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手巧這詞,一般都用來形容姑娘兒的手工活做得好。不過這回,我們要說的心靈手巧的對象,可是個純爺們,杭州江幹區景芳二區小區67歲的沈秋法師傅。
要說沈師傅的手有多巧?看看他手裡搗鼓出來的寶貝就知道了。別人家當垃圾扔掉的裝修邊角廢料,在他的手裡銼一銼、磨一磨、雕一雕,變成了一件件超級迷你的精緻物件:不過六七釐米長,卻連秤砣秤鉤都齊全的桿秤;古老的人力三輪車;老底子媽媽阿姨們最愛的縫紉機……
迷你縫紉機的抽屜裡
還藏著指甲蓋大的小剪刀
記者慕名找到沈師傅的家裡,沈師傅小心翼翼地、像捧著心肝寶貝似的,一樣一樣把親手做的小物件擺了出來,近20件滿滿擺了一整桌。記者是女生,瞧著這一桌子可愛的東東,眼睛都看直了,真是歡喜得不得了。
其中有一把10多釐米高的紅木搖搖椅,完全就是真搖椅的縮小版,椅子底下的踏腳板不僅能伸縮,上頭還有精美的雕花。沈師傅自個兒也很滿意:「你別瞧它小,用點力按下去,能搖上好幾百下呢。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我這搖椅的重心掌握得好吶。」
再來看看別的。原汁原味的迷你黃包車,連坐墊靠墊都用花布做了軟包;農村裡的獨輪車,上頭載著一個直徑不過兩釐米的石磨,真的能轉喲。
還有一大一小兩臺老式的腳踏縫紉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縫紉的各個細節都被沈師傅細細地雕刻出來。最讓人讚不絕口的是,打開縫紉機左邊的小抽屜,裡頭竟然還有帶刻度的超迷你捲尺和指甲蓋大小的剪刀。這些全部都是用木頭做的,小剪刀甚至還能開合。沈師傅得意地告訴記者,別看它小,這縫紉機真的可以穿線的,轉一轉上輪,搖一搖腳踏板,眼前的可不就是家用老式縫紉機的縮小版嗎?
搖著老式爆米花機
好像真能爆出爆米花
要說這滿桌子的小物件裡,記者最喜歡的一件是城市裡已經很少見到的「古董」——老式手搖爆米花機迷你版。
和我們平時電影院裡見到的現代爆米花機不一樣,沈師傅做的爆米花機,其實是一個小組件,長寬不過10釐米的小小天地裡,放了兩個小物件,都是木頭邊角料打造的。一邊是一個架在爐子上方的橢圓形壓力鍋,為了做出逼真效果,沈師傅還特意把壓力鍋燻黑,就連鍋子上的小小壓力表都沒漏下;而另一邊是一個風箱。
老底子爆米花怎麼爆的呢?沈師傅來演示。左右轉動橢圓壓力鍋,鍋下方的爐子竟然還會交替閃現紅綠色的燈,就像爐裡的火焰一般。右手拉上風箱的小把手,一進一出。細細看看,風箱上甚至還有量米的器具,一個竹子刷把,一張小板凳。風箱旁還擺上了真的迷你煤炭。沈師傅說,到時候還要在邊上加做一個麻袋,那就更全了。
看著這些,眼前似乎浮現出小時候記憶中的溫馨畫面:一位賣爆米花的老人正坐在路邊轉著爐罐,「嘭」一聲響,香噴噴的爆米花出爐啦。
讓人愛不釋手的小物件
不少人都想來預訂呢
沈師傅家的桌子上還隨意放了幾張草稿,上頭是沈師傅信手拈來塗抹的模型草圖,無論是自行車還是黃包車,經鉛筆那麼隨意一勾勒,很有味道。
能做出這麼精緻的小物件,記者一直覺得沈師傅有深厚的工藝美術功底,結果沈師傅給咱交了底:和藝術搭邊的東西,啥都沒學過!好吧,小記只能感嘆天賦這東西是真的存在。
「我都是直接在木料上用鉛筆畫個輪廓就做了,也不定尺寸,想到哪做到哪,反正就照著腦子裡的畫面來。」沈師傅說,雖然沒正規學過畫畫啥的,但動手能力倒真的是有練過,也喜歡做。
沈師傅拉記者進了廚房間,天花板一圈、地上一圈都是不鏽鋼的櫥櫃,沈師傅手一攤,「這些柜子都是我20年前親手做的,怎麼樣,不錯吧。」
沈師傅說,自從開始搗鼓出第一輛自行車模型之後,就一發不可收了。自己的作品越來越多,也積攢了不少粉絲,還有不少人甚至慕名來找沈師傅預訂。「我還有很多想法,想慢慢做,做得更精緻。現在這些寶貝讓我賣,我還捨不得呢!」
沈師傅說,不開心的時候,或者閒暇的時候,做做這些小東西,看看親手完成的作品,心裡就特舒暢特充實。(記者 王麗 實習生 吳杭 通訊員 舒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