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裡,說到殺氣,往往想到唐代詩歌,因為唐人好任俠,比如李白的「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也有可能想到邊塞詩,比如王昌齡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相較於唐詩,宋詞就顯得婉約了許多,即使是宋代文學家蘇軾首開豪放詞派,宋詞中殺氣十足的詞還是很少,可是有一首詞,在古代詩詞中殺氣騰騰,別樹一幟,雖然過去了近1000年,讀完仍讓人熱血沸騰,那就是嶽飛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嶽飛是南宋抗金名將,在他為數不多的作品中,這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篇。詞的上闋給我們塑造了一個渴望建功立業的英雄形象,詞的開頭很突兀,破空而來,詞人怒氣衝衝憑欄遠眺、仰天長嘯,但是並沒有說什麼原因。讀完這首詞,我們可以知道詞人的「怒」,其實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對於金兵掠奪大宋的國土,燒殺搶掠的憤慨。二是對朝廷中的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氣憤填膺之「怒」。這裡有一個很值得注意的環境描寫「瀟瀟雨歇」,在一場疾風驟雨之後,天氣會逐漸放晴,詞人心中久久不能平靜,至於風雨之後有沒有彩虹很難說,可以肯定的是在嶽飛的心中,此時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勸誡人們,也是勸誡自己「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張愛玲曾說「出名要趁早」。嶽飛此時早已收復襄陽六郡。並在紹興六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不能說嶽飛沒有功名,可是詞人夢寐以求的並不是建節封侯,身受殊榮,而是渡過黃河,收復國土,完成抗金救國的事業。所以他說「三十功名塵與土」。
詞的下闋作者首先回憶了「靖康之恥」,在靖康之難中,金兵攻陷了北宋故都汴京,這個國讎家恨還沒有洗雪。一句「臣子恨,何時滅」將嶽飛的感情從「怒氣」變成了「殺氣」,他希望駕著戰車「踏破賀蘭山」,賀蘭山是金人所在地。「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將作者的感情推向高潮,我們似乎看見了黃沙漫天、殺聲四起的戰爭場面。
嶽飛一生的理想就是「直搗黃龍」,只是最後出師未捷身先死,「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個目標也最終化為泡影。在這首詞中,我們看見了一個抗擊金兵的英雄形象,即使過去了1000年,也讓人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