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哥是個好隊長 作者:王希傑(甘肅武威)

2020-12-03 天馬競輝文社

五哥是個好隊長

他在我們家族的同輩中排行老五,我們都叫他五哥。

五哥當隊長有些年頭了。改革開放農村包產到戶不久就當隊長了。開始是副隊長,後來升任隊長。儘管很久以前就將隊改稱組了,但人們還習慣地把組叫作隊,稱他為「王隊長」,既使不當隊長了,人們見了他還是這樣稱呼他,隊長成了他的代名詞。

五哥是一個熱心集體事業的人,從他二十幾歲起就參與集體的工作。看過磨坊,看過機井,當過會計,再後來當了隊長。

我們隊的第一臺柴油機就是他從山東買來的。那年,各地都用電磨(名為電磨,開始時動力為柴油機)代替了石磨,人們終於可以從推磨的繁重而費時的勞動中解脫出來了。聽說山東耒陽的柴油機好,隊裡決定買一臺,要派一個合適人的人親自去購買。但千裡迢迢,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社員誰也不敢應承這事。初生牛犢不怕虎,五哥自高奮勇地把這一艱巨的任務承攬了下來。一個人帶著二千多十元的鈔票,走一千多公裡路,實在是一件令人提心弔膽的事。

當時社會比較亂,小偷到處都是。為了萬無一失,他嘗試了許多辦法,揣在腰裡盛不下,背在包裡太顯眼,最後他想了一個萬全之策,將鈔票卷在破棉襖裡,裝進一個舊麻袋。一路上他將麻袋或扛在肩上,或抱在懷裡,連吃飯的時候他也將麻袋壓在屁股下面,一邊吃飯,一邊向四周張望,看有沒有可疑的人出現,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他買好了機器,辦好了託運手繼,也不敢多眈擱,就趕緊回來了。來時沒買到坐票,在人挨人的火車車廂裡整整站了二十多個小時,腿都站腫了。

他的這次艱難的遠行,使我們隊擁有了全村第一臺電磨,告別了人推驢拉的時代。他也理所當然地成了第一個看磨人。他愛動腦筋,愛琢磨,一二年後就成了一個技術嫻熟的技術員。機器壞了,不用請師傅,他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我們隊上的人從來沒有因為機器故障而眈誤過磨麵。外隊的機器壞了,也請他去修。他成了我們村小有名氣的人物。

土地承包到戶後不久,他就當了隊長。他當隊長後要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改造隊上的照明電網。隊上原先的網路設計不合理,設備陳舊,加上年久失修,村民亂布亂拉,三天二頭斷電,常常晚上黑燈瞎火的,甚至引發過幾起火災,村民深受其苦。於是,他組織村民開了幾次會,研究解決的辦法。騎著自行車跑鎮上,跑供電所,軟磨硬泡,求爺爺告奶奶。功夫不負有心人,項目終於批下來了。他配合電工們搞設計,測線路,買材料,栽電桿,鋪電線,改造室內線路。經過十幾天緊張施工,關係到全隊六十多戶村民日常生活的標準化、規範化的電網便改造完成了。從此,再也輕易不會發生斷電的事故,也沒有發生過因電網故障而引起的火災。用電更為方便,即使在院子裡巷道裡,也可以使用鍘草機、脫粒機等電器了。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由於地下水位下降,原來每家每戶在院子裡打下的壓井已壓不出水了,人們只好到機井上去挑,或者用油桶改造的水桶拉。機井每天只能抽一次水,每天早上挑水拉水的人和車輛便排了個長蛇陣,每天光挑水、拉水就耽誤一二個小時的時間,二三年就得換一個水桶,用水成為村民的一個大負擔。還常出安全事故,冷不防,水桶從架子車上滑下來,壓折腿、壓壞手的事常有發生。五哥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盤算著,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他知道,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修一座水塔。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召開了全體村民會議。會上大家議論紛紛,各持己見。有的說堅決支持;有的說要是能要來公家投資,出點力氣倒不怕;有的乾脆說氣話:「誰修就修去,反正我不修」……他組織了三次這樣的會議,結果都一樣:泡湯了。

他知道,這個事情最大的阻力就是解決錢的問題,農村土地改革雖然十多年了,但因為經營方式落後,每年的收入也很有限,要一下子拿出四五百元錢真不容易。

但他心有不甘,老在心裡琢磨著這個事情該如何解決。終於想出來一個辦法——貨款。經過多方協商,他請來信用社的信貨員準備在開會時現場辦理貨款手續。經過一年多的醞釀,大家對修水塔這一有利於全隊家家戶戶的事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會議開始還算順利,大多數村民同意貸款修水塔。但就在準備開始逐個籤合同時,突然跳出來了幾個反對的人,態度堅決,口氣強硬,說這是個陰謀,是某些人為了謀取私利,鼓動了幾個同夥離開了會場。這次會議又功虧一簣,不歡而散了。

那時,隊上開會,一遇到重大事情,不管是於集體多有利的事,總有個別人因為個人恩怨,在關鍵時刻跳起來幾聲斷喝,其他人也害怕得罪人不敢支聲,事情就算泡湯了。五哥又氣又急,又無可奈何。但他心裡發誓: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不知是誰給出了個主意:挨家換戶籤名,如果大多數人同意,個別人先別管他。他果真拿著紙和筆挨家挨戶去籤。在他執著地努力下,貨款手續終於辦完了。水塔建設進入實施階段。為了節省資金,他僅將施工任務承包給了本隊的匠人,沙石土建分攤給了村民,鋼筋水泥等其它材料他親自帶人採購。修水塔的那些天,他一邊監督施工,一邊跑裡跑外,整天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但他心裡卻樂滋滋的,多年的心願終於將要實現了。

水塔修好了。開閘放水那天,全村人都聚集在水塔下面,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當五哥將挽著紅布的閥門打開的那刻,在場的人都興奮不已,歡呼雀躍,既而向各家院子裡奔去。當他們迫不及待地打開水龍頭,清涼的自來水立刻衝了出來。他們興奮地跑出院門奔走相告:「我們家的水龍頭出水了!」「我們吃上自來水了!」從此,隊裡的人吃上了乾淨清冽的自來水,結束了祖祖輩輩手提肩挑的歷史。有了水塔,不僅僅吃到了清潔方便的自來水,人們還搞起了庭院經濟,房前屋合栽植了果樹、葡萄,院子裡種上了蔬菜,花卉。走進村莊,就像走進了花園。

當初極力反對拒不交錢的那幾家,看到這些就主動上門交錢來了,說了許多好話。別人以為五哥會堅決拒絕的,沒想到他二話不說帶領技術人員開溝鋪管,安裝調試,滿足了他們的要求。

我們隊的水塔是周圍幾個村中修建的最早的一個,直到現在還在使用,都快三十年了!

五哥他為隊裡幹的每一件大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得經過一番周折,但他卻從來沒有放棄過。水塔修好後不久,為了節水,政府號召改造農村灌溉設施。他又不計前怨,積極爭取項目,經過一二年的努力,修建了總長達六七公裡的節水管道。原來每畝地澆水得一個多小時,現在僅用四五十鍾就澆完了。

為了增加村民的經濟收入,他千方百計跟育種公司拉關係,走路子,將我隊確定成為育種基地。那年冬天,他第一次花錢租了一輛小車,從城裡提出了全隊共計五十多萬元的種子款,鈔票裝了滿滿一袋子。全隊人都擠到他家裡,領到了屬於自家的錢款。每家都在一萬元左右。連續這樣幾年,隊上人家的腰包漸漸鼓起來了,買車的,修房子的,置家具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五哥也神氣起來,走起路來格外有勁。

有人說他「官」癮重,連比芝麻都還小的官都不肯丟手。他這麼折騰都是為了年底在鎮上評個先進隊長,拿個獎狀什麼的。這倒不假,他從來沒有因為受到打擊和委屈就「躺下」不幹了;他家的書房牆上果真貼著許多獎狀,他也以此為驕傲。

五哥是個原則性很強的人,在集體的事上可以說六親不認,有人說他是「死腦筋」,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就連本家族的人也得罪了不少。有人就故意和他作對,拆他的臺,電費呀,提留呀什麼的,即使有錢也幾年價拖著不交。為收錢常常和人吵架。但他沒有因此而退縮,決心要治治這些人。想不出更高明的手段,只好採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澆水時,他兩腿叉開,堵在水口上,不交錢決不讓他們放水。這就免不了發生激烈的衝突。要澆水的人罵罵咧咧,有時,連先人都被連帶上了。他平時不善良辭,生氣氣來更是說不出幾句連貫的話來,口中只發出「我一—我——」的聲音,但他就是不讓。

那些人只好把拖欠的錢交了。並不是每次都這麼順利。有一次,他又用這樣的辦法,但那人早有準備,全家人都到了現場,揚言:水要澆,錢沒有。不管你有多橫,五哥就是不讓。後來,雙方發生了肢體衝突。雙拳難敵四手,他被人家像扔口袋一樣地扔到了水溝裡了。他從水溝裡爬起來,氣得渾身發抖,記帳的筆記本一扔,丟下一句:「老子不幹了!」就頭也不回地走了。人們都說這次他肯定「躺下」了。可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早晨,他又早早起床去開井了。

隊長當的時間長了,得罪的人也就越來越多。有一年,他終於被人「抬」掉了。之後,隊裡短短幾年時間,像走馬燈一樣,連續換了幾茬隊長。有的是因為幹隊長無利可圖,還耽誤了發家致富,主動辭職了;有的當了隊長,在其位而未謀其職,被罷免了。隊裡的事業漸漸落在了全村的後面,人們又想起了他,他又一次忘掉了從前所受的一切委屈,成了隊長,一直幹到去世。

他因為忙於隊裡的事,常常顧不了家。直到他去世前還住著七十年代修建的幾間舊房子,銀行裡還貨下幾萬元的貨款。兒子兒媳也抱怨他只顧集體,不顧自家,甚至懷疑他把家裡的錢貼到隊裡了。這事他生前從來沒有說過,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那年春天,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他去世了,才活了六十五歲。我們是本家兄弟,喪事自然要去參加。進了他家院子,看到院子裡北側的幾間破舊的房子,屋子裡幾樣陳舊的家具,他去世後也沒個正堂停放靈柩,只好在正面堂屋的位置臨時搭了一頂帳蓬,權當靈堂。我內心禁不住一陣酸楚,心想:他一輩子忙忙碌碌,費盡心思,倒底圖個什麼?我也想不出為去了天國的五哥還能做點什麼。於是,我主動提出要寫一篇追悼辭,在他的葬禮上念出來,算作是對他一生的總結和評價吧。追悼辭中我寫了這樣幾句:「他是一個好隊長。一生為集體,大公無私,任勞任怨……他把隊裡的事當成了自家的事,當成一份事業,而不是事情……他是個平凡的人,又是一個偉大的人………」

近幾年,隊裡的電網、灌溉設施和道路又進行了新一輪的改造,但自來水一直用著。矗立在村莊南面高地上的水塔,像一座巨大的豐碑,記錄著五哥的功勞。

圖片:網絡

相關焦點

  • 邱承彬遊記:甘肅武威雷臺觀雷神像奇觀
    作者:邱承彬邱承彬在甘肅武威雷臺觀邱承彬在甘肅武威雷臺觀邱承彬在甘肅武威雷臺觀與雷臺觀朱道長>甘肅武威雷臺觀朱道長邱承彬攝影甘肅武威雷臺觀邱承彬攝影甘肅武威雷臺觀邱承彬攝影甘肅武威雷臺觀邱承彬攝影甘肅武威雷臺觀雷神
  • 我與書的不解之緣 作者:王希傑(甘肅武威)
    早上一照鏡子,鼻孔成了個黑洞,連臉也像個包公了。 正月裡,到處充滿了喜慶熱鬧的氣氛,孩子們也在瘋玩。我借到了最喜歡看的小說《鐵道遊擊隊》。為了營造一個安靜的讀書環境,我在我家房頂的麥草垛背風向陽的一面,挖了一個容得下一人躺臥的洞。暖暖的太陽光照進洞裡,外面冷風嗖嗖,洞內卻像春天一樣的溫暖。
  • 【飛閱甘肅】天馬行空·自在武威:古今交匯愈「威武」
    【飛閱甘肅】天馬行空·自在武威:古今交匯愈「威武」 2020-12-14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獨行遐思 作者:王希傑(甘肅武威)
    太陽己近山,暮色已蒼茫; 夕陽無限好,哪管近黃昏。踏著落日的餘暉,走向返回的路,腳下格外輕鬆。圖片:網絡
  • 讀書人的守望者:甘肅武威24h自助圖書館重現「不夜書城」
    讀書人的守望者:甘肅武威24h自助圖書館重現「不夜書城」 2020-12-14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盼春光 作者:張桂英(甘肅武威)
    打工奔各方學生把課開楊柳閃綠光百花齊爭豔鳥兒把歌唱百姓都安康國家亦無恙經濟不受損人民心歡暢作者簡介武威涼州區黃羊鎮人,1956年出生,患類風溼關節炎,至今二十餘年,疾病折磨導致我肢體殘疾,行動不便。但我身殘志不殘,自2001年病退以來,一直堅持學習,愛好文學,熱愛生活,助人為樂,傳播正能量,讓世界更美好。
  • 國網甘肅武威供電:條條銀線織錦繡 天馬故裡華燈燦
    條條銀線織錦繡 天馬故裡華燈燦 ——甘肅武威供電公司以堅強電力服務地方經濟蓬勃發展 鳥瞰武威山川,條條銀線橫跨祁連峻岭,座座鐵塔紮根巴騰大漠。
  • 甘肅武威託葡萄酒牽線西班牙客商 釀多領域"禮尚往來"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5日電 (記者 崔琳)5日,西班牙—中國(甘肅)經貿交流洽談會暨武威市招商引資項目籤約儀式在蘭州舉行,西班牙與武威市開展葡萄酒產業合作,包括引進西班牙葡萄酒釀造技術、土壤改良、生態葡萄種植技術等。  武威市市長周偉介紹說,當地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葡萄酒城,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重要節點城市。
  • 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在甘肅武威投產
    新華網蘭州12月13日電(記者白麗萍、馮亞松、龔哲)由內蒙古伊利集團投資建設的甘肅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13日正式投產。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投產現場。二期項目預留18條生產線,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實現日產液態奶1888噸,年總產值達67億元,創造就業崗位1200個。圍繞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當地政府還引進了6個配套項目,總投資85億元,形成了「1+6」奶產業集群,包括已經開始運行的10個牧場。
  • 【甘肅日報武威文學專版之二】李學輝《涼州三韻》
    【甘肅日報武威文學專版之二】李學輝《涼州三韻》 2020-10-13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武威1800年的古墓,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出自這裡
    這個標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馬踏飛燕」,出土自甘肅武威的一座墓葬中,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甘肅武威,古稱涼州,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長期以來是西北地區僅次於西安的第二大城市。這裡曾經非常繁華,中西方文化在此碰撞,往返於絲綢之路的客商雲集於此,給武威這座城市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
  • CCTV尋找武威「馬背騎士」
    電信詐騙是全社會的公敵,一戶人家讓騙個幾萬元錢,那已經又返貧了 。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馬背宣講工作組組長 辛義雄 因為這地方信息確實特別閉塞,外面來的人也特別少,外面進來的信息也特別少。我們就感覺每次來以後,他們那種渴望的眼神,就是我們工作最大的意義所在。
  • 王希傑:「大」和「小」既對稱又不對稱
    摘自王希傑《這就是漢語》 漢語中的「大」和「小」往往是對稱的。 作者簡介 王希傑(1940—
  • 武威「開心農場」,這裡的冬天好開心!
    武威「開心農場」,這裡的冬天好開心!採摘園、滑冰場、遊樂園,三五成群的遊客在這裡享受農事採摘冰上遊玩的樂趣,開心農場的冬天好開心。1月5日下午,記者慕名來到武威開心農場,走進採摘園,整齊乾淨的溫室大棚內,和煦的陽光透進棚膜照在臉頰,仿佛五月草長鶯飛的感受。滿地的綠映入眼帘,草莓清香就撲鼻而來,太誘人了。走近一瞧,長在地上的草莓像一顆顆小西瓜一樣。
  • 放馬 作者:雲旭桂(甘肅武威)
    放馬 作者:雲旭桂(甘肅武威)二年級的兒子在寫家庭作業,邊寫邊問我:媽媽,馬字怎麼組詞,組了一個小馬,再組什麼詞呢?我不假思索地說:放馬。兒子氣哄哄的說,可以組放學,放書,放水杯,放東西,馬那麼大怎麼放呢?媽媽真是胡說,馬多大啊,你還能拿起來放下去啊?我說:當然可以組詞啊。
  • 甘肅河西走廊海拔2000米,夜間溫度低至冰點,武威加油站過夜
    來甘肅之前我從未想過河西走廊早晚溫差會如此之大,也從未體驗到高海拔地區城市夜間溫度可以低至冰點。在這樣的地方旅行,一定要帶足衣服,如果睡在麵包車裡,務必帶上棉被。4月23日下午三點我從蘭州新區出發,繼續向西流浪,準備下一站到達武威市,沒想到手機導航顯示僅220公裡的距離,到晚上九點多還沒到武威。因為312國道很多地方都在做修繕工程,很多路面變成單行道,導致限速。再一個就是路過大量村鎮,不得不減慢車速,這樣一來我晚上9點50左右才到武威市古浪縣一個服務區加油站。
  • 援鄂英雄暢遊武威冰溝河,闔家歡樂靜享歲月靜好
    7月18日,甘肅武威市援鄂醫務人員及家屬同媒體記者等近百人共同走進了美麗的武威天祝縣國家4A級冰溝河生態風景區。冰溝河景區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祁連鎮境內,距武威市區35公裡,是一處以雪山、天池、瀑布、森林、草原、河流等多種自然風光為主,是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民俗風情、原野探險、有氧運動為一體的生態旅遊風景區。
  • 2020 年(第七屆)中國水溶肥暨穩定性肥料發展論壇在甘肅武威圓滿召開
    2020年8月29日,由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主辦、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武威金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肅亞盛農業綜合服務有限公司支持的「2020年(第七屆)中國水溶肥暨穩定性肥料發展論壇」在甘肅武威成功召開。
  • 武威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毒士之稱!
    段榮:段榮,字子茂,武威郡姑臧(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人也,北魏到東魏時期大臣,北齊神武帝高歡連襟,太師平原王段韶之父,北齊三傑之首,被譽為「北齊第一貴胄」。少好歷術,專意星象,早年投奔爾朱榮,拜肆州法曹參軍,結交高歡。
  • 論武威紅色文化的形成發展和內涵價值
    論武威紅色文化的形成發展和內涵價值武威是中國共產黨在甘肅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武威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積極貢獻。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