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襄樊戰役,捉于禁、斬龐德,為何能讓關羽威震華夏?

2021-01-08 華夏問長安

建安二十四年,這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年份!這一年,一幕幕三國大戲緊鑼密鼓的上演,著實讓人目不暇接。持續了兩年的漢中之戰終於落下了帷幕,緊接著關羽揮師北上進攻襄樊,接下來又是水淹七軍,緊接著又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局面突然急轉直下,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俘……

毫無疑問,關羽正是這一年絕對的主角,悲情主角!不過他雖然身死,但是其個人的聲威卻得到了一個「威震華夏」的評價,使其地位遠高於同一期的趙雲、張飛、張遼等一流將領。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襄樊之戰是如何成就關羽的!

一、戰略上,這是有可能鼎定乾坤的一戰

在襄樊之戰前,劉備和曹操才剛剛在漢中直接硬槓了一把,曹操固然是完敗,但是劉備方面卻未能全勝,漢中的人口絕大多數被魏國擄走,劉備贏了戰爭卻得了一片空地。此時此刻,曹魏遭遇重創,但是劉備集團在益州方面亦沒有能力進一步北伐。

另一方面,東面的孫權正在進攻合肥。是的,這一年的開頭,孫權與曹操並未聯合,甚至是在合肥還爆發了戰爭。此時,曹操不得不令張遼鎮守東線抵抗孫權,甚至是派不出援軍去支援。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此時的曹魏西線被打殘了,東線被孫權拖住了,現在三國局面正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之中。但是這種平衡如果持續下去,對曹魏是最有力的!因為他人口最多、國力最強,所以「回血」自然也是最快的。

而關羽正是在這個時候,蜀漢唯一可能動用的機動力量!他也恰恰在此時看準了這個打破平衡的時機,一旦他能夠在中線突破,那麼勢必將推到使曹魏崩盤的第一個「多米諾骨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襄樊之戰爆發了!

二、戰術上,這是極有可能成功的一場戰役

很多黑關羽的觀點,主要集中在關羽以弱擊強,以荊州不足一半的區域獨自面對魏吳兩國的夾擊,是自取敗亡!實際上這種觀點有事後諸葛亮之嫌,當時關羽的主要對手僅僅只是曹魏一家!

如前文所述,就在這同一年,孫權還在合肥和曹操幹了一仗!實際上孫權與曹操的聯合,是隨著襄樊之戰的發展而變化的,當關羽已經有可能佔據荊州以北全境的情況,才使得孫權不敢坐視成敗,而下定決心偷襲荊州的!

在開戰之前,曹魏方面還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宛城的侯音、衛開發動叛亂,這就使得曹仁不得不從荊州一線調兵平叛,此外隨著戰事的進展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都已經投降關羽,另外在宛城、許昌周邊活動的孫狼盜匪集團也開始積極動作,準備接應關羽北上……這麼看起來,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機簡直好到了極點!

而兵力方面,關羽進攻荊州調集了水陸兵馬三萬餘,後來又從荊州抽調了一萬人,共計約四萬大軍;而曹魏方面有于禁的三萬大軍,曹仁的數千樊城守軍,另外有徐晃的一萬新軍增援,另外孫權與曹操和解之後,從東線趕來增援的張遼不算在內,曹魏人也不超過五萬人,且一個「水淹七軍」就幹掉了于禁的三萬精銳,剩下的新軍居多戰鬥力多半不如蜀軍。

所以,這一仗關羽是很有可能獲勝的!

三、這一戰聚焦了整個華夏的目光

原本按照曹操的思路,正面扛住關羽的進攻問題應該不大。但是不曾想關羽前期卻打瘋了,上來一個水淹七軍直接把于禁的三萬精銳給幹了!三萬,而且是精銳,這是曹魏救援荊襄的主力,直接完蛋了!這就造成了曹操措手不及,當時關羽的先頭部隊最遠已經打到了潁川郟縣附近,距離魏國的國都許昌也只有四十裡的路程。這也就是為什麼曹操要考慮遷都了,實在是敵人已經快要打到自己眼皮底下了!

曹操都要遷都了,整個北方自然是被徹底震動了!而在這同時,南方的孫權也坐不住了,因為他看到了關羽如果獲勝將佔有荊州北部全境,尤其是襄樊之地全部落入蜀漢手中,一方面阻擋了自己北進的步伐,另一方面若是蜀漢順江而下向自己發動進攻,這就使得自己將會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

好,孫權和曹操現在都坐不住了。那麼接下來,我們看一看此時關羽面臨的敵人又是何等華麗的陣容!

曹操與孫權聯合之後,立刻調集東線部隊馳援荊襄。首先是徐晃率一萬新兵趕到,挫敗了關羽的正面攻勢,此後還有從合肥一線趕來的張遼,還有在樊城正面硬槓關羽的曹仁,再算上前面幹掉的于禁和龐德……曹魏方面的「五子良將」有四個都在襄樊戰場!

孫權方面呢?呂蒙打江陵,陸遜打公安(南郡),朱然、潘璋截斷關羽後路,其中參戰的還有韓當、蔣欽、周泰、丁奉等名將,筆者寫到這裡都不禁要感嘆,東吳為了荊州算是拼了,這已經是吳國當時最豪華的陣容了!

好了,當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的時候,關羽是真的不得不敗了!但是他依然是雖敗猶榮、雖死無憾!

圖/來源於網絡

文/華夏問長安

相關焦點

  • 襄樊之戰如果把于禁換為張遼,關羽還能威震華夏嗎?
    張遼、張郃、于禁、樂進與徐晃五人能徵慣戰。曹操每次徵戰都要帶著其中的一二作為先鋒大將。在曹操看來,于禁是跟隨自己的心腹大將,所以被授予重任,率領七軍去營救襄樊曹仁。公元219年,關羽在劉備、諸葛亮等人的授意下,發動了襄樊之戰。關羽不愧為劉備的最強戰將,瞬間將襄陽攻陷,然後率領重兵圍困樊城。可以說若不是曹仁坐鎮樊城,估計曹軍會全線崩潰。
  • 周瑜尚無法做到「威震華夏」,為什麼關羽能做到「威震華夏」呢?
    建安二十四年之後,關羽在北伐中的表現,可以用「威震華夏」來形容,但是,他似乎沒有這樣的成就。北伐戰役中,他只是將曹軍圍困在樊城,並沒有取下樊城;而且,此戰中曹操的相比於赤壁大戰來說,真的差太遠了。周瑜尚無法被稱為「威震華夏」,關羽為什麼能做到「威震華夏」呢?
  • 夏侯淵地位不比于禁低,為何斬夏侯淵的黃忠卻沒有「威震華夏」
    關羽北伐襄樊前,黃忠在定軍山之戰斬殺了曹操手下的大將夏侯淵。不過和關羽北伐襄樊,威震華夏相比,黃忠斬殺夏侯淵之事卻沒有那麼轟動的效果。黃忠沒能威震華夏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因為定軍山之戰曹軍總體損失不大,其次則是漢中距離曹魏的統治核心地區太遠,政治上沒那麼轟動。首先從損失角度來看,定軍山之戰黃忠雖然成功殺死了夏侯淵,但是曹軍在張郃的帶領下退守陽平關,堅持到了曹操援軍的到來。
  • 故事:關羽斬龐德,降于禁
    龐德在前面張弓拉弦,對著關公就是一箭,關公應聲落馬。于禁趁機率軍掩殺,龐德策馬回頭,奔向關公,對著關公就是一刀,斬下關公首級。荊州兵見關公身亡,軍心大亂,四向潰敗,幾乎全軍覆沒。于禁就這麼解了樊城之圍。
  • 關羽打襄樊,如果孫權不偷襲,關羽北伐能成功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劉備拿下漢中,稱漢中王,任命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關羽隨即率軍北伐,攻打樊城。在戰役前期,關羽大獲全勝,曹仁不敵關羽,閉門堅守,曹操派于禁督七軍三萬多人救援樊城,大將龐德出戰,一箭射中關羽前額,但是,並未改變當時的戰局。
  • 龐德被關羽俘獲後,為何寧死不降?這個原因讓他無法背叛曹操!
    在關羽的一生中,襄樊之戰無疑是其巔峰一戰。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較量中逐漸佔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襄陽,攻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的全軍覆沒,進而包圍樊城。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在襄樊之戰中,除了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關羽還俘獲了龐德這位猛將。龐德(?
  • 同事不同命都是投降為何關羽 張遼留下美名 于禁卻受羞辱致死?
    在三國時期,天下大亂、諸侯軍閥連年交戰,就連關羽這種當世猛將也免不了被逼入絕境而面臨投降的抉擇,然而同樣是投降為何關羽就能留下忠義的美名,而于禁卻在回到魏國後被羞辱致死呢?今天就讓月半叔與大家一同看看這背後的真實原因吧。
  • 三國演義中關羽為何能屢斬名將?這些細節不可忽視
    關羽的故事應該是家喻戶曉了吧,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千裡走單騎、過關斬將,後又斬龐德、擒于禁……威震華夏。在三國演義中,關羽被塑造為一個忠義仁勇、手持青龍偃月刀、腳踏赤兔馬的武將形象。作為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為什麼能斬殺諸多名將,而其他四位虎將卻很少斬殺名將?
  • 襄樊之戰,關羽部下唯一活著回蜀漢的猛將,19年後為關羽報仇
    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打敗曹操,贏得一生之中最漂亮的一場戰役。然而,劉備佔領漢中不久,關羽孤軍北伐,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佔據的襄陽、樊城。 關羽率領部隊攻打樊城,曹仁率數千名士兵據守樊城。曹操派遣龐德、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援樊城。在雙方戰鬥中,龐德曾一箭射中關羽前額,關羽對他頗為忌憚。
  • 武聖關羽威震華夏,但有三個人是關羽揮之不去的陰影!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昭然垂萬古,不止冠三分。關羽作為東漢末年名將,可謂武藝高強,忠義無雙,被稱為「萬人敵」。在關羽一生徵戰中,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長沙戰黃忠,水淹七軍威震天下。甚至在劉備奪取兩川後,關羽率軍北伐,攻下襄陽,圍困樊城,嚇得曹操都想遷都來躲避關羽的鋒芒。
  • 身為久經沙場的名將,于禁為何會遭關羽水淹七軍?答案一目了然
    關羽「水淹七軍」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精彩篇章。按照小說的描述,當于禁率領七軍兵臨樊城城外後,關羽利用七軍在低洼處紮營的致命缺點,放火將七軍淹沒,生擒了七軍主帥于禁和先鋒龐德,取得了一場輝煌的勝利,其聲望也達到了巔峰。那麼,小說中這一精彩篇章是否為歷史的真實呢?這其中又有哪些疑問呢?
  • 關羽藐視黃忠,看不起馬超,為何也從來不跟趙雲合作
    哪個無名小將敢上前去華雄這樣的上將頭,只有關羽敢去,這就是自信和驕傲,同時這也是溫酒斬華雄的故事,這是關羽首次在天下英雄面前揚名立萬,一個華雄打得十八路諸侯不敢出戰,還是靠著關羽解了圍,那種天下無人能敵,唯我關大將軍的感覺,應該在當時關羽心中來回激蕩吧。
  • 《鎮魂街》中的于禁為何自稱「罪將」,歷史上的于禁是怎樣的人?
    中流砥柱,五子良將歷史上,提起官渡之戰,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也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但反過來想,既然是以少勝多,人數處於劣勢,戰爭前期免不了吃些苦頭的。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攻打樊城,守將曹仁告急。曹操派于禁率兵援助,沒想到天降大雨,漢水暴漲,關羽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和龐德,威震華夏。
  • 當關羽遇到張遼、樂進、于禁與徐晃
    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仁一個方面總督,賁育弗加之勇,之前大局不利扛周瑜都能扛一年,這時被關羽打到幾千人守城。還虧滿寵鼓勵他。這兩個曹魏未來的大將軍和太尉,這時就被關羽圍在樊的泥水裡。
  • 關羽之死——雖敗猶榮!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三國時蜀漢名將,忠義的化身為後世歷朝歷代所尊崇逐漸成為民間的信仰,至今供奉著甚多。建安二十四年,這是很重要的一年,先是劉備曹操會戰於漢中,曹操敗退損兵折將,而後合肥方向孫權張遼激戰正酣,劉備進位漢中王,關羽受封前將軍,此時曹魏重兵於淮南,樊城只有大將曹仁及少量兵士駐守,若拿下襄樊便可劍指許昌,光復大漢指日可待!進攻!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圍曹仁打襄陽,圍點打援,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周圍郡縣遙尊關羽號令為之黨羽。
  • 五子良將在正史和演義中死法有何不同,張郃于禁一致,徐晃最離譜
    于禁于禁一生功勳卓著,跟隨曹操參加過許多討伐呂布、討伐張繡、官渡等戰役,單獨率軍參與過博望、天柱山、平定昌豨等戰役,也奪取過朱靈等人的兵權,公元216年于禁被曹操封為左相,並擁有假節鉞等權力,是曹操時代唯一擁有假節鉞等權力的將領,也是曹操時代除夏侯氏和曹氏以外,除夏侯氏和曹氏外,在外姓中地位最高的將領。
  • 關羽說的很霸氣的三句話,分別是什麼?
    關羽是漢末三國名將,被稱為萬人敵,作為劉備五虎上將之首,實力自然在那擺著,關羽徵戰一生,幾乎未遇到敵手。關羽看不起很多人,自然是因為自己武藝絕倫,難逢敵手,當然,除了呂布。不過,關羽一生,還真沒服過誰。關羽曾說過三句很霸氣的話,分別是什麼?都是在什麼時候說的?
  • 三國真正的名將其實只有2位,一人威名震江東,一人威名震華夏
    光縱橫沙場的猛將而論,便有呂布、關羽、張飛、張雲、馬超、許褚、典韋等人。但是其中能稱得上"名將"的卻少之又少,名將除了自身勇猛之外,還有需要卓越的軍事才能,甚至需要對後世軍事思想產生重大影響。而在人才濟濟的三國時期,真正能稱得上名將的其實也只有兩位。一人威名震江東,一人威名震華夏。
  • 三國中,只有兩位稱得上超級名將,一位威震華夏,一位威震江東
    以上的人能夠歸屬於名將行列,但要說到那個時代的超級名將,那只有關羽、張遼兩人而已。他們的戰績那個時代沒人能破,後世也少有人能破。威震華夏關雲長關羽早年殺人後亡命天涯,一路上和官府鬥智鬥勇學會一番本領,黃巾起義時和劉備張飛結為兄弟一起討賊。
  • 關羽上了年紀打不過龐德,老張飛不是張郃對手,他卻越老越猛!
    蜀國五虎中,實力最強的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關羽,張飛年輕的時候有多強都不用介紹了,關羽溫酒斬華雄連坐在一旁的曹操,袁紹都大為震驚;斬顏良誅文丑都是幾回合之內解決的事情。 關羽年邁時最成名的一場戰役那便是襄樊之戰了,那一戰不僅打的曹仁不敢出城迎敵,還大破曹操援軍,水淹七軍的優秀戰績讓華夏大地的權謀者們重視了這位老將,可即便如此,他卻在和龐德的對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