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搭上「新基建」東風,IT商迎爆發契機?

2020-12-24 36kr

作者:楊波

編輯:嚴世傑

來源:九卦金融圈

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行業,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推動下,數位化已成為全球銀行業共同追逐的轉型方向,我國金融業的數位化轉型在近兩年更是呈現加速態勢,在這其中,一批新興軟體企業,作為幕後英雄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銀行IT核心供應商是創新通行證

跟其他產業不同,金融業對交易的安全性、穩定性以及便捷性都有強烈需求,對於計算機軟硬體等設施的要求,也頗為苛刻。因此,業內普遍認為,能夠成為銀行的IT供應商,本身就是一張極佳的技術創新通行證。

要成為銀行業的一流供應商,並不容易,比如傳統硬體領域的IBM、華為、浪潮等,體現了極強的技術能力,這一點,剛剛宣布申報新三板精選層的上海艾融軟體,在網際網路金融的軟體與服務的細分賽道上,展現了區別於傳統巨頭的實力,公司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體系完備的SQUARE網際網路金融2.0整體解決方案已為眾多優質銀行客戶的戰略轉型提供產品和服務支撐,成為多家大型商業銀行的核心供應商。

以艾融軟體的重要客戶工商銀行為例,艾融軟體參與工行開發的「融e購」電商平臺,累計發放在線貸款超過1萬億,用戶規模已破億,交易額連續三年破萬億,均佔據行業領先地位。而這樣的業務,在後疫情時代的「新基建」浪潮中,也將催生更大的蛋糕。

依託成熟的產品和技術為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及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等核心客戶提供數位化轉型服務,積累了眾多優質客戶,形成穩定合作關係,同時為相應的軟體產品在各級金融市場的大規模複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司主要的客戶有:

銀行業數位化創新的幕後英雄

艾融軟體(代碼830799)是一家向金融機構提供深度網際網路整體解決方案的計算機科技公司,也是上海市第一家通過新三板精選層輔導驗收的企業。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金融科技領域中的細分市場:向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及其他大型企業,提供各種在線存款、在線支付、在線貸款、在線運營、在線身份認證,大數據運營等金融創新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艾融的產品涵蓋了在線存款、在線貸款、在線支付、在線運營、在線身份識別等,為傳統金融機構向數位化金融轉型提供了全面的解決方案。

數據顯示,公司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軟體企業;已通過CMMI DEV/3認證,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認證和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O27001認證;已獲得4項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發明專利,國家版權局認證的軟體產品著作權達164項。

同時,公司也是業內能提供櫃檯、智能櫃檯、APP端、微信端、H5端及移動展業等全渠道接入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服務商,能夠為銀行的Ⅰ、Ⅱ、Ⅲ類帳戶提供司法級在線身份認證能力。

公司核心客戶包括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及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在穩定的合作關係中,其軟體產品也在各級金融市場獲得有效複製和良好口碑。

以工行為例,艾融軟體在2018年底就成為工商銀行八家通用外部研發資源服務商之一,並不斷擴大對其服務的部門和業務範圍。截至2019年底,公司服務的客戶達到33個,營業收入超過2億元。

從資本回報來說,艾融公司在2019年和2018年的ROE(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36.01%、25.25%,平均值在30%左右,這在A股上市公司中都頗為少見,說明了公司具有極強的資本回報率和良好的現金流。

艾融公司2019年度扣非後淨利潤為3803.71萬元,扣非ROE為22.11%。公司的2018年及2019年業績可符合新三板精選層財務標準一、標準三,這都直接反映了艾融在業務運營上較為健康,未來幾年或將保持穩健增長。

顯然,作為銀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幕後英雄」,不顯山露水的艾融軟體,其實在細分領域已經構築了一定的護城河,也正因如此,其在資本市場上的一舉一動也頗受關注。

新三板精選層公司受資本追捧

近日,新三板的持續改革令市場出現了久違的火爆。特別是在公募基金可以投資新三板精選層公司的政策放開這一大背景下,令一些申報精選層的公司持續受到資金追捧。甚至有媒體報導稱:此情此景堪比甚至超過2015年新三板大擴容帶來的火爆行情。

相比IPO的華山一條道,對於入選精選層的新三板公司而言,在再融資、提振股價、未來轉板空間上,都具備了更多的靈活性,這從艾融軟體近期宣布股票增發一事上也能獲得印證。

今年3月2日,艾融軟體向上海證監局報送精選層輔導備案,4月13日公司正式通過了精選層輔導驗收,艾融軟體也成為了上海市第一家通過新三板精選層輔導驗收的企業。4月28日 ,公司正式向全國股轉中心報送精選層申請材料。

公開資料顯示,艾融軟體在精選層掛牌的方案為發行不超過880萬股,發行價格區間為16-45元/股,募資用於SQUARE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建設項目、SQUARE提升大規模軟體定製能力體系建設項目等。

本次發行概況

而且,在新三板設立精選層後,其轉板制度也正式出爐,對於持續研發投入較大、績效轉化不確定性較高或融資對企業經營活動有重大影響的高科技企業,在精選層掛牌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從估值上來看,截至4月29日收盤,艾融軟體的動態市盈率為51.85倍,遠低於A股市場典型對標的上市企業科藍軟體、長亮科技、安碩信息的這一指標。這樣的一個低估值、高增長的基本面,也反應到了近期的股價走勢上,其股價今年以來已經翻倍,從1月初的18元左右漲至4月底的35元附近,走勢可謂頗為搶眼。

考慮到公司還有行業賽道、成長空間和良好財報的三重加持,艾融軟體這次申報入選精選層公開發行,將進一步夯實公司資金,對於公司而言,無疑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銀行業搭上「新基建」浪潮

來自全球巨頭普華永道發布的《2020年與未來的金融服務技術:擁抱顛覆者》報告顯示,全球81%的銀行家在眾多領域中最關注科技創新,金融與科技結合已成一種主流。

顯然,對於未來銀行而言,科技創新是支柱,所有的業務和服務創新,都要確立在技術創新這個基礎之上。因此,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金融服務模式正由傳統的櫃檯服務模式向金融電商、網際網路銀行、第三方支付、網絡融資等新型模式擴展。

隨著銀行業IT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成,相關各類產品的投入佔比也逐漸發生變化:傳統硬體產品(包括IT硬體和網絡設備投入)投入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服務(包括技術開發和技術服務)和軟體產品投入佔比呈現繼續上升趨勢。

來自全球著名市場調研機構和諮詢公司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據安永《2019全球金融科技採納率指數》報告,全球金融科技服務採納率逐年上漲,已從2015年的16%提升至2019年的64%。來自IDC的報告則顯示,預計2022年中國銀行業整體IT投資規模將突破1500億元。

而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後的中國,由5G、人工智慧算法、大數據構築「新基建」浪潮,又進一步為金融數位化趨勢加生推力。在此背景下,包括艾融軟體在內的眾多金融科技服務企業紛紛加快了在相關領域,包括在資本市場的運作步伐,以謀求更快發展。

另一方面,基於產業數位化趨勢和疫情之下逆周期調節的雙輪驅動,當下的中國又掀起了由5G、人工智慧、大數據為核心構築的「新基建」浪潮,進一步為完善金融科技加生推力。

「新基建」的突然加速,直接迫使傳統的銀行櫃檯體系必須加快轉型和升級的步伐,也必須要藉助專業的外力來推進,這就為整個的金融服務產業鏈都帶來了發展契機。

術業有專攻,對於傳統銀行業來說,需要藉助外力來支撐和推進數位化轉型,包括思維模式轉型、業務形態轉型、服務觀念轉型、組織架構轉型,而在這個轉型浪潮中,無疑將催生一批在細分領域有技術創新能力和護城河的頭部公司,而這些公司,在資本市場上也無疑會受到追捧。

高度碎片化的市場,後疫情時代細分龍頭迎爆發契機

業內普遍認為,在疫情之下,最受傷的是旅遊、餐飲等傳統行業,而軟體、信息服務等受益於「新基建」的產業,而且將會迎來一波資本合併的浪潮,出現強者恆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目前市場過於碎片化的問題。

2018年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最領先的企業,市場份額最高也僅為4.9%,一般只有1-3%,其擅長領域也各不相同。這顯示有高達70%以上市場,屬於「碎片化」的競爭狀態,行業龍頭的集中度並不高。

目前銀行IT三大解決方案市場的頭部格局比較清晰:業務類以文思海輝金信、神州數碼、宇信科技等領先;管理類以文思海輝金信、宇信科技、IBM 等領先;渠道類以宇信科技、科藍軟體、神州數碼等領先。而艾融軟體佔據的專注領域以渠道類為主,重心則落在網際網路金融,相關業務也能夠對標銀行在精細化管理、風控能力、解決體驗痛點等方面的種種要求。

據了解,目前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珠海等金融機構集中、金融行業發達的城市設置了分支機構,此外還通過外部投資新成立了兩家控股子公司,分別開展面向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營業務,和提供網際網路身份認證和可靠電子籤名的產品和服務。

以艾融軟體主打的SQUARE(Smart, Quick, Unique, Abundant, Reliable and Efficient)平臺為例,這是一套集業務諮詢、平臺建設、安全保障、運營支撐、營銷獲客為一體的網際網路金融整體解決方案,採用「標準化+可模塊化定製組合」的開發方式,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具業務契合度及場景個性化的企業級服務。

目前已經升級到2.0版本的這個系統,已經可以實現基於大數據運營和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一套,從而打造出在線智能化金融服務平臺。

顯然,對於跟銀行服務高度捆綁的軟體服務業而言,這場疫情正是一場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的加速器,讓非接觸式服務等創新業務的需求暴增,而對於艾融軟體這樣早有布局的公司而言,將有助於其提升市場份額和話語權。

正如一位長期關注金融科技的資深人士所言:作為行業裡的細分龍頭,艾融軟體在2020年春天快馬加鞭的背後,既有宏觀環境的機遇使然,也源於自我突破的挑戰。在銀行業加速向金融科技轉型這一大背景下,其未來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郭為出席雲棲大會2020:以新基建為契機,推動中國數位化轉型進入新...
    2020年9月17日,「數智未來,全速重構」阿里雲棲大會在線上成功舉行,神州數碼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郭為受邀參加此次會議,就雙方合作進行了展望,並分享了新基建背景下,如何通過雲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的觀點。
  • 洋錢罐洪悠悠:金融科技數位化將成為我國銀行業「新基建」
    本報記者 鄭瑜 張榮旺 北京報導當前我國經濟環境進入高質量發展期,銀行業紛紛將零售金融作為重要戰略轉型抓手,數位化機會正在噴湧。洋錢罐機構合作副總裁洪悠悠在24日舉行的「2020卓越競爭力銀行峰會」上,洋錢罐機構合作副總裁洪悠悠表示,當前金融機構更加注重自身科技的建設。基於金融科技的數位化將成為我國銀行業的「新基建」,特別是對於中小銀行而言,數位化更成為其未來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 新基建「燃」了
    幾個數字,讓人們一睹新基建的「燃」勁:截至今年10月,中國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座,終端連接數超過1.8億個;國家電網開發的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超過103萬個;推進智能製造、柔性定製,全國範圍內「5G+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項目超過1100個……新基建之新,絕不是停留在宏大的數據和高深的術語上。
  • 小蟻科技:乘著新基建東風,為智慧空間賦能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萬億元,而央行則意向拿出34萬億來布局新基建,佔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新基建正成為近幾年一個明顯的趨勢之一。百度、騰訊、阿里雲等網際網路巨頭們也都紛紛投入巨資加速新基建布局。
  • 新連接和新基建成未來金融核心,騰訊雲攜手銀行探索發展新機遇
    來源:時刻頭條在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的大趨勢下,銀行業也在積極探索未來發展新機遇。邱躍鵬認為,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基礎是築牢新基建,關鍵在於做好新連接。通過「新連接」,商業銀行在展業方式與客群形態上,獲得許多傳統模式無法帶來的改變,例如,多家股份制銀行和城商銀行,正藉助企業微信實現零售高淨值客戶的高效管理,企業客戶的「朋友圈」維護等。重新定義的「連接「,帶來了全新的客群管理和觸達方式。
  • 中行報告:全球銀行業將現十大發展趨勢
    《報告》回顧了2020年全球和中國經濟金融以及全球銀行業運行情況,並對2021年經濟金融形勢以及全球銀行業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全球經濟將現「三低三新」特徵關於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報告》認為,2020年全球經濟遭遇疫情衝擊陷入深度衰退,全年經濟大起大落。
  • 《 2020全球5G和新基建產業展望》:新基建+5G,中國究竟...
    本文將分享中信證券的研究報告《 2020全球5G和新基建產業展望》,詳解全球5G躍進、新基建時代背景下,中國5G相關產業的發展狀況。5G: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動機從1G開始,中國通信水平逐年進步,現在,在5G時代,中國已經與全球同步 。
  • 「新基建」助力5G全速發展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4月20日,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基建」被正式定義,「新基建」主要覆蓋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 網際網路。可以說,「新基建」是對衝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下行, 擴大內需、提增長、穩就業最具可行性的措施之一。
  • 搭載「新基建」列車,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德風科技完成 8000 萬 A 輪融資
    「新基建」全棧工業網際網路產品提供商「德風科技」獲得由招商局創投與創新工場聯合領投,原股東雲啟資本跟投共8000萬人民幣完成A輪融資。據德風科技創始人兼 CEO 王清傑透露,所融資金將主要用於 「新基建」工業網際網路產品研發升級及行業生態拓展。
  • 聚焦新基建 虹星科技榮登36氪2020新基建創業榜
    疫情衝擊之下,「新基建」的作用得到了直觀展現,成為當下應對疫情、經濟下行及推動科技創新最強勁的動力。「新基建」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在「數字經濟」國家戰略之下,36氪圍繞企業商業價值、企業創新價值和企業產業價值三個維度重磅推出高級別、高權威性「新基建創業榜最具成長性創業公司TOP60」評選。
  • 中國新基建研究報告:不光要硬的新基建,還要新的軟基建
    2月28日發布《》報告,微信公號閱讀量幾十萬,全網相關轉發閱讀上億,點燃市場廣泛關注和業界大討論,「新基建」成為年度熱搜,各界對新基建的呼聲極高,但也有不少反對聲音和誤解。總體上這些討論是客觀理性的,推動了認識深化、公共政策形成以及社會進步。我們先後發布了系列文章,推動形成社會共識。隨後3月初央視專題報導新基建7大領域,進一步推向大眾。
  • 新基建深度報告:新基建開啟創新大時代,七大行業深度研究
    我們認為,「新 基建」的「新」,不應僅僅指的是「新興產業」的「新」,只要能夠發掘出基建領 域的新增長點,便能夠被納入「新基建」的範疇。因此,「新基建」的概念也適用 於傳統的基建領域。我們可以將發掘傳統基建領域新增長的過程,稱為對傳統基 建的「補短板」。
  • 浩物股份牽手大搜車 傳統汽車經銷模式迎轉型契機
    原標題:浩物股份牽手大搜車 傳統汽車經銷模式迎轉型契機   8月13日,浩物股份
  • 建築工程業:鋼結構等裝配式增速最快,低估值基建龍頭補漲空間大...
    摘要:裝配式鋼結構滲透率/集中度有超 5倍提升將迎黃金10年, 全年將延續高增趨勢。EPC 規模至少翻倍),我們認為國內鋼結構滲透率/集中度有超 5倍提升空間將迎黃金 10年;4)鋼結構EPC是有現金流的輕資產的可快速複製的商業模式, 龍頭通過精細管理及營銷建設等業績高彈性爆發持續且盈利/現金流改善,我們看好全年訂單業績延續高增趨勢。
  • 創新促"裂變"開放迎"活水"——吉州區工業發展迎來動能轉換
    新冠肺炎「零感染」,工業產業按下復甦「快進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堅持以創新促「裂變」,以開放迎「活水」,築平臺、引項目、壯產業、優環境,工業經濟呈現高質量發展的新態勢。政府服務「跑在前」,吉州區的企業復工也「醒得快」「國家大力推動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建設,市場上對相關產品需求快速升溫,公司的訂單量比年前還多出了30%。為趕訂單,公司產能從年前的日產100套升至700套。」置身於忙碌的生產車間,摩比通訊技術(吉安)有限公司總經理史寶軍說。
  •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面對新情勢 再創新契機
    希望兩岸企業積極把握大陸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攜手合作,依託大陸強大的內需市場,在高質量發展的廣闊天地中實現更大作為。因為兩岸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在世界經濟格局複雜演變中共同把握新機遇。希望兩岸企業順應發展規律,共建標準,共創品牌,融入新發展格局,同心協力抱團出海,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促進雙方產業合作再上新臺階,成為壯大中華民族經濟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
  • 國泰君安:鋼結構等裝配式增速最快,低估值基建龍頭補漲空間大,推薦...
    摘要1、裝配式鋼結構滲透率/集中度有超5倍提升將迎黃金10年,全年將延續高增趨勢。2、裝配式裝修/PC結構/裝配式設計等裝配式全產業鏈迎爆發。/11245億元;3)我們預測國內裝配式鋼結構+PC結構前端設計市場規模至少千億級別,具有高成長屬性;且下遊鋼結構與預製PC結構需求爆發,推動上遊設計端集中度提升。
  • 新基建,是什麼?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就認為,「七大領域」在重要性上並不完全均衡。比如,特高壓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雖然重要,但「特高壓輸電和城市地鐵等,其實已經進行了很多年,把它列到新基建裡面比較勉強」 。
  • 成都高新區發布首批34個新基建項目 騰訊、新華三等企業這樣說
    5月28日,成都高新區舉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發布會,對外發布首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清單,以及《成都高新區關於聚力新基建培育新動能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成都高新區建設成都5G智慧城涵養產業生態圈行動方案(2020—2022年)》。記者了解到,首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34個,項目總投資近180億元。
  • 「新基建」喚醒萬物 青雲科技以廣義雲計算構築數字基石
    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新基建"首次被寫入。"新基建"這一"新藍海"進一步被明確。現在,我們普遍認同的"新基建"七大重點領域,其實是央視列舉出的"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這七個領域。列舉不能窮盡,沒有被提及的"新基建"內容,也不止雲計算這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