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每一個市場似乎都存在一個領導品牌,所以很多人說創業很難!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七喜面世之初,美國的飲料市場成了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天下,面對巨大壓力,七喜提出「非可樂」定位,在一年內,成為了美國第三大飲料品牌。在共享單車已經有摩拜和小黃車時,哈羅夾縫中生存,成為市場排名第一。在電商行業被淘寶、京東分割的時候,拼多多憑藉社交營銷與親民價格,反超京東。
上面的案例都在告訴我們,生意從來沒有好做過!但是,總有品牌通過差異化與定位,在有強大對手的市場中,夾縫生存,甚至是成功追趕。
最近,狂人又關注到了一個新品牌:布魯可大顆粒積木。至於為什麼關注到它,是因為它向樂高的積木世界發起了進攻,並提出「專為1-6歲兒童設計」的大顆粒積木的差異化定位。所以, 藉此想與大家分享一下,大品牌下,新品牌如何崛起。
洞察消費者需求,
用差異化區隔品牌與大品牌
不是品牌帶來了差異化,而是差異化造就了品牌
當用戶初次接觸產品時,會在心裡不由自主地對產品進行歸類,適合誰用?怎麼用?有什麼幫助?以及是否實惠、方便?這些都構成用戶對品牌的初印象,也是品牌想要傳達的信息。
不同的品牌傳遞差異化信息,會讓用戶主動將品牌分類,也區隔了兩個相近品牌的消費群體,避免正面鬥爭。
1.行業洞察,強調給誰用
如我們提到積木玩具時,幾乎所有人第一反應就是樂高,因為它是行業第一,其傳遞的「有趣、創造、探索」的價值觀也深入人心。這時候如果有人想以「同種積木類型」進入市場,無疑是與樂高這位巨人進行正面鬥爭,會比較艱難。
所以布魯可選擇從側面出擊,它注意到了樂高沒有滿足的用戶需求。雖然由於品牌賦能,樂高面向6歲以上兒童和成人推出的小顆粒產品大受市場歡迎,但它針對6歲以下兒童推出的積木產品,市場認知度還不夠高,同時積木體系也不夠完善。
因此積木在「1-6歲兒童」消費群體的市場空間中還有待提升,布魯可瞄準了這一細分市場,提出了「專為1-6歲兒童設計」的精準定位。
提出這個定位後,布魯可將自己與樂高有了一個很大的劃分,區隔了與樂高的市場賽道,也為自身品牌打造了差異化,從而搶佔用戶。
2.在潛客心中尋找定位,突出產品差異化
傳統邏輯認為,尋找定位,要從自身品牌或產品優勢中去挖掘,但是,七喜「非可樂」的傳播定位恰恰是從可樂消費者的需求中找到的,所以面對強大的對手,我們應當深度挖掘並深度剖析品牌和產品的差異化。
找到差異化後,從用戶需求與細分品類出發,突出品牌價值。
布魯可在進入積木市場時就是這麼做的。
首先,中國家長在孩子學齡前與學齡後階段,心態會產生變化,學齡後家長關注的重點是孩子的學業與身心發展,而學齡前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在1-6歲兒童敏感期,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由於前期布魯可在用戶需求方面做足了功課,所以在進行產品研發時也遊刃有餘,率先針對1-6歲兒童需求推出大顆粒積木品類,甚至,布魯可還在積木發展上做了四點進化:
1. 顆粒大,易拼搭、易成形
2. 多維拼搭,充分發揮孩子的想像力
3. 加入科技件,從而產生更多互動
4.加入軟膠件,有利於積木生動的表達
我們可以發現,在品牌做出差異化的定位後,它就漸漸的與市面上的其他品牌產生越來越大的區別,也在漸漸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優勢。
多維度聯合,
差異化營銷聚焦目標用戶
品牌在做好產品時,主要動作還是營銷。
布魯可誕生於2015年,產品不僅持續獲得國內市場的關注,同時還遠銷英美21國,獲得國外多名網紅以及海外媒體的報導推薦,甚至還榮獲了美國最權威的育兒獎項(NAPPA)和亞洲頂尖設計大獎G-mark。
(外國網紅推薦)
(亞洲頂尖設計大獎G-mark)
其火爆程度,可見與其營銷能力也有關。
1.借力CCTV權威背書,入駐全球蘋果商店,從而樹立品牌形象
「背書」最初是指財務票據背面的籤名,象徵著保障。但後來這個詞開始被廣泛應用到各種領域,代表著對企業和品牌的認知與信任。品牌為了增加信譽度與名譽度,通常會與第三方關聯,藉此強化品牌形象。
作為兒童玩具,除了受孩子喜愛,還要獲得家長的認可。就在不久前,布魯可與飛鶴、長隆一起入選「CCTV親子品牌計劃」,旨在以國家平臺的權威性與社會公信力提升自己的親子品牌形象,同時,作為第一家入駐蘋果店的中國大顆粒積木品牌,充分展現自身的產品力。
(入駐蘋果店)
2.藉助明星效應與分眾傳媒高曝光,持續觸達用戶
在建立自身品牌的同時,布魯可也在考慮如何利用有效手段精準觸達消費者,於是開啟了線上與線下集中引爆的營銷策略。
在線上,胡可、陳赫等明星紛紛為布魯可打Call,明星的曝光量與知名度不斷為布魯可品牌賦能。不僅如此,布魯可創新性的推出了動畫TVC,藉助分眾傳媒線下強大的網絡能力,在全國107家城市高頻次播出,收穫了不少粉絲。
(明星推薦)
布魯可採取線上與線下集中引爆的策略,通過不斷整合進而發揮優勢,全面進攻用戶心智。
點擊播放 GIF 0.0M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句話,戳中了太多營銷人的痛處。
世界經濟茁壯發展的背景之下,經濟市場日趨豐滿,幾乎每個行業的市場都有位領導者,這就讓後入場的選手倍感壓迫,所以對品牌來說這是個不容樂觀的時代。
但是,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的需求日益精細化,又讓更多品牌能在細分市場中獲得紅利,於品牌而言,這也是最好的時代。
其實生意還是那個生意,品牌的根本就是滿足用戶需求,從最原始的點出發,尋找定位,漸漸的就能放大自己品牌的差異性。
最後,狂人不得不誇一下布魯可,在玩具市場競爭激烈的時候,布魯可還能衝出自己的一條路來,值得我們期待它更多發展。
每天中午11點半,不見不散
你說你喜歡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時候打傘
你說你喜歡太陽,但你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躲在陰涼的地方
你說你喜歡風,但是在颳風的時候你卻關上了窗戶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害怕你說你也喜歡廣告
因為你連「廣告狂人」都沒有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