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子軼事——關於輪子的幻想與現實

2020-12-15 中國數字科技館

文/克拉卜

太空「甜甜圈」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朋友應該還記得,其中的空間站長得像個「大輪子」,其造型十分的神秘炫酷。試想如果有大量這樣的空間站繞地球一圈的話,那麼它們看起來就像是慢慢悠悠轉動的「宇宙摩天輪」,又或者如黑色的天幕上晃晃悠悠漂浮著的「甜甜圈」。

電影《流浪地球》裡的「大輪子」

比對一下新聞裡的空間站就會發現,各國雖然在造型上個有不同,但基本都沒有這種「大輪子」的空間站。為什麼現實的空間站無法設計成環形呢?從一定程度上來講,科學家認為就目前技術而言,建造環形的空間站可行性不高。簡單的說,就是技術不到位。

不過,「大輪子」這種炫酷造型,到也不是沒有被認真考慮過。比如,前蘇聯的科學家康斯坦丁就曾經提出類似這種形狀的空間站,並且認為這種形狀更容易產生人造重力。學過高中物理的朋友就會知道,當一個物體圍繞一個點做圓周運動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向中心的力,這個力就是用來維持運動狀態的向心力。作為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之二,美國和德國曾經想要把這樣的設計實現,因為通過計算發現輪狀的空間站能夠產生三分之一的地球重力。但遺憾的是,他們並沒有成功。

電影《星際穿越》裡面的空間站

無論如何,雖然科幻歸科幻,未來的人類或許真的能夠突破技術障礙,讓電影裡的場景在現實中也能夠上演。如果深究下去,儘管科學家一再解釋說環形空間站建造不易,林林種種的科幻電影和作品中為何還是樂此不疲的使用「大輪子」形狀的空間站呢?這一問題,或許可以和另外一個古老的話題聯繫起來——為何科幻電影裡的飛碟總是圓形(輪狀)物體呢?

神跡或外星文明

在《聖經》以西結的故事中(《聖經》中的66卷之一),有這樣一段文字:

「我看了看,我看到了一場從北方來的風暴——一團巨大的雲,閃爍著閃電,被明亮的光包圍著。火的中心看起來像發光的金屬,在火中是看起來像四個活物。他們的形狀像人,但各有四個臉面和四個翅膀。他們的腿是直的;他們的腳像牛犢的腳,像擦亮的銅,閃閃發光。翅膀以下,四方都有人手。他們四個人都有臉和翅膀,其中一個的翅膀碰到另一個的翅膀。每一個都向前直走;他們移動時沒有轉動。

「當我看著這些生物的時候,我看到地上有一個輪子,旁邊有四個臉。輪子的形狀和構造是這樣,都如黃玉發光,四根都一樣。每一個看起來都像是一個輪子與一個輪子相交的輪子。當它們移動的時候,它們會朝著生物面對的四個方向中的任何一個方向移動;輪子沒有隨著動物的移動而改變方向。四邊都滿了眼睛。活物的頭以上有穹蒼的形象,閃閃發光,如同水晶,可畏。」(《以西結書》1)

從傳統的聖經學上來解讀這兩段文字,認為這是表達了以西結對基路伯(天使)和輪式戰車的傳統描繪。但許多古代太空人理論家爭辯說,這裡的描述很可能是一艘宇宙飛船或某種太空梭,在遙遠的過去降落在地球上。

這種天方夜譚的想法,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其中,支持這一觀點的最著名的作者之一是馮達尼肯。在他的《眾神戰車》一書中,這位瑞士作家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以西結的願景是一架太空梭,而不是神的戰車。

以西結看見的是神跡或是地外文明

馮達尼肯認為,在《以西結書》這部古老的文學作品,也是最早以第一人稱書寫的作品之一——以西結描述了看到一輛有輪子的戰車從天而降朝他駛來。這輛所謂的戰車是由「人形」人駕駛的——這意味著它們不是人類,但它們可能在自然界中是類人的,換句話說,就是外星人。

此外,作者進一步解釋說,以西結描述了「戰車」的著陸,聽起來很像宇宙飛船的著陸。

以西結描述的暴風雨,閃電和明亮的光聽起來就像現代宇宙飛船降落的聲音。顯然,它和過去的許多其他技術一樣被誤解了,因為幾千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在沒有任何類似技術的情況下無法分辨先進技術和「神的幻影」。

《聖經》中與地外文明產生聯繫的說法早已有之,當然,你可以說這是對《聖經》的過度解讀,也可以說上述研究純屬鬼扯。但無論如何,這種另類的研究方向獨出現在汗牛充棟的研究和著作中,讓我們能在《聖經》中窺見為何影視作品熱衷於拍攝「輪子」太空站和飛碟可能的答案之一。

 從「輪」到「車」

當然了,科幻與傳說中的輪子目前看來都離現實生活想去甚遠。現實中提到輪子,人們的第一直覺一定會將其與車輛聯繫起來。從考古學的發現來看,「車」這一形象的出現,主要在青銅器時代,人們對這一認知的判斷主要來自於巖畫。在巖畫這種先民最早的藝術表達形式中,不乏對於車輛的記載。以中國為例,中國應該是世界上最早記錄巖畫的國家,在20 世紀中葉,從內蒙古陰山開始的,隨後在烏蘭察布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相繼發現了車輛、車輪巖畫。車輛巖畫是我國北方草原地帶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夏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常見巖畫的題材之一,而且車輛巖畫並非亞洲的北方草原所專有,像印度、阿拉伯巖畫也都有車輛巖畫。

車輛巖畫是青銅時代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若是以我國北方草原地帶的車輛巖畫與世界各地的巖畫中的古車輛巖畫相比,特別是與歐亞大陸草原上青銅時代的車輛巖畫相比,可以發現其中驚人的一致性。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雖然世界各地車輛誕生的時間各有不同,但在最初的形制上卻具有相似之處。

刻有車和車輪的巖畫

為什麼偏偏是青銅時代,車輛巖畫開始在世界各地盛行呢?

以中國為例,在玉器和青銅器製品的製作上,中國先民在古早時期就已經掌握了比較成熟的工藝,到了春秋時期,青銅器鑄術已經非常成熟。在春秋戰國時期,正是群雄並起徵伐天下的時代,青銅器的用途除了禮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武器製作,而這其中就包括戰車。正所謂需求促進了生產,大概很多人都在電影裡看到過,古代的戰車輪子上面都是有尖刺的,尤其是最著名的兩輪戰車,這種戰車除了用於搭載士兵戰鬥外,還具有衝撞的作用,也就是用輪子兩側裝置的尖刺擊傷四周的敵人。除了古代的中國之外,這種制式的戰車,在古代的羅馬地區尤其流行。

從神話走向考古學,我們可以認識到輪子這一意象的基本特性之一,即是體現「行」這一要義。同時,對「行」的體現又與「車」這一意象分不開。

魔女的巫術

如果說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誕生,許多人會聯想到蒸汽機車,但今天關於輪子和汽車的故事,我們將直接從青銅時代滾到到工業革命開始之初——世界上第一輛奔馳汽車開始講述。

1888年8月,貝塔·本茨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開著丈夫(卡爾·本茨)發明的世界上第一輛內燃機汽車上路了。途中,貝塔·本茨經過一座偏僻的小村莊,當人們看到貝塔和她駕駛的「怪物」之後,紛紛恐懼的跑開,甚至認為是女巫帶來了可怕的黑魔法。貝塔在人們或恐懼、或嘲笑、或不懷好意的眼神中,終於在藥劑店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燃料,駕駛著重新發動的汽車揚長而去。自此貝塔·本茨也成為了第一個駕駛汽車的女性,這位偉大的女性順利駛過了長達190KM的路程。

貝塔·本茨駕駛奔馳汽車

然而,在汽車誕生之初,民眾對這種自己會「行走」的交通工具持有相當恐懼的態度,在中世紀的暗影還未完全消散的時代,認為這是「恐怖的巫術」。甚至就連官方也對汽車充滿排斥,1865年英國國會還制定了通行歐洲的「Red Flag Act 紅旗法」(此法已於1896年廢止),規定:「市區行駛速度不得超過3.2km/h、郊區不得超過6.4km/h」。按照今天正常成年男性的步行速度考量,這個速度甚至不如步行。

其實,仔細研究這些故事,我們會發現除了對新生事物理所當然的恐懼外,18世紀的民眾對於「車」和「輪」的恐懼並非毫無道理。一如平安時代「輪入道」的傳說,表面上體現了蒙昧時代人們對於妖怪的敬畏,實際上已經隱隱暗示了「輪」的破壞屬性:這一滾動的事物,如果以高速撞擊人體將會產生破壞性的後果。這也是為什麼,當卡爾·本茨發明出第一輛奔馳車是在1885年,而真正第一次試車卻是在1888年的原因。

無論如何,輪子的發展和汽車的出現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雖然同時也伴隨著一些破壞性的後果。無論如何,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已經證明這種當初被人們所恐懼的「巫術」,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而如今,另一種輪子也藉助現代化的手段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一如命運之輪般神秘。

從科幻到傳說,乃至從神跡到地外文明,輪子在虛虛實實中轉動,不僅帶著人們實現了「日行千裡、天塹變通途」的夙願,更帶領人們在廣袤的宇宙、未知的世界中不停探索。如今的輪子,甚至脫離了「車」這種複雜的組合意向,作為單獨的「行」而存在了。清晨上班的時候,你可能會看見一兩個腳踩平衡車的年輕人,他們滿面春風地踩在一個連在一起或者分開的輪子上,只需要保持平衡便能毫不費力的向前移動了。不知道傳說裡的小哪吒,見到風火輪如今成了尋常百姓都能用上的「神器」,不知又會發出怎樣的喟嘆呢?

新一代平衡車

相關焦點

  • 輪子掉了!加拿大航空一客機因輪子脫落緊急降落
    中新網1月5日電 據外媒報導,加拿大航空公司一架從蒙特婁飛往薩格奈市的客機起飛幾秒後就有一個輪子脫落,隨後被迫降落出發機場。據加拿大CBC電視臺報導,當地時間3日,加拿大航空公司子公司一架客機起飛時一個輪子突然脫落,被迫降落機場。
  • 刷街輪子很多,掌握好這些要點,選到的刷街輪子更好用
    刷街輪子有很多,款式和質量也有很大的區別,怎樣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刷街輪子呢,下面這些有關刷街輪子的要點,大家可以簡單了解一下,能有效的幫助我們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刷街輪子。第一,選擇舒適度好的刷街輪。挑選刷街輪的時候,可以在板子上試一下,看看輪子有沒有很好的減震效果,滑行時減震效果好的話,板子不會過度的晃動,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這樣的刷街輪具有很好的舒適性。第二,選擇耐磨性好的刷街輪。刷街輪的材質不一樣,輪子的耐磨性也有很大的區別,要是刷街的話,經常會在各種不同的路面上滑板,最好選擇一些耐磨性好的刷街輪,多次摩擦輪子也不容易損壞,讓大家滑板更加安全。
  • 長板速降滑手需要了解的一些關於輪子的問題
    其中製作長板輪子的硬度在76A至86A之間,輪子越軟,摩檫力越大,減震效果越好,輪子越硬摩擦力越小。較軟的輪子適合粗糙路面,較硬的輪子適合更光滑的路面。另一個影響輪子性能的因素是回彈度,一般輪子出廠只有標註硬度,但僅從硬度無法區分輪子的優劣,回彈度越好的輪子越優良,回彈度一般從50%-90%,回彈度直接影響的是輪子的續航,也影響加速。從製作工藝來說,回彈度越低成本越低,所以一般回彈度85%-90%可以稱為優秀。
  • 劍與遠徵骨王輪子隊厲害嗎 骨王輪子隊陣容玩法攻略
    劍與遠徵骨王輪子隊厲害嗎?可能有部分玩家對骨王輪子隊的玩法不是很清楚,那麼骨王輪子隊有什麼優點呢?
  • 為什麼汽車一般都是四個輪子的?
    眾所周知,我們在路上看到的大多數汽車都是四個輪子。 我想知道你是否考慮過。 為什麼汽車不能是三個或五個輪子?2、成本問題雖然三個輪子少於四個車輪上的兩個車輪,懸掛就會少一個強一點的頂部,可以降低成本,但如果另一條路徑,以提高行車安全,三輪汽車,將不得不投入更多R&d成本和人力,如果可能的大規模生產,價格肯定會有更多的人,大多數消費者是不能接受的。
  • 關於自行車的輪子大小
    自行車輪子大小,這個範圍實在太廣泛,本人接觸最多的就是死飛自行車,所以,就以死飛為例吧。
  • 哪個牌子的輪子挖掘機更好?
    輪式挖掘機,品牌車型的選擇一定困擾著很多有購買需求的客戶,無論市場在哪裡,輪式挖掘機車型早已隨處可見,矯健的姿態經常出現在不同的行業中,步行的便利性穿梭於繁忙的街道或安靜的鄉間小路,哪個牌子的輪子挖掘機更好?
  • 跑步,就要像車輪子一樣奔跑!學習了
    這就好比汽車的輪子一樣,輪子中間的重心與輪胎觸地點就是一條垂直線,所以輪子才不是橢圓形或其它形狀,圓形的跑得最快。我們在跑步的過程中,就要像車輪子一樣,雙腳觸地點以身體重心下方,保持一條垂直線,這樣向前奔跑才能最大發揮出速度,同時也能減少損傷。
  • 「火車輪子」上的大玩家
    來源:華夏時報「火車輪子」上的大玩家■本報記者 張智 北京報導一場公開的招標,因先後兩次投標企業不足3家,流標後不得不將招標改成談判採購。近日,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就動車組擴大專項修及結合高級修進行輪對分解修採購項目進行招標——輪對即為火車輪子,高級修即為定期檢修。
  • PPT圓形怎麼設置輪子效果並重複多次
    下面介紹PPT圓形怎麼設置輪子效果並重複多次。第一步,點擊【插入--形狀】。第二步,形狀選擇橢圓。第三步,按住shift鍵,拖動滑鼠畫出一個正圓,用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填充。第四步,點擊【動畫--輪子】,給圓形設置輪子動畫效果。
  • 一塊鋼板是如何變成萬向輪的,小小的輪子轉動著整個世界
    縱觀人類發展史,人們創造了許多偉大的發明,而這些發明又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輪子就是其中之一,你每天的出行,不管是自行車,公交車,還是開車,這些交通工具都是靠輪子來實現運輸。現在已經很難考證輪子到底是誰發明的了,有一點可以肯定,輪子的發明是一個慢長的演變過程,最初人們發現滾動比滑動要省力很多。
  • 火車輪子的壓力有多大?看完這組照片就知道了
    火車輪子的壓力有多大?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個問題好奇過。可以很明確地說,壓力很大!拿16節車廂的火車來說,每節車廂8個輪子,加上火車頭的12個,一共就是140個輪子。一列16節車廂的火車,起碼也有10000噸重,分配到每個輪子的重量就是71噸多,可想而知火車輪子的壓力有多大。
  • 坦克的負重輪:與坦克自重有關,非輪子越多越好
    以前,坦克的負重輪,即便5對輪子,也是非常普遍的,比如改來改去,炮塔由鑄造變焊接,由卵形變楔形,裝甲越來越厚,噸位也由34噸提升之將近40噸,火炮由原先的100毫米線膛炮,改成了105毫米線膛炮、120毫米和125毫米滑膛炮,但依然不變的永遠就是「5對輪」,以至於「遠看炮塔嚇死人,近看還是5對輪」,一度成了網絡上10大流行梗之一。
  • 為什麼火車輪子沒有輪胎也能前進?究竟是如何轉彎的?
    導語:為什麼火車輪子沒有輪胎也能前進?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對於現在的交通工具也是越來越多了,我們的出行也是越來越方便了,那麼對於火車這一個交通工具算是出現的比較早的交通工具,選擇這一出行方式的人也是有很多,近到繁華的城市,遠到青藏高原我們都能看到火車的身影,但是對於火車的一些冷門知識也是有很多人並不了解的,像是對於火車的輪子沒有安裝輪胎是怎麼樣進行工作的呢?或者的輪子是什麼樣的呢?是怎麼樣進行工作的呢?
  • LOL:電玩輪子媽亮相,造型帥炸,網友一眼看出破綻
    不知道各位LOL玩家喜不喜歡玩功能性ADC,這種類型的ADC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提供功能性輔助作用,比如寒冰、燼、維魯斯和輪子媽。而說到輪子媽相信大家也是很熟悉,這個英雄清兵賊快,有個E技能魔法護盾可以免疫控制,大招可以全體加速,既可以逃跑又可以進攻,有了三件套打團還是挺強力的。
  • 無處不在的輪子挖掘機
    雖然份的新疆還沒有到下雪季節,但他已經能夠看到白雪皚皚的場景,是的,棉花的收穫季節就要到了,雪白的棉花像一座山一樣上下堆積,輪子式的挖掘機在「雪山」之間穿梭,堅固的手臂在其中波動,如此壯麗的外觀,不禁感嘆機械化時代背景下的科技實力。
  • 我的世界:坐在礦車上看風景,輪子是被畫上去的,瞬間移動很神奇
    既然是礦車那肯定是有輪子的,但是我的世界中的礦車只在物品欄中的展示的那樣有輪子,然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礦車是沒有輪子的,玩家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礦車的輪子是被畫上去的,而且礦車是漂浮在鐵軌上面的,所以我的世界的礦車也算是高科技了。
  • 「Mk-I坦克」是履帶驅動,為何在其後方,卻還要拖掛一對輪子?
    若是單從形態上來看,小威利戰車最起碼在履帶形態上明顯要更貼合現代坦克的模樣,而且其後方也並沒有加裝那對輪子。那麼是什麼原因,讓「Mk-I坦克」的後方要加裝那對輪子呢?這個輪子又起到什麼樣的作用?這也就意味著這對輪子的作用,其實就相當於每艘船都必備的「舵」,是用來在戰時輔助「Mk-I坦克」轉向的。因為「Mk-I坦克」的履帶傳動系統也沒有「差速機構」,若是沒有那對輪子輔助的話,也同樣不會轉向。
  • 加航客機升空不久輪子脫落:空中盤旋兩小時後返航
    1月3日,據外媒報導,加拿大航空公司一架從蒙特婁飛往薩格奈市的客機,起飛幾秒後一個輪子突然冒出火焰隨後脫落。從乘客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出,在飛機起飛的時候有一個輪子突然冒出火焰,起飛後輪子隨即脫落。脫落的輪子位於飛機左側主起落架上,該飛機在蒙特婁上空飛行了2小時以消耗燃料,最後安全返回機場。
  • 為什麼動物沒有進化出兩個輪子而是兩條腿,這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小時候,總有一個疑問,明明輪子的速度更快,為什麼人,或者說所有動物都沒有進化出「輪子」這個概念?即便是少數幾個可以變成球的,那也只是個球,而不是所謂的「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