了「非得刺殺敵將才能遏制國家被滅亡」的形式之時,那麼強大的敵人實際上已經不能通過「死一個皇帝」就可以瓦解的了。秦強已經成了趨勢。而後,秦王嬴政按照韓,趙,魏,楚,燕,齊的順序一一將他們吞併。收了六國兵器,鑄以金人。
  • 呂不韋努力一生,為何因為嬴政短短30個字的信就飲鴆自殺呢
    所以,嬴政的信號一旦釋放,就會有大量的人落井下石,呂不韋會有好結果嗎?聰明如他自然明白! 呂不韋從人人看不起的賤商,一躍而起,在秦國政壇叱吒風雲,作為三朝元老,呂不韋也算功成名就了,他的死並非只有那30個字就可以交代清楚的!
  • 趙姬和嫪毐如膠似漆,嬴政為何棒打鴛鴦?網友:看熱鬧不嫌事大!
    秦國自昭襄王嬴稷去世後,嬴柱和嬴子楚也沒做幾年秦王就崩逝了,嬴子楚在他咽氣的前一刻,宣布讓太后趙姬和秦相呂不韋共同攝政,等到了嬴政弱冠之年再還政,還讓嬴政喊呂不韋為項父,也就是乾爹的意思。從此這兩個人在秦國政壇呼風喚雨,權傾一時。
  • 嬴政阻止呂不韋縊殺嫪毐,劇情很可笑?秦律的核心就是程序正義
    最近《大秦賦》上演了頗具爭議的一幕,呂不韋得知嫪毐即將叛亂,並將其抓到了相府,然而即將縊殺嫪毐的時候,嬴政趕到並阻止了呂不韋。這一幕引發了很多的討論,很多人感到十分不解,認為劇情太過搞笑,似乎跟真實的嬴政很不相符。
  • 呂不韋之死背後藏玄機,三角戀不是主因,真相是嬴政下了一盤大棋
    在那裡,遠離兒子的視野,趙姬瘋浪,接連和嫪毐生下兩個兒子。 讓一國太后給自己生兒子,嫪毐堪稱史上最牛太監。為了表彰嫪毐的工作態度,趙姬封嫪毐為長信侯,將山陽郡、河西郡、太原郡都封給他做食邑,比呂不韋都牛叉。 有趙姬在身子底下墊著,嫪毐總覺得自己高高在上,難免有點飛翔的感覺,於是對誰都頤指氣使,喝大了直接以秦王的「假父」自稱。
  • 秦國統一天下之前,天生異象六次,秦國發生了六件大事
    ,結果成蟜降趙反秦,最後叛變失敗,被亂兵所殺,身死屯留。長信侯嫪毐在秦國的權勢非常大,和秦相呂不韋的地位和勢力一樣龐大。還有一塊封地,自稱為毐國,可見他的狼子野心非常大,早已有了造反之心。嬴政在知道了嫪毐的陰謀之後,和呂不韋先發制人,搶先一步消滅了嫪毐亂黨。其中參與作亂的衛尉竭,內史肆,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皆被誅滅九族。
  • 車馬手出身的嫪毐,不知天高地厚,竟以為自己可以和嬴政相比肩
    嫪毐[lào ǎi]秦始皇之母趙姬的男寵。受秦國丞相呂不韋之託,假扮宦官進宮,與秦王嬴政之母太后趙姬私通,倍受太后寵信,被封為長信侯,與太后私生兩子,並自稱秦王嬴政的"假父" 。後來被人告發,發動叛亂失敗而被秦王嬴政處以極刑,車裂而死 。
  • 呂不韋自殺之謎:秦王嬴政到底想不想殺他 他對秦國有什麼功勞
    看熱播電視劇《大秦賦》嫪毐終於下線了,接下來該輪到呂不韋了,估計大家都盼著秦王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了。在最新的預告中,渭陽君嬴傒帶領群臣逼秦王嬴政殺呂不韋,似乎嬴政不想殺自己的仲父,在真正的歷史上秦王嬴政到底想不想殺呂不韋?為什麼秦王嬴政寫了一封信給呂不韋後,呂不韋就自殺了。
  • 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一招就剷除嫪毐和呂不韋,難怪能兼併天下
    父親子楚死後,嬴政作為嫡長子順利繼承王位。嬴政雖然繼承了王位,是秦國最高權力的擁有者,不過繼位時的嬴政只有十三歲。所以,他並沒有掌握實權。那麼,掌握實權是誰?太后和外戚。呂不韋因為輔佐子楚上位而獲得了空前的權力,再加上他和趙姬之間不清不楚的關係,所以,呂不韋、趙姬勢力權力很大。兩股勢力維持著嬴政繼位初期的權力平衡,但這種權力平衡被一個人打破了,這個人就是嫪毐。嫪毐原本是不可能登上歷史舞臺的,不過呂不韋給了他機會。
  • 大秦賦嫪毐結局是什麼?嫪毐最後被殺是因為什麼(2)
    原因之二,也是最為重要的,讓趙姬樂不思蜀。「樂不思蜀」用在這裡多少有些不合適,這個詞是三國後期才有的,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設想一下,在呂不韋不解風情的情況之下,趙姬該如何去排解自己的寂寞呢?不找男寵的話,只有一個選擇了,那就是爭權奪利了。趙姬參與朝政,恐怕是呂不韋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之一了。正如李斯所說,呂不韋是一心想做權臣。
  • 《大秦賦》呂不韋不是奸臣,得知嬴政誅殺嫪毐計劃後,留下了眼淚
    在整個宮廷之中,嬴政偏心是人所共知的事,大家都不知道他到底想什麼,而這種偏心又是另一回事。儘管呂不韋早已懷疑嬴政的真正意圖,但他並沒有拆散嬴政,因為當時嬴政尚無實權在握,大權掌握在自己和趙姬手中。趙姬深愛著嫪毐,但對於她準備刺殺自己的兒子卻十分憤慨,但令人意外的是,趙姬居然在趙姬同意了嫪毐的叛變,並同意嬴政下位後,就讓自己和嫪毐的兒子一起登基。在知道自己與嫪毐的事公之於眾後,趙姬百害而無一利,特別是這件事對壯年的嬴政來說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引發一些後果就不必多說了,趙姬即使很喜歡政兒,也依然選擇了權位。
  • 昌平君熊啟,成也秦國敗也秦國,臨死還給嬴政惹了一場大麻煩
    《大秦賦》終於迎來了嫪毐之亂,在秦王嬴政平定嫪毐之亂時,有一個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在這個人的幫助下,秦王嬴政最終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個人就是秦國後來的相國、昌平君熊啟,這個人物在歷史中雖然不出名,但是他的身份卻很不一般!
  • 大秦賦的權力鬥爭:嬴政拔劍殺甘羅,但殺嫪毐為什麼那麼困難?
    甘羅當時認識到了此次出使不需要太多說詞,憑藉對大事的研判,趙國就會獻給秦國五座,在這種戰略問題上,甘羅的眼光是獨到的,而且也徵得了這一份榮譽,出使趙國,成功為秦國贏回五座城池,對於很多人而言,甘羅是功臣,至少沒有錯誤,但是在劇情方面來看,秦王嬴政是想和燕國共同夾擊趙國的,而且秦王嬴政一直急於統一天下。
  • 秦始皇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嗎 傳聞從何而來 真相到底如何
    最關鍵的是年輕的趙姬不甘寂寞,經常和呂不韋偷偷約會,最後還鬧出了嫪毐圖謀造反的事件,秦王嬴政還殺了同母異父的兩個弟弟。這位趙太后真的是太生猛了,並且這個嫪毐本來是呂不韋的門客。趙姬混亂的私生活,不得不讓人懷疑秦始皇嬴政生父到底是誰。因此就有呂不韋是秦始皇生父的傳聞,並且從呂不韋奇貨可居開始就是一個陰謀。
  • 大秦賦:嬴政看望呂不韋,兩人相視一笑,笑的含義卻截然不同
    雍城歸來的嬴政,深夜召見呂不韋。在城牆上,呂不韋主動認下嫪毐叛亂,自己應擔之責,交換條件是,卸下相邦職務。這是嬴政最希望看到的局面,由呂不韋懷著內疚的心態,自己主動退出秦國政界。所以,之前,嬴政不準呂不韋斬殺嫪毐,為的就是這一刻。
  • 《大秦賦》嫪毐車裂而亡,呂不韋卸下官帽離開大秦,嬴政只手撐天
    《大秦賦》嫪毐車裂而亡,呂不韋卸下官帽離開大秦,嬴政只手撐天。先王逝去呂不韋將趙姬和秦政從趙國接到秦國的那一刻起遍開始了自己的籌劃,他一方面想讓母子倆過上超前軼後的好日子,另一方面也對秦政充滿了信心,希望他能在不久的將來主持朝政,一統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