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那也曾是「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賈母即史老太君和史湘雲都是史家走出來的千金,想那曾經鐘鳴鼎食的史家也曾是如此輝煌,如今也已經像賈府一般搖搖欲墜。賈家的光景乃是一步步從讀者眼中走下坡路的,但是史家如今到底如何了?曹公沒有正面描寫過史家,不過襲人和薛寶釵的一番對話,卻揭示了史家的慘澹光景。
《紅樓夢》第三十二回中,寶釵聽見這話,便兩邊回頭,看無人來往,便笑道:「你這麼個明白人,怎麼一時半刻的就不會體諒人情。我近來看著雲丫頭神情,再風裡言風裡語的聽起來,那雲丫頭在家裡竟一點兒作不得主。他們家嫌費用大,竟不用那些針線上的人,差不多的東西多是他們娘兒們動手。為什麼這幾次他來了,他和我說話兒,見沒人在跟前,他就說家裡累的很。我再問他兩句家常過日子的話,他就連眼圈兒都紅了,口裡含含糊糊待說不說的。想其形景來,自然從小兒沒爹娘的苦。我看著他,也不覺的傷起心來。」
薛寶釵和襲人的這番悄悄話,透露了很多信息。堂堂史家的千金大小姐為什麼還得自己做針線活計?究竟史家的光景已經到了什麼地步呢?
薛寶釵的這番話並非像字面含義這樣。史家人嫌費用大,所以針線活全是由家裡女眷自己做,這也並非只有湘雲才做這些活,家裡女眷一律平等都要做些針線活的。而且史家人已經意識到請別人做費用很大,所以才自己做。四大家族都在走下坡路的情況下,史家的當家人心裡是有數的。正所謂開源節流恆富貴,既然不能開源,那就要懂得節流。家裡女眷就能做的針線活,就沒有必要再花費請別人去做了,省下這錢來做別的事,豈不更好。
「襁褓之間父母違」的史湘雲從小就成了孤兒,由叔叔嬸嬸撫養教導。叔叔嬸嬸雖不是親爹親娘,但是也算待湘雲不薄,更何況做針線活也不是針對湘雲,家中女眷都是一起做活的。史家乃是官宦之家,史湘雲的叔叔,依舊是襲保齡侯,這官位是可以跟賈家相媲美的。
史湘雲但凡出門,丫環嬤嬤也都跟著,穿戴首飾也都不俗,絕對是上得了場面的裝扮。所以說史家根本不會窮到很寒酸的地步,不過是能省的就省下,自己能做的就不要再多花費罷了。天真直率的史湘雲有什麼說什麼,想必她這樣的抱怨說給薛寶釵聽,不過就是一個做膩了針線活的姑娘的抱怨罷了。
史湘雲每次的出場,也總是盛裝出席,衣服搭配的相當正式,由此可見她叔叔嬸嬸對此要求很高,盛裝下的史湘雲在家卻要自己做針線活,這也說明史家也是非常注重禮數的,而在家時多自己動手不失為一種理智的做法。有錢沒錢不能妄下定論,但是窮是談不上的。史家和賈家的來往很少,所以後來賈家被抄家,史家未必會受到什麼牽連。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史湘雲的快人快語,卻被薛寶釵捕捉到了不一樣的含義。史家女眷做針線活,只是自給自足的一種小行當,並沒有到窮酸的地步,相信如此選擇的史家,就算敗落也會比賈家的境況好一些。湘雲不過是抱怨一番罷了,薛寶釵純屬猜測過度罷了,襲人和薛寶釵的悄悄話,並不是史家的真實情況,一定程度上說,史家的存活率比薛家和賈家都可能還要高一點。