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賽季的女排超級聯賽賽場上,中國球迷看到了「美國隊長」的身影。
身為美國女排隊長的喬丹·拉爾森,本賽季身披上海光明優倍女排的戰袍參賽,對於這位明星主攻來說,也是一段全新的體驗。
開季前三場比賽,上海女排強勢拿下三連勝。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拉爾森對於當下自己的狀態頗為滿意,「每一天我們都在變得更好,我也慢慢能更好地理解隊友。」
除
此之外,中國的球迷、地鐵、乃至發達的外賣,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還第一次聽聞了「女排精神」,「這種比賽背後有一種精神支撐的感覺聽上去很酷。」
拉爾森本賽季身披上海光明優倍女排的戰袍。 本文圖片 ICphoto
排超新體驗:這裡的防守更頑強上海光明優倍女排在新賽季排超吸引了不少目光,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兩名外援的助陣。
來自德國的利普曼表現出色,在總得分榜和平均每局得分榜上都高居第一,而另一名外援也同樣亮眼——這就是身背「美國隊長」之名的主攻手,喬丹·拉爾森。
作為世界勁旅美國女排的隊長,拉爾森曾幫助美國女排站上2014年世錦賽的冠軍領獎臺,隨後的裡約奧運會上,她又率領球隊奪得銅牌。不久前結束的女排世界盃上,她又和美國隊一起緊隨中國女排奪得亞軍。
事實上,在加盟上海女排之前,拉爾森的職業生涯足跡已經踏遍了各個大洲:波多黎各、俄羅斯、土耳其……
而此番來到中國的排超,她最大的體會就是:這裡的防守很強。「比賽風格上會有一點不同,這裡有更多的防守,更長的回合。這裡對於我來說是全新的體驗,我得學習怎麼去在這裡打比賽。」她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你必須去考慮進攻的線路,會不會被對方給防守起來,你必須在頭腦中做好提前準備。」即便是對於已經經驗豐富的拉爾森來說,在排超賽場得分也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
不過,雖然在口頭上比較謙虛,拉爾森在數據上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小組賽頭三場比賽後,她在總得分榜上排名第4,已經是除了另一名上海外援利普曼之外,得分最多的上海女排選手。與此同時,她的進攻得分率也排進了前十,位列聯賽第6位。
在賽季之前,上海女排主帥王之騰就透露過之所以邀請拉爾森加盟的原因:經驗豐富、技術細,和上海隊一貫的風格打法不謀而合。
而開季三連勝的戰績,也讓拉爾森對於自己的融入信心滿滿,「總體來說我們的起步不錯,這讓我感覺很高興。對比賽節奏我還算適應,每一天我們都在變得更好。」
學中文,用開放的心態享受旅程當被問起來到中國之後,是否有什麼東西讓自己感到意外的時候,拉爾森歪頭想了一陣,卻還是沒能想出答案。
「我沒有什麼預期,只是感受每一天,保持學習和開放的心態,這裡肯定和美國有很多的不同,但是總體來說都不錯。」
來到上海隊後,無論是對於訓練的設施和內容,還是居住的環境,還是俱樂部所提供的種種幫助,都讓拉爾森感到非常溫暖。
球隊給她和利普曼在東方綠洲基地外安排了住處,有司機負責接送。另外隊友教練對於她的適應也頗為關照,給了不少建議。因此在場上,你能聽見拉爾森用中文高喊「加油」,或者提醒隊友接球,類似的舉動也得到了主帥王之騰的「點讚」。
當然,上海觀眾的熱情也讓她驚喜,比賽期間總有許多人前來籤名合影,甚至還有人會送上一些小禮物,
「大家都很好很熱情,也都很喜歡排球,很高興看到這樣的情景,讓我感到了非常溫暖的歡迎氣氛。」帶著「美國女排隊長」的光環,無論是對手還是球迷還是媒體,總會難免把多一些的目光投向拉爾森,對於這名老將來說,這既是動力,或許也意味著一種壓力。
但是這名常年在海外打拼的球員對此也已經習慣,「別人的看法我無法控制,好的壞的都有,但那是他們的意見,我不會花太多精力去在意這些,我要做的是集中精神提升自己。」
拉爾森和朱婷關係良好,今年女排世界盃中美之戰賽前拉爾森給朱婷送小禮物。
期待和朱婷的下一次交鋒在來到中國之前,拉爾森已經在不少聯賽有過徵戰,「在波多黎各打球時,我還在學習當一名職業球員,那個聯賽的賽季不長。到了俄羅斯之後,節奏緊張了很多,要進行很多的長途旅行,那裡有很多的高舉高打,非常重視強攻。」
「而在土耳其聯賽,就有很多的高水平球員,競爭激烈,而且比賽的數量非常多。」說到「比賽多」這幾個詞,拉爾森不禁露出了一個苦笑的表情。
的確,對於今年已經33歲的拉爾森來說,歐洲豪門一個賽季動輒要花掉大半年,打上約50場比賽的密集賽程,的確是顯得有些艱難。何況2020年還有東京奧運會,為了有更多的休整時間,賽程縮短的中國排超看起來是不錯的選擇。正是為了奧運,新賽季排超總計賽季長度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奪冠球隊最多也就需要打18場比賽,相比往年大大「縮水」,對於球隊體能的要求自然也減輕了許多。
雖然笑言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還非常不錯,但拉爾森也很坦誠,「很明顯我的年齡在增長,身體有些時候會拒絕工作,有時會覺得有些疲憊。」
不過這並不會影響她努力的決心,「每一天我都會盡力做到最好,雖然有時候會有一些病痛,但總體上來說還是非常好的。」說著她抬腳敲了敲訓練場的木地板,「Knock the wood(祝我自己好運)。」
當然,對於上海女排和拉爾森來說,雖然開局戰績不錯,更加嚴酷的考驗還在後頭。聯賽分組中,上海女排和山東、浙江、河北一起分在C組,從實力上看出線進入八強問題不大,但在之後,就難免要和北京、天津、江蘇等強敵遭遇。
對於這些強敵,拉爾森也早早有了心理準備,尤其是在土超聯賽就常常碰面的朱婷。
「我在土耳其跟朱婷交手過很多次,她非常有天賦,每次跟她比賽都會很有趣,這樣的對抗也能讓我變得更好。」
中國的「女排精神」,很酷事實上,這並非拉爾森第一次造訪上海。早在十多年前她就來過上海,還代表隨內布拉斯加大學排球隊和上海女排打過友誼賽,此番再度來到這座城市,沒有讓她覺得太過陌生。
「
這裡有很棒的食物,友善的人,地鐵也非常方便。」如今國內流行的外賣更讓她愛不釋手,「簡直讓人驚嘆,非常快,你下了訂單,沒一會兒就送來了。」來到上海之後,她已經在不少地方逛過,甚至還跟隊友利普曼一起去吃了火鍋。但除了在外就餐和嘗試外賣之外,她也會自己在住處親自下廚。
這種在外打拼的生活,她已經駕輕就熟,雖然這也是被生活「逼迫」的結果。
對於美國女排運動員來說,留洋是一種不得不接受的常態,甚至像中國女排球員這樣能在國內長期打球,從某種角度上也算一種幸福。
「對我們來說沒有其它的選擇,因為我們國內沒有聯賽,如果有的話我想也會有很多人願意在國內打球的。」
「我能理解為什麼絕大部分中國球員不留洋,因為這是你的家,你可以在自己的家鄉打球,不用離開你的故鄉和家人,離開家庭大半年去海外打球也是很不容易的。」拉爾森說,自己在打完這個賽季排超後,就打算回到美國好好休整一番,同時保持訓練和身體的狀態。而一些排超外援選擇在賽程短的排超結束後再去其它聯賽參賽,拉爾森則沒有類似的打算。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想為了即將到來的奧運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從容迎接中國女排的挑戰。
「中國女排很強,我們在賽場上碰過很多次,珍妮(郎平的英文名)也為美國隊做了很多的貢獻。中國隊經常在奧運會拿冠軍或者獎牌,不光有很多有天分的球員,訓練也非常刻苦。」「除了朱婷,中國隊的很多球員都非常強,都有接管比賽的能力,接應、副攻、二傳……都很強。」
對於國人常說的「女排精神」,拉爾森此前並沒有過了解,但在聽聞了這一名詞的來龍去脈之後,也連連點頭讚嘆,「以前沒聽說過(女排精神),但是這種在比賽背後有一種精神支撐的感覺聽上去很酷。」在拉爾森看來,美國女排之所以能夠崛起,靠的也正是「為國出戰的愛國心,雖然有種種困難,仍然以集體的姿態和心態去戰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同中國女排的「女排精神」不謀而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