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重溫迪士尼動畫片《獅子王》,即使時隔二十多年,當劇中那首熟悉的《生生不息/Circle Of Life》響起時,看著陽光普照的榮耀王國,萬獸臣服,辛巴在榮耀巖上被高高舉起那刻,兒時的那份感動再次在內心湧現 。
《獅子王》這部動畫片,在豆瓣評分高達9分,深深的打動了許多人,也獲獎無數,比如榮獲第67屆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及最佳電影原作歌曲兩項大獎、第22屆動畫安妮獎等。 當然,在票房上也創造了巨大的成功。
雖然不可否認《獅子王》是迪士尼公司最賣座的電影之一,但迪士尼也同樣製作出《風中奇緣》、《美女與野獸》、《冰雪奇緣》等廣受好評的賣座片。其中的復仇者聯盟系列、各類公主等,隨便一部拿出來都是票房口碑雙收益。
看完影片就在思考,為什麼迪士尼能拍出這麼有優秀的影片,每一部片子的題材也不相同, 但上映的時候總是讓人充滿期待?
這其中,當然有硬實力的基礎。比如迪士尼公司擁有好的編劇、導演、演員加持,還擁有領先的拍攝及後期技術、強大的宣發能力,也導致了具有較好的票房號召力。
而在軟實力方面,迪士尼動畫片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今天就以《獅子王》為例,一起來探尋一下,迪士尼動畫片到底用了什麼樣的故事算法,能基本確保一部動畫片劇情有看點、觀眾有代入感、口碑票房雙豐收。這其中屢試不爽的「故事算法」到底是什麼?
故事創作的核心精髓:衝突顛覆生活。
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一個好故事?《獅子王》很顯然就是一個好故事。說到講故事,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羅伯特·麥基。 他會認為是好萊塢最會講故事的編劇教父,他寫的《故事》一書是全世界編劇的第一必讀經典,集結了羅伯特·麥基30年的授課經驗,成為指導行業實踐的理論。
1981年,羅伯特·麥基受美國南加州大學邀請,開辦「故事」培訓班,還創辦了全球性的寫作培訓機構。在他的6萬多名學員中,有60人獲奧斯卡金像獎,170人獲美國電視艾美獎,30人獲美國編劇工會獎,26人獲美國導演協會獎。
麥基的故事理論不光適用於電影,對紀錄片、新聞、小說等任何故事形式,都適用,其故事創作的核心精髓概括起來其實只有6個字:衝突顛覆生活。
不論是迪士尼中的動畫片電影《獅子王》,還是很多其它優秀的影片,都遵循這個規則。
01
【故事中好的衝突】
首先,什麼叫衝突?一個有趣、有價值的衝突,必須戲劇化。簡單理解,就是怎麼做都是對的,但又怎麼做都不對。
我們回到《獅子王》當中,第一個衝突出現在故事開頭。
作為未來的國王,辛巴出生就受到爸爸媽媽的愛護與養育,性格活潑好奇心重,他的生活美好又寧靜。但刀疤叔叔因為覬覦王位,處心積慮的想除掉辛巴,先是引誘辛巴去了陰森的大象之墓,雖然辛巴被爸爸木法沙救,但爸爸很生氣,覺得辛巴沒有聽勸,將自己和娜娜置身於危險之中。從爸爸的角度來看,辛巴挨訓也是正確的。
但從辛巴的角度,他帶著他的好朋友娜娜一起出發前往大象之墓。主要是他想證明自己,想跟爸爸一樣受人尊敬和勇敢,這不也是我們小時候的想法嗎?
兩個人的想法不同,自然所做的選擇不同。也為下一次更大的衝突做好了鋪墊,為什麼辛巴會再次上當?被刀疤騙到了山谷去,導致爸爸木法沙為了救辛巴,而被刀疤殺害。
刀疤的誘惑,也是辛巴每次選擇帶來的衝突:證明自己,對,也不對;不去冒險,對,也不對。
這就是戲劇化衝突,怎麼做都對,怎麼做都不對,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立場,每個人站在自己立場的訴求都是合理的。
02
【影片中具有代入感的生活】
非洲大草原美嗎?
影片開頭草原上一輪紅日冉冉升起,高大的吉力馬札羅山披上一層金色的光紗,所有的動物湧向了同一個地方——榮耀石,興奮地等待著一個重大消息的宣布:它們的國王木法沙迎來自己的新生兒辛巴。也是木法沙的法定接班人、榮耀王國未來的國王。
震撼人心的壯麗場景、感人至深的優美音樂、慢慢長大活潑可愛的辛巴、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娜娜等,還有辛巴爸爸媽媽慈愛的目光,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非洲大草原上的旖旎景色,配上影片中那震撼人心的音樂。看到如此美麗的畫面, 仿佛置身於整個動物王國的世界。
什麼是生活呢?這種能讓大多數人產生代入感的,把感情放進去的,才叫生活。
動畫片中的動物都是擬人化的角色,通過人物配音,動物們豐富的表情、語言、動作以及場景的營造,《獅子王》影片一開始就令觀眾建立了非常好的代入感,包括國王木法沙給辛巴交談所說的話,都很容易引發觀眾的共鳴與共情。
03
衝突顛覆生活,就是突如其來的人或者事,打亂了能讓大部分人產生共情的生活,讓主人公不得不面對戲劇化的衝突,仿佛一切都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
《獅子王》裡涉及到父子的感情、朋友之間的友情,自我成長的思考,有關於人性的探究,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影子,擊中人們內心是講好故事的關鍵。
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獅子王》究竟是如何做到"衝突顛覆生活的"。
細化情緒,給觀眾強烈的情感帶入。專業編劇和創作者一直在在研究如何抓住觀眾注意力的問題。他們發現,人類有三種最強烈的情感,只要故事觸及到這三種情感,就能馬上鎖定注意力。
這三種情感分別是,生、死、愛,這是故事進入到別人意識裡三個最快捷的入口。而《獅子王》正好緊緊抓住了這三個快捷入口。
比如辛巴剛出生時的萬物跪拜,到在父母愛的呵護下的快樂成長,再到爸爸木法沙為救他死後,辛巴絕望的呼喊,他的極度害怕和傷心,他被刀疤唆使他離開和最終逃離,這些場景都讓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感。
當然, 《獅子王》也充分運用了視覺風格,用色彩心理學來牽動我們的情緒。每個場次的顏色都是不一樣的, 讓整個影片也帶來不同的視覺風格。比如 獅子王國王出現的時候,他身上的顏色就是代表皇權身份的橘黃色,而辛巴舅舅的顏色,卻是咖啡色,小獅子辛巴身上的顏色隨著成長的變化,也有著不同的變化。不同顏色展現出了不同的角色性格,強化了整部影片的情景。
《獅子王》這部影片從敘事層面來看,它的情節非常複雜,充滿了心理活動。父子情感的線路,友情的線路,每一段關係都處理的有血有肉。 劇情中的愛和友情,都讓人被觸動內心。看任何故事只要能觸動人內心的情感,那麼必定會贏得觀眾。
遵守"困境原則",不斷細化困境、累積困境。所謂困境原則,就是指不斷強化一個人經歷中的困境,通過困境來製造轉折,激發你的好奇心。講故事的人都知道,轉折有多重要。它是一個故事的立身之本。
故事的本質就是讓觀眾猜不到你接下來想要講什麼。不然一旦聽眾猜到你接下來要講什麼,就等於他超過了你。那麼,這個故事就很難吸引到他。
所以,你只有不斷製造故事中的困境和波折,受眾才會被吸引,會忍不住想,最後怎麼著了?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獅子王》 中,最開始辛巴從出生,迎接幸福的生活,隨著慢慢長大,遭遇刀疤的陷害,離開遇到友情,卻再次遇到娜娜,內心如何做出選擇,該如何回歸等,每一段故事都是有困境存在。這些困境,通過不斷的累積困境,讓觀眾的注意力被緊緊抓住。
《獅子王》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一直遵守"困境原則"。每一步劇情的發展,都讓我們跟著一起思考,下一步辛巴該如何選擇,本質上是在觀眾的意識裡製造一個真空,然後再一步步把這個真空填滿。
04
《獅子王》動畫片電影的快速升華模型:反覆衝突+電影音樂配合
戲劇化的衝突, 在動畫片電影的劇情推進,基本都遵循著3分鐘的法則,每隔3中分一個小反轉、小高潮。間隔太短會燒腦,觀眾會很累;間隔太長,節奏會慢,觀眾會感到無聊。
《獅子王》電影也同樣如此,時長有限情況下,想要擁有更高的意義感,就不得不進行快速升華,一來,對觀眾的注意力進行有效控制,二來,以電影音樂配合,突出影片主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調動觀眾情緒。
試想如果辛巴只是直接回來復仇,就算理由合理,整個故事也會有點平淡無奇。藉由出走和回歸這個引子,經過了反覆的衝突,如:
當老國王木法沙被刀疤推下懸崖被角馬踩踏而死之後,刀疤將這一罪行嫁禍給了辛巴,讓辛巴誤認為是自己害死了父親,讓他背上兒子殺父的罪名並對他說:走吧,永遠地離開這裡,永遠不要回來。辛巴選擇了逃離;
遇到丁滿和彭彭,世外桃源般生活,似乎讓他忘記了過去,遇到娜娜後,回去和活在當下,都讓他糾結;
在音樂方面,比如後辛巴與娜娜相遇。音樂銅管樂器、木管樂器、弦樂器交替使用。兩人在夜色包圍的森林裡互相追趕嬉戲,伴隨著《Can You Feel Love Tonight》歌曲,讓觀眾感受到愛情的美好,在搖滾樂和交響樂的結合中,也讓我們看到全新的世界即將到來。
《獅子王》在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音樂,這部影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和人們超高的評價。不過不是所有電影只要加入了音樂就一定會好,電影中使用的音樂要能夠與電影的故事劇情、人物內心世界、背景、主題相輔相成,才能完美結合,讓電影錦上添花。
總結
了解了上面的介紹,我們很明顯看出《獅子王》很顯然是個好故事,其他作品在以故事形式體現時,不妨參考一下好萊塢電影的這套算法,也許會有令人驚喜的效果。
而我們在看動畫片和電影時,也能讀懂大多數的故事,讓自己從更全面的角度去解讀這些故事,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