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之罪》的結局被批太過倉促,其實不然,是原罪惹的禍
《原生之罪》大結局了,作為每周都巴巴的等著更新的觀眾而言,突然覺得少了些什麼。看到很多觀眾都說到這部電視劇犯了好多電視劇的一個毛病,結局太過於倉促,在大家沒有一絲絲準備的時候,它就結束了。其實,小編覺得,這部電視劇以池震死亡作為結局也是合情合理的。
《原生之罪》的結局被批太過倉促,其實不然,是原罪惹的禍
從一開始,池震就是站在與陸離相反方向的人。一個抓人,一個放人,這是當時他們的定位,也是一開始見面時的對話。按理說,作為律師,也不一定要總維護壞人,但是只有這些壞人才會付出更多的律師費。沒錯,池震是缺錢的,因為他不僅是為了自己,還要讓自己的媽媽過得更加好,失去女兒的媽媽必須住在療養院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照顧。
等到律師執照被吊銷後,池震另做他行,甚至跟道上的陳先生扯上了關係。而被迫與陸離扯上關係後,兩人慢慢地越來越默契。池震也將那顆被他鎖在深處的善心釋放了出來。可以說,這部電視劇中的池震,經歷了從好變壞的過程。而在前面的劇情中,池震就問過陸離,是否知道城市裡的地鐵,會在跑完一天後多轉一圈,告訴那些靈魂,他們改回家了。
而每四集會講述一個案件,最後的案件變成了劇中的主角,由衛校校長的死亡引出了吳文萱,看到很多觀眾覺得不完整和倉促,其實那不過是因為董令其這個角色在劇中的串聯不夠,每個案件看上去很散,突然來了一個揭露董令其真面目的案子,還讓主角因為這個案子殺青了,自然會讓人覺得不完整,有些怪。
但是,若是將最後一個案件拿出來單看,是合情合理的,池震和陸離聯手破掉董令其的局,一切都塵埃落定,並沒什麼不妥。而池震最後死在了最後一班地鐵裡,小編也和很多網友一個感覺,那就是心疼,他都決定敞開心扉,去找屬於自己的小蜜蜂了,他本可以過著幸福的生活,但就是因為那兩刀,一切都毀於一旦。
原罪,是基督教的教義。也可以引用為人生而有罪,人性本惡,人生就是贖罪的過程。最後池震的死,就是為了呼應這個主題。相對於陸離,池震是個性格比較複雜的人物,原先他為了母親,做著連自己都鄙夷的事,但是為了生存,沒有辦法。而成為警察之後,他開始轉變,身上的善念再次被喚醒。
甚至願意為了別人犧牲自己,池震變化的過程,就好像是一個贖罪的過程。最讓小編難過的一句話,就是他在殺董令其的時候,「我相信,當我為惡的時候,便有善與我同在」,他放棄自己,除掉了法律無法制裁的董令其,為那些無辜的人報了仇。但是自己卻再次成為一個「惡人」,被曾經鬥狠的小混混懲罰。
這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一次次贖罪,卻又在一次次犯錯。最終,犯錯和贖罪的機會都失去了。
編輯:珊珊/審稿:韓天天 /本文章為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如有發現必追究其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