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Smart一直推出的都是小型車微型車為主,主要目標人群就是年輕人。但是在國內買一輛奔馳Smart價格並不便宜,售價基本都在12萬-19萬之間,要知道這個價格,無論選擇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的車型,都足夠買一輛中型車了,甚至7座SUV也沒問題。有多少人還會考慮如此「袖珍」的Smart呢?情懷大於產品力只有悲劇,所以隨著性價比低,競爭力差,Smart只有淪落退市的命運。而隨著未來出行電動化趨勢不可逆轉,戴姆勒則又賦予了Smart新的使命……
近日,smart超可能DE研究所」未來出行互動體驗展在北京正式亮相,目前在smart決心全面轉型為純電品牌之後,此次特別展示了四款純電概念車型,並且是首次國內亮相。同時官方表示,全新smart純電SUV將於2022年正式推出。
smart Vision EQ Fortwo概念車
smart fourjoy概念車
smart forstars概念車
smart forvision概念車
水滴觀點:
事實上,此次的Smart的電動化轉型可以視作是戴姆勒新興業務的「試驗田」。畢竟未來沒有一家汽車製造商還敢自信的說,未來不準備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而努力。其次,退一步說,將Smart電動化之後,可以大大抵消銷售大排量,高排放車型所帶來了碳排放壓力,戴姆勒怎會錯過這個好機會呢?不過以電動車的身份「復活」Smart車型,能否帶來持久的市場需求?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孫博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