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杭州的機繡有多精巧,這場非遺直播帶你看縫紉機踩出來的神奇

2020-12-12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李蔚

縫紉機的噠噠噠聲中,細密的針腳下,油畫般的光影絲絲縷縷地蔓延開去。硬邦邦、冷冰冰的機器,仿佛就像繡娘的縴手,被賦予了某種靈氣。

今年76歲的王文瑛,是杭州機繡藝術的領軍人物。她從20歲開始與絲線結緣,從事機繡已經56年。

作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她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時有一間工作室,遇上感興趣的觀眾,她會一邊繡一邊細心地作講解。但是,縫紉機旁的觀眾可不能圍得太多,五六個人就會干擾到室內有限的光線。

不過,前兩天,通過一場直播,王文瑛的機繡絕活讓數千人通過手機屏看了個過癮。

這是「浙江傳統工藝推廣展」的第三場系列活動,在浙江省非遺保護協會基地綠城相心谷舉行。

說到穿針引線,女工刺繡,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詩經》上有「素衣朱繡」的說法,可見那時刺繡已經很普遍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刺繡就是纖纖素手,一針一線,絲縷縫韶華,而踩起了縫紉機的機繡,好像就少了那番費心神的工夫,還有很多人甚至以為是那種批量生產的電腦繡法或繡物生產線。

其實,用縫紉機刺繡,遠沒有大家想得那麼簡單。王文瑛曾說過,「學這個這不是一兩天、一兩個月的事,是幾年甚至一輩子的事情。」

縫紉機進入我國大致是100多年的歷史,家庭普遍使用是上世紀50年代以後。雖然機繡比手繡效率高,比電腦刺繡更有立體感,但要想繡出好作品,就要達到「人機合一」的默契,眼睛、雙手、雙腳、內心,都要配合得剛剛好。

而機繡最早是從杭州發源的。杭州機繡是杭繡的一種,機繡所用的真絲雙徑線,也是杭州出產的。

王文瑛是杭州用縫紉機進行刺繡,用舶來品傳承傳統文化舉足輕重的人物。在她的機繡藝術生涯中,不僅繡出了大量藝術精品,也在國內眾多刺繡流派中獨樹一幟,為形成杭州機繡這個獨特的繡種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1977年,她以分劈雙徑線結合長針針法繡雙面異色繡,在機繡日用品向欣賞品過渡中突破了重要的工藝瓶頸,同時也為形成杭州機繡的工藝特色即雙面異色開了先河。1983年,她創新形成了機繡行業中獨樹一幟的縫紉機刺繡最高難度技法:雙面異色異物繡技法。1984年,她首創機繡動物寫真繡,拓寬了機繡欣賞品的創作領域,逐步形成了杭州機繡對於花鳥蟲魚、動物人物、風景靜物以及從中國畫、西畫、攝影中選擇各種題材的成熟的針法工藝。

她讓機繡從製作桌布、被罩床單這樣的日用品變成了具備欣賞價值的藝術品。1996年,王文瑛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016年,被評為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是我國唯一一位縫紉機刺繡國家級大師。

她創作了大量的機繡工藝精品。其中,國家級的獎項的作品有10件,其中6件為金獎,如雙面異色繡《藤籃貓咪》《吊籃雙貓》《喜樂蒂牧羊犬》《天下·獅》,雙面異色異物繡《雷鋒今夕》和《地戲臉子》。省級的獎項有5件,如雙面繡《白鸚鵡》和雙面異色繡《草帽狗》《六和瑞雪與六和春早》。

直播現場,王文瑛帶來了部分獲獎作品進行展示。就拿那幅《藤籃貓咪》來說,僅僅只是貓咪頭部所用的白色線,就分為不下20種顏色,「這樣才能繡出立體的層次,一般色感不好的人根本區分不出」。

相關焦點

  • 這場直播 告訴你非遺手工藝大師機繡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為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著力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進一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創新與轉化,推動傳統工藝的傳播傳承、創新提高,「浙江傳統工藝推廣展」第三場系列活動——手工藝大師王文瑛機繡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採用視頻直播的方式呈現。
  • 海洋+漁村的碰撞,美食+非遺的交輝,這場樂嗨直播帶貨50萬+!
    海洋+漁村的碰撞,美食+非遺的交輝,這場樂嗨直播帶貨50萬+!漁家特產、手作美食、非遺漁燈等樂嗨好物吸引了「8萬+」的網友關注,推出的優惠產品搶購一空,總共售出1261單,帶貨價值超50萬元!活動現場,不僅有街道主任、副書記、各社區書記為美麗玉環站臺,還有美好生活巾幗代言人「柚小美」為玉環好貨吆喝。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將非遺融入生活 南開女生帶千年木葉盞上「直播」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將非遺融入生活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保護南開女生帶千年木葉盞上「直播」像是把生命剎那間封存,一片經歷了春風秋雨的葉子,在1300℃高溫下印入瓷製茶盞的釉面中。熱茶灌入盞中,葉片浮動,紋路脈絡清晰可見,栩栩如生。
  • 連播六天 泰隆銀行帶你沉醉別樣非遺
    當古董小提琴與歷史悠久的「杭州小調」相遇,又能夠碰撞出怎樣的火花?6月17日,引爆線上的泰隆銀行「金鯉魚·社區音樂匯」連續六天直播落下帷幕,累計約10萬人次走進泰隆銀行線上直播間。泰隆銀行2019年發起的這一社區公益文化項目首次嘗試純線上運營,除了各種聲樂、器樂的演奏及教授,音樂匯還融入了江南地區具有濃鬱人文風味的各類非遺產品,凸顯江南意蘊、中國味道。
  • 六旬大爺手愛手作 迷你縫紉機爆米花機樣樣精巧
    心靈手巧這詞,一般都用來形容姑娘兒的手工活做得好。不過這回,我們要說的心靈手巧的對象,可是個純爺們,杭州江幹區景芳二區小區67歲的沈秋法師傅。  要說沈師傅的手有多巧?看看他手裡搗鼓出來的寶貝就知道了。
  • 【雲端賞非遺12】古建築模型製作技藝 比例微縮顯「精巧」
    【雲端賞非遺12】古建築模型製作技藝 比例微縮顯「精巧」 雲賞非遺 直播大賽上網友「遊山西讀歷史」山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 錢小佳詳解「縫紉機事件」,神豪道破玄機,前戶外一哥能否回歸?
    點擊『關注』,帶你看更多直播八卦趣事! 說起鬥魚最近的大事,那不得不說鬥魚主播"339戶外"慌張,那可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原本已經坐穩了鬥魚「戶外一哥」,自家的公會也已經步入軌道,在展望未來美滿生活的時候...卻因為"涉嫌聚賭「作為突出典例直接倒下了!
  • 慌張已經「踩縫紉機」?
    早在11月21日的時候,有官媒一度爆出慌張已被「拿下」進去的消息,雖然該博文沒過多久就被刪除,但自當天開始,慌張的女友大琳的直播也突然中斷,並修改了動態為開播時間待定!這一僵局,也是直接持續到了昨天晚上被打破!
  • 昨天,杭州這場盛會全...
    隨著杭州各個景區逐漸恢復往日的生機,一場新的文旅行業升級也在悄然醞釀。根據省市委決策部署,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戰全勝」創造良好的氛圍,杭州市推出「千名主播帶貨直播,千名演員文旅直播」的「雙千直播」大型活動。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戚哮虎宣布杭州市「雙千直播」大型活動啟動。
  • 「非遺味道」帶你品!浙江氣象主播公益助農,這場直播等你捧場哦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王金欣杭州今天入冬,「大雪」節氣也臨近。寒風凜冽時,若是喝一壺酒,更是暖心。省氣象服務中心的氣象主播將為大家帶來一場「品非遺味道」公益助農直播活動。活動由浙江省氣象服務中心、紹興市氣象局、諸暨市氣象局、諸暨市同山鎮人民政府共同舉辦。12月7日晚上19:30在直播平臺甄寶氣,火熱開播。主播將帶大家品味同山燒「西源捂燒」的冬日味道。
  • 直播點擊量近450萬!秒殺商品搶購一空!這場直播玩嗨了
    這場直播玩嗨了  2020-09-12 20:07 |德清發布
  • 直播場助力《新階層·新主張》第八期播出,探討企業直播話題
    本期節目在杭州拱墅區數字統戰體驗館開播,浙江思陽廣告內容事業部總經理翟銘浩、米絡星集團市場營銷中心負責人祝凱宇、直播產品專家秦有根、杭州山泰智慧財產權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玉東等嘉賓與新媒體新青年聯盟KK直播主持人王逸共同探討企業直播話題。此次節目也在KK直播和直播場同步直播,共吸引到25.8萬網友的關注和參與。
  • 直播12小時觀看人數破百萬 京東618引爆非遺追「星」潮!
    其中,王星記聯合杭州採芝齋、萬元和、宋大仁共同推出頗具個性的以懲惡揚「扇」為主題的端午粽子禮盒——「俠客的行裝」,集萃王星記的扇子、杭州採芝齋的粽子、萬元和的綠豆糕以及宋大仁的時尚設計之眾長,饋贈親友非常有面兒,在非遺購物節的短短兩天內就被搶購一空,緊急補貨。
  • 鄉裡有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剛開始他擺了個補鞋攤,去年8月這個非遺工坊掛牌後,他來到這裡,擔任技術員。「我是黨員,我要跟黨走,依靠共產黨,還要帶著大家一起好好幹!」這個40多人的扶貧車間裡,帶頭人此路恆也是一位殘疾人。拄著單拐的他,硬是憑著毅力與努力,帶著村民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路子,被評為雲南省殘疾人自強模範。
  • 夢幻西遊:網傳冥想要踩縫紉機14年、經典11年!是謠言還是報應?
    夢幻西遊:網傳冥想要踩縫紉機14年、經典11年!是謠言還是報應?當年點卡漲價,每點幾點從6000翻倍上漲,就是因為大量玩家脫坑爆發了大量物品清出來、裝備多數湧入市場開始貶值。玩家基數變少是必然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當年7鍛的破血狂攻男頭,屬性差點、非人造也得2500萬,而且還是600比例時。現在3孔開好、屬性不錯,想賣個1500萬都難。間接從400塊錢的物品變成120塊。
  • 新手小白不知道如何使用縫紉機,看了就明白,零基礎也能學會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解的是縫紉機的使用。一說到縫紉機,相信大家的腦海裡都是那種帶一個桌子的老式縫紉機。我們今天介紹的這款縫紉機,是家用的,大家可以看到它其實是跟桌面是分離的。現在的縫紉機大都以電動為主,不像老式的縫紉機還需要人力去操控。
  • 家用縫紉機的繡花方法
    家用縫紉機的繡花方法目前,一般的家用縫紉機都能進行繡花。如果掌握熟練,比手工刺繡還要方便、快捷。一般童服、被單、臺布、枕套等,都可用家用縫紉機進行機繡。(一)繡花必備用具:1.繡花板。2.繡花箍(繡花繃架)。
  • 贛州非遺購物節即將開啟,隱藏超多「彩蛋」!
    「雲賞非遺 物美虔城」 贛州非遺手工產品、非遺美食展銷 非遺助力扶貧,觀賞民俗演示 領略宋城文化,非遺美食助力 抖音知名網紅主播帶貨非遺
  • 《行走的匠魂》直播上線,百度百科助燃非遺「傳承之火」
    這是一檔由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首次打造的中日非遺傳承人紀實直播節目,主要聚焦中日兩國相同領域的兩位不同非遺匠人,以「技·藝」為主線、用直播形式展現非遺技藝的歷史沿革、製作流程及現代傳承,推動觀眾「穿越古今,與歷史對話」,讓非遺文化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
  • 這場交流會,手把手教你怎麼把非遺送進校園
    專家還表示,「非遺進校園」是優秀傳統文化主動與青少年對話的一種方式,需要多在形式設計和傳播手法上下功夫,多用青少年能夠且樂於接受的方式,讓非遺在保存核心文化內涵的基礎上,變得有趣、新潮、酷。在這國內最權威的「非遺進校園」評選榜單上,廣州是全國唯一連續兩屆實現「雙入選」的城市。交流會上,4個入選案例的項目代表人做主題發言,分享了廣州「非遺進校園」的創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