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尋找武威「馬背騎士」

2020-12-14 騰訊網

【中央媒體看甘肅】

「三區三州」行丨甘肅天祝:「馬背騎士」的宣講「最後一公裡」

在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大紅溝鎮,常年活躍著一支馬背上的宣講工作組。他們走牧區、進氈房,用心扶智、用情扶貧,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馬背騎士」。

從蘭州出發,我們《三區三州行》攝製組行駛了三百公裡,來到天祝藏族自治縣的大紅溝鎮,尋找一支馬背上的宣講工作組。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團委書記 鄭海靜

我們這兒就屬於正兒八經的山溝溝,山大溝深,山路比較崎嶇。現在我們就去尋找馬背上的宣講小分隊。

大紅溝鎮位於祁連山深處,這裡的居民主要以放牧為生。因為山高路遠、交通不便,曾是天祝縣脫貧攻堅的重點地區。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見到了馬背宣講工作組。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派出所所長 張永韜

今天我們的主要宣講內容是預防電信詐騙。說說這網貸,網貸類型的詐騙比較多,一般網上貸款千萬不要相信,尤其考了大學以後,不能相信這個。電信詐騙是全社會的公敵,一戶人家讓騙個幾萬元錢,那已經又返貧了 。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馬背宣講工作組組長 辛義雄

因為這地方信息確實特別閉塞,外面來的人也特別少,外面進來的信息也特別少。我們就感覺每次來以後,他們那種渴望的眼神,就是我們工作最大的意義所在。

工作組告別時已經是下午兩點,他們還要趕兩小時的路程,前往下一個放牧點。他們帶給牧民的不僅是貼心的現代生活常識,還有國家的大政方針。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馬背宣講工作組組長 辛義雄

因為牲畜越養越多,草場就慢慢開始退化了,退化以後,對整個生態屏障的作用就下降了

通過對祁連山生態環保和生態扶貧政策的宣講,當地牧民逐步減少了養殖數量,草場植被得以恢復,牧民養羊的效益反而提高了。

馬背宣講工作組還積極引導牧民,通過栽培藜麥、油菜等作物,在保護草原生態的同時,實現了經濟收入的提升。2013年,當地牧民放牧養殖年收入約兩千多元,到2020年,每年有八千多元的人均收入,牧民們的生活有了保障。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馬背宣講工作組組長 辛義雄:

現在這個羊價怎麼樣?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牧民 那得雙:

羊價好!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馬背宣講工作組組長 辛義雄:

一個羊羔子現在多少錢?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牧民 那得雙:

一千多元錢。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馬背宣講工作組組員 喻文輝:

現在生活當中有沒有啥大的困難,需不需要我們幫助?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牧民 那得雙:

生活好的很,現在黨的是政策這麼好。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馬背宣講工作組組員 顧志榮

有一次我和我們一個隊員一塊兒出去宣講,當時又是雪天,途中我們的馬因為疾病的原因,馬不能騎,我們只能走,在雪地上走了4個小時,最終走到了目的地。聊到大約晚上10點多的時候,有兩個牧民小夥兒,從他們的羊圈裡拉回了一隻綿羊,他要把那隻綿羊宰了。我苦口婆心地勸了半個多小時,都勸不住。我不是說這隻羊有多麼的昂貴,但是這件事情使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我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做一個馬背上的宣講員。

一天的宣講工作結束了,我們跟隨馬背宣講工作組的顧志榮回到他駐村幫扶的西頂村。兩年多來,他已經把這裡當作了自己的家。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馬背宣講工作組組員 顧志榮

這座蔬菜暖棚它是我們自己搭建的,小蔬菜棚裡種的菜挺豐富的,不光我們自己夠吃了,當地的牧民群眾他們也夠吃了。

馬背宣講工作組已經走過近十個年頭,不論春夏秋冬還是冰霜雨雪,他們穿行在全鎮300平方公裡的12個宣講點之間,每次來迴路程近140公裡,他們累計行程兩萬多公裡,幫扶牧民了解和享受到了各種惠農政策,打通了基層宣講工作的「最後一公裡」,服務著廣闊草原上的「最遠一家人」,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甘肅武威天祝縣大紅溝鎮馬背宣講工作組組員 顧志榮

我就想在這兒踏踏實實地呆著,為牧民群眾做點好事,做點實事。

來源: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跟著課本遊武威 || 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
    還記得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馬踏飛燕》麼?「看,這匹銅製的駿馬,膘肥身健,體形勻稱,鬃毛整齊,四蹄堅韌有力...」就在課堂上,小小的我想像著馬踏飛燕的樣子,心中所想總有一天會去看看的。
  • 甘肅武威1800年的古墓,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出自這裡
    這個標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馬踏飛燕」,出土自甘肅武威的一座墓葬中,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甘肅武威,古稱涼州,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長期以來是西北地區僅次於西安的第二大城市。這裡曾經非常繁華,中西方文化在此碰撞,往返於絲綢之路的客商雲集於此,給武威這座城市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
  • 全民健身——健身「大咖」:高原騎士 馬背「擊鞠」(1)
    新華社照片,烏魯木齊,2020年7月3日(體育·專題)(1)全民健身——健身「大咖」:高原騎士 馬背「擊鞠」馬球是中國傳統的競技遊戲,古稱「毛丸」或「擊鞠」。位於帕米爾高原東麓的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以下簡稱「塔縣」),近81%的人口為塔吉克族,過去當地居民多以遊牧為生,基本家家戶戶都有馬,馬球等馬背競技運動非常流行,在塔縣的石頭城遺址附近仍有古時馬球場的遺蹟。今年33歲的居瑪巴依·米爾孜買買提,家住塔縣達布達爾鄉,是喀什地區塔吉克族馬球代表性傳承人。居瑪巴依師從其父,13歲學會騎馬,14歲開始打馬球。
  • 國寶「馬踏飛燕」從武威出土,絕非是一種偶然
    國寶「馬踏飛燕」自甘肅武威出土,並非是一種偶然。銅奔馬的形象與漢武帝苦苦的追尋的「天馬」形象非常接近,因此,銅奔馬也常常被稱作是「天馬」。有學者結合出土的《天馬行空圖》及長沙馬王堆帛書《相馬經》,甚至提出了應該將其改名為「天馬逮烏」。然而,「天馬」究竟來自何方?
  • 甘肅武威託葡萄酒牽線西班牙客商 釀多領域"禮尚往來"
    特別是近年來,武威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建設經濟強市、生態大市、文化旅遊名市,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和諧武威」思路,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進步和成效。圖為武威市招商引資項目籤約儀式現場。  當天,武威市官方根據西班牙企業的特點優勢結合當地資源條件進行重點推介。
  • 6月1日NBA總決賽勇士VS騎士直播 附CCTV直播入口及前瞻
    6月1日09:00,金州勇士隊和克裡夫蘭騎士隊連續第4年在總決賽裡相遇,他們1日將在奧克蘭迎來總決賽首戰。擁有主場之利的勇士隊將缺少伊戈達拉,杜蘭特、庫裡和湯普森要保持攻擊性,格林要送出全面表現,四巨頭要帶領球隊主場贏球拿到總決賽開門紅。
  • 6月9日NBA總決賽第四場騎士VS勇士視頻直播 附CCTV在線直播地址
    6月9日,騎士與勇士雙方經過一天的休息調整將迎來總決賽第四場比賽,第三場比賽客場作戰的勇士以110-102戰勝騎士,系列賽大比分3-0拿到冠軍點,水花低迷的情況下杜蘭特23投15中砍下季後賽生涯新高的43分。》》》推薦閱讀:勇士4:0橫掃騎士衛冕NBA總冠軍!
  • 鮮為人知或業已消失的武威匾額
    今天,我們推出李學輝的文章《鮮為人知或業已消失的武威匾額 》,聚焦武威匾額文化傳承和發展現狀,以期讓更多的人了解武威匾額文化。讓人們在領略武威老城民居門額魅力的同時,也為古民居院落保護修繕提供可藉借鑑的資料。
  • 一馬一廟一碑塔,一寺一窟一武威,一起觀賞一下此等美景吧!
    西漢武帝為遠徵匈奴開拓疆土,派遣將軍李廣利出兵西域,進行了長達4年的戰爭,太初四年(前101 )從大旺國引進了大旺馬,武帝非常重視,給它起了「天馬」的名字, 傳說,這匹馬流的汗紅如血,被稱為「汗血馬」, 武威在「涼州畜牧甲天下」成為良馬的交易繁殖基地, 後世有「橫渡涼州大街、天下」的說法。
  • 制「冬肉」、賽駿馬……走進哈薩克族 體驗傳統民俗「冬宰節」
    每年的11月到來年1月,是哈薩克族牧民傳統的「冬宰」季節,牧民們會製作獨具風味的馬肉和馬腸來過「冬宰節」。哈薩克族家庭養的馬一般分為三種,一種用來平常騎行放牧,一種用來參加草原活動和比賽,還有一種則用來製作冬肉。在鞏留縣庫德寧鎮海依拉提家中,這兩天他一直忙著製作冬肉。
  • 甘肅省地級市,武威
    轄1個區、2個縣、1個自治縣,總面積33238平方公裡;武威是古絲綢之路要衝,境內名勝古蹟眾多,雪域高原、綠洲風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具有較高的文化旅遊價值;區位優越,東接蘭州、南靠西寧、北臨銀川和內蒙、西通新疆。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擊敗匈奴,為顯示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西漢政府在原休屠王領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
  • 【飛閱甘肅】天馬行空·自在武威:古今交匯愈「威武」
    武威南城門一座城市的中軸 在天馬故裡,尋找自在武威,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武威以厚重的歷史文化吸引著人們去探尋詩與遠方。南城門又名昭武門,位於武威城區南關什字。為紀念涼州總管衛王楊爽的赫赫武功和功績所建。俯瞰新武威,城市更精彩。
  • 管道cctv檢測是什麼意思?
    三幫管道工程有限公司cctv管道監測使用機器人監測,它具有強勁的動力性能,驅動及障能力強等.cctv管道檢測分為七個步驟,是那幾個呢,就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1、什麼是cctv管道檢測介紹cctv管道檢測是管道檢測機器人系統一種可用於排水管道內部攝像檢測及測量工作的管道機器人,具有強勁的動力性能,驅動及越障能力強,即使在惡劣的管道條件下也能正常工作,管道閉路電視檢測系統可以實現排水管道的內窺檢測工作:可以檢測管道的破裂、腐蝕和焊縫質量情況.採用模式識別和神經網絡等一系列圖像處理技術,將採集到的圖像進行進一步的處理,能更好的識別管道病害情況
  • 【甘肅日報武威文學專版之二】李學輝《涼州三韻》
    在冷兵器時代,國家的屬相是馬,人與馬相伴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張騫鑿空,開啟的不僅是一條絲綢之路,也是一條「馬」路。「涼州大馬,橫行天下」,承載了人與馬的勇武。天馬,天河之馬,馬文化的因子被注入強烈的地緣特質,受到了普遍的關注。
  • 寶山這場「尋找女巫」的「騎士之旅」你參加了嗎?聽說很有趣→
    寶山這場「尋找女巫」的「騎士之旅」你參加了嗎?午後的三鄰橋格外熱鬧,比賽的馬術場地搭建在園區的中心廣場,場地規格完全按照世界PONY馬大賽低齡組的賽場標準。
  • 論武威紅色文化的形成發展和內涵價值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武威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結合武威革命實踐,為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積極貢獻,並由此形成了具有武威特色的紅色文化。本文將從梳理武威革命歷史入手,探討武威紅色文化形成發展的歷程,並系統闡述其內涵價值,以期為人們深入認識紅色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提供有益借鑑。
  • 武威雷臺文旅綜合體項目建成後可以去玩什麼?我們提前為您劇透
    我們提前為您劇透武威雷臺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效果圖武威雷臺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是目前甘肅省最大的文化旅遊綜合體PPP項目,項目建成後,可以去玩什麼?將會有哪些不同尋常的體驗?記者為您提前劇透這個「高大上」的旅遊綜合體。
  • 武威文廟匾額的旅遊開發策略
    武威文廟匾額的大量款識中包含時間、人名、官職、商號、善會、捐匾原因等歷史信息,構成了武威文化發展和民俗信仰的真實記錄,是古涼州「書城不夜」「崇儒重道」的有力佐證。文廟的匾額文化也是涼州文化基因的一部分,體現出武威作為河西邊塞重鎮,對儒學教育的重視和推崇,反映了當時武威文化教育繁榮昌盛的狀況,是武威文史研究的重要線索,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物價值,是極具保存意義的有形文化遺產。
  • 武威雷臺漢墓,中國旅遊標誌物的出土地,神奇的銅奔馬出現了
    1969年初秋,中國甘肅省原武威縣新鮮公社社員在雷臺地區挖防空洞時,意外地挖到了墓室的外牆,由於缺乏文物常識,農民們繼續挖開外牆,進入墓室,在見到墓道擺放整齊的銅車馬後,出於好奇撫摸搬動了車馬,從而破壞了考古現場,為以後儀仗隊的復原造成了困難。
  • 武威名寺--文化名城之古涼州
    在中國佛教史上起過重大作用的佛教翻譯有許多與甘肅有關,尤其魏晉南北朝時期,涼州和敦煌是北方翻譯和傳播佛經的中心地區之一,先後來中國講經說法的西域高僧中很多與涼州武威有關,但是關係最密切、又最負盛名的要算鳩摩羅什,現在,高高矗立在武威北大街的羅什寺塔,就是為了紀念我國四大佛經翻譯家之一的鳩摩羅什而建造的,它是全世界少有的以僧人的名字命名的寺院塔,是具有國際宗教文化意義的佛教聖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